扶原中醫診所台中院區

扶原中醫診所台中院區 扶原中醫診所台中院區屬於扶原中醫體系團隊:由林家曲醫師、郭大維醫師、張瑋麟醫師、洪語謙醫師、鍾明君醫師、謝明璁醫師、羅可雯醫師為各位把關身體健康🥰

扶原中醫診所台中院區屬於郭大維總院長扶原中醫體系團隊:由林家曲院長、何昱樺中醫師、鄭逸航中醫師、張瑋麟中醫師、陳櫂瑔中醫師坐堂診治,專長中醫婦兒科、中醫內科、小針刀、不孕助孕、針灸、鼻子過敏、腸胃疾病、減肥、轉骨、骨傷科等...提倡中醫生活化是我們的目標,不只治療疾病,也期待中醫成為你我的生活方式!所以本院所環境優美、無刺鼻的中藥味,品質的把關是我們對您的尊重。希望讓您認識中醫,信任中醫,愛上中醫!

看診時間:(週日公休)
上午 08:30-12:00
下午 14:30-17:30
夜診 18:30-21:30
*因颱風等因素變動時會公告在 FB 上

扶原中醫台中院區 (院長林家曲醫師)
FB連結:fb.me/FYCMT
電話:04-2238-0928
地址:406 台中市北屯區熱河路二段117號
*附近有三處收費停車場
*台中捷運崇德中清站下車,步行五分鐘

扶原中醫雲林總院 (

總院長郭大維醫師)
FB連結:fb.me/FYCMY
電話:05-696-6778
地址:637 雲林縣崙背鄉大業路28號 (崙背鄉農會對面)

圓扶原中醫 (院長吳詩儀醫師)
FB連結:fb.me/FYCMC
電話:04-2376-2099
地址:402 台中市南區南屯路一段259號
*附近有路邊停車場

扶原中醫惠文院區 (院長 王緯迪醫師)
FB連結:fb.me/FYCMTPE
電話:04- 2382 0119
地址:408 台中市南屯區河南路四段528號

 #八月的門診表報到🎉🎉🎉📞預約專線 (04)-22380928 #林家曲院長  #郭大維醫師 #張瑋麟醫師  #謝明璁醫師  #鍾明君醫師  #洪語謙醫師  #陳櫂瑔醫師 #針刀專門  #內科雜病 #減重專門  #小兒轉骨 #助孕專家  ...
30/07/2025

#八月的門診表報到🎉🎉🎉
📞預約專線 (04)-22380928
#林家曲院長 #郭大維醫師
#張瑋麟醫師 #謝明璁醫師
#鍾明君醫師 #洪語謙醫師
#陳櫂瑔醫師
#針刀專門 #內科雜病
#減重專門 #小兒轉骨
#助孕專家 #婦科調經
#男科疾患 #身心疾病
#助孕治療 #胃腸肝膽
#扶原中醫診所台中院區關心您

26/07/2025

2025夏季三伏貼,健康貼灸333守則

俗語說「夏至三庚數頭伏」,意思是從夏至當天起到第三個庚日便是初伏。

三伏天,是指出現在小暑與秋分之間,一年中氣溫最高,潮濕、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伏”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天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國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
每年三伏天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可以用“夏至三庚”來計算三伏天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查農民曆)後的第3個“庚”日算起為初伏共10天。
三伏貼,又稱三伏天灸,是一種傳統中醫療法,以冬病夏治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三伏天)將中藥敷貼在特定穴位上治療秋冬發作的疾病。
三伏天人體陽氣最為旺盛,此時進行三伏天灸,氣血暢通,藥性易於深達臟腑,三伏天灸乘其勢而治療,往往可獲得良好的療效。

中西醫免疫同源理論的「調整過敏體質333守則」,建議每年「三伏天」搭配「 #三伏貼」,連續貼「三年」。可以幫助身體提高免疫抵抗力,增加免疫細胞TH1活性,降低免疫細胞TH2活性,減低細胞釋出組織胺造成紅腫,避免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回復身體正常免疫走向,從盛夏就開始抗過敏!

