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1/2025
最近看到粉絲專頁「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 分享一篇長期追蹤的研究,有些想法想分享給大家。
這是一篇關於嬰幼兒在 12 個月大時,由家長回報螢幕使用時間,接著在後面 18 個月大時進行腦波檢查,並於小朋友 9 歲時追蹤施測注意力與執行功能的能力。
得到的結論是:嬰幼兒期較高/多的螢幕使用時間,與早期大腦生理活動變化有關,而這些活動變化又與學齡期的執行功能與注意力表現相關。
研究的結論不令人意外。我們都知道嬰幼兒時期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也都知道要減少嬰幼兒的 3C 使用時間,但到底要怎麼減少呢?
有一個做法是不變的:「讓孩子與人面對面互動」。
這個人可以是爸爸、媽媽、阿公或阿嬤。在生活中增加和人的互動,自然就能減少使用 3C 的時間。這些互動可以是一起玩玩具、跟他說話、逗他笑,或是笑給他看……。
再來,是選擇螢幕 (3C) 內容與使用時間。一旦時間與內容經過挑選,自然就形成了限制,如此一來也能達到減少螢幕 (3C) 使用的效果。
這篇研究再次提醒我們:「嬰幼兒早期發展中,不只是語言能力,還包括注意力與內在自我控制能力」。我也要再次提醒家中有學語兒的爸爸媽媽們:「對正在發展語言的嬰幼兒而言,早期『互動』比螢幕更重要」。
若您有預約需求或其他語言治療的問題,請私訊我們或加入治療所的LINE,謝謝您!
LINE:https://lin.ee/XXHSSpX
【營業時間】
週二至周五:AM 09:00-12:00/PM 16:00-19:00
週六:AM 09:00-12:00/PM 15:00-20:00
(週日及週一為公休日)
※國定假日固定公休
#林淑娟語言治療所
#彥林語言治療所
#台南語言治療
嬰兒 #螢幕使用時間,會影響 #腦波以及認知功能
-
《美國醫學會兒科學期刊》的一項研究,探討嬰兒時期看電子螢幕的時間與認知障礙之間,腦波圖的一些特徵是否扮演中介的角色。研究發現,前中央和頂葉Theta/Beta波比例在某種程度上中介了嬰兒使用螢幕設備和後期執行功能障礙之間的路徑。本研究指出,嬰兒時期的觀看電子螢幕可能會對高階認知功能發展中所涉及的神經活動產生影響。
研究人員追蹤了437名兒童,分析了觀看螢幕時間和嬰幼兒期的腦波圖(EEG),並在九歲時測量了兒童的注意力和執行功能。通過中介分析,發現前中央和頂葉Theta/Beta比例在某種程度上中介了嬰兒使用螢幕設備和後期執行功能障礙之間的路徑,佔總中介作用的39.4%。
此項研究結果表明,嬰兒時期使用螢幕設備與2歲前的大腦皮質電圖活動的改變有關,並且辨識出的腦電圖特徵中介影響了嬰兒時期觀看電子螢幕與往後認知執行功能的相關性。
📖 論文原文:Associations Between Infant Screen Use, Electroencephalography Markers, and Cognitive Outcomes. JAMA Pediatr. 2023;177(3):311-318. doi:10.1001/jamapediatrics.2022.5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