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wn SPA

Own SPA 妳|你好,我是承羲。
📆 預約|詢問:私訊。 或加入 line @ :

始於一場實驗性質的小改變如果能更貼近真實的你,你願意現在就做的一個「小改變」是什麼?— 提問1。再過3個月(大約在冬季)你覺得自己能比現在「多了什麼?」 — 提問2。這是前幾天在限動,發出提出的詢問。-提問2,對我回應:體脂肪的你,要確定餒...
02/09/2025

始於一場實驗性質的小改變

如果能更貼近真實的你,你願意現在就做的一個「小改變」是什麼?— 提問1。

再過3個月(大約在冬季)
你覺得自己能比現在「多了什麼?」 — 提問2。

這是前幾天在限動,發出提出的詢問。

-

提問2,對我回應:體脂肪的你,要確定餒。
可知道這種不經意的許願法因為無所求最容易實現啊!(說什麼大實話
-

施作前的諮詢時常聽著你說的話,包含著:
轉變的、煩惱的、擔憂的、期待的、喜悅的、期待即將發生或放生的⋯⋯

大多數時候,你的煩惱或我的煩惱,都是差不多的煩惱。

昨,下午和她聊到,我們之所以能碰在一起,是我們生命軌跡的某個部分是相似的。

也許是人生中的某個事件,但也因我們面對的方式不同,產出不同的因果。

為了改變那個「果」,我們得在「因」上做點功課。

-
回到提問一,當時我寫道:「早睡早起。」
當然我的早睡早起,不是普世價值的那一種,更不是9:30的那一種。

而提問二,當時我寫道:「多了能輕鬆付學費的人生。」
所謂的學費,除了是實際上的學費,也包含著生命經驗的學費。

當這兩個提問被串起來以後,有趣的事來了。

如何從現在的早睡早起到輕鬆付學費的人生?我問了我自己。

-

從年初開始,依然軟爛的眷戀在被貓咪包圍的床鋪之間,每天醒來先咒罵自己一輪,我明明可以離開那張貓咪的床墊,卻非得要貪戀著軟綿綿的貓咪肉體。

某天,想驗證某篇Yoga Nidra的作用,當我練習時,幫自己設定了一個簡單的意圖,只為解除那個在咒罵與起床之間的魔咒。

一方面當然是想驗證真的有這個可能嗎?

峰迴路轉就這麼上演,無論幾點睡,總在某個從未發生的時間眼睛打開。

當然,生理時鐘已自動進入某個新的循環,躺著的地方也進入新的循環。
離開床墊後的我,成為了躺在地上的我。

雖然有點好笑,但也因此能脫離那張被貓咪包圍的床墊。

所有的練習,都只是為了能安住好自己,讓自己能安心的在身體裡。

我不需要再透過解離而感到安全
我不需要再透過憤怒才能捍衛自己
不需要再責備那個時候的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比起金錢付出的學費,生命經驗交付的學費,才是讓人感到最挫折或沮喪的。

這串練習的經驗
或許是透由早睡早起的開展,修持著每日的功課與練習,面對到該付學費每時每刻,心能感到更自由。

我能否因此而感到更自由?心的自由。

-

明年的土星位移,讓我腿好抖,今年震得七葷八素了,也算是有一些領悟。

與其認為現在的一切是練習或準備,倒不如調整心念,理解所有行動與改變,皆始於讓自己能安住於任何一個「現在」之中。

-

2025年,是雲霄飛車的一年,中秋過後能嗅到來年的轉變。

無論你察覺到生命已經轉變或沒有轉變,要相信有一些轉變已經發生。

或許尚未在現實生活中開演,然而心念的種子總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就埋進於心中,接著具象化在生命體驗。

無論具象的是什麼,是你想接受或不想接受。

生命走到至今的這場戲,是好喜歡或好討厭,要理解所有的好喜歡或好討厭,都只是對這個經驗的「感受」,既不是實相也不是真相。

最後,好好許願,創造與實踐,這場無痛小改變。

祝福大家: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以上,打完收工。感謝收看。萬事如意

#預約詢問:私訊 或 Line:

-

#按摩 #台南 #阿育吠陀 #能量平衡

妳|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在人生這個階段裏。人生由大大小小的任務集結而成,在生命終結的那一刻,才有機會看見整場劇本究竟寫了多少篇章,而每一個篇章皆有那個當下,需要解鎖的目標。當目標被解開之後,就會通往下個階段,新的任務也隨之而來。某天下午在2...
27/08/2025

妳|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在人生這個階段裏。

人生由大大小小的任務集結而成,在生命終結的那一刻,才有機會看見整場劇本究竟寫了多少篇章,而每一個篇章皆有那個當下,需要解鎖的目標。

當目標被解開之後,就會通往下個階段,新的任務也隨之而來。

某天下午在2樓,因為太憂愁了,於是開始整理空間,跪在地板上擦著地面,一塊一塊的擦著,面對這場很深的低潮,暫時我只能用這樣的方式陪伴著自己,慢慢的往前走。

在擦拭的過程中,同一個提問再度出現:
「如果這是我生命中現階段的任務,
那麼,我想成為什麼樣的身體工作者?」

是很厲害的那種嗎?不是。
:這是主觀意識構成,而非客觀事實。

是人們搶破頭想預約的那種嗎?不是。
:這種期待值太高,我的心臟承受不起。

是能解決各種疑難雜症的那種嗎?不是。
:還沒有打算考醫生牌,真的無法解決。

各種念頭不斷的出現再駁回、出現再駁回,直到無聲的出現。

在一陣無聲的靜默之中。

有一道聲音,以很微弱的音量,像一條細細絲線牽引著全身的血液,說著:「我只想成為那個能陪伴妳的人,在短短的生命裏,透過對話、透過身體施作,讓你感受到說出的話語、寫出來的字句,真實的被接收到,知道自己在這裡可以慢慢卸下在身上那一層不必要的盔甲。」

-

最深沉的哀傷是無法用語言或文字具象出來。
它就像一團什麼東西一樣,堆積在某些地方,東一塊、西一塊的。

不察覺的話,就會像灰塵、像黴菌一樣慢慢的覆蓋、生長、蔓延。

生命體驗總伴隨著某些反應,這些反應可能是:
失控的尖叫、無聲的眼淚、崩潰的哭泣、不安的緊繃、接近狂躁或狂喜顫動、用笑容覆蓋所有、也或許是什麼都沒有⋯⋯等

許多的練習或施作中,都是在將這些覆蓋在身體上的灰塵漸漸掃除褪去。

進而明白究竟是身體感到疼痛還是大腦的儲存區被誘發出的反應?

當然,也會有因為生理因素造成的不適現象。
有趣的是,許多生理失衡再往下探索會有不同的洞見。

-

那天,在2樓和她聊道:在成長的過程中,從來都沒有機會了解,情緒是什麼?

所以當情緒來的時候,會習慣因過往的模式,下意識的不經過重新選擇而直接做出反應。

這些行為反應很多時候,是大腦為了讓自己免除對生存感到威脅或恐懼的反應。

不過嘛,有沒有一種可能是:
透由不同的方法逐步離開某一些該死的輪迴反應呢?
畢竟新的反應就會創造新的可能。

你知道需要對抗,不是透過咆哮或無謂攻擊。
你知道需要離開,不是矇著眼睛拔腿就逃跑。
你知道不需要透過凍結或討好來感受生命安全。

你知道自己正在經歷解脫的過程,而所有的看見與洞察,不是為了讓自己再歷經一次那些束手無策的局面。
-

打破輪迴才會機會拿到解鎖目標的入場券,在破除輪迴的過程中,你是否成為了想成為的自己了呢?

But are we all lost stars
Trying to light up the dark

-Lost Stars.