📌2025年三伏貼的主要日期如下:
初伏:7月20日(週日)至7月29日(週二)
中伏:7月30日(週三)至8月8日(週五)
末伏:8月9日(週六)至8月18日(週一)
⭐加强貼: 8月19日(週日)至8月28日(週四)

注意事項:
* 不適用對象:發燒、感冒、皮膚有傷口、孕婦、一歲以下嬰兒、嚴重心肺功能不足者不適合。
* 敷貼時間:成人一般建議2-4小時,兒童建議30分鐘-2小時,若有不適應立即取下。
* 注意事項:敷貼期間避免劇烈運動、暴曬、泡冷水、游泳,並注意飲食,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 過敏反應:若出現皮膚過敏、水泡等症狀,應立即取下藥布並諮詢醫師。
* 搭配治療:建議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搭配其他中西醫藥物或針灸治療,以達到最佳效果。
✅三伏貼是一種有效的「冬病夏治」方法,但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並注意相關事項,才能確保其療效與安全性。
三伏天穴位貼灸(AHP)相關研究:
📍 三伏天貼灸對哮喘兒童可作為哮喘的輔助治療,可顯著降低哮喘急性發作頻率,減少哮喘復發頻率,且能改善肺功能。《Medicine.2022》
📍 三伏天貼灸對COPD急性加重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且隨著療程的增加,療效可能會更好。《J Tradit Chin Med.2020》
📍 三伏天貼灸在過敏性鼻炎患者的大椎、肺俞、腎俞等穴位可顯著降低鼻炎患者症狀且改善其生活品質。《Evid Based CAM.2019》
📍北市聯醫研究發現,有接受三伏天貼灸的過敏性鼻炎、氣喘患者,平均門診就醫次數明顯減少。
📍 三伏天貼灸可顯著改善肺功能和 #哮喘 症狀,幾乎沒有不良影響。《Medicine.2016》📍三伏天貼灸對過敏性鼻炎患者在鼻炎症狀與生活品質上有顯著的改善效果。《CAM.2015》
#哮喘 #三伏天貼灸 #中醫 #夏季 #過敏性鼻炎 #冬病夏治 #皮膚過敏 #健康貼灸333守則

26/07/2025

在診間常常聽到這樣的主訴:”醫師,我腰痠又腿麻怎麼辦?影響生活、走路都不方便”,透過X光影像檢驗或是診間的身體理學檢查,會發現這些症狀其實大多是來自腰椎的以下三個疾病:
✅腰椎滑脫
✅腰椎管狹窄
✅腰椎間盤突出

1.腰椎滑脫
👉🏻成因:多由重複性勞損退化、椎弓斷裂造成,部分與先天結構異常、外力創傷(如車禍跌倒)、腰椎退化或腫瘤壓迫有關。滑脫常見於第四、第五腰椎及第一薦椎,程度分為五級(輕微到完全脫位)。
👉🏻症狀:腰痛、臀腿痛(單側或雙側)、神經性跛行(走路疼痛但坐下緩解)、肌肉痙攣、背部僵硬及可能出現刺痛、麻木或下肢無力,嚴重者會有馬尾症候群(膀胱腸道控制障礙、下肢癱瘓)。
👉🏻身體理學檢查:病人行走到臀腿疼痛後,坐下症狀會緩解,透過神經學檢查測試肌力與感覺異常

✅ 腰椎滑脫中醫治療方式
多採保守治療,包括針灸(刺激腰部經絡穴位)、中藥內服與外敷、傷科推拿,目的在止痛、消炎、活血化瘀及強健筋骨。

‼️腰椎滑脫患者建議進行適度運動加強核心肌群,提高腰椎穩定性,避免過度後仰、下腰等動作以免病情加劇。

2.腰椎管狹窄
✅成因:退化性骨質及軟組織增生使腰椎管變窄,通常發生在第四、第五腰椎。
✅症狀:背痛、臀腿痛(單側)、神經性跛行,症狀因活動不同而改變,且背部伸展會加劇神經根疼痛,嚴重者也可見馬尾症候群及膀胱括約肌功能障礙。
👉🏻身體理學檢查:神經根疼痛加劇於背部伸展動作,並有神經性跛行表現。

✅ 腰椎管狹窄中醫治療方式
首選保守療法,針灸、針刀、傷科推拿、正骨治療、中藥外敷及適度減重、護腰支撐皆有效,能止痛、消炎及增加肌肉力量。

3.腰椎間盤突出
• 成因:椎間盤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壓迫神經,多見於搬重物或長期姿勢不良者。
• 症狀:腰痛、臀腿痛,咳嗽或噴嚏時疼痛加劇;坐著加重、站立減輕,疼痛不因走路惡化,部分病人伴有馬尾症候群。
• 身體理學檢查:直腿抬高測試(髖關節屈曲30-70度)誘發腿部疼痛及感覺異常。

