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專家 新陳代謝科葉乃誠醫師

三高專家 新陳代謝科葉乃誠醫師 每個人都是特別的,醫療需要量身訂作,而不是一概而論。
專長並熟讀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甲狀腺的最新醫學領域知識。

葉乃誠 醫師
現職:大橋誠康診所醫師中華誠康診所醫師善化誠康診所醫師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基層實務工作小組」委員內科專科指導教師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專科指導醫師糖尿病合格衛教師(CDE取證)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會員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會員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會員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會員台南市糖尿病照護網成員初級慢性腎臟病認證醫師戒菸治療訓練認證醫師消融醫學會會員

經歷: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內科住院醫師訓練成功大學醫學院醫學系臨床指導教師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謝科研究員佳里奇美醫院內分泌科兼任醫師柳營奇美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永康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柳營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兼任醫師高雄榮總臺南分院新陳代謝科兼任醫師奇美醫學中心內科部臨床教師中山醫學大學合作醫院臨床指導教師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講師台南市醫師公會講師基層醫療協會講師台灣血脂衛教協會講師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核心教材編輯委員Asia Pacific Diabetes Education Empowerment Speaker Training課程完訓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Deep learning Diabetes Series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糖尿病課程完訓The 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 Advanced Course in Lipidology 歐洲動脈硬化學會血脂課程完訓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upporting Quality Care in Diabetes Practice 美國糖尿病學會糖尿病課程完訓第三屆亞洲糖尿病會議 3rd ASIA DIABETES CONCLAVE 課程完訓 .Asia Pacific Bone Academy 2018 課程完訓連續血糖監測訓練課程完訓第五屆華夏腦下垂體疾多學科高峰論壇講師台灣腦下垂體學會講師中華民國內分泌暨糖尿病學會講師大臺南藥劑生公會講師

獎項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社區合作醫院最佳臨床指導教師奇美醫學中心內科部優良臨床教師105年度 「糖尿病」章品質進步獎106年度「糖尿病」品質卓越獎108年度「糖尿病」品質卓越獎109年度「糖尿病」品質卓越獎110年度「糖尿病」品質卓越獎

09/09/2025

嗯,媒體只報聳動的...

📌 Fish Oil Supplements 與心血管疾病進展 — UK Biobank 研究重點 (BMJ Medicine, 2024)

🧪 研究設計

資料庫:UK Biobank
期間:2006–2010 收案,追蹤至 2021/3/31,中位數追蹤 11.9 年
對象:415,737 名 40–69 歲成年人

排除:基線已有 AF、MI、心衰、腦中風、癌症

觀察指標:
AF (心房顫動)
MACE (重大心血管事件:心衰、腦中風、心肌梗塞)
死亡

📊 主要結果

1. 健康人群(無 CVD 病史)

AF 發生風險 ↑:HR 1.13 (95% CI 1.10–1.17)
中風風險 ↑:HR 1.05 (95% CI 1.00–1.11)
對 MACE 與全因死亡:無顯著保護

2. 已有 CVD 病史

AF → MACE:風險下降,HR 0.92 (0.87–0.98)
AF → MI:風險下降,HR 0.85 (0.76–0.96)
心衰 → 死亡:風險下降,HR 0.91 (0.84–0.99)
AF → 死亡:有邊緣性保護效應

✅ 研究主要發現

魚油補充在 不同心血管疾病階段作用不同:
Primary prevention(健康人):增加 AF 與可能增加中風
Secondary prevention(已有 CVD):對 AF → MACE、MI、死亡有保護作用

✅ 與既有研究比較

Primary prevention:
STRENGTH trial:高劑量 omega-3 ↑ 69% 新發 AF
Meta-analysis:HR 1.25 (1.07–1.46) ↑ AF 風險
VITAL Rhythm trial:低劑量(840mg/day)→ 無顯著影響
可能原因:劑量、EPA/DHA 組成差異、個人因素(年齡、飲食、藥物使用)

Secondary prevention:

GISSI trial:低劑量 n-3 PUFA ↓ CVD 事件
Meta-analysis:16 RCTs 顯示 CVD 患者有更多保護效益
GISSI-HF trial:慢性心衰患者,魚油 ↓ 死亡 9%

機轉:抗發炎、降 TG、改善血管功能與血栓形成

📌 臨床啟示(醫師觀點)

1. 健康人群:

魚油不適合作為 routine 預防 CVD 補充劑
高劑量甚至可能增加 AF 與中風

2. 已有 CVD 患者:

魚油可能 減少疾病進展與死亡,特別是 AF 或心衰患者
臨床實務上可考慮 高 TG 患者(呼應 REDUCE-IT 試驗)

#魚油 需不需要,請跟了解您身體的醫師討論
#魚油品質參差不齊 請慎選

07/09/2025

📌 鹽分攝取與 MASLD(代謝異常相關脂肪性肝病)進展風險

資料來源:UK Biobank,492,265 人,平均年齡 56.5 歲

納入的群眾無既有肝病、無酒精或藥物濫用

🧂 鹽分使用頻率與疾病風險(vs. 幾乎不加鹽者)

1. MASLD 發生風險
偶爾加鹽:HR 1.08
經常加鹽:HR 1.22
總是加鹽:HR 1.40

2. 肝硬化(Cirrhosis)風險
偶爾加鹽:HR 1.11
經常加鹽:HR 1.09
總是加鹽:HR 1.32

3. 肝細胞癌(HCC)風險
偶爾加鹽:HR 1.26
經常加鹽:HR 1.45
總是加鹽:HR 2.25

⚠️ 高風險族群(加鹽的負面影響更明顯)
非吸菸者
有飲酒習慣者
無糖尿病者
體重偏低者(BMI 較低)

👨‍⚕️ 臨床醫師觀點

鹽分攝取不只影響血壓與心血管,也與肝臟疾病進展有關。
鹽與 #胰島素阻抗、 #脂肪堆積、 #慢性發炎 可能有交互作用,增加 、 #肝硬化、甚至肝癌風險。
特別提醒:即使沒有糖尿病、沒有肥胖, #過多鹽分 也會讓 #肝臟疾病 風險上升。

01/09/2025

📌 Teva 推出 ®(Liraglutide 注射劑)學名藥 – 全球首個獲美國FDA批減重適應症之 GLP-1 學名藥
(FDA 核准並於 2025/8/28 正式上市)

1. 重大意義

這是 首個被核准用於減重的 GLP-1 學名藥
回應美國市場對 GLP-1 減重治療的龐大需求
對於患者而言,代表 治療可近性與成本降低 的重要里程碑

2. 適應症
成人:肥胖(BMI ≥30)或過重(BMI ≥27,合併體重相關共病)
青少年(12–17 歲):體重 ≥60 公斤且符合肥胖標準
治療目標:減重並維持體重下降

3. 臨床背景

原廠 Saxenda®(liraglutide 3 mg)自 2014 獲 FDA 核准至今,一直是少數有正式減重適應症的 GLP-1 藥物

但近年因 Wegovy®(semaglutide 2.4 mg)需求激增與供應短缺,liraglutide 學名藥的問世可能在臨床上成為 替代選項

4. 市場與產業層面
此舉符合 Teva 的「Pivot to Growth Strategy」:加強複雜學名藥的佈局
也意味著 GLP-1 減重藥物市場將進入 價格競爭與更廣泛可近性的新階段

👉 臨床意涵

對於無法取得或負擔 semaglutide 減重治療的患者,liraglutide 學名藥將是可行的替代方案

01/09/2025

📌 STEER 研究:Semaglutide (Wegovy®) 2.4 mg 與 Tirzepatide 心血管效益比較

1. 研究背景
對象:合併 心血管疾病 (CVD) 的肥胖或過重患者

目的:比較 semaglutide 2.4 mg (Wegovy®) 與 tirzepatide 的心血管保護效果
追蹤時間:平均 3.8–8.6 個月(有點短!)