-

以上,打完收工,感謝收看,吉祥如意。
祝福大家: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預約詢問:私訊 或 Line@:

-

#按摩 #台南 #阿育吠陀 #能量平衡

Dear all最近的妳|你,都如何?Q1正式結束,是風風火火還是瘋瘋癲癲結束1/4的2025。3月末,世界發生大變動,而我也在月末病了一場。距離上次病入膏肓已是2021之際。回想著,這回與上回,我是如何協助自己走過的呢?因為熟悉自己的病程...
10/04/2025

Dear all
最近的妳|你,都如何?

Q1正式結束,是風風火火還是瘋瘋癲癲結束1/4的2025。

3月末,世界發生大變動,而我也在月末病了一場。
距離上次病入膏肓已是2021之際。

回想著,這回與上回,我是如何協助自己走過的呢?

因為熟悉自己的病程走法,於是我大膽的不看醫生(不要亂學啊!

保持最低限度的活動,該躺則躺
躺累了就以最低的體力,從房間爬到客廳繼續躺。

因為消化運作整個大亂,於是進行了一場春季大排毒?順便斷食了一場。

從進入阿育吠陀的系統以來,每次身體不適時
就是把握觀察的時機,以及驗證著學習到的一切。

忽然之間,對於生病這件事,感到期待(咦?
總之呢,再次驗證了消化與身心穩定之間的關聯性。

-

和我熟悉的人,大概都清楚
我是一位小(神)心(經)謹(兮)慎(兮)
而且衛教工作帶很重的身體工作者

於是,在某些情況,還是會請對方回家
當然也可能再見從此不再相見(攤手

因為身體施作,真的不是單純的人來就好

我當然也可以不顧一切,明知道妳|你可能
因此隔天發燒,還硬要執行

但是,我問過自己無數次,這真的是我所想要的嗎?

在業績與睡覺之間,還是選擇讓自己安心入睡

-

以為很累的時候,才需要進行身體施作的安排

我更傾向在妳|你覺得:「啊!好像該安排個時間了」的這個念頭出現時,聽從自己的心聲。

時常想著,人吶!為什麼對身心的整理
會經常在撐到不行時才願意面對,
是不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

我曾經問過眼前的人一句話:

所以,在妳做了某些事之後,
從來都不曾察覺身體的回饋嗎?

我們時常說著身心連動

但如果我們都未曾真實的察覺過一切的發生

那我想問的是:
「如何確定這個感覺不是一種輪迴?」

-

將自己照顧好,將今天過好
不是期待每天都生意興隆或每天都沒有煩惱

而是,如何在慌亂之中,穩住自己的身心
沒有人可以為自己的生命旅程給予真正的答案
應該也不會希望有誰來對我們的生命指指點點

所有書上說的、網路搜尋到的、他人提點的
如果不透過驗證、落實這些工具或知識
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那,如何知道,當下回風暴來襲前、中、後
究竟該如何安頓好自己呢?

該如何提取什麼時候的記憶或工具
幫助當下的自己?

-

最後,想與妳|你分享一段字句,出自A某某篇文章:
「 尊重他人是他人,允許自己是自己。」
(不知道A某是誰,請上Instagram 搜尋)

-

我以前很常說一句話:
當聽到或看到他人的語言或舉止時
能不能只「停留」在看到或聽到?

而當我們選擇帶上濾鏡觀看時,看見的其實是自己。

允許自己是自己,首先我想更重要的是理解自己。

曾有人對我說過,在身體施作的過程中,沒想過會這麼赤裸的看見自己。

我們的所思所想所理解,都在儲存在大腦迴路中,透過神經傳導後,身體相對應的區域會有所反應。

我想,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在整理身體時,有時候會有些「東西」的流動。

-

以上,打完收工,感謝收看,吉祥如意。
祝福大家: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預約詢問:私訊 或 Line@:

-

#按摩 #台南 #阿育吠陀 #能量平衡

Address

Tainan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Own SPA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