✅中醫治療方式
• 腰椎間盤突出:絕大多數患者無須手術,可以用針灸止痛消炎、傷科推拿加正骨,可改善關節立體結構及減少神經壓迫,適當使用中藥湯劑輔助活血化瘀、通經活絡、行血活血。


🌟注意事項
‼️嚴重合併運動障礙、神經虛弱或出現馬尾症候群者,需考慮轉介手術治療。

針灸如何疏通腰背經絡、緩解神經壓迫
原理與作用機制
1️⃣疏通經絡、活絡氣血:針灸透過細針刺激腰背部特定經絡與穴位(如膀胱經、膽經),促進氣血流通,有助於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和組織代謝,緩解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經絡不通與壓力。
2️⃣放鬆肌肉與筋膜、解除粘連:針刺穴位能有效放鬆腰背過度緊繃的肌肉和筋膜,減輕筋膜粘連與軟組織的緊張,改善壓迫現象。
3️⃣減輕神經壓迫、緩解疼痛麻木:針灸所形成的氣血流暢狀態可減少對神經的壓迫,針灸刺激還能促進體內內啡肽與腦啡肽的釋放,達到止痛、舒緩下肢麻木等神經壓迫症狀。

小針刀能有效鬆解神經壓迫組織的原因
1. 精準鬆解沾黏與纖維化組織
小針刀的特殊設計(針端帶有刀刃),能夠直接深入筋膜和軟組織層,針對因長期損傷、慢性發炎導致的筋膜或韌帶黏連、纖維化等病變部位進行剝離和鬆解。這些病變組織往往會包裹住或壓迫鄰近神經,造成疼痛、麻木與活動受限;小針刀能有效減少這些壓迫,協助神經恢復正常功能。
2. 解除壓力與恢復小面關節滑動
經過小針刀鬆解後,筋膜與肌肉間失去彈性與滑動性的沾黏被切開或剝離,不僅解除對神經根的直接壓力,還恢復了軟組織原有的滑動功能,減輕結構性壓迫。
3. 促進局部循環與組織修復
鬆解沾黏後,局部血液循環明顯改善,發炎因子與壓迫產物能更快清除,協助局部自體修復,加速恢復進程。
4. 微創、安全,恢復快
小針刀屬於微創技術,透過閉合式技術操作結合縱向剝離、橫向疏通的手法,無須大範圍切開皮膚或肌肉,對正常結構破壞很小,安全性高,術後恢復期短。
這種治療方式在不需全身麻醉或住院的前提下,為不願或不適合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提供一項高效替代方案,但仍建議患者在積極的治療後若仍無法有效改善生活品質時接受轉介手術治療。

綜上所述,建議由專業醫師評估後,擬定治療計畫,讓我們一起努力,讓腰痠腿麻不再是困擾!

在診間常常聽到這樣的主訴:”醫師,我腰痠又腿麻怎麼辦?影響生活、走路都不方便”,透過X光影像檢驗或是診間的身體理學檢查,會發現這些症狀其實大多是來自腰椎的以下三個疾病:✅腰椎滑脫✅腰椎管狹窄✅腰椎間盤突出1.腰椎滑脫👉🏻成因:多由重複性勞損...
25/07/2025

在診間常常聽到這樣的主訴:”醫師,我腰痠又腿麻怎麼辦?影響生活、走路都不方便”,透過X光影像檢驗或是診間的身體理學檢查,會發現這些症狀其實大多是來自腰椎的以下三個疾病:
✅腰椎滑脫
✅腰椎管狹窄
✅腰椎間盤突出

1.腰椎滑脫
👉🏻成因:多由重複性勞損退化、椎弓斷裂造成,部分與先天結構異常、外力創傷(如車禍跌倒)、腰椎退化或腫瘤壓迫有關。滑脫常見於第四、第五腰椎及第一薦椎,程度分為五級(輕微到完全脫位)。
👉🏻症狀:腰痛、臀腿痛(單側或雙側)、神經性跛行(走路疼痛但坐下緩解)、肌肉痙攣、背部僵硬及可能出現刺痛、麻木或下肢無力,嚴重者會有馬尾症候群(膀胱腸道控制障礙、下肢癱瘓)。
👉🏻身體理學檢查:病人行走到臀腿疼痛後,坐下症狀會緩解,透過神經學檢查測試肌力與感覺異常

