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中醫診所

一心中醫診所 廖宏哲醫師的診所

24/09/2025
📢門診公告📢114/10/06(一)中秋節下午正常看診,晚上休診114/10/10(五)-114/10/11(六)國慶連假正常看診
18/09/2025

📢門診公告📢

114/10/06(一)中秋節
下午正常看診,晚上休診

114/10/10(五)-114/10/11(六)國慶連假
正常看診

雙腿難安,難以入眠?中醫找出不寧腿的根本原因!💡不寧腿症候群,常見於夜間靜止時出現雙腿異樣感、痠麻或不自主抖動干擾睡眠、影響生活品質‼️中醫認為,多與以下因素有關:🔺肝腎陰虛🔺血虛生風🔺經絡不通🔺脾胃失調 #辯證治療滋補肝腎,調和營衛健脾利...
15/09/2025

雙腿難安,難以入眠?
中醫找出不寧腿的根本原因!

💡不寧腿症候群,常見於夜間靜止時
出現雙腿異樣感、痠麻或不自主抖動
干擾睡眠、影響生活品質‼️

中醫認為,多與以下因素有關:
🔺肝腎陰虛
🔺血虛生風
🔺經絡不通
🔺脾胃失調

#辯證治療
滋補肝腎,調和營衛
健脾利濕,活血化瘀

日常護理建議:
✅規律作息,避免熬夜
✅減少咖啡因、菸酒刺激
✅睡前熱水泡腳、舒緩緊繃肌肉
✅加強腿部按摩,促進循環

不寧腿不只是睡不好💤
更是身體內在失衡的訊號
找對方法,從根本改善✨

更多問題歡迎洽詢 #一心中醫診所

自律神經失調|中醫調理全攻略在中醫來看,自律神經失調多源於臟腑失衡、氣血不足、陰陽失調。當壓力過大、作息紊亂或情緒長期緊繃時,容易造成自律神經調控失常,進而引發各種身心症狀。🔎 常見症狀・頭暈、耳鳴、失眠多夢・胸悶、心悸、呼吸不暢・腸胃脹氣...
11/09/2025

自律神經失調|中醫調理全攻略

在中醫來看,自律神經失調多源於臟腑失衡、氣血不足、陰陽失調。
當壓力過大、作息紊亂或情緒長期緊繃時,容易造成自律神經調控失常,進而引發各種身心症狀。

🔎 常見症狀
・頭暈、耳鳴、失眠多夢
・胸悶、心悸、呼吸不暢
・腸胃脹氣、便秘或腹瀉交替
・焦慮緊張、情緒起伏大
・四肢冰冷、盜汗、倦怠無力

📖 辨證分型
1️⃣ 肝氣鬱結型:情緒不穩、胸脅脹滿、愛嘆氣
2️⃣ 心脾兩虛型:心悸健忘、失眠、容易疲勞
3️⃣ 陰虛火旺型:心煩口乾、盜汗、晚上特別難眠
4️⃣ 氣陰兩虛型:容易頭暈、心慌,稍微活動就疲倦

💊 治療方式
✔️ 中藥調理:依照體質配方,幫助疏肝理氣、補益心脾、滋陰養血
✔️ 針灸治療:常取穴位針灸以安神寧心、調和氣血
✔️ 耳穴或穴位按壓:隨時放鬆,協助穩定神經系統
✔️ 生活作息建議:配合規律睡眠與飲食,效果更持久

🌱 日常保養小撇步
・規律作息:每天固定時間入睡、起床
・飲食均衡:少油炸刺激,適量補充蔬果、全穀類
・適度運動:散步、瑜伽、太極,幫助放鬆情緒
・舒壓放鬆:深呼吸、冥想、聽音樂,讓身心慢慢安定

⚠️ 自律神經失調雖然不會直接危及生命,但卻會大幅影響生活品質。
透過中醫調理,搭配適當調整、休息,多半可以恢復正常。

更多問題歡迎洽詢 #一心中醫診所

備孕要及早,中醫調理從體質開始!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加上飲食精緻許多夫妻備孕遲遲未果,其實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訊號🚨💡中醫觀點:中醫認為,創造好孕體質,不只是看排卵日,還要從氣血、肝腎、脾胃等整體功能著手!常見不孕與備孕困難與以下有關...
06/09/2025

備孕要及早,
中醫調理從體質開始!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加上飲食精緻
許多夫妻備孕遲遲未果,其實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訊號🚨

💡中醫觀點:
中醫認為,創造好孕體質,不只是看排卵日,
還要從氣血、肝腎、脾胃等整體功能著手!

