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甫研究室

宏甫研究室 2016起正式改制為「宏甫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為蕭宏裕物理治療師,主要服務內容為代理國內外各類醫療保健課程、推廣物理治療專業以及翻譯醫學、保健與運動領域書籍。

臺灣體育學院運動健康科學系研究所
臺中宏甫物理治療所 所長
彰化基督教醫院物理治療師
中山醫學院 物理治療系第三屆畢業
TIFAR宏甫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台灣復健發展學會理事長
翻譯作家

   #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Day 3DNS是評估,同時也是治療工具🧰。每個發展姿可以應用在不同類型的個案身上,挑選發展姿評估時,會依個案主訴的問題去挑選相對應的發展姿作為評估,通常會去觀察全身關節是否處在中軸化的位置、肌張力分布、呼吸模式是...
28/10/2025


#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

Day 3

DNS是評估,同時也是治療工具🧰。每個發展姿可以應用在不同類型的個案身上,挑選發展姿評估時,會依個案主訴的問題去挑選相對應的發展姿作為評估,通常會去觀察全身關節是否處在中軸化的位置、肌張力分布、呼吸模式是否正確、肌肉firing的先後順序等等。

以脊椎的下背痛個案為例,我們該如何挑選發展姿做為評估呢?

對於站久開始下背痛的個案,我們就可以三個月趴姿來評估,因為站姿時hip 是呈現hip flexion 0度的狀態,和此趴姿hip的姿勢一樣,再透過抬頭增加load去挑戰核心,看是否會影響中軸排列,使動作品質變差。

而如果是久坐開始下背痛的個案呢?我們就可以3個月仰躺姿來評估,和上述觀念一樣,坐姿時hip是flexion更多的狀態,可以看出在此狀態下透過加入不同身體部位的動作去挑戰核心,是否出現不穩定等去中軸的現象。

有時候,個案主訴的疼痛部位不一定是問題根源,找出個案主訴的問題和評估結果的關聯性,就可以對症下藥解決疼痛並預防日後更多的失能。

#學會挑選適合個案的發展姿

   #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Day 2嬰兒3個月大時建立了矢狀穩定的里程碑,在此之前,都呈現新生兒不成熟的動作型態。而人體在受傷之後,無論是否為相同診斷,例如:神經系統受損的中風患者,或者骨胳肌肉系統損傷的下背痛個案,身上都可以觀察到相似的新...
27/10/2025


#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

Day 2

嬰兒3個月大時建立了矢狀穩定的里程碑,在此之前,都呈現新生兒不成熟的動作型態。而人體在受傷之後,無論是否為相同診斷,例如:神經系統受損的中風患者,或者骨胳肌肉系統損傷的下背痛個案,身上都可以觀察到相似的新生兒不成熟動作型態。

DNS的評估就可以透過比較正常發展姿和患者不成熟的動作找到問題點,進行矯正訓練,使胸腔、骨盆腔對位,建立良好的腹內壓,並在該姿勢下支撐不足的部位給予關節靠近術,建立正確的神經生理回饋,使身體恢復原廠設定,學會用好的肌肉協同模式動作,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改善當下身體的不適,也能預防未來身體的不同部位,因代償而出現更多問題。

#不同類型的患者身上可以觀察到一樣的關節去中軸型態

#透過將全身關節擺在中軸化的位置誘發內建的肌肉一起協同工作

  #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DAY 1橫膈主要有三個功能,包含:1、呼吸功能:橫膈膜是主要的呼吸肌•吸氣時→橫膈收縮下降,下肋擴張,腹內壓增加,進而連動骨盆底肌被撐開做離心收縮。•吐氣時→橫膈則自然回縮2、姿勢穩定功能:一樣仰賴呼吸時橫膈收縮去...
26/10/2025


#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

DAY 1

橫膈主要有三個功能,包含:

1、呼吸功能:橫膈膜是主要的呼吸肌

•吸氣時
→橫膈收縮下降,下肋擴張,腹內壓增加,進而連動骨盆底肌被撐開做離心收縮。

•吐氣時→橫膈則自然回縮

2、姿勢穩定功能:一樣仰賴呼吸時橫膈收縮去啟動,腹內壓增加會讓軀幹肌肉整體做離心收縮,橫膈會依任務困難度自動調節維持軀幹穩定的腹內壓。

3、括約肌功能:
食道穿過橫膈的食道裂孔,橫膈右腳纖維環繞在食道裂孔周圍,形成一個「外在括約肌(extrinsic sphincter)」。

當橫膈收縮(吸氣時)會夾緊食道,協助關閉下食道括約肌(LES),防止胃內容物逆流。
下食道括約肌(LES )位於橫膈下方約 1–2 公分處,是食道本身的平滑肌環。正常情況下,LES 與橫膈的收縮協同工作,形成「雙重防線」來阻止胃酸逆流。

一般來說,橫膈的呼吸、姿勢及括約肌功能通常是並存且互相影響的,讓人類可以隨應付日常生活所需的負荷需求去調整腹內壓,但如果維持生命的呼吸需求提高時,姿勢及括約肌功能則會被擺在後面,其中以括約肌需求為最後,也就是前兩個需求已經讓橫膈快忙不過來,它就會犧牲掉所謂的括約肌功能,因為這對身體的影響相對小,也不到會危及生命的程度。

因此,當橫膈及骨盆沒有對位在中軸化的位置時,橫膈就無法下降到正確位置,就會影響到橫膈食道裂孔的肌張力,也就是所謂的橫膈疝氣(指腹腔器官如胃、腸、肝等經由橫膈膜的缺損或薄弱處進入胸腔的情況。)

正常情況下,橫膈膜(食道外括約肌)和下食道括約肌會共同形成一道「抗胃酸逆流屏障」。這個屏障能抵抗腹壓上升時(例如吃飽、咳嗽、彎腰),防止胃酸往上衝。

•當發生橫膈疝氣時:

→食道裂孔變寬,胃上緣(賁門)滑入胸腔。
→下食道括約肌(LES)的位置從腹腔移到胸腔
→胸腔壓力較低,使 LES 壓力下降
→ 阻擋胃酸的能力減弱
→胃酸更容易逆流進食道

那麼DNS可以如何幫助胃食道逆流的個案呢?

評估:
•可以透過DNS中的diaphragm test去評估橫膈的功能缺陷

治療:
•透過DNS的發展姿訓練使橫膈和骨盆對位,發揮其外食道括約肌的功能。

#橫膈的三個功能

  #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DAY 3脊椎側彎分為功能性及結構性:★功能性脊椎側彎:指的是脊椎本身結構正常,但因為外在或可逆性因素導致脊椎暫時性偏斜。當這些原因被去除後,脊椎會恢復正常對位,由以下原因造成:•姿勢性側彎:1、長短腳骨盆為了保持視...
25/10/2025


#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

DAY 3

脊椎側彎分為功能性及結構性:

★功能性脊椎側彎:指的是脊椎本身結構正常,但因為外在或可逆性因素導致脊椎暫時性偏斜。當這些原因被去除後,脊椎會恢復正常對位,由以下原因造成:

•姿勢性側彎:

1、長短腳

骨盆為了保持視線水平,會傾斜導致脊椎代償性側彎

2、遠離疼痛

疼痛使身體反射性地偏向一側以減輕壓力,常見於腰椎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腰肌痙攣等。

•視覺/前庭問題造成的代償性側彎

因為一眼視力差或單眼失明/前庭功能異常(如內耳不平衡),身體為維持頭部在空間的水平位置而導致。

•聽力問題的代償性側彎

單耳聽力偏弱,為了聽更清楚,會習慣用聽得到聲音側的耳朵靠近音源。

★結構性脊椎側彎:骨性結構變形,包括椎體旋轉或扭轉、肋骨變形、肩胛位置改變。其中「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青少年特發性脊椎側彎)是一種致病原因不明的結構性脊椎側彎。其佔脊椎側彎的80%。

針對結構性脊椎側彎,依Cobb angle大小有兩大類治療方式:

1、手術治療(Cobb angle>50度以上)