✅ 腰椎滑脫中醫治療方式
多採保守治療,包括針灸(刺激腰部經絡穴位)、中藥內服與外敷、傷科推拿,目的在止痛、消炎、活血化瘀及強健筋骨。

‼️腰椎滑脫患者建議進行適度運動加強核心肌群,提高腰椎穩定性,避免過度後仰、下腰等動作以免病情加劇。

2.腰椎管狹窄
✅成因:退化性骨質及軟組織增生使腰椎管變窄,通常發生在第四、第五腰椎。
✅症狀:背痛、臀腿痛(單側)、神經性跛行,症狀因活動不同而改變,且背部伸展會加劇神經根疼痛,嚴重者也可見馬尾症候群及膀胱括約肌功能障礙。
👉🏻身體理學檢查:神經根疼痛加劇於背部伸展動作,並有神經性跛行表現。

✅ 腰椎管狹窄中醫治療方式
首選保守療法,針灸、針刀、傷科推拿、正骨治療、中藥外敷及適度減重、護腰支撐皆有效,能止痛、消炎及增加肌肉力量。

3.腰椎間盤突出
• 成因:椎間盤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壓迫神經,多見於搬重物或長期姿勢不良者。
• 症狀:腰痛、臀腿痛,咳嗽或噴嚏時疼痛加劇;坐著加重、站立減輕,疼痛不因走路惡化,部分病人伴有馬尾症候群。
• 身體理學檢查:直腿抬高測試(髖關節屈曲30-70度)誘發腿部疼痛及感覺異常。

✅中醫治療方式
• 腰椎間盤突出:絕大多數患者無須手術,可以用針灸止痛消炎、傷科推拿加正骨,可改善關節立體結構及減少神經壓迫,適當使用中藥湯劑輔助活血化瘀、通經活絡、行血活血。


🌟注意事項
‼️嚴重合併運動障礙、神經虛弱或出現馬尾症候群者,需考慮轉介手術治療。

針灸如何疏通腰背經絡、緩解神經壓迫
原理與作用機制
1️⃣疏通經絡、活絡氣血:針灸透過細針刺激腰背部特定經絡與穴位(如膀胱經、膽經),促進氣血流通,有助於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和組織代謝,緩解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經絡不通與壓力。
2️⃣放鬆肌肉與筋膜、解除粘連:針刺穴位能有效放鬆腰背過度緊繃的肌肉和筋膜,減輕筋膜粘連與軟組織的緊張,改善壓迫現象。
3️⃣減輕神經壓迫、緩解疼痛麻木:針灸所形成的氣血流暢狀態可減少對神經的壓迫,針灸刺激還能促進體內內啡肽與腦啡肽的釋放,達到止痛、舒緩下肢麻木等神經壓迫症狀。

小針刀能有效鬆解神經壓迫組織的原因
1. 精準鬆解沾黏與纖維化組織
小針刀的特殊設計(針端帶有刀刃),能夠直接深入筋膜和軟組織層,針對因長期損傷、慢性發炎導致的筋膜或韌帶黏連、纖維化等病變部位進行剝離和鬆解。這些病變組織往往會包裹住或壓迫鄰近神經,造成疼痛、麻木與活動受限;小針刀能有效減少這些壓迫,協助神經恢復正常功能。
2. 解除壓力與恢復小面關節滑動
經過小針刀鬆解後,筋膜與肌肉間失去彈性與滑動性的沾黏被切開或剝離,不僅解除對神經根的直接壓力,還恢復了軟組織原有的滑動功能,減輕結構性壓迫。
3. 促進局部循環與組織修復
鬆解沾黏後,局部血液循環明顯改善,發炎因子與壓迫產物能更快清除,協助局部自體修復,加速恢復進程。
4. 微創、安全,恢復快
小針刀屬於微創技術,透過閉合式技術操作結合縱向剝離、橫向疏通的手法,無須大範圍切開皮膚或肌肉,對正常結構破壞很小,安全性高,術後恢復期短。
這種治療方式在不需全身麻醉或住院的前提下,為不願或不適合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提供一項高效替代方案,但仍建議患者在積極的治療後若仍無法有效改善生活品質時接受轉介手術治療。

綜上所述,建議由專業醫師評估後,擬定治療計畫,讓我們一起努力,讓腰痠腿麻不再是困擾!

