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2024
2024年從7月15日入伏
三伏天2024日期是哪幾天?三伏貼時間是什麼時候?三伏天減肥最有效。本文詳解三伏天養生方法,三伏天飲食和禁忌注意事項一次看懂。
2024 年的三伏天分別是:
- 初伏:國曆 7/15~7/24
- 中伏:國曆 7/25~8/13
- 末伏:國曆 8/14~8/23
三伏天飲食
伏天裡晝夜溫差小,容易休息不好,活動量不要太大;飲食要清淡,不要增加腸胃工作量;注意夏季衛生,避免夏季傳染病;伏天是食物霉變高發期,要注意食物保質、保鮮。
這資料來之不易,是我多年研究的居家保養方式。
當歸療法的精華:
伏天/九天,熱的喝草本茶(尤其是蜜薑草本茶),當歸都可多吃喔
女姓MC來肚子痛,常因身體缺鈣,缺鎂,氣血不足及氣滯血瘀產生。
鈣,當歸,巧克力奶昔,草維錠,魚油,蜜薑或覆盆子草本茶熱喝,這類產品加量,都會很有幫助喔
重點:這從三伏貼的概念轉換來的三伏飲
草維錠一餐三粒是基本的
奶昔早晚睡前都要喝
可以用15粒當歸加4粒鈣,放如保溫瓶中早上喝。也可煮成一碗湯喝(也可加一點食材煮),連續服用。
現在正值伏天/九天期間,效果加乘,當歸在三九,冬天進補效果加乘,在伏天/九天期間當歸進補更重要,強身健體更有效。
(上述方法至少當歸一天男女不少於八粒小孩六粒,但是15粒最好)做到伏天/九天結束,更佳, 多喝溫熱的水,分享給家人及下線(當歸在三伏/三九天時 一天 8~15粒。若平時早,晚,睡前,各2粒。可補氣,去寒,滑腸,潤燥,通經絡。)
不論有否趕上做伏天/九天當歸療法,只要有做都還有一點效果。
氣血能量一旦提升,有些人會出現好轉反應(退病反應),勿驚慌,因此而產生的這種狀況,這不是生病。
較普遍的 如 :易累,反而感到無力,想睡(修復元氣),舊傷酸痛再現(修復組織),感到上火(排 火,燥,暑, 三毒),咳嗽(排寒氣毒),有痰(排水毒),易流汗(身體正常排毒),......等等。
吃多了或吃一陣子後,身體的氣補進去後,會開始把有毒的部份及及身體原本有問題的部份(如有些慢性發炎的部份),開始調整修復與排毒,
因此吃法不要變,此時要喝更多的水,或溫喝蘆薈汁,即可快速度過。
處理這狀況有
a.最好是 成功動作要繼續執行,持續下去,泡澡及多喝水,睡眠足夠,反應慢慢下降及消失,身體會有大改善,慢慢身體會開始不怕冷。
b.次等做法,減量至10~8粒當歸,可緩和,正常成人減至8粒以下,效果會較差。
c.較差做法,停止不吃,如同煮水,火燒至80度,然後關火,則不能把水煮開。(未過臨界點,不能產生質變與量變)無法達到排寒氣濕氣的目的,實為可惜。
d.最差的做法,反而去吃寒涼冰冷之物來解上火,來消除 反應,如同熱水加冰塊,熱引擎波冰水,這樣做的話,反而很傷身,不值得喔!
註:但溫喝蘆薈汁可以。
--------------------------------------
以下是深入探討,有興趣者可閱讀
1.分平日養生及2.三伏天及三九天保養。
再次強調,現在是調整好時機
三伏天(夏天)與三九天(冬天)
三九天當歸療法日期:
甚麼是天灸治療?