2、保守治療(Cobb angle

  #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DAY 2如果個案主訴某個動作做不到或者會痛,PT得先去評估確認個案有無解剖結構上的問題,如果確認結構上沒有問題,就代表是功能性的問題,如此一來,DNS訓練就可以很快幫助個案恢復功能。以髖關節為例,有髖臼與股骨先天結...
24/10/2025


#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

DAY 2

如果個案主訴某個動作做不到或者會痛,PT得先去評估確認個案有無解剖結構上的問題,如果確認結構上沒有問題,就代表是功能性的問題,如此一來,DNS訓練就可以很快幫助個案恢復功能。

以髖關節為例,有髖臼與股骨先天結構的問題

髖臼

•Ante-version: limit hip ER / Ext ROM

•Retroversion:limit hip IR / Flex ROM

•Wiberg angle 小於15度

股骨頸

•Ante-version:limit hip ER ROM

•Retroversion:limit hip IR ROM

•Femoral neck angle vagus / varus

透過相關的評估測試除了可以辨別個案的失能是解剖結構還是功能上的問題,還可以幫助PT在做DNS介入時挑選適合的發展姿,避免運動介入時讓關節過度負荷,例如發現個案有結構上的hip ER ROM limitation,訓練時就不會去選擇需要hip flexion大於90度的姿勢,因為hip flexion角度越大,動作所需的hip ER/ABD ROM就越大,對於個案的髖關節就會有很大的負荷。

#辨別失能是否為功能性問題

 Day1五十肩個案為復健科病人的大宗,是一種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可以分為兩大類:•原發性:找不到特定致病原因,目前認為可能與荷爾蒙變化有關,常見於停經後的婦女。•繼發性:曾有肩關節受傷病史,期間因疼痛使用錯誤代償模式或因長期不活動,造成關節...
24/10/2025



Day1
五十肩個案為復健科病人的大宗,是一種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可以分為兩大類:
•原發性:找不到特定致病原因,目前認為可能與荷爾蒙變化有關,常見於停經後的婦女。
•繼發性:曾有肩關節受傷病史,期間因疼痛使用錯誤代償模式或因長期不活動,造成關節囊沾黏。

一般而言,五十肩有其病程,通常會需要1年左右才能走完病程。其臨床表徵包含3個時期:

疼痛期:疼痛到會影響睡眠的程度,但還沒有出現ROM限制。

僵硬期:疼痛下降,開始出現ROM限制。

恢復期:疼痛逐漸消失,特定角度受限明顯。(shoulder flexion/ABD/rotation)

那麼DNS可以如何幫助此類個案呢?

一般來說,關節剛受傷時的急性疼痛,其造成的失能只會在此關節本身,如果個案當下沒有接受正確的治療,變成慢性疼痛後,大腦便會習慣啟動保護模式,用代償模式做動作去閃躲疼痛,就會逐漸導致其它關節的失能。雖然走完50肩的病程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但在這段期間,DNS 可以防止失能從肩關節輻射影響到其他關節,藉由DNS的訓練可以讓個案學會

1、好的呼吸模式

2、胸椎持續保有伸直的活動度(因為full shoulder flexion ROM需要有胸椎的extension mobility)

3、維持脊椎的旋轉活動度

幫助提升病程中及病程結束後個案的生活品質。

#防止失能影響更多關節

#提升個案生活品質

23/10/2025

有事情要請教聽力師
請有認識的朋友協助推薦
會給予諮詢費用 請聯繫0905139666

  Day3用發展姿進行訓練時,主要有兩大原則:1、支撐點有做好支撐2、脊椎有維持延展其實以上兩點同時代表一個觀念,也就是所有關節都處在功能性關節中軸化的位置。因此熟知每個發展姿的支撐點以及每個關節的中軸化位置就十分重要,只要支撐點有支撐好...
22/10/2025