2. 主要結果

在「持續治療、無超過 30 天間斷」的人群中:
Wegovy® 對 心肌梗塞、中風、心血管死亡或全因死亡 的風險降低 57% 相較於 tirzepatide
事件數:Wegovy® 15 例 (0.1%) vs. Tirzepatide 39 例 (0.4%)(有點少!)

在「所有接受治療人群(包含間斷用藥)」中:
Wegovy® 顯著降低 29% 的心肌梗塞、中風與全因死亡風險
事件數:Wegovy® 56 例 (0.5%) vs. Tirzepatide 83 例 (0.8%)(不嚴謹!)

3. 臨床意義
此研究顯示:
✅ 心血管保護效益強弱或許是「分子特異性 (molecule-specific)」,而非 GLP-1 RA 或 GIP/GLP-1 RA 類藥物的「類效應 (class effect)」

👉 臨床提醒:
對於合併 CVD 的肥胖或過重患者,若主要治療目標包含 心血管保護,此證據支持 semaglutide (Wegovy®) 為首選。
Tirzepatide 的角色可能仍偏向於體重管理與血糖控制。




18/08/2025

2025 美國心臟協會 高血壓治療指引摘要要點

# # # 📊 血壓分類
* **正常**:

17/08/2025

一般來說, #血壓偏低(

17/08/2025

📌 2025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最新臨床指引重點

高血壓患者應全面進行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 PA)篩檢。

指引由Endocrine Society發布,這是自 2016 年後首次更新,刊登於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並於 ENDO 2025 會議中專題討論。

📌 指引更新的核心理念

1. 篩檢對象擴大

不再只限於難治型高血壓或低血鉀病人

建議 #所有高血壓患者 都應考慮進行 PA 篩檢,因為 PA 在臨床上 遠比過去認為的更常見

👉 臨床意涵

此更新凸顯了「早期診斷、早期介入」的重要性。

許多傳統認為單純的高血壓患者,其實可能隱藏著 PA。

透過更廣泛的篩檢,可以 精準治療,避免長期心血管與腎臟併發症。

#診所驗需自費

17/08/2025

根據在 Androgen Society 年會發表的真實世界數據顯示, #第二型糖尿病男性患者 在接受 #睪固酮治療 後,僅 3 個月 就能觀察到 #糖化血色素(HbA1c)顯著下降,同時性腺功能低下相關症狀也有明顯改善。

睪固酮治療在第二型糖尿病男性的真實世界數據(ABCD 國際登錄研究)

✦ 研究設計

10 國家、40 個糖尿病中心、共 460 位男性患者
平均年齡:70.8 歲
基線平均睪固酮:266 ng/dL(明顯不足)
AMS 症狀量表:54–55 分(滿分 85,屬嚴重缺乏)

治療方式:睪固酮十一酸酯、長效肌肉注射或睪固酮凝膠

✦ 研究目標

1. 找出哪些患者血糖控制能因 TRT 改善
2. 探討 HbA1c 下降機制(胰島素敏感度、體組成改變等)
3. 評估低血糖及其他風險
4. 確認 TRT 是否能與其他降糖藥並用以加成療效

✦ 主要結果

🔹 性腺低下症狀改善(AMS 分數下降)
3 個月:27.39 分
6 個月:27.32 分
1 年:21.74 分
2 年:19.09 分
👉 症狀持續改善,具高度統計意義(P < .001)。

🔹 血糖控制改善(HbA1c)

基線:8.6%
6 個月:8.1%(n=163)
1 年:7.8%(n=145)
3 年:6.9%(n=125)
👉 HbA1c 持續下降,且統計顯著(P < .001)。

✦ 臨床意涵

睪固酮治療 不僅改善低睪固酮相關症狀,也帶來 血糖控制的持續進步。

對第二型糖尿病合併性腺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能提供 雙重獲益:生活品質提升 + 代謝控制改善。

