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rena Yoga

Syrena Yoga ⟡ 瑜伽課程 ⟡ 瑜伽練習分享 ⟡

好久不見!十分想念在台灣的大家這週日 8/31 的早上8:30-10:00,想邀請大家一起上線練習。我將帶領一套簡單卻全面活動身體的體位法練習,幫助鬆解常見的緊繃。接著我們將一起設定穩定、挺立的坐姿,以靜坐結束練習。總之,將一如往常的實用啦...
28/08/2025

好久不見!十分想念在台灣的大家

這週日 8/31 的早上8:30-10:00,想邀請大家一起上線練習。我將帶領一套簡單卻全面活動身體的體位法練習,幫助鬆解常見的緊繃。接著我們將一起設定穩定、挺立的坐姿,以靜坐結束練習。

總之,將一如往常的實用啦!歡迎新舊同學參加。練習不收費、不事先提供回放索取,請隨緣參與,結束後將視情況釋出回放。

❇️ 需要輔具:兩顆瑜伽磚
❇️ 請尊重其他參與成員,避免中途加入

時間: 2025年8月31日 08:30 上午 台北
加入Zoom會議
https://reurl.cc/GNadbd
會議ID: 870 5544 2883
密碼: ahimsa



不造成傷害,需要的是保持醒覺。覺醒的一部分,是放慢步調,直到足以留意到我們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當我們越能見證自己情緒的連鎖反應,並理解它們如何運作,我們就越能克制。覺醒、放慢、留意——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一切傷害的根源,是無知。透過冥想,我們開始鬆綁。當我們看見自己缺乏覺知、鮮少克制、缺乏安適,那並不是混亂,而是清明的開始。隨著生命的時間流逝,我們裝聾作啞、視而不見的能力,再也不管用了。有趣的是,這個過程並不會讓我們變得更加拘謹,反而解放了我們。當我們全然的待在這裡,不因不完美而焦慮時,這樣的解脫自然浮現。

Not causing harm requires staying awake. Part of being awake is slowing down enough to notice what we say and do. The more we witness our emotional chain reactions and understand how they work, the easier it is to refrain. It becomes a way of life to stay awake, slow down, and notice.

At the root of all the harm we cause is ignorance. Through meditation, that‘s what we begin to undo. If we see that we have no mindfulness, that we rarely refrain, that we have little well-being, that is not confusion, that’s the beginning of clarity. As the moments of our lives go by, our ability to be deaf, dumb, and blind just doesn‘t work so well anymore. Rather than making us more uptight, interestingly enough, this process liberates us. This is the liberation that naturally arises when we are completely here, without anxiety about imperfection.

—— 由我摘錄、翻譯自 佩瑪.丘卓 (Pema Chödrön)《當生命陷落時(When Things Fall Apart)》

在今天,我完成了近期最後的實體常態課這段時間,收到了好多的愛,由於害羞的性格,以及訊息回覆緩慢的習慣,也許沒能好好傳達心中的感動與感謝在教學上,已經好久沒想過「有沒有被喜歡」這件事,甚至經常忘記自己的教學方式十分的非主流也容易忘記,眼前的許...
28/06/2025

在今天,我完成了近期最後的實體常態課

這段時間,收到了好多的愛,由於害羞的性格,以及訊息回覆緩慢的習慣,也許沒能好好傳達心中的感動與感謝

在教學上,已經好久沒想過「有沒有被喜歡」這件事,甚至經常忘記自己的教學方式十分的非主流

也容易忘記,眼前的許多學生,在這幾年來每週都跟著我「奈米級」的口令細節(Ishana老師幫我想出來的形容詞),反覆琢磨最基本、樸實無華的體式,這是多麼幸運和神奇的事情

重點並不是我們永遠只學習基礎,而是透過基礎,找到足夠的資源和空間,探索屬於自己的進階

我總相信,那些真心認同的事情,只要自己願意堅持實踐、願意不厭其煩的傳遞,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傳遞,一定能找到更多的僧團夥伴同行

我也常在想,每個人都是多麼獨特。每個孩子長大都非得當醫生已經被視為落後的觀念;但是身為大人的我們,卻會以十分粗暴的方式對待自己、對待身體:上越多課、流越多汗、強度越高就代表越努力;不同的身體,卻同樣追求下犬式腳跟落地、扭轉一定要綁到手、後彎越深越好

這是真的嗎?