節氣養生篇──  #大暑 #扶原中醫  羅可雯醫師最近天氣是越來越熱了🥵,我們即將迎來 #大暑節氣,也就是一年當中溫度最高、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全球暖化越益嚴重,近年來夏天氣溫每每飆破記錄,在如此炎熱的天氣下,該如何健康養生呢? 1.苦味降火...
22/07/2025

節氣養生篇── #大暑
#扶原中醫 羅可雯醫師
最近天氣是越來越熱了🥵,我們即將迎來 #大暑節氣,也就是一年當中溫度最高、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全球暖化越益嚴重,近年來夏天氣溫每每飆破記錄,在如此炎熱的天氣下,該如何健康養生呢?

1.苦味降火防中暑🥵
大暑節氣的氣溫高、濕氣也高,天氣又悶又熱,容易心生煩悶、食慾不佳,這時候不妨多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不僅 #清熱降火,還能 #解熱祛暑、消除疲勞,還可以適度喝點綠豆湯、青草茶等對於清熱解暑同樣有很好的效果。
2.適度補水來解渴💧
大暑養生,多補充水分是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不過如果真的想消暑解渴,記得要飲用常溫開水,而不是加糖的手搖飲,需要提醒的是,為了能快速解渴,有人一次性灌下了大量的水,殊不知這樣會造成心臟負擔增加,使血液濃度快速下降,嚴重甚至會造成心慌、氣短、出虛汗等現象,所以,請記得不要在短時間內攝取過多的水分,應該掌握適時、適量、分批次的原則。
3.養心切莫動肝火😌
中醫認為季節和臟腑是對應的,夏季屬火,對應的臟腑為心,大暑節氣的高溫容易讓人們心浮氣燥,容易出現莫名的心煩意亂、無精打采、食欲不振等問題,一旦心理壓力、情緒起伏過大,一些老年人、體弱者、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就可能出現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嚴重會引發猝死,所以“ #養心”是大暑的養生關鍵,可以聽聽舒緩的輕音樂,或者進行冥想來放鬆心情,讓自己心平氣和,避免生氣動怒、舒緩緊張焦慮的情緒,盡量做到“ #心靜自然涼”的境界。
4.伏天健身宜散步🚶‍♂️
夏季的天氣往往悶熱、潮濕,大暑節氣更是明顯,因此為了避免中暑發生,如果可以的話,盡可能減少在大太陽底下活動的機會,也避免在日正當中的正午時分出門,即使出門也不要長時間暴露在露天環境中,為了讓體内的濕氣散發出來,應盡量在清晨或夜晚溫度較低時,進行散步等強度不大的活動。

👍大暑穴道保健:
1. #印堂穴:在人體前額部,兩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之交點處。大暑按摩印堂穴,可緩解暑熱引發的頭暈頭痛、提神醒腦、調節情緒助眠,還能輔助改善暑濕感冒所致鼻塞。

2. #神門穴:腕橫紋與尺側腕屈肌腱相交處,靠近大拇指一側。調理神志和心臟健康的重要穴位,日常按摩可起到養心安神、舒緩情緒的作用,適合各類人群尤其是精神壓力大者養生保健。

3. #三陰交穴:內踝尖上直上3寸,約4指幅寬,按壓有一骨頭為脛骨,此穴位於脛骨後緣靠近骨邊凹陷處。是 “婦科要穴”“長壽穴”,日常按摩可起到調補氣血、平衡陰陽的作用,尤其適合濕熱季節或體質偏虛者養生保健。


👨‍🍳大暑養生食譜🍴:
1.大暑涼茶:夏季消暑醒腦的佳品
材料:咸豐草30克、薄荷葉15克、炙甘草15克、1公升水、適量冰糖。
做法:取咸豐草、炙甘草放入鍋内,加入1公升水,煮沸5分鐘後,放入薄荷葉,悶5分鐘,再放入冰糖攪勻。
功效:薄荷性涼味辛,有宣散風熱、清利頭目、透疹疏散風熱的作用。咸豐草是民間草藥,其全草入藥,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功效。

2.綠豆南瓜湯
材料:綠豆30克,南瓜200克。
做法:南瓜去皮、洗淨,切成小丁,綠豆用水洗淨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燒開,小火煮30分鐘左右,直至綠豆開花時,放入南瓜丁,用中火燒煮20分鐘左右,煮至湯變濃稠即可。
功效:清熱解暑、益氣生津、利尿,適用於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口乾欲飲、小便赤熱之人。