常見不孕與備孕困難與以下有關:
🔸腎虛:腎氣不足,影響生殖功能
🔸肝鬱:情緒壓力大,干擾內分泌
🔸脾虛:運化功能差,氣血生成不足
🔸痰濕:體質偏濕,影響子宮環境

#辨證治療
▪️補腎養血:增強卵巢與子宮機能
▪️疏肝解鬱:調節情緒與荷爾蒙
▪️健脾益氣:提升營養吸收與氣血循環
▪️化痰祛濕:改善子宮環境、排卵品質
可配合中藥調理、針灸、溫灸、按摩等方式,提升整體孕力✨

日常保養建議:
✅作息規律,避免熬夜
✅飲食均衡,少冰冷生冷食物
✅維持理想體重,過瘦過胖都可能影響排卵
✅適度運動,促進氣血循環
✅穩定情緒,避免長期焦慮與壓力

📌備孕是一段需要耐心與細心的過程,
中醫幫助身體回到自然平衡的狀態,
讓好孕自然來到,幸福同時擁有💓

更多問題歡迎洽詢 #一心中醫診所

👩‍⚕️ 總是覺得身體腫腫的?小心是水腫在作怪!水腫不只是單純「胖」的錯覺,而是體內水分代謝不佳造成的現象。常見原因包含:💧 久坐久站、血液循環不良💧 暑熱濕氣重,體內排水功能下降💧 作息不規律,脾腎功能失衡💧 高鹽分飲食,導致水分滯留🌿 ...
03/09/2025

👩‍⚕️ 總是覺得身體腫腫的?小心是水腫在作怪!

水腫不只是單純「胖」的錯覺,而是體內水分代謝不佳造成的現象。

常見原因包含:
💧 久坐久站、血液循環不良
💧 暑熱濕氣重,體內排水功能下降
💧 作息不規律,脾腎功能失衡
💧 高鹽分飲食,導致水分滯留

🌿 中醫怎麼看水腫?
中醫認為水腫與「脾、腎、肺」三臟關係密切,會依不同體質進行辨證:

1️⃣ 脾虛型
特徵:容易疲倦、食欲差、腹脹、大便稀軟
治法:健脾益氣,利濕消腫

2️⃣ 腎陽虛型
特徵:下半身浮腫明顯,腰膝痠軟、怕冷、夜尿頻多
治法:溫腎助陽,促進水液代謝

3️⃣ 肺氣不足型
特徵:上半身或全身浮腫,常伴隨氣短、易感冒、咳嗽
治法:益氣健肺,宣肺利水

👉 醫師會依照不同證型,搭配中藥調理、針灸、拔罐或穴位按摩,幫助代謝水分、改善循環。

✨ 日常小提醒
✔️ 少鹽清淡飲食,多吃天然蔬果
✔️ 適度運動,促進氣血循環
✔️ 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
✔️ 若長期水腫不退,務必要尋求專業診斷

別再讓水腫影響美麗與健康💧
從體內調理,找回輕盈自在!

更多問題歡迎洽詢 #一心中醫診所 🌸

口乾舌燥只顧著喝水? #小心是身體狀況的警訊⚠️夏天天氣熱,許多人都有口乾舌燥的問題,但其實不只是因為氣候因素,也可能和體內津液生化不足、內火偏盛等有關。📖中醫觀點認為的常見原因:🔺長期熬夜、慢性病、情緒消耗,使陰液漸少,午後口渴更嚴重🔺愛...
26/08/2025