事實上,瑜伽教學者們也不該只有一種工作模板和職涯

由於逐漸感受主流的實體常態團課,並不是我最擅長教學的場域,也未必是最能夠支持學生學習的方法,因此決定探索其他不同的可能

在我的課堂上,有好多事情的發生,是眼睛看不到、照片拍不出來的,只有自己清楚

謝謝你們仍然願意
很快再相見!💓

🤲 如果你希望接收我日後的最新開課資訊

請加入官方LINE
ID:
(記得加 @)

聽見佛學老師 Jack Kornfield分享一段佛教經文:「從意圖生出行動,從行動生出習慣,從習慣養成性格,從性格塑造命運。」Chuck Miller 老師也經常這麼說:「練習造就完美嗎?」「不,練習加深 samskaras(印記、慣性)...
15/06/2025

聽見佛學老師 Jack Kornfield分享一段佛教經文:

「從意圖生出行動,
從行動生出習慣,
從習慣養成性格,
從性格塑造命運。」

Chuck Miller 老師也經常這麼說:

「練習造就完美嗎?」
「不,練習加深 samskaras(印記、慣性)。」

就好像練習彈奏鋼琴時,當一心只想「趕快練完」,彈錯的地方經常只會不斷彈錯

直到願意慢下來,釐清出錯之處、原因,並且嘗試調整練習方法時,往往才會有所改善

或許因為擁有相似的信念,我對自己教學和課程的期待,不再著重在「帶領大家練習」

更希望能夠藉由知識的傳遞和經驗分享,幫助參與者培養感知身體、行動背後意圖的力量

使得每一次的練習,都是覺察慣性、與慣性互動的練習,而非無意識加深慣性的練習

從身體開始,澆灌那些我們希望澆灌的種籽



從身體開始相信

我們有選擇的自由



6 / 22 拜日式 B 與站姿體式 六小時工作坊
報名最後一天
請至首頁點選連結

最近過著電子產品多數時間不在身上的生活,還真需要重新適應一下才有辦法上線分享課程資訊我們最喜歡的拜日式工作坊續集,早鳥和舊生優惠即將在這週末結束,這會是我今年夏天最後一場實體課🥹,希望能與你相見!在這次的工作坊中,我們將延續上一期工作坊中的...
06/06/2025

最近過著電子產品多數時間不在身上的生活,還真需要重新適應一下才有辦法上線分享課程資訊

我們最喜歡的拜日式工作坊續集,早鳥和舊生優惠即將在這週末結束,這會是我今年夏天最後一場實體課🥹,希望能與你相見!

在這次的工作坊中,我們將延續上一期工作坊中的拜日式練習,一同探索 caturaṅga daṇḍāsana(鱷魚式)、utkāṭāsana(座椅式)與 vīrabhadrāsana I(勇士一)等 sūrya namaskāra B(拜日式 B)中的體式,以及以 trikoṇāsana(三角式)、pārśvakoṇāsana(側角式)、parvottānāsana(金字塔式)、vīrabhadrāsana(勇士)Ardha Chandrasana(半月式)系列體式等側開展體式

藉由 sūrya namaskāra(拜日式)中的第一個體式 samastithiḥ 探尋平衡、中立,也透過不同的體式,學習如何在「回家」和「旅行」間來去,有時候越單純的練習,越能讓我們感受來自自身的力量

本次的工作坊特別鼓勵已參加過「拜日式全解析 ✹ 六小時工作坊」的學員參與、深化並進一步探索拜日式練習,也歡迎其他有練習拜日式經驗的學員,我們將會複習拜日式的基礎,並引導不同程度的學員,為自己打造合適的練習方式

如果你希望在課堂外自主練習,卻經常不知道該練什麼,拜日式會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固定序列讓你不需要太過「上腦」思考,能夠更專注在身體經驗和呼吸。此外,序列中的體式雖然看似單純,卻隱藏著極為豐富的行動,簡單卻深入,本身已是一套平衡的練習

這個工作坊將著重於身體感知、體式行動和順位細節。我們將在概念與原則的學習中探索體式,同時在體式練習中嘗試梳理和歸納,相信可以讓你的瑜伽練習更加清晰



拜日式 B 與站姿體式 ✹ 六小時工作坊 with Ishana & Syrena
解構體式 ༅ 覺知當下 ༅ 和諧流動

2025. 6. 22 (日) 09:30 - 17:00
秄子教室(近松江南京站3號出口)

