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2025
8月1日線上課程小結癌症發生的原因有五類:
一、消化吸收功能減退
癌病人在發病前,有相當長的時間吃飯沒有味道,吃飯挑剔,沒有飢餓感。
古今中外,沒有一個飢餓感強烈的人會得到癌症,也沒有一個癌病人飢餓感強烈,而死於癌症的。
二、營養不良
過去西醫認為高營養會促使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因此要求癌病人多吃蔬菜和水果,結果造成手術之後傷口長期無法癒合。
1977年,美國靜脈高營養學專家費希爾發現:「葡萄糖」可以促使癌的生長和轉移。但是,「蛋白質」和「脂肪」卻可以阻止癌的生長和轉移。
三、癌基因(遺傳因子)
這是先天缺陷,中醫叫胎病。
四、癌前病變
環境污染會造成各種疾病,降低人的消化吸收能力。
比如長期吃素,又無法補充「硬蛋白」(纖維/束狀蛋白);空氣污染,抽煙、喝酒等。損傷了某個器官的抗病能力,造成癌基因的活躍。
是誰給癌細胞這個機會呢?是因為包裹他們的[膠原纖維組織]被破壞了。
五、毛細血管急劇增多
癌塊在長大和轉移之前,一定要先充血。毛細血管增生,與正常細胞搶奪營養。
一些食品、藥品和補品,促進了血管擴張和血流加速。一個人如果無限制地吃補藥、酒精、辛辣食物等,就會造成「血熱妄行」,比如鼻子、肛門、夜𥧌的熱感,以及皮膚發熱,而體溫卻不高的現象。
綜上所述,必須同時具備以上的五個條件,才會得癌症。
癌症的發展進程:
1)亞臨床期,臨床很難發現。因為肉眼看不見小於0.1毫米的腫塊;手指摸不到小於1毫米的腫塊;CT掃描不到小於1厘米(公分)的腫塊;B超(超音波)也發現不了小於2厘米(公分)的腫塊。
既使在臨床上檢查確定癌塊沒有了,癌基因依然會「隱藏」在細胞中,誰也發現不了它,因此它可能還會隨時蠢蠢欲動。
因此,太醫講,一有了癌症,必須要有「終生治療」的準備。
2)第二階段是「原位癌」
癌細胞有了充分的血管供應,其生長、繁殖的速度就加快了。哪個器官的癌細胞就在哪個器官生長,這叫做原位癌。
在一般顯微鏡底下觀察,會發現癌塊的「包圍圈」已經不在,但是成纖維細胞還存在,會發現大量的毛細血管增生。
一旦發現癌症,很多人就慌張了,恨不得馬上去除掉它。由於失去了冷靜,匆促做下錯誤的決定,結果往往是人財兩空。
3)轉移癌
基因癌超過三公分就會轉移,這是癌症的可惡之處!
這個時候,西醫認為已經無法手術,只有進行放療、化療。
癌細胞不可怕,如果破壞了包圍癌細胞的[膠原纖維組織]才可怕。
手術、放療、化療都會「破壞」膠原纖維組織,
放療、化療給了人們一個假象:癌塊沒有了。事實是:腫塊和周圍的[正常組織也都沒有了]。殘存的癌細胞失去了膠原組織包圍圈,導致其生長和轉移的速度更快了。
有些病人被治死之後,西醫將癌症稱之為「不治之症」。有些病人雖然挺過來了,可是過些日子,癌細胞又復活了,這就叫「復發」。
總而言之,癌症的形成不是短時間造成的。是由於自己不留意自己的身體,不懂得養生,被環境污染誘發所導致的。
令人不解的是:長久以來人們反對幅射污染、拒絕幅射環境。卻又心甘情願地接受西醫的化療、放療的毒害。
太醫如何治療癌症?
1)喝「加味開胃湯」增強消化、吸收功能,同時促使壞死組織的氣化或被吸收。
2)喝牛蹄筋湯補充硬蛋白,重建癌的包圍圈。
3)吃控岩散(現在是牛樟芝滴丸)消除癌塊。
4)長期養生:不間斷地吃牛樟芝滴丸、喝牛蹄筋湯、或是睡有負離子的能量墊。
改變飲食:少吃米飯、麵食、甜品、油炸類,及辛辣食物。
堅持運動及改善睡眠。
總結太醫的自我療癒癌程序:首先用開胃湯提升胃氣,增強消化吸收功能,促使壞死組織的被吸收;其次大量喝牛蹄筋湯,補充硬蛋白,包圍癌細胞,不讓其生長和轉移;最後用控岩散(現在我們可以用牛樟芝滴丸)殺死癌細胞。這就是治療癌症的三部曲,是經過四五百年認證的。
最後附上[牛三寶湯]的做法:
牛筋、牛腱心、牛肚各一份(比例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食材切成稍微大一點的塊狀。
1.牛腱心要用鹽水浸泡四-五個小時。
2牛筋先小火燉,水中加入料理包、生薑、米酒、白醋、白胡椒粉。
3.牛筋燉一個半小時左右,放入牛腱心及牛肚,放鹽一起燉。
4.再燉三個小時左右,加入榨菜絲並留意三種材料的軟硬度是否符合口感?否則就要把符合的先撈出,讓還稍硬的繼續燉,直至相同口感為止。
5.吃之前加入蔥花及麻油。
6.除了加榨菜絲之外,燉好之後可把牛筋、牛腱、牛肚也可以撈起來冷藏,隨時可以切成小塊,做成羅宋湯或者咖哩口味的牛三寶。
我們如果沒有癌症了,除了喝牛蹄筋湯之外,平時也可以換成喝瘦牛肉湯、瘦豬肉湯、淡水魚湯等。這樣就不會感受到每天吃一樣的食物感覺膩。
太醫學館 張克咸
無痛整復、病毒感染,及預防癌症免費諮詢電話:
02-27375407;
0908568758
任何 #整復 #關節 #脊椎 #心臟不適及各種養生保健問題,歡迎來電預約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