3.苦瓜炒蝦仁
材料:苦瓜100克,蝦仁80克,蔥、薑、蒜、精鹽、味精和蠔油等適量。
做法:將苦瓜洗乾淨,用刀從中間分開,取出籽和瓤,斜刀切片,開水鍋中焯一下,過涼水備用。蔥薑切末,蒜切片。鍋中放油,待油六七成熱後,放入蝦仁炒至變色,盛出。倒入油,放蔥薑蒜,爆香,倒入苦瓜片,放蠔油,加鹽翻炒,再倒入蝦仁,翻炒均勻即可。
功效:中醫認為,苦味食品既能洩暑熱,又可燥濕邪,有利於恢復脾胃納運的功能,苦瓜具有清熱祛暑、利尿涼血等作用,而且富含維生素C,可提高機體免疫力,蝦仁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極低,易於消化,清淡爽口,老少咸宜,此料理營養豐富,清補而不膩,特别適合在夏季食用。

16/07/2025
節氣養生篇— #小暑 #扶原中醫  #郭大維醫師“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交大暑,熱得無處躲”“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之說。最近天氣除了炎熱之外,也常在午後下起陣雨。在丹尼絲颱風🌀帶領下我們迎來小暑節氣,熱浪也隨之悄悄來襲,「小暑」意指...
07/07/2025

節氣養生篇— #小暑
#扶原中醫 #郭大維醫師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小暑交大暑,熱得無處躲”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之說。

最近天氣除了炎熱之外,也常在午後下起陣雨。
在丹尼絲颱風🌀帶領下我們迎來小暑節氣,熱浪也隨之悄悄來襲,「小暑」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的時候。
小暑的到來,代表盛夏時節隨之開始,氣溫持續升高,同時小暑也是各地進入雨季之時,雨水豐富,在這期間,人體極易受到「暑」和「濕」邪氣的侵犯,引起身體諸多不適,精神上也易受暑熱影響而出現煩躁不安等情緒,而消化道疾病更是常見。

小暑正值“三伏”頭伏(7/20)前後,氣溫持續升高、降水增多,空氣濕度大,體感悶熱難耐,養生防病應從“暑”和“濕”兩方面著眼,注重益氣生津、健脾祛濕。

小暑養生重在保持「 #飲食清淡」和「 #心情平和」。因此, #健脾養心 是小暑的首要任務,從調節情緒、飲食起居等各個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才能防暑降溫,保持身體健康。

飲食清淡指的是減少蔥薑蒜、重辣、重油、重鹽等飲食,再者調味品要少放,肥肉、雞皮、鴨皮、麻辣火鍋、含糖飲料、蛋糕、燒烤、煙酒、醃製品等肥甘厚膩的食物要少吃。
生活飲食注意事項⚠️
1️⃣避免重口味食物
小暑節氣多暑多濕,暑濕偏盛,讓人常有頭悶脹、頭沉重、抑鬱、倦怠、胸悶、胃口不好等症狀。此時飲食以清淡為主,不宜過飽,少吃辛辣、油炸及生冷之物,以免損脾傷胃,飲食以簡單料理(蒸煮為主減少烤炸辣味)、少調味料、少加工品食物為主,如清蒸魚品、冬瓜排骨湯、川燙蘆筍、涼拌竹筍等。

2️⃣多吃新鮮蔬果
選擇絲瓜、苦瓜、青菜、花椰菜、西瓜、梨子等能清心瀉火、解暑退熱,

3️⃣清熱解暑食材
可適當選擇具有清熱解暑、健脾利濕功效的食材,如綠豆、黃瓜、苦瓜、冬瓜、西瓜等。綠豆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水的作用,煮成綠豆湯飲用,既能補充水分,又可幫助清熱解暑;黃瓜富含維生素與水分,具備清熱利水、解毒消腫的效果;苦瓜具有清熱消暑、明目解毒的功效,適合涼拌或清炒;冬瓜能清熱利水、消腫解毒,做成冬瓜湯可補充水分與清熱。西瓜作为夏季时令水果,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但因其性寒凉,脾胃虚寒人群尤其要注意控制食用量,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4️⃣適度飲食隔夜餐勿食
夏天水果多樣,提醒胃病患者要避免過量進食,或空腹食用瓜果,以免引起不消化或胃痛發作。隔夜餐這裡指的是不放冰箱、超過8小時以上的隔夜菜,以避免誘發急性胃腸道感染。

