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元堂中醫診所

毓元堂中醫診所 #健康減重 #體質調理 #成長轉骨 #過敏體質
#經期不調 #睡眠障礙 #胃食道逆流 #更年期調理

帝王病
16/09/2025

帝王病

🌿中藥保存要點|藥材好,保存更要講究; 再好的中藥,也需要正確保存,才能維持藥效、確保安全!藥效穩定勿輕忽細節:不同劑型、不同藥材,保存方式大有學問!💡可以從4大面向注意:1️⃣環境因素:乾燥、陰涼、避光、防潮、防蟲是關鍵2️⃣藥材特性:易...
16/08/2025

🌿中藥保存要點|

藥材好,保存更要講究; 再好的中藥,也需要正確保存,才能維持藥效、確保安全!
藥效穩定勿輕忽細節:不同劑型、不同藥材,保存方式大有學問!

💡可以從4大面向注意:
1️⃣環境因素:乾燥、陰涼、避光、防潮、防蟲是關鍵
2️⃣藥材特性:易吸濕、易氧化或有香氣的藥材更需密封保存
3️⃣劑型差異:隨製劑形式不同而分別保存
4️⃣常見中藥類別保存建議:

🔸傳統中藥飲片:置於密封罐,放陰涼乾燥處;部分藥材還需冷藏保鮮避免受潮蟲蛀
🔸濃縮科學中藥:避免高溫與潮濕,開封後儘早服用
🔸水煎劑:尚未服飲湯劑應冷藏保存,建議2日內飲用完畢
🔸茶包類:與飲片相同,需防潮密封
🔸外用油膏/藥布:避免高溫日曬,開封後於保存期限內使用完畢

📍毓元堂中醫診所|關注療效,守護你的健康

#中醫保存小知識 #正確保存中藥 #毓元堂中醫診所 #中藥劑型

補充體力補氣中藥給您好精力💪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容易出現氣虛、疲倦、無力等症狀⚠️💡中醫觀點:中醫認為「氣為生命之本」,補氣是恢復體力與精神的重要關鍵!人參與黃耆是最常見的補氣藥材,歷代本草中均有記載常用於疲倦乏力、免疫力低...
09/08/2025

補充體力

補氣中藥給您好精力💪

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容易出現氣虛、疲倦、無力等症狀⚠️

💡中醫觀點:
中醫認為「氣為生命之本」,補氣是恢復體力與精神的重要關鍵!

人參與黃耆是最常見的補氣藥材,歷代本草中均有記載
常用於疲倦乏力、免疫力低下或久病體虛者‼️

🔸人參:性微溫,味甘微苦,歸脾、肺經,有大補元氣、生津安神之效!
👉適合氣虛明顯、精神疲乏者,但實熱體質、感冒發熱時應避免服用。

🔸黃耆:性微溫,味甘,歸脾、肺經,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等作用!
👉常用於體虛易感冒、傷口不易癒合、氣短乏力等症。

補氣中藥的分類與功效:
🔹補脾益氣:人參、黨參、白朮、甘草
🔹補肺益氣:黃耆、西洋參、五味子
🔹升陽舉陷:柴胡、升麻、黃耆
🔹益氣養陰:麥冬、沙參、玉竹

為了提升補氣效果,常搭配其他藥材以調和陰陽、協同作用:
▪️當歸:補血活血,與補氣藥合用可「氣血雙補」
▪️紅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調和諸藥
▪️枸杞: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麥冬:養陰潤肺,適合氣陰兩虛者
▪️龍眼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改善睡眠與疲憊感

🚨宜忌事項提醒:
補氣藥多為甘溫補益之品,體內有實熱、濕熱、感冒發熱、消化不良者應避免使用,或在中醫師指導下調整劑量與用法。
此外,補氣藥宜清晨或白天服用,避免晚上服用後影響睡眠💤

🌿補氣不是一味進補,而是根據個人體質狀況對症調理
若您經常疲倦、氣短、精神不濟,建議先諮詢專業中醫👨‍⚕️
透過個人化處方,發揮真正補氣功效,恢復好體力與好精神✨