天灸治療是中醫根據"冬病夏治"和"夏病冬治"的一種藥物敷貼的治療方法。在夏季及冬季特定日子(三伏天及三九天)及特定穴位上敷貼中藥膏貼,藥物藉此滲入皮膚,產生刺激作用,使皮膚出現溫熱反應,從而達到輔助/扶助陽氣,減輕寒性體質的症狀,而配合當歸療法飲用達到天灸完整效果。天灸是符合中醫"天人合一"的外治法,所謂"冬至一陽",冬季三九天天灸扶助陽氣生發;夏季則陽氣"生長",於"三伏天"天灸助長陽氣,以達到 『冬夏病,夏冬治』的目的。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中醫科主任張淑媚說,三伏天為一年當中最熱的時節,期間人體氣血趨於體表,皮膚鬆弛、毛孔張開,藥物容易滲透皮膚,今年適合的敷貼時間7、8月有5個時機點,她並提醒三伏貼療法要注意的地方。
張淑媚說,三伏貼源自於清朝,主要用於調理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等過敏體質,對預防經常、反覆性之感冒也有幫助。在三伏天將具有減敏定喘、化痰止咳功效等中藥材製成藥丸,敷貼在特定穴位,經皮下吸收後刺激穴位。
1.一般十天為一伏天。
2.三九天是九天為一期。
三伏天及三九天是連續下去的。
其實很簡單,從開始的日子執行三伏天當歸療法,常泡熱水澡。
三伏天不能吃冰是真的嗎:
是真的,三伏天大部分人最好都要少吃冰的。但是可以少量吃一點,把握好度。
雖然在三伏天喝冷飲吃冰淇淋有助於消暑解熱和增進食慾,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並不存在完全忌諱冷飲的問題。適當吃一些冷飲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大的傷害。
但是三伏天,是自然界和人體陽氣最旺之時。在機體陽氣最旺時,一味用寒涼之品(冰飲、空調)加以抵抗,勢必會耗傷人體陽氣,損害機體的脾胃功能。
三伏/三九天,是冬病夏治,夏病冬治 的最好時機:不吃寒涼食物、拒絕一切冰鎮飲品;每晚熱水泡腳,經絡按摩、盡量按時睡覺,不熬夜!還自己一個好身體,珍惜這短短30天或40天!伏天第一天,請大家就開始不要喝冰鎮一類的飲料和食物,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要想使體內的寒氣排出,請堅持在伏天喝熱水,會把體內多少年深入骨隨的寒氣逼出來。一年一度的伏天。
在伏天裡,請大家不要喝冰的飲料和食物,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要想使體內的寒氣排出,請大家堅持在伏天喝熱水,會把體內多少年深入骨隨的寒氣逼出來。一年一度的「伏天」及「九天」請大家珍惜,保養身體。
暑汗貴如金
❤️❤️❤️❤️❤️
已經進入三伏天了,
大家都在說:
熱啊熱啊熱啊!避暑避暑避暑啊!……但我想提醒大家:暑天不避暑,暑汗賽黃金。怎麼講呢?
❤️❤️❤️❤️❤️
「暑」字上下兩「日」,中間為「土」,火能生土;一撇右旋,實乃天道。
「暑」字詮釋了自然界一段特殊的時空狀態,乃至它對生物的影響:暑期是動植物生長一年之中的最重要時段,暑期的炎熱是人身心細胞生長更替的必要條件,排斥炎熱即是否定生長。
看不明白的別急,
《黃帝內經》講了個道理,到夏天的時候,萬物是向上向外發散,人體內的病、骨髓裡的病也都浮上來了。
但如果你吹著空調,毛孔關閉,病走入了骨髓,卻不能排出身體,就會在骨之外、皮之內遊蕩,造成虛熱體質,
所以感覺渾身不對勁,這裡酸那裡痛、那麼難受,坐不好,躺不下。
所以,夏不炎熱不出透汗,秋冬必然寒涼,為今後的血栓、中風、痴呆等一系列瘀阻之症埋下禍根。
因為,暑期是萬物生長的季節,避暑是逆「天」而行。
怎麼辦?多活動把毛孔打開!
使酸性的汗液排出去,使身上的毒氣和味道散發出去。
三伏天請遠離一切生冷寒涼,適當運動,,把汗出透,把濕氣排出,才是最重要的養生事項。
38天時間請您不要喝冰鎮一類的水飲料和食物,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
冬天之所以怕冷、腳涼都是三伏天不注意導致,要想使體內的寒氣排出,請堅持在三伏天喝熱水,姜棗茶,常溫水,會把體內多少年深入骨隨的寒氣逼出來。
一年一度的伏天請您珍惜!每天熱水泡腳,經絡按摩、盡量按時睡覺,不熬夜!