現正早鳥、舊生優惠中
即日起報名至 6.15 截止,額滿將提早關閉表單
詳細課程說明及報名請點選首頁表單連結

一期一會近期最後的四堂實體常態團課週四晚班 1930-21006 / 19 • 6 / 26週六早班1000-11306 / 21 • 6 / 28✶因為即將暫停實體團課的關係,近期的每一堂課時,我總會思考:

如果這是我唯一一次,或是短期...
22/05/2025

一期一會
近期最後的四堂實體常態團課

週四晚班 1930-2100
6 / 19 • 6 / 26

週六早班1000-1130
6 / 21 • 6 / 28



因為即將暫停實體團課的關係,近期的每一堂課時,我總會思考:

如果這是我唯一一次,或是短期內最後一次和眼前的學生一起練習
我會想要帶給他們什麼?

並且以這樣的意圖規劃課程,我想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期一會」吧!

逐漸我發現這樣的信念其實始終貫徹於我的教學之中:
嘗試在琳琅滿目的練習方式中,尋找那些能夠貫穿核心、歷久不衰的部分

以至於作為教學者或學生,都不感覺被學不完的資訊或「體式」所淹沒,
而能夠從內在感受到足夠的力量、自信和希望

簡單而深入
簡單而通用
簡單而實用

無論在瑜伽的練習,或是人生的練習

這個月的課程,一如往常,不會有任何的「大招」
或者說,幫助你更往平衡與健康前進的練習,就是我唯一能夠分享的大招了!



5 / 23 20:00開放報名
$600/ 堂

訂課及相關規範請至官網
syrenayoga.com

⭕️ 請特別注意
六月報名的課程不提供任何補課
過去的請假請在這個月補課完畢

並且如同以往,老師無法保證補課名額,如有不便之處請見諒🙏



{交通資訊}

捷運西門站一號出口走路約6分鐘,位於長沙街二段
首次報名請傳送訊息至官方Line收取地址



✴️ 6 / 22 拜日式 B 與站姿體式 ✹ 六小時工作坊
現已開放報名
限時早鳥及舊生優惠中
請至首頁表單點選連結

Syrena 實體課七月起全面停止(內含五六月開課資訊)—— 更 ——收到好多好多的祝福,謝謝🥹前陣子我就懷疑大家是不是會讀心術,不約而同的傳訊息來和我分享上課的收穫,也有很多很棒的提問、交流。請原諒我因為很貪心的,每一則都想好好的回覆,所...
01/05/2025

Syrena 實體課七月起全面停止(內含五六月開課資訊)

—— 更 ——

收到好多好多的祝福,謝謝🥹
前陣子我就懷疑大家是不是會讀心術,不約而同的傳訊息來和我分享上課的收穫,也有很多很棒的提問、交流。

請原諒我因為很貪心的,每一則都想好好的回覆,所以回覆的速度非常緩慢。請還沒收到回覆的同學們再等等我!

請別誤會,我沒有要轉行,只是要暫別實體課去旅居、進修一段時間而已。沒有設定期限是希望給予自己順流而行的餘裕。

很開心因為這個契機,能夠省思那些我們所習慣的,並試著從自己做起,創建一個更健康的生態。

一些理念會陸續寫成文字和大家聊聊;線上期課和少量實體工作坊也會繼續開設的!

——————

某天晚上的團課前,我走在前往教室的路上。路上滿是面容嚴肅、匆忙通勤的人們,讓人擔心一旦慢下腳步就會和別人撞上。馬路上的車子互不相讓,也不讓行人,不時傳來排氣管的轟鳴和長按不止的喇叭聲。這一切讓我感到萬分焦躁、疲憊,腦中突然浮現這樣的念頭:

「我還相信我的瑜伽練習嗎?」、「如果不改變目前的生活方式,我的瑜伽練習還能幫助我什麼嗎?」

長期以來,晚上的課都貢獻了重要的收入來源,但是這樣的模式,對我自己,或對學生們,真的是健康的嗎?晚上七點半的課,我大約從四點多就會開始進入「準備模式」,除了備課、沉澱外,也需要頻繁處理出席變動、回覆訊息。九點下課後,九點半離開教室,現在住得比較遠,大約十點半才會到家。回家花一些時間安頓、盥洗後,如果隔天我想在早課前練習,那麼大概只有五至六小時的睡眠時間。