歡迎預約 #毓元堂中醫診所 #台南歸仁

02/08/2025
8月份門診時間異動8月18日(一)~8月21日(四)休   診8月22日(五)--照常門診
22/07/2025

8月份
門診時間異動
8月18日(一)~8月21日(四)
休 診
8月22日(五)--照常門診

避免過勞,傾聽身體的警訊⚠️慢性病往往從「積勞成疾」開始!💡中醫觀點:中醫認為「勞則氣耗,氣耗則病生」,長期過勞會使氣血虧虛、臟腑失調,成為各類慢性病的溫床!隨著久坐辦公、熬夜加班、長時間滑手機等生活型態的改變許多患者在未察覺的情況下,已出...
19/07/2025

避免過勞,傾聽身體的警訊⚠️
慢性病往往從「積勞成疾」開始!

💡中醫觀點:
中醫認為「勞則氣耗,氣耗則病生」,
長期過勞會使氣血虧虛、臟腑失調,成為各類慢性病的溫床!

隨著久坐辦公、熬夜加班、長時間滑手機等生活型態的改變
許多患者在未察覺的情況下,已出現慢性疲勞、肝氣鬱結等問題
逐漸演變成頸椎僵硬、自律神經失調、內分泌失衡等症狀🚨

高危族群應特別留意:
🔺長期加班的上班族
🔺夜班、輪班工作者
🔺育兒與家務壓力大的照顧者
🔺長期失眠、情緒低落者
🔺飲食作息不規律者

自我監測五大警訊:
🔺睡再多仍覺疲倦
🔺情緒容易焦躁或低落
🔺食慾波動或消化不良
🔺肩頸痠痛、易頭痛
🔺專注力下降、記憶力變差
‼️若出現以上情況,建議尋求中醫診療,避免小病拖成大患‼️

🌿中醫重視整體與根本調理,運用針灸、中藥調理、 伸展運動等,
讓身心回歸平衡,是現代人面對慢性壓力最適宜的解方!
在忙碌生活中,仍應重視自我照顧,身體健康才能保住個人最重要的資產✨

歡迎洽詢 #毓元堂中醫診所 #

🦴 關節卡卡、走路疼痛?三大常見關節炎一次認識!👀 你或長輩是否也有這些狀況?膝蓋不靈活、關節腫脹、上下樓梯困難…🔍 常見的關節炎有哪些?① 退化性關節炎:關節磨損引起疼痛② 痛風性關節炎:飲食不當,尿酸堆積導致關節處紅腫劇痛③類風濕性關節...
12/07/2025

🦴 關節卡卡、走路疼痛?
三大常見關節炎一次認識!

👀 你或長輩是否也有這些狀況?
膝蓋不靈活、關節腫脹、上下樓梯困難…

🔍 常見的關節炎有哪些?
① 退化性關節炎:關節磨損引起疼痛
② 痛風性關節炎:飲食不當,尿酸堆積導致關節處紅腫劇痛
③類風濕性關節炎:免疫失調,女性好發,可能導致關節變形

📌 年齡族群小提醒:
👵 退化性關節炎|50歲以上
👨‍🦱 痛風|30歲以上男性
👩 類風濕|20–50歲女性較常見

🧾 成因解析
💥 退化性關節炎:關節長期磨損、過度使用
💥 痛風:高普林飲食、代謝異常,導致尿酸結晶累積
💥 類風濕性關節炎:免疫系統攻擊關節滑膜,造成慢性發炎

🌿 中醫治療重點
🔹 活血化瘀、祛風除濕
🔹 調整體質,強化肝腎功能以養筋骨
🔹 結合針灸、藥物與食療,整體調理、減緩發炎與疼痛

🧘‍♀️ 預防與日常保健
✨ 控制體重,減輕關節負擔
✨ 飲食清淡,少吃高普林食物
✨ 保暖關節,避免濕冷環境
✨ 適度運動,維持關節活動度與肌力
✨ 定期調理體質,避免舊疾反覆發作

中醫養護關節健康,讓您活動自如、少痛無憂!