登錄計畫持續進行中,未來將累積更多數據,以釐清 TRT 與糖尿病藥物的最佳整合策略。

17/08/2025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經正式核准 (semaglutide 注射劑) 用於治療 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特別是合併 中度至重度肝纖維化 的成人患者。
(也就是過去所稱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一種嚴重的肝臟疾病,因為長期肝臟發炎會導致肝臟纖維化,也就是肝臟產生過多疤痕組織。

Wegovy 在 2017 年首度核准上市,最初是用來治療 #肥胖或過重患者。後來它也被核准能降低高風險族群的 #心血管事件(像是心肌梗塞)的發生率。
這次新核准的適應症,代表我們在 治療肥胖與代謝性疾病相關的肝臟病變 上有了新的選擇。

目前估計在美國約有 6% 的成人(大約 1,490 萬人) 罹患 MASH,而且盛行率還在逐年上升,顯示這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Wegovy 的療效是透過一項 正在進行的第三期臨床試驗 所確認。這項研究在 第 72 週 進行期中分析,共納入 800 位受試者,隨機分為 Wegovy 治療組(534 人) 與 安慰劑組(266 人)。所有受試者同時接受 生活型態介入(包含飲食控制,如減少熱量攝取,以及增加身體活動),並且在整個試驗過程中,都持續使用穩定劑量的降血脂藥、血糖控制藥物及體重管理藥物。

試驗的主要療效指標是在第 72 週以 #肝臟切片檢查(病理組織學)來評估治療效果。

🔹 期中結果顯示:

63% 的 Wegovy 組病人達到 MASH 消退(肝臟發炎改善)且纖維化沒有惡化,相比之下安慰劑組僅 34%。

37% 的 Wegovy 組病人有 纖維化改善且無 MASH 惡化,而安慰劑組僅 22%。

這項研究將持續至 240 週,目標是確認目前 72 週看到的 發炎與纖維化改善,是否能進一步轉化為 臨床終點效益,例如 降低死亡率、減少肝移植需求,以及 減少其他肝病相關重大事件。

31/07/2025



在與 的比較中達成主要研究目標, -3事件率降低8%,同時在血糖與體重控制上有更佳表現

在此次臨床試驗中,Mounjaro與Trulicity相比,與全因死亡率降低16%相關,顯示可能具有更全面的健康效益。
這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Mounjaro試驗,結果再次證實其安全性與耐受性良好。

2025年7月31日,Eli Lilly公司宣布 - 的初步結果。這是一項首創的第三期心血管結局試驗,針對患有第二型糖尿病且已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成人,直接比較兩種incretin類藥物:

Mounjaro(tirzepatide):GIP/GLP-1雙重受體致效劑

Trulicity(dulaglutide):GLP-1受體致效劑,已在REWIND試驗中證實具心血管保護效益

在這項研究中,Mounjaro達成主要終點:在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3,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塞或中風)的發生率上,與Trulicity相比為非劣效(non-inferiority),並額外顯示在A1C控制、體重、腎功能和全因死亡率方面的潛在優勢(但未進行多重檢定調整)。
這項研究涵蓋了13,000多名患者,橫跨30個國家,為期超過四年半。

認真好文。那麼大型研究後的藥物不去信,要去相信隔壁鄰居說的比較準
07/07/2025

認真好文。那麼大型研究後的藥物不去信,要去相信隔壁鄰居說的比較準

每次聽到有人質疑瘦瘦針的安全性,比如「會不會傷腎」、「會不會傷肝」之類的,我的白眼就翻到天邊。

奇怪了,平常吃一堆來路不明的減肥產品都不怕,卻害怕有大規模臨床實證的瘦瘦針?

以SELECT研究為例,實驗包含了 17,604 名原本就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且都是超重或肥胖、但不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給予這些患者瘦瘦針 Semaglutide 2.4mg 每週注射一次,研究進行長達4年,結果發現:

和安慰劑相比,瘦瘦針治療組不僅能減重,而且重大心血管事件(比如心肌梗塞、腦中風、或相關死亡)足足減少了 20%!不僅如此,根據後續分析,亞洲人可大幅降低 36% 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比歐美人的效果更好!