珍惜這短短38-40天。
讓自己的身邊人,自己關心的和關心自己的人身體健康!
天地節氣與人體經絡的關係是太陽,地球自轉公轉,月球引力,等相互對應的,全球暖化等,不影響這引力與節氣,現在還是有春夏秋冬,植物還是照時節生長,人也是一樣照節氣運行啊!
「夏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受光最多,「夏日炎炎」到來。」。夏至三庚數頭伏,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
養生概念
三伏天更要注意喔!
真正的解熱是把汗逼出來散熱(喝溫熱水或泡熱水澡),不是吃喝冰涼的東西來降溫,那只會把熱往內鎖(藏熱),及寒凝入體,造成寒氣濕氣熱氣不調。
三伏天10大禁忌分別為一忌不開窗通風,二忌只吃果蔬,三忌冷風對著吹,四忌大口急喝水,五忌冷飲不離手,六忌直接沖冷水,七忌整天不流汗,八忌飲料代替水,九忌中午不休息,十忌情緒激動。
有研究顯示,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的時候,人體調節中樞就會受到明顯影響,人也容易心煩意亂,老人的夏季心煩指數比年輕人更高。
人會想吃冰消暑,但冰在中醫有一派是列入 性燥,冰入體,極寒生燥,如手握冰塊一陣子,則出現刺痛灼傷感,發紅。冰是傷身物品。祝福大家三伏養生健康。
中醫談六淫:風寒暑濕燥火,這中醫所說的致病原因。所有西藥的屬性都是走寒涼路線,內壓症狀,有損元氣,冰敷,壓抑的方式,無法根除燥火,寒氣更不可能除。因此西藥是“治”病(抑制疾病症狀用的),不是長期用來養生,調身用的,勿混淆此兩種系統。
養生體係出現的狀況是靠養生之道來解決的。
寒涼侵犯入體更寒涼
火反內壓入體更深積
陰陽混亂人體更失調
失調未治人體更痼疾
祝福大家養生健康
一位夥伴跟大家分享 三伏天療法的心得:
今天天氣很熱,點了個微微冰的豆花,甜甜的,吃下去的時候有一種我要點一整杯涼的飲料的衝動。
還好店家有附一杯溫的麥茶解膩用的,喝完麥茶時想喝微冰和和甜的衝動沒了。
再喝一杯溫麥茶,熱躁和喝冰的慾望沒了。
再次證實三伏天也是可以喝溫熱的,身體會舒服歐。
總結,再次提醒
每年三伏天時期,用15粒當歸加4粒鈣,煮成一碗湯喝(也可加一點食材煮),連續服用,若加配合維生素B3(100~200毫克)排磁波輻射,毒素寒氣,皮膚會微微紅癢熱刺麻,就是在排輻射毒素了,(越熱排毒的越多)三伏天最熱,當歸療法加上B3,效果更卓越(維生素 B3(會泛紅的)也可擴張血管,由內往外發出排毒排磁波輻射與排寒發熱,可以對全身經絡與穴位產生持續的效應,因此三伏天使用當歸療法為基礎,進階版本,再配合B3亦是相輔相,很好的搭配。),另外可進行小蘇打泡澡或泡腳,效果很好,祝大家健康。
補充一:
「艾灸」,這亦是進行灸法最常用的方法。
但其實要令皮膚發熱,不一定要用明火燃點艾草,也可以用辛熱和刺激性的中藥例如白芥子、製附子、丁香、肉桂、細辛、大蒜、生薑等,製成藥泥敷在穴位上,令身體自然地產生熱力,現在的說法是出現局部炎症反應,這種天然的無火灸法就是「天灸」。由於皮膚受到藥物的刺激,熱力會持續一段時間,可以對穴位產生持續的效應。不過如果刺激過度的話,會令膚產生過度的反應,會出現水泡,甚至留有疤痕。所以進行天灸時,一定不能過分貪心,讓藥物敷貼的時間太長,而是以皮膚微紅,稍感灼熱就好了。萬一出現水泡,必須悉心護理,以免留下疤痕。
馮偉業(Kerry)整全保健學院院長、馮偉業物理治療師事務所總監。現任香港運動訓練及治療學會會長、香港推拿治療學會會長及國際物理治療師針灸協會會長(該會成立以來第一位亞洲人出任會長)。擁有香港、澳洲、英國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澳洲註冊中醫師等多項專業資格。