📍歡迎預約諮詢 👉 #毓元堂中醫診所 #

🌸提早認識更年期,就免驚!從容迎接身心轉變,讓更年期變得「更美麗」💖💡什麼是更年期?隨著荷爾蒙變化所顯現的熱潮紅、睡不好、情緒起伏、記憶力變差、 筋肉酸痛……這些都是身體轉換節奏的訊號,預先理解就能做最靈活舒適的準備。💡如何溫柔應對?✅生活...
28/06/2025

🌸提早認識更年期,就免驚!

從容迎接身心轉變,讓更年期變得「更美麗」💖

💡什麼是更年期?
隨著荷爾蒙變化所顯現的熱潮紅、睡不好、情緒起伏、記憶力變差、 筋肉酸痛……這些都是身體轉換節奏的訊號,預先理解就能做最靈活舒適的準備。

💡如何溫柔應對?
✅生活習慣:規律作息、減少熬夜,讓身體回到自然節奏。
✅心靈調適:允許自己有不完美的情緒,偶爾停下來深呼吸,就是最好的照顧。
✅中醫照護:透過辨證調理腎氣陰陽、疏肝理氣,量身打造專屬於個人的身心平衡方案。

💡自我強身,飲食與運動並行
✅飲食:多吃豆類、芝麻、深綠蔬菜,補充植物性雌激素與鈣質。
✅運動:溫和有氧如快走、瑜伽、太極,幫助代謝也穩定情緒。

💬勿忘與家人朋友們互相關懷,共同經歷是最好的陪伴!

讓 #毓元堂中醫診所 # 成為您最溫暖、最值得信任的健康守護者!
提早了解、適時調理,讓您在面對轉變時更加圓融自在💛

歡迎洽詢 #毓元堂中醫診所 #

🌙養好眠,不只是睡著而已打破惡性循環,重啟身體修復力!現代人壓力大、節奏快反覆失眠,已成為普遍的「文明病」⚠️💡中醫觀點,中醫稱失眠為「不寐」,依據體質及症狀可分為多種證型:🔸 心脾兩虛型|多夢易醒、健忘、食慾差🔸 肝火擾心型|煩躁易怒、入...
21/06/2025

🌙養好眠,不只是睡著而已
打破惡性循環,重啟身體修復力!

現代人壓力大、節奏快
反覆失眠,已成為普遍的「文明病」⚠️

💡中醫觀點,中醫稱失眠為「不寐」,
依據體質及症狀可分為多種證型:
🔸 心脾兩虛型|多夢易醒、健忘、食慾差
🔸 肝火擾心型|煩躁易怒、入睡困難、口苦
🔸 腎陰虛型|半夜醒來、盜汗、心悸
🔸 痰熱內擾型|胸悶多夢、體型壯實、口黏痰多

🌿中醫治療:
✔ 中藥調理:疏肝解鬱、養心安神、補氣健脾等
✔ 針灸穴位:神門、三陰交、安眠、太衝、 內關
✔ 情志調理:轉化思維與行為習慣,減少內耗焦慮

日常調理:
✅ 建立固定作息,維持體內生理時鐘
✅ 睡前避免3C螢光刺激與劇烈運動
✅ 可搭配助眠精油(如薰衣草、佛手柑)、音樂冥想
✅ 減少咖啡因、酒精、重口味宵夜
✅ 練習深層呼吸或伸展鬆筋,平穩心神

睡得對,才真正修復💖
中醫幫助你從體質出發、從根本改善失眠💤
讓「養好眠」成為身心健康的起點📍

歡迎預約 #毓元堂中醫診所(台南歸仁)

歡迎來賓幼鳥1隻
18/06/2025

歡迎來賓幼鳥1隻

逆齡之道,動養兼具✨中醫啟動延緩老化的關鍵機制!隨著年齡增長,肌肉自然流失、代謝逐漸下降⬇️但「延緩老化是選擇而非將就」規律運動,就是最好的抗衰藥👍高齡化肌肉特性需正視‼️肌力減弱、關節僵硬、平衡感下降不動則氣血不通、肌肉萎縮、體能退化更快...
14/06/2025

逆齡之道,動養兼具✨
中醫啟動延緩老化的關鍵機制!