Day3

用發展姿進行訓練時,主要有兩大原則:
1、支撐點有做好支撐
2、脊椎有維持延展
其實以上兩點同時代表一個觀念,也就是所有關節都處在功能性關節中軸化的位置。

因此熟知每個發展姿的支撐點以及每個關節的中軸化位置就十分重要,只要支撐點有支撐好,那麼腹內壓就可以很好的被誘發出來,身體就有很好的穩定度。

如圖,以四足跪姿為例,當上下肢關節 & 脊椎都在其中軸化位置時,足夠的腹內壓使軀幹呈現飽滿的圓柱狀,此時,就算上面承受著許多人的重量,也可以輕輕鬆鬆的穩住。

#功能性關節中軸化

#腹內壓有好好工作

#核心穩到不行

  Day2每個人都有其做出好品質動作的功能性閾值,超過閾值(如:負重過重、重複次數過多)就難以維持好的動作品質,而從此閾值到軟組織絕對疲乏的極限間有一個gap,我們的目的,就是在閾值內增加難度去訓練個案,縮小這個gap,使個案維持好動作品...
21/10/2025




Day2

每個人都有其做出好品質動作的功能性閾值,超過閾值(如:負重過重、重複次數過多)就難以維持好的動作品質,而從此閾值到軟組織絕對疲乏的極限間有一個gap,我們的目的,就是在閾值內增加難度去訓練個案,縮小這個gap,使個案維持好動作品質的能力提高,增進其運動表現。

在訓練個案時,要使個案在運動專項表現更好,DNS會用發展姿進行訓練,並視個案能力增加訓練難度。以3個月仰躺姿為例,在維持全身關節功能性中軸化的前提下,我們可以透過抬單側/雙側上肢或下肢去增加負重難度,如果個案在做bil hip flexion 從90度 到60度時(對軀幹來說,下肢做hip ext時,力臂增長,所需的核心穩定需求就越高),胸腔出現上抬的失連狀況,我們可以在60度< hip flexion

  Day1如何將DNS概念運用在運動專項上呢? •Concept 1 : DNS的基本概念就是讓全身關節在功能性關節中軸化的情況下去做動作(包括將中軸關節:頭、胸腔、骨盆擺在彼此平行的位置去啟動核心穩定機制,以及將周邊關節擺在中軸化的位置...
20/10/2025




Day1

如何將DNS概念運用在運動專項上呢?

•Concept 1 :
DNS的基本概念就是讓全身關節在功能性關節中軸化的情況下去做動作(包括將中軸關節:頭、胸腔、骨盆擺在彼此平行的位置去啟動核心穩定機制,以及將周邊關節擺在中軸化的位置上,讓關節的作用肌與拮抗肌平衡發力⭢進而使關節的骨頭間接觸面積最大化去降低關節受力⭢保護被動組織免於過度負荷。

•Concept 2 :
DNS中包含未分化及分化動作,以此概念為基礎,其相對應的運動專項有:

•未分化:槓鈴、舉重⋯等等

•分化動作:
☞同側:投擲、棒球⋯等等。
☞對側:短跑、滑冰⋯等等。

無論是未分化還是分化的運動專項,都得以concept 1 為基礎,在做這些運動時,盡量能保持全身關節中軸化,藉以

→增進運動表現

→預防運動傷害

→延長身體組織的使用年限

以分化動作中的同側運動專項,高爾夫揮棒為例:
揮棒時,軀幹以一側上下肢為支撐側(軸心)做出肩關節及骨盆一起旋轉的動作,此過程中各段脊椎及周邊關節都維持正中,就是一個完美的揮棒動作。而當有其中某一關節去中軸化(常見脊椎side bending、extension 代償,或者在軀幹旋轉時,臀外轉肌和內旋肌無法協調平衡發力讓膝關節維持在正確的位置上,就會對身體組織(脊椎、膝關節)造成過多壓力,容易產生運動傷害。



#功能性關節中軸化

#預防運動傷害

Address

台中市篤行路371之2號2樓
Taichung
40461

Opening Hours

Monday 08:00 - 22:00
Tuesday 08:00 - 22:00
Wednesday 08:00 - 22:00
Thursday 08:00 - 22:00
Friday 08:00 - 22:00
Saturday 08:00 - 22:00
Sunday 08:00 - 22: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宏甫研究室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宏甫研究室: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