口乾舌燥只顧著喝水?
#小心是身體狀況的警訊⚠️

夏天天氣熱,許多人都有口乾舌燥的問題,但其實不只是因為氣候因素,也可能和體內津液生化不足、內火偏盛等有關。

📖中醫觀點認為的常見原因:
🔺長期熬夜、慢性病、情緒消耗,使陰液漸少,午後口渴更嚴重
🔺愛吃辛辣、烤炸等油膩食物,使脾胃火氣旺盛,導致口渴、口氣重
🔺久病、產後或過勞,氣虛無力運化水穀,陰虛無力滋養
🔺秋冬乾燥或長時間吹冷氣,肺津受損,口渴外還容易嘴唇乾裂

中醫會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狀況進行調理,包含伴隨的症狀、體質等,不僅改善口乾舌燥,更要全方位恢復身體氣機✨✨

#常見證型與治療
👉陰虛火旺:滋陰降火,養陰生津
👉氣陰兩虛:益氣養陰,生津止渴
👉胃火熾盛:清胃瀉火,生津潤燥
👉燥熱傷津:清熱潤燥,養陰生津

除了用藥調理外,日常飲食和飲水習慣也可以多注意~
✅選擇溫潤飲食,例如白木耳、百合、梨子等,減少辛辣油炸等燥熱食物
✅避免熬夜,晚睡容易傷陰,早睡早起有助恢復津液
✅養成小口喝水的習慣,並盡量選擇溫熱水
✅維持情緒平和,避免過度緊張、煩躁等
✅養成運動習慣,促進氣血循環與平衡

更多問題,歡迎洽詢 #一心中醫診所

經痛不是忍一忍就好❌中醫助力從根本解決!!每個月的疼痛,不該成為生活的常態🥲💡中醫觀點:中醫認為,經痛是身體失衡的訊號!常見中醫證型:🔸氣滯血瘀型:經前情緒波動明顯,伴隨脹氣、乳房脹痛🔸寒濕凝滯型:小腹冷痛,經期血塊多,手腳容易冰冷🔸氣血虛...
14/08/2025

經痛不是忍一忍就好❌
中醫助力從根本解決!!

每個月的疼痛,不該成為生活的常態🥲

💡中醫觀點:
中醫認為,經痛是身體失衡的訊號!

常見中醫證型:
🔸氣滯血瘀型:經前情緒波動明顯,伴隨脹氣、乳房脹痛
🔸寒濕凝滯型:小腹冷痛,經期血塊多,手腳容易冰冷
🔸氣血虛弱型:容易疲倦、臉色蒼白,疼痛較持久且隱隱作痛

#辨證治療
疏肝理氣,溫經散寒
補氣養血,補益肝腎

治療方式可搭配:
🔹針灸(如三陰交、關元、子宮穴)
🔹艾灸(溫暖子宮、驅除寒邪)
🔹膳食建議與生活調整,幫助療效更穩固

日常建議:
✅經期避免生冷、寒涼食物
✅經前1週可適度熱敷小腹,幫助放鬆子宮
✅作息規律、減少熬夜,有助調和氣血

每一次經期,都是身體給妳的提醒✨
🌿讓中醫幫妳聽懂它的語言
從根本改善,讓疼痛不再如影隨形💓

更多問題歡迎洽詢 #一心中醫診所

頭暈心悸、臉色蒼白😵‍💫 #貧血 靠中醫調理補血貧血指的是血液中紅血球數量不足或血紅素濃度低於正常值,導致運氧能力下降。 #常見症狀🔺容易疲倦🔺頭暈目眩🔺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臉色蒼白或嘴唇發白📖在中醫看來,貧血不只是「血不夠」,更可能是氣血...
01/08/2025