天灸其實只是灸法的一種,所以只要是具備適應症狀的話,一年四季,任何時候皆可應用。 那麼為甚麼又偏要在三伏天來進行呢?這就要談到中醫學裡的時間醫學了。
三伏天與天灸的關係
「三伏天」是傳統上一年裡面最熱的時候,計算方法是以夏至以後的「庚日」為依歸,即是中國曆法裡天干屬於庚的日子,由於天干有10個,每隔10天便會有一個庚日。 「初伏」的開始是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到第4個庚日便是「中伏」,不過「末伏」的計算是從立秋後第1個庚日開始計算,所以有些年分,整個三伏天是30日,但有些時候,如果立秋前有第5個夏至後的庚日,中伏便會延長10天,整個三伏天便有40日了。 例如今年2019年,夏至是6月21日,初伏是7月12日,中伏是 7月22日,由於今年立秋是7月8日,在夏至後第5個庚日(7月1日)之後,所以中伏會延長10天,到8月11日才是末伏的開始,直到8月20日才是三伏天的結束。
根據天干和五行的相配,庚屬金,而五臟與五行的相配,肺也屬金。中醫認為,天氣季節的變化,寒來暑往,對人體的影響至為重要。而《黃帝內經》也有「春夏養陽」之說,在最炎熱的三伏天,施行溫熱的灸法,便可以促進身體的陽氣,改善體質,預防冬天發生的疾病。 哮喘、鼻敏感、體質虛弱易患感冒等情況都屬於中醫肺經和陽氣虧虛的問題,在三伏天進行天灸,對於預防這些疾病就最為有效了。
所以在三伏天進行天灸,是中醫以時間和天干地支配合天然的灸法來強身健體,預防疾病的一種方法。它不是一種立竿見影的治療,不是你今天感冒哮喘病發時來做的,而是配合季節施行的一種防病方法,所以必須持之以恆,一般來說都會建議連續施行3年或以上。
維生素 B3(會泛紅的)也可擴張血管,由內往外發出排毒排磁波輻射與排寒發熱,可以對全身經絡與穴位產生持續的效應,因此三伏天使用當歸療法為基礎,進階版本,再配合B3亦是相輔相,很好的搭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補充二:
一組日本醫生證實,熱水在解決一些健康問題上是百分百有效的,例如:
1.偏頭痛
2.高血壓
3.低血壓
4.疼痛的關節
5.心跳突然增加和減少
6.癲癇
7.膽固醇的含量增加
8.咳嗽
9.身體的不適
10.痛風的疼痛
11.哮喘
12.巨大的咳嗽
13.堵塞的血管
14.與子宮尿有關的疾病
15.胃的問題
16.食欲不振
17.還有所有與眼睛、耳喉有關的疾病
18.頭痛
如何使用溫水:
早上起來,當胃是空的時候,喝大約兩杯溫水,你可能一開始就不能做兩杯,但慢慢地你會。
注意:
在喝水後45分鐘內不要吃任何東西。
暖水療法將在合理的時間內解決健康問題,如:
30天內改善糖尿病
30天內改善血壓
10天內改善胃病
9個月內改善所有類型的癌症
6個月內改善靜脈阻塞
10天改善食欲不振
10天改善內子宮及相關疾病
10天內改善鼻子、耳朵和喉嚨問題
30天內改善心臟病
3天內改善頭痛/偏頭痛
4個月內改善膽固醇過高
9個月內改善癲癇和癱瘓
4個月內改善哮喘
冷水對你有害!!
如果冷水在年輕時不會影響到你,它會在年老時傷害你。冷水關閉心臟的靜脈,引起心臟病發作,冷飲是心臟病發作的主要原因。
它還會在肝臟中產生問題,它使脂肪粘在肝臟上,大多數等待肝移植的人都是飲用冷水的受害者。
冷水會影響胃的內壁,它會影響大腸並導致癌症。
請不要把這些資訊留給自己,
告訴別人去告訴別人,這可能會救一個人的命。
從:D. Mensah-Asare博士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YMQzDv1rBDNC6mqX/?mibextid=oFDk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