隨著年齡增長,肌肉自然流失、代謝逐漸下降⬇️
但「延緩老化是選擇而非將就」
規律運動,就是最好的抗衰藥👍

高齡化肌肉特性需正視‼️
肌力減弱、關節僵硬、平衡感下降
不動則氣血不通、肌肉萎縮、體能退化更快😱

💡中醫觀點:順勢而調,養在平時
根據個人體質、年齡與日常生活型態
藉由辨証理方、活化氣血、調理臟腑機能😊
配合適體適量的運動類型,全面減低身體老化的壓力

🌟運動減齡益處
✔ 改善循環代謝、強健筋骨
✔ 穩定情緒、促進睡眠
✔ 延緩骨鬆與肌少症,提升行動力與生活品質

💫預防老化,從現在開始
中醫調養搭配運動養生,為您打造專屬「逆齡計劃」🥳

📍讓身體不止老得慢,更活得好!
歡迎預約 #毓元堂中醫診所(台南歸仁)

中醫談骨質疏鬆🦴補腎養骨、脾胃為本🦴骨質疏鬆症是因骨質密度下降、骨骼脆弱所導致的疾病,容易引發骨折,常見於更年期女性與高齡長者。常見成因:🔺年齡老化,骨質流失🔺營養不良,長期鈣質.維生素D不足🔺慢性疾病與藥物副作用,糖尿病、腎病等或長期服用...
07/06/2025

中醫談骨質疏鬆
🦴補腎養骨、脾胃為本🦴

骨質疏鬆症是因骨質密度下降、骨骼脆弱所導致的疾病,容易引發骨折,常見於更年期女性與高齡長者。

常見成因:
🔺年齡老化,骨質流失
🔺營養不良,長期鈣質.維生素D不足
🔺慢性疾病與藥物副作用,糖尿病、腎病等或長期服用類固醇

📖中醫古籍中早已有「骨萎」、「骨痹」、「骨枯」等記載,形容的正是骨骼鬆軟無力、痠痛乏力、空虛易折的狀態,腎為先天之本,腎精充足才能滋養骨髓,使骨骼堅實有力。
當腎氣漸衰、骨髓不足,或是脾胃虛弱導致吸收功能差,氣血生化不足以養骨,都會提高風險⚠️
「腎主骨、生髓」、「脾主肌肉、化生氣血」、「肝主筋、藏血」,肝脾腎三臟皆與骨骼健康息息相關‼️

💡中醫如何調補與預防骨質疏鬆?
治則總論:「補腎為先,健脾為本,養肝通絡」
✨補腎填精,固本養骨
✨健脾益氣,養筋壯骨
✨養肝柔筋,舒緩痠痛
✨促進循環、穩骨助運
利用內服中藥、針灸等方式,活絡氣血,補中益氣,改善骨質流失速度!

#存骨本從年輕開始
#日常養骨這樣做💪

✅規律作息不熬夜
✅營養均衡,少吃生冷食物
✅可吃些補腎補骨食材:山藥、黑芝麻、黑豆、枸杞、杜仲、桑椹、牛奶、小魚乾等
✅養成運動習慣,促進骨細胞維持活性
✅適量日曬幫助維生素D合成,增進鈣質吸收☀️

骨質疏鬆是一種「沉默型疾病」📢
需趁早保養和預防,毓元堂陪您一起從根本養骨,走得穩、站得挺👣

#毓元堂中醫診所

Address

歸仁區中正北路二段486號
Tainan
711

Opening Hours

Monday 16:00 - 18:00
18:30 - 20:30
Tuesday 09:00 - 12:00
16:00 - 18:00
Wednesday 16:00 - 18:00
18:30 - 20:30
Thursday 09:00 - 12:00
16:00 - 18:00
Friday 16:00 - 18:00
18:30 - 20:30
Saturday 09:00 - 12:00

Telephone

+88662639313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毓元堂中醫診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