我想,來上課的同學們大概也是如此吧!下班後的通勤、上下課,回家後的家事、家庭生活、me time,隔天一早又緊接著上班。瑜伽課變得像是「花錢買一個健康或療癒的保證」,但我們其實極少真的因為上什麼課、做了什麼療癒,就從這樣的循環中跳脫出來。長期的過勞與睡眠不足,或許才是現代焦慮與身心疾病最根本的源頭。而我們的身體,彷彿一直都知道真相,所以常在一天的忙碌後對於上課感到抗拒。想請假,卻又因為內疚、補課限制,而感受到更多壓力。

會不會,我們更多時候需要的,其實只是休息、早點睡覺、好好睡覺、睡夠多的覺?會不會,我們需要意識到—— 晚上的團課/ 多數的「瑜伽課」是一種商業模式,是一種選擇,而非不斷將它們包裝成「健康」、「療癒」的萬靈丹?

我並不是要否認有許多人仍然是透過這些課程受益的,只是希望在主流的商業模式下,思考不同的可能。而晚上的瑜伽團課,也只是一個表徵,它所映照的,或許是人們難以活在當下的無力感。

今年我的生活適逢較多的變動。無需擔心!只是一如往常的無常,正好也獲得接下來一段時間在外地學習和生活的機會。六月我將只會在下半月少量開課,而之後將無限期暫停我目前的所有實體課程,改以線上課或少量實體工作坊的方式,繼續和大家交流。

這段時間,常常忍不住想當面開口告知這個消息,但考量自己可能無法自然地承接大家的回應和關心,因此選擇透過貼文統一公告。希望大家也能允許我對於接下來的生活規劃,暫時保留一些空間和隱私。

期待我對瑜伽練習和教學的熱愛,能以我更加自在、更加認同的方式延續下去。謝謝所有的相遇、信任和愛,願我終究不負所託。

Namaste🙏❤️



目前剩餘的實體課

五月

✧ 5/24 頭立式工作坊

✧ 五月小班課程(尚餘零星名額,請至官網報名)

✧The Key Yoga, Mayura Yoga團課

六月

✧ 6/22 拜日式B及站姿工作坊(將另發布公告)

✧ 六月小班課程(將另發布公告)
週四晚班 1915-2045 (時間提早)6/19, 6/26
週六早班1000-1130 6/21, 6/28

✧ The Key Yoga, Mayura Yoga團課

⚠️請注意: 這不是一堂一定要讓你「完成」頭立式的工作坊,而是一場探索頭立式、建立所需力量與基礎的練習無論你是否曾經練習過頭立式,這堂課都將幫助你一步一步走向穩定、安全的頭立之路✶

{以下分享主要由Ishana老師書寫的美麗文字,也很大程...
23/04/2025

⚠️請注意: 這不是一堂一定要讓你「完成」頭立式的工作坊,而是一場探索頭立式、建立所需力量與基礎的練習

無論你是否曾經練習過頭立式,這堂課都將幫助你一步一步走向穩定、安全的頭立之路

✶

{以下分享主要由Ishana老師書寫的美麗文字,也很大程度的符合我的看法}

體位法之王—頭立式

許多人即使從未學過瑜伽,也可以頭倒立;但技能型的「頭倒立」,與體位法中的「頭立式」,其實通往的是截然不同的地方。
前者多半關乎表現,追求突破,重視外型的呈現;而後者,卻是關於自我的消融 ⎯ 放下「必須讓某件事發生」的努力,回到當下,感受這一刻的本質,體驗內外合一的整體狀態。

那麼,在瑜伽的地圖上,為什麼我們要走進頭立式?
嬰兒出生時,頭顱上的柔軟囟門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硬化。這就像我們成長的過程:思維變得僵硬,愈來愈習慣固守立場與信念,特別是那些與「我」和「他人」有關的觀念。

頭立式練習的重要意義,在於讓練習者能夠停留並感受頭顱的空間,經驗顛倒世界中的非尋常體感,從中察覺:
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其實是多麼有限而狹隘。當僵固的頭腦慢慢變得有彈性,囟門開始重新變得柔軟,也就為「拙火」(昆達里尼)沿脊椎揚升至頂預備了道路──

它不會被困在個人經驗中,而是向外敞開,進入整體宇宙。

瑜伽所帶來的開花結果,不是某種個人壯舉,而是與宇宙意識的合一。
而這種自然無為的顯化方式,正是「無分別心」。

無論我們最初是帶著什麼樣的意圖踏上瑜伽之路,都可能在過程中,不自覺地落入「自我中心」的陷阱。因此,唯有時時保有覺知,才能在「自我膨脹」與「自我消融」的過程之中,看見清晰而深刻的洞見。

It’s not about you,
It’s about the Universe.

在頭立式的練習中,學習像個王者:外在堅定有力,內在柔軟細膩,溫和可觸。

✶

詳情及報名可至首頁簡介點選表單連結
https://forms.gle/Fjd5xFYnW9gySnL46

回到自己身上,就是一種力量練習的意義,真的只是做得更好嗎?「賦權」,或許是我過去一年來的練習與教學中重要的核心價值。不斷嘗試在教學裡,拿掉那些過度強調「目的性」的引導雖然我們仍然學習細節與順位,卻不是為了建立強硬的規則與框架。而是希望能在一...
22/04/2025

回到自己身上,就是一種力量

練習的意義,真的只是做得更好嗎?

「賦權」,或許是我過去一年來的練習與教學中重要的核心價值。不斷嘗試在教學裡,拿掉那些過度強調「目的性」的引導

雖然我們仍然學習細節與順位,卻不是為了建立強硬的規則與框架。而是希望能在一次次的練習中,歸納、看見一切的本質

「學會那一件事,知曉它之後,
便能理解萬物的本質。」
— Manusmṛti

在這個總是告訴你「變強就不會痛苦」的世界裡,我們一起透過練習,透過對本質的認識,
慢慢明白——

我們所需要的一切,其實都已經存在於我們自身之中

藉由體位法的練習,我們培養身體感知,練習感受、做出選擇與調整;這樣的能力會逐漸滲入生活中,讓我們重新相信:自己真的能夠去感受,並做出選擇和改變

有時,我們真的需要捨棄過多的複雜、放慢一些,為自己釋出培養這一切的空間

我們是足夠的

我們能夠選擇

Syrena五月實體瑜伽小班週二晚班 1915 - 20455 / 6 • 5 / 13 • 5 / 20週四晚班 1930 - 21005 / 8 • 5 / 15 • 5 / 22週六早班 1000 - 11305 / 3 • 5 / ...
13/04/2025

Syrena五月實體瑜伽小班

週二晚班 1915 - 2045
5 / 6 • 5 / 13 • 5 / 20

週四晚班 1930 - 2100
5 / 8 • 5 / 15 • 5 / 22

週六早班 1000 - 1130
5 / 3 • 5 / 10 • 5 / 17



希望在我的課堂裡,練習能成為靠近本質的路徑
而不僅僅是「改變」或「進步」的工具

安住在身體、當下、自己
當我們與本質更加靠近,
就不再全然受外界的標準定義

力量,來自於更深的理解與接納

期待簡單卻深入

「學會那一件事,知曉它之後,
便能理解萬物的本質。」
— Manusmṛti

{ 第一週 肩胸與呼吸 }

{ 第二週 延伸與後彎 }

{ 第三週 核心與扭轉 }



訂課及相關規範請至官網
syrenayoga.com
4/18 20:00 - 4/21 20:00
限時購買 月票及多堂(三堂以上)優惠
4/21 20:00後皆單堂報名
月票 $3500
多堂 $550/ 堂
單堂 $600/ 堂



{交通資訊}

捷運西門站一號出口走路約6分鐘,位於長沙街二段
首次報名請傳送訊息至官方Line收取地址

#西門瑜伽 #萬華瑜珈 #台北瑜伽 #台北瑜珈

‘Learn the one thing, knowing which you know the essence of all things!’「學會那一件事,知曉它之後,便能理解萬物的本質。」Chuck Miller 老師經常分享的這句話...
03/04/2025

‘Learn the one thing, knowing which you know the essence of all things!’
「學會那一件事,知曉它之後,便能理解萬物的本質。」

Chuck Miller 老師經常分享的這句話,完美描繪了他的教學,也是我希望在自己的練習與教學中感受和傳遞的。或許也正因為深受這樣的理念感動,才促使我到南法繼續與他學習

小巧溫馨的教室容納了一個可愛的小班級,謝謝這9天來每一位同學對我這個外國人的照顧。讓我真的覺得自己在地球的另一端,也擁有著一個小小的 sangha(僧團) 💞

‘Learn the one thing, knowing which you know the essence of all things!’

This is a quote that Chuck Miller often shares, and it perfectly captures his teaching—something I hope to experience and convey in my own practice and teaching.

Perhaps it is this philosophy that deeply moved me, prompting me to travel to the south of France to continue studying with him.

The cozy studio hosts a lovely small group, and I’m grateful for the kindness shown to me by everyone over these nine days.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world, I’ve found a little sangha here. 💞

「練習造就完美」嗎? 不完全是。練習會強化我們的行為與思維模式,讓我們越來越習慣走上熟悉的道路,而這些模式最終形成制約我們的 samskara-s(印記)Chuck Miller 老師對 samskara 的見解深深影響我的練習與教學,也體...
30/03/2025

「練習造就完美」嗎? 不完全是。練習會強化我們的行為與思維模式,讓我們越來越習慣走上熟悉的道路,而這些模式最終形成制約我們的 samskara-s(印記)

Chuck Miller 老師對 samskara 的見解深深影響我的練習與教學,也體現在這次的拜日式工作坊中。與其灌輸單一正確的做法,我更希望幫助大家重新檢視既有、固化的習慣模式,並帶著更清晰的意圖練習

改變慣性並不總是舒服的,但停留在慣性中,也不見得全然無害。在體位法的練習中,我們可以發現自己其實有能力找到中立與平衡,擁有穩定的核心,讓這些成為挑戰與冒險的基礎,也在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自由與信心

謝謝今天來參加工作坊的大家, 給予我們足夠的包容,讓我們能分享這些樸實無華,卻真正感動我們的練習
希望 sama、samskara 和 sankalpa 能在感到迷失時,為你我指引方向



4 / 27 我和Ishana還有一場拜日式工作坊,早鳥優惠即將在明天截止,剩下2個名額,歡迎參加!

https://forms.gle/S4wZLs5wXuwUPytT9

📷
📍

Syrena四月實體瑜伽小班週二晚班 1915 - 20454 / 8 • 4 / 22 • 4 / 29週四晚班 1930 - 21004 / 10 • 4 / 17 • 4 / 24週六早班 1000 - 11304 / 12 • 4 ...
13/03/2025

Syrena四月實體瑜伽小班

週二晚班 1915 - 2045
4 / 8 • 4 / 22 • 4 / 29

週四晚班 1930 - 2100
4 / 10 • 4 / 17 • 4 / 24

週六早班 1000 - 1130
4 / 12 • 4 / 19 • 4 / 26



{ 第一週 側身伸展 }

側身的空間影響著呼吸的完整、核心的參與,以及脊椎的活動。透過側向伸展,我們將釋放一些長期累積的緊繃、平衡左右張力,因此讓核心更易啟動,同時擴展軀幹的空間感

{ 第二週 脊椎活動 }

我們將觀察並調整習慣性的用力模式,讓脊椎的各個部分能夠更均衡的參與整體運作;喚醒長期僵硬的部位,使過度承擔的區域獲得舒緩,以穩定和彈性,取代僵硬無力

{ 第三週 手腕與腳踝 }

作為體式的根基,這些末端關節卻總在疼痛出現時才會被留意。我們將透過釋放與強化的練習,減輕關節壓力,也提升穩定度;同時嘗試調整施力方式,從源頭減少無意識的耗損

{ 靜坐調息 }

本月將延續上個月的Nāḍī Śodhana(氣脈淨化/鼻孔交替呼吸法)練習。讓氣息的平衡帶來內在的穩定與清晰,支持我們的健康、生活與練習



訂課及相關規範請至官網
syrenayoga.com
3/15 14:00 - 3/17 20:00
限時購買 月票及多堂(三堂以上)優惠
3/17 20:00後皆單堂報名
月票 $3500
多堂 $550/ 堂
單堂 $600/ 堂



{交通資訊}

捷運西門站一號出口走路約6分鐘,位於長沙街二段
首次報名請傳送訊息至官方Line收取地址



如果實體課程對你來說不那麼方便
我的春季線上期課報名到 3 / 20 即將截止
https://forms.gle/XSYik9cmUKr85LrB7


#西門瑜伽 #萬華瑜珈 #台北瑜伽 #台北瑜珈

Address

Taipei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Syrena Yoga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Syrena Yoga: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