頭暈心悸、臉色蒼白😵‍💫
#貧血 靠中醫調理補血

貧血指的是血液中紅血球數量不足或血紅素濃度低於正常值,導致運氧能力下降。
#常見症狀
🔺容易疲倦
🔺頭暈目眩
🔺呼吸急促
🔺心跳加快
🔺臉色蒼白或嘴唇發白

📖在中醫看來,貧血不只是「血不夠」,更可能是氣血兩虛、脾胃虛弱或是肝血不足所導致的體內失衡現象。

🧑‍⚕️治療上,中醫講究「辨證論治」,根據不同體質與病因,制定個別化調理方式,健脾補血,調養肝腎,讓身體恢復生血、運血等功能。

✔️氣血兩虛型:補氣養血、健脾益胃
✔️肝血不足型:養血柔肝、調經疏肝
✔️脾腎陽虛型:溫補脾腎、益氣生血
✔️血瘀型:活血化瘀、調經理絡

透過中醫辨證加上體質調養,調和氣血、改善循環🩸
日常也可吃些補血食材,例如黑芝麻、當歸、紅棗、龍眼肉、菠菜、牛肉…等,少吃生冷油膩食物,避免損傷脾胃!

更多問題,歡迎洽詢 #一心中醫診所

總是胃脹氣?中醫教你從根本調理!胃脹氣,是現代人常見的腸胃困擾⚠️這不只是「吃太飽」,更與脾胃運化失調有關‼️💡中醫觀點:脹氣多因飲食不節、情緒鬱結、脾胃虛弱所致,與肝氣鬱結、脾虛濕困、食積不化等證型相關!🔸肝氣鬱結型:胃脹伴悶痛,情緒起伏...
23/07/2025

總是胃脹氣?
中醫教你從根本調理!

胃脹氣,是現代人常見的腸胃困擾⚠️
這不只是「吃太飽」,更與脾胃運化失調有關‼️

💡中醫觀點:
脹氣多因飲食不節、情緒鬱結、脾胃虛弱所致,
與肝氣鬱結、脾虛濕困、食積不化等證型相關!

🔸肝氣鬱結型:胃脹伴悶痛,情緒起伏明顯,宜疏肝理氣
🔸脾虛濕困型:胃脹食少、倦怠乏力,宜健脾化濕
🔸食積型:脹滿拒按、嗳氣酸腐,宜消食導滯

#辨證治療
疏肝理氣,健脾益氣
和胃降逆,養陰益胃

日常調理建議:
✅飲食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
✅少吃生冷、油膩與難消化食物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壓抑
✅可適量飲用山楂、陳皮等理氣助消化茶飲
✅飯後散步10–20分鐘,促進腸胃蠕動

胃脹氣不只是小問題🔍
從中醫角度找出體質根源,才能真正改善🌿
找對證型,調養脾胃,讓身體回歸輕盈舒暢✨

更多問題,歡迎洽詢 #一心中醫診所

💧老是尿急、尿痛?小心是尿道炎找上門明明水喝很多,怎麼還是反覆發作?頻尿、灼熱感、尿不乾淨的感覺…別再以為只是「太累了」!😫👩‍⚕️中醫觀點認為:尿道炎常與濕熱下注、腎虛體弱、氣血不足有關⚠️若反覆感染、久治不癒,更要調整體質,從根本改善。...
15/07/2025

💧老是尿急、尿痛?小心是尿道炎找上門

明明水喝很多,怎麼還是反覆發作?
頻尿、灼熱感、尿不乾淨的感覺…
別再以為只是「太累了」!😫

👩‍⚕️中醫觀點認為:
尿道炎常與濕熱下注、腎虛體弱、氣血不足有關⚠️
若反覆感染、久治不癒,更要調整體質,從根本改善。

📌常見症狀:
🔺尿急尿頻
🔺排尿灼熱、刺痛
🔺下腹悶脹或腰痠
🔺尿液混濁或異味明顯

🌿一心中醫透過個別化診斷,結合內服調理、外洗療法,
幫助你強化免疫力,調理體質,降低復發機率!

身體的警訊不能忽視,有狀況就來讓我們一心照顧你❤️

更多問題歡迎洽詢 #一心中醫診所

Address

一心街402號
Taichung
401

Opening Hours

Monday 15:00 - 17:30
18:30 - 21:30
Tuesday 09:00 - 12:00
Wednesday 15:00 - 17:30
18:30 - 21:30
Thursday 09:00 - 12:00
Friday 15:00 - 17:30
18:30 - 21:30
Saturday 09:00 - 12:00
15:00 - 17:3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一心中醫診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一心中醫診所: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