那副作用呢?絕大多數的不良事件都是腸胃道症狀,比如腹痛、噁心、嘔吐等,根本沒有所謂的傷肝傷腎等問題。反之,使用 Semaglutide 的受試者有較低的腎臟病惡化風險、並且改善了蛋白尿。

此研究結果,2023年發表在頂尖醫學期刊《NEJM》。(PMID: 37952131)

結論:多唸點書,才不會老被迷思牽著鼻子走。就算不愛唸書,也記得多看蔡醫師粉專,我會分享更多知識給各位。

06/07/2025

BELIEVE 臨床試驗:

🧠 試驗背景與目的

BELIEVE 試驗是一項針對肥胖成人的多組別、隨機分配、長達 72 週的臨床研究,目的是評估:

單獨使用或合併使用:
bimagrumab(一種阻斷 activin 路徑的單株抗體)
semaglutide(GLP-1 受體促效劑)
在體重控制、脂肪與肌肉變化、代謝指標等方面的綜合療效與安全性。

⚙️ 藥物機轉說明

Semaglutide 透過抑制食慾與延緩胃排空達成減重,但可能導致瘦體重(肌肉)減少。

Bimagrumab 則針對 activin/myostatin 訊號路徑發揮作用,具:
促進肌肉生成
抑制脂肪堆積(特別是內臟與肝臟脂肪)
不會影響食慾或誘發代謝亢進。

🧪 臨床試驗設計

共有 507 名肥胖成人參與,分配至 9 組治療組合。

評估期 72 週(48 週主要治療 + 24 週延伸期)。

核心分析聚焦在高劑量組別(bimagrumab 30 mg/kg、semaglutide 2.4 mg,及其合併療法)。

📌 高劑量組的主要結果(72 週)

1. 體重變化
單用 bimagrumab:減少 10.8%
單用 semaglutide:減少 15.7%
合併使用:減少達 22.1%

2. 體脂肪與肌肉變化

脂肪質量減少最多為 45.7%(合併組),且內臟脂肪下降 58.2%。

肌肉量變化:bimagrumab 單用組增加 2.5%,合併組僅略減 2.9%;相比 semaglutide 單用組減少 7.4%,明顯保留肌肉量。

3. 減重品質

合併組中 92.8% 減重來自脂肪,遠優於 semaglutide 單用的 71.8%。

4. 代謝與發炎指標改善

hs-CRP(高敏感性 C 反應蛋白)顯著下降,合併組下降 83.4%,顯示系統性發炎顯著改善。
Adiponectin(脂聯素)顯著增加,有助於胰島素敏感性與心血管保護。

5. 血脂變化

合併治療組總膽固醇輕微下降(–2.1%),三酸甘油脂下降 25.2%。

⚠️ 安全性概況

常見副作用:
Bimagrumab:肌肉痙攣、痤瘡、腹瀉
Semaglutide:噁心、便秘、疲勞
無嚴重心血管不良事件,整體耐受性良好。

🩺 專業觀察與臨床意義

1. 體脂肪的大幅度減少與肌肉量的保留,展現出優於單一療法的「高品質減重效果」。

2. 合併療法對於高齡患者、肌少症風險者或需減重但不希望犧牲肌肉質量的個案特別有幫助。

3. 治療機轉互補,可與 GLP-1RA 等中樞作用藥物協同發揮作用,降低復胖機率。

4. 初步結果顯示效能與 tirzepatide 等新一代藥物相當,但在脂肪減少比例上可能更為優異。

5. 長期療效與體重維持期效果仍需觀察,目前已啟動與 tirzepatide 聯合的新試驗。

🔮 未來發展方向

開發 皮下注射型 bimagrumab,提升使用便利性。
深入探索bimagrumab 與其他 incretin 類藥物合併的治療潛力。

Address

大橋二街180號, Yongkang District
Tainan
710

Website

https://lit.link/en/DrDM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三高專家 新陳代謝科葉乃誠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