5️⃣冬病夏治三伏貼
中醫養生保健「 #冬病夏治」,對於在冬季好發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夏季是最佳的治療時機。時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後,此時人體陽氣上升,代謝能力達到頂峰,藥物的利用率也隨之增高,故中醫有 #三伏貼 敷的調理習慣。

在自然界陽氣最強之時,借助這個外力,通過溫熱性藥物貼敷與人體五臟六腑相應穴位上,此時人體毛孔張開,有利於藥物的滲透和吸收,從而將人體內的寒濕驅除,以達到治病的目的。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養生中尤其應該細心調養,重點防治。
👐小暑穴位按摩;
#勞宮穴
位置:屬手厥陰心包經。位於掌心橫紋中,第2、3掌骨中間。握拳,中指尖下是穴。按壓有酸痛感。
功效:清心瀉熱,是治療中暑、心痛煩悶的要穴。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尖垂直掐按穴位,至有酸脹或微痛的感覺。每天早晚、左右手各掐按1~3分鐘,先左後右。

#神門穴
位置:屬手少陰心經。位於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凹陷處。按壓有酸脹感即為此穴。
功效:瀉火除煩,寧心安神,是治療心受邪擾的重要穴位。

操作方法:用指尖垂直掐按穴位至有酸、脹、微痛的感覺。每天早晚、左右腕各掐按1~3分鐘,先左後右。

小暑茶飲養生
1️⃣沁暑涼茶:
藥材:咸豐草5錢、香薷5錢、菊花5錢、甘草3錢、紅棗5枚、胖大海5顆(敲破布包)
煮法:將上述藥材洗淨後,放入800cc水煮沸,悶泡約15分鐘即可飲用。也可加入冰塊🧊飲用。
2️⃣銀冬消暑茶:
藥材:金銀花3錢、麥門冬5錢、天門冬5錢、桔梗3錢、薄荷葉2錢、紅棗5枚、羅漢果1顆(敲破布包)
煮法:將上述藥材洗淨後,放入800cc水煮沸,悶泡約15分鐘即可飲用,也可加入冰塊🧊

Address

北屯區熱河路二段117號
Taichung
406

Opening Hours

Monday 08:30 - 12:00
14:30 - 17:30
Tuesday 08:30 - 12:00
14:30 - 17:30
Wednesday 08:30 - 12:00
14:30 - 17:30
Thursday 08:30 - 12:00
14:30 - 17:30
Friday 08:30 - 12:00
14:30 - 17:30
Saturday 08:30 - 12:00
14:30 - 17:30

Telephone

04 2238 0928

Website

https://lin.ee/2mEuGbF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扶原中醫診所台中院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Category

Our Story

扶原中醫診所台中院區屬於郭大維總院長扶原中醫體系團隊:由林家曲院長、曾馨儀中醫師、何昱樺中醫師、張瑋麟中醫師、王緯迪中醫師、王咨翔中醫師坐堂診治,專長中醫婦兒科、中醫內科、小針刀、不孕助孕、針灸、鼻子過敏、腸胃疾病、減肥、轉骨、骨傷科等...提倡中醫生活化是我們的目標,不只治療疾病,也期待中醫成為你我的生活方式!所以本院所環境優美、無刺鼻的中藥味,品質的把關是我們對您的尊重。希望讓您認識中醫,信任中醫,愛上中醫! 看診時間:(周日公休) 上午 08:30-12:00 下午 14:30-17:30 夜診 18:30-21:30 *因颱風等因素變動時會公告在 FB 上 扶原中醫台中院區 (院長林家曲醫師) FB連結: fb.me/FYCMT 電話:04-2238-0928 地址:406 台中市北屯區熱河路二段117號 *附近有收費停車場 扶原中醫雲林總院 (總院長郭大維醫師) FB連結: fb.me/FYCMY 電話:05-696-6778 地址:637 雲林縣崙背鄉大業路28號 (崙背鄉農會對面) 圓扶原中醫 (院長吳詩儀醫師) FB連結: fb.me/FYCMC 電話:04-2376-2099 地址:402 台中市南區南屯路一段259號 *附近有路邊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