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Baby Yoga

Happy Baby Yoga 別人說的美食我都覺得還好

別人說好睡的床我也覺得還好

別人說很簡單的

27/12/2021

今年最後一天
💞 💞 💞 萌與愛的能量圓圈式擴散 💞 💞 💞
眾肥貓擺陣 陣住整個寒冬

「要是他們能夠早些接觸瑜珈,各種不幸的傷害絕對能夠完全避免的。」「瑜珈修練的最低目標,是讓你八十歲還可以自己繫鞋帶;最高目標則是踏上內心覺醒之旅,體會生命的終極意義!」——B.K.S. Iyengar這是瑜珈大師艾揚格在《艾揚格瑜珈聖經》當...
24/12/2021

「要是他們能夠早些接觸瑜珈,各種不幸的傷害絕對能夠完全避免的。」

「瑜珈修練的最低目標,是讓你八十歲還可以自己繫鞋帶;最高目標則是踏上內心覺醒之旅,體會生命的終極意義!」——B.K.S. Iyengar

這是瑜珈大師艾揚格在《艾揚格瑜珈聖經》當中寫下的一句話

這幾年,家中好幾個長輩因為各種腰椎勞疾的開刀,甚至有的因此沒辦法留住呼吸,實在讓我非常感慨💦

「要是他們能夠早些接觸瑜珈,各種不幸的傷害絕對能夠完全避免的。」

但是要把長輩們的身體凹來凹去聽起來非常折磨呢! 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答案是「有的。」

就是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 🌟椅 子 瑜 珈 🌟

可以把這樣的瑜珈理解成🌙和緩版本🌙的瑜珈,但是 該伸展的、該訓練的力量一點都不會少

扶著椅子做瑜珈令人非常有安全感,完全不怕長輩最害怕的 跌 倒,自己的健康自己負責!

在安全又和緩的狀態下進行身體訓練,絕對讓人到一百歲還能夠自己繫鞋帶!

=====😣 你說你才快三十,身體年齡已經半百😣 =====

椅子瑜珈也絕非是長者的專利,

像是我自己白天在墊子上練瑜珈,晚上則會運用椅子來輔助做些舒緩的動作,非常非常的方便(完全不用再把瑜珈用具整套扛出來,空間東挪西娜的)

久坐辦公(追劇?!)的朋友們,就是屁股下面那張椅子,請拿出來使用它!

這張椅子會讓你省下許多找按摩師傅報到的$$

屁股繼續黏住椅子沒關係,正確使用肌肉就能夠改善那些疲勞疼痛、建立良好生活姿勢。

有興趣看看椅子怎麼用的,請找 松山社區大學報名!

松山社大(南京三民捷運站 中崙高中)
12/27(一)19:00-20:00
有一場試聽課程哦!

所有報名連結都貼在留言處👇👇👇

【春季/寒假班新課程推薦】

🔴樂齡椅子瑜珈🔴

減緩日常生活當中靜態的久坐、動態與重複的身體勞動所產生的身體負擔——即造成許多慢性疼痛、心理壓力的元兇。增進民眾對瑜伽本質的理解——身體意識地覺察,探索個人身體特質與細微的感受,進而了解個人獨特的身體使用方式與舒緩需求。

開課日期:
寒假班(2022.01.10)
春季班(2022.03.07)
(本課程試聽活動報名將於近日公布,請有興趣的學員可以關注粉專消息)

|如果瑜伽是一層關照的意識,那減塑不就是在做瑜珈嗎?|#有意識生活今天終於把收集一陣子的水果網子和橡皮筋分別分送給 天天里仁 和住家附近的菜飯。想跟大家分享我兩年多來的減塑心得。(減少生活當中的塑膠使用)首先,為什麼不是「不塑」,而是半吊調...
29/09/2021

|如果瑜伽是一層關照的意識,那減塑不就是在做瑜珈嗎?|
#有意識生活

今天終於把收集一陣子的水果網子和橡皮筋分別分送給 天天里仁 和住家附近的菜飯。

想跟大家分享我兩年多來的減塑心得。(減少生活當中的塑膠使用)

首先,為什麼不是「不塑」,而是半吊調子版本的「減塑」呢?

簡單來說,就是 完 全 做 不 到 呢!

我想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沒辦法一時半刻之間就在生活當中落實理想的事物,

以結果來看,好像目前付出的一切都是在做白工,那乾脆不要做不是嗎?

這是我以前的想法,就是先在腦袋裡面假想一個完美的情況,

如果實際無法百分之百執行,就會果斷放棄覺得不可行。

但是減塑的這個習慣讓我 徹 底 的 拋掉先前的思考與行為模式。(好神奇啊?!)

剛開始不小心加入 @不塑之客這個社團時覺得,哇,好多人都在實踐這個友善環境的生活,

我也要來剔除生活中所有的塑料,然後開始很熱血的執行(ex.帶餐具、思考物品的代替方式等等。)

過程當中,有很多令人失望甚至生氣的時刻,

有時候是自己的,有時候是身邊的人沒辦法配合。

總之,很不「完美」呢!

(((( 轉 轉 轉 轉 折)))))

後來想想,如果我真的能夠完美的當個不塑之客,那世界會因此改變了什麼嗎?

當個人使用的塑膠之於整顆地球只能夠算作幾顆灰塵的時候,

你到底在忙什麼呢?

我發現,其實做這些別人看到會說「你好環保喔!」那樣令人尷尬的作為,

其實, 根 本 沒 有 辦 法 有 效 的 減 少 垃 圾!

但是透過這個過程,我養成了一些習慣。

習慣去購買少包裝的商品、習慣自己帶餐具外食、習慣回收塑膠袋、習慣發掘生活中的替代品(ex. 用抹布代替衛生紙)等等。


這些習慣背後其實是一種意識的養成,習慣地去檢視使用物品和食物的成分、檢視對物品的執著(類似極簡的概念)、甚至是習慣檢視自己所有行為背後的意義性,就像思考為何要執行減塑那樣。

如果瑜伽是一層關照的意識,那減塑不就是在做瑜珈嗎?

去看自己到底在幹嘛,去看去看去看!

哪怕只是生活當中的小習慣,都可以發現我們無形當中把一堆事物當作這麼的理所當然。

例如說,你有想過其實我們刷牙的重點不在於有沒有用牙膏,而是物理性的清潔呢?


當然,這不是一個非常舒服的過程,

很多時候會看到很多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這時候我會告訴自己,那才是正常哦!

當越是忽略不舒服的事物或感覺,

它們反而越是會跑到潛意識裡面,變成自己不認得的怪獸回來把事情搞得更令人不解。

這就是很流行的「有意識的生活」吧!

結論是:如果覺得練瑜珈很麻煩,又希望培養生活當中的意識,可以從減塑做起哦!

|瑜伽 VS. 拉筋,為什麼做瑜伽要專注呼吸?|這是昨天的睡前伸展課程與大家分享的主題,在這邊用文字記錄下來。以後我會在每週四的免費伸展課程每週設定一個主題與大家交流、分享。(睡前放鬆傳送門👉https://reurl.cc/ogkx8D)...
20/08/2021

|瑜伽 VS. 拉筋,為什麼做瑜伽要專注呼吸?|

這是昨天的睡前伸展課程與大家分享的主題,在這邊用文字記錄下來。

以後我會在每週四的免費伸展課程每週設定一個主題與大家交流、分享。

(睡前放鬆傳送門👉https://reurl.cc/ogkx8D)

=====================

「我們在這個姿勢裡停留,深呼吸,感受肩膀打開,有點酸酸的。」

像是睡前的伸展,我們會在每一個動作裡面停留較長的時間,

整體步調也是較緩慢的節奏,我們到底為什麼這麼做呢?

「我們正在探索身體的邊界。」

那個有點酸酸的感覺,是身體的語言,

它在告訴我們「現在身體只能到這了。」

每個人所擁有的邊界範圍和大小都不同,

同一個人每一天,不同的時刻也擁有不一樣的邊界。

它是有機的,各個肌群、身體組織動態平衡的結果。

如果我今天壓力比較大,身體較緊繃,這個邊界就會縮小,反之亦然。

也就是說,當我們留心身體那個酸酸的訊號,或者任何細微的感受,

我們正在「有意識地觀察」身體目前的狀況。

在沒有經過訓練的情況下,身體感受到接近邊界時,

它的直接反應會是,「邊界以外是未知、危險的」,

以一種自我保護、內收的反應去面對,

造成我們比較緊繃的感受。

這時候在一旁觀察的我們,就要以理性的大腦介入,

和身體溝通,讓它知道「我們現在只是在做瑜伽,並不是遇到什麼可怕的事情哦!」

接著,透過深呼吸,有意識地去放鬆那個緊縮的部位,

漸漸的,你會發現,

原本的邊界會隨著呼吸與重力的引導,慢慢擴大,

逐漸引導身體展開、放鬆。

理解了這樣的過程後,我們會了解,

瑜伽為什麼要配合呼吸做動作,為什麼不能一邊聽podcast一邊做瑜伽。

因為當我們做瑜伽伸展時,那是一個與身體溝通的過程,

如果只是單純的拉筋,溝通這件事便不存在了。

或者一不留神,造成我們超越了邊界,使自己受傷。

這也是為什麼瑜伽老師總是要我們深呼吸,把注意力放在身體感受上的原因。

當我們反覆訓練這個溝通的過程,大腦便會形成新的迴路,

造就一個新的習慣——隨時有意識的感受身體細微的變化。

久而久之,我們也會把這個習慣帶入生活,

也許你會在電腦前面發現自己一直以來都是聳著肩膀在打電腦,等等......。

總之,瑜伽拉伸停留的時間並不是來帶給你痛苦的,

所以我們也不需要轉移大腦注意力來度過痛苦的訓練時光。

那些感受是身體的語言,我們反而需要學會聆聽、分辨與調整才是。

感謝你的認真閱讀,

NAMASTE

| 每個人都適合做瑜珈 feat.瑜伽經 |沒錯,沒有例外。   大家對瑜伽最常見的誤解不外乎:我筋很硬,不適合做瑜珈、做瑜伽很危險(腦中浮現一個綁著頭巾的大師,把腳掌擺在脖子後面)。讓我們先來了解做瑜珈這件事情本身吧!
現在我們常說的做瑜...
05/08/2021

| 每個人都適合做瑜珈 feat.瑜伽經 |

沒錯,沒有例外。



大家對瑜伽最常見的誤解不外乎:

我筋很硬,不適合做瑜珈、

做瑜伽很危險(腦中浮現一個綁著頭巾的大師,把腳掌擺在脖子後面)。

讓我們先來了解做瑜珈這件事情本身吧!


現在我們常說的做瑜珈指的其實是——做瑜珈當中的「體位法」,

(這也就代表瑜伽還有非常多體位法以外的東西,我們以後慢慢跟大家分享)

也就是大家印象中把身體折來折去(?)的那些動作。

根據《瑜伽經》2.46的定義,‘Sthira sukhamāsanam’ (梵文),

意思是:穩定、舒適的姿勢即是體位法。

其實體位法之所以在現代社會發揚光大,

超越瑜伽其他面向,我認為是很正常的。

原因是,大家平常都坐著沒在動啊。

瑜伽關乎「平衡」,

那去平衡靜態的生活方式,即「動」,

所以現代人練習瑜伽以動作為主是這樣來的。

回到主題之前,

我們來了解第二件事——瑜伽是什麼?

《瑜伽經》1.2,’Yogaś citta vṛtti nirodhaḥ’

意思是:瑜伽是止息意識的波動。

也就是說,你只要朝向冥想狀態做任何事,都是在做瑜伽喔!

像是我在爬山的時候就有這種感覺。

所以,不同類型的瑜伽(體位法)形式上差異非常巨大,

它不像是我們認定某種運動就是做某些特定的事情。

有些瑜伽課有著非常多進階的體式,

那是要以強大的身體訓練,進而達成心靈上的平靜;

有些瑜伽類型比較放鬆、緩慢,甚至只是呼吸與冥想,

而在這兩極的光譜之間,有各式各樣的瑜伽類型,

它們(理想上)都直指瑜珈的中心意義——瑜伽是止息意識的波動。

你可以根據自身的狀況去選擇自己合適的練習,

不一定只能選擇一種,我們可以全部都要。


那你說筋很硬的人怎麼辦呢?

當然,有些人天生筋骨軟Q,

有些人則不是(像我)。

你要知道,體位法的練習不在於結果,(除非你要po IG限動)

那是一趟感受身體的旅程。

與其說我們在做這些體位法,

不如說,我們藉由體位法來觀察自己當下的身體狀態,

了解它,並且如實地接受它。

時常反覆傾聽身體的聲音,

它會告訴你很多事情的。

感謝你的認真閱讀,

NAMASTE

20/07/2021

【躺平主義之「愛」的觀點】

前情提要:「躺平」是2021年開始在中國流行的網路用語,形容面對社會階級、經濟問題與貧富差距等問題,以「低慾望」的手段應對,核心概念為「維持最低生存標準,拒絕成為他人賺錢的機器和被剝削的奴隸」。——聯合新聞網

「躺平,是為了不彎腰。躺平,是為了不下跪。躺平,是橫向的站立。躺平,是挺直的脊梁。」

(留言處有更多詳細的資訊,關於躺平現象背後的集體社會結構和個人心理因素,想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點開來看)�
=====================
人類社會是個有機體,這意味著我們一直處在一個動態平衡的環
境,努力過頭的社會失去平衡,所以有人選擇休息。我認為,休息事實上和努力同等重要,它們是一個人之所以完整的各式樣態,需要週期性地運作,運作的好是平衡,而平衡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當網路世代的「喪」者之歌此起彼落,我想,我們需要在躺平之外加入瑜珈的元素,在躺平當中真正的休息,才有力量與勇氣在起身後去建立屬於自己的、理想的生活方式。

躺平姿勢是瑜珈的一個體式——savasana大休息式。大休息式是瑜伽體式練習的最後一道工序,也是最為重要的。瑜珈旨在訓練我們的「覺知」,大腦與身體和更深層次的連結。在大休息式裡,我們「有意識地」去感受和控制,讓身體完全放鬆,專注在這個看似無聊、什麼都沒做的平躺,專注在呼吸,使週遭的動靜和聲音都無法再干擾與自己的連結,也練習把思緒抓回每一個當下,讓大腦不再不受控地嘰嘰叫。

我想這就是躺平真正的力量,那是對自身現態毫無條件的接受,然後去關照、去愛。接受了現實是那樣惡劣的環境而我們即身處於此,但這並不代表我們需要糟蹋自己與眾人一般汲汲營營、胡亂塞入所謂成功的目標,最後將能量消耗殆盡。就算身處於此,對自己的關照與愛永遠都是可選擇的選項,而唯有足夠的關照才能擁有足夠的對自身的了解,了解如何面對這最壞的時代,同時保持著完整的獨立性。

最後,「.....躺平,是挺直的脊梁。」大家記得時常放輕鬆,把脊椎延伸、脊梁挺直,不是用力的抬頭挺胸把它掰直哦!

#躺平 #躺平主義 #喪文化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我就爛 #瑜珈 #關照與愛 #平衡 #休息 #挺直的脊梁 #大休息式 #savasana #瑜珈輔具

【關於線上瑜珈課】我想,尤其是對初學者來說,線上瑜珈課聽上去奇怪又彆扭,這樣活動身體的課程如果沒有一個真實的老師在身邊,總覺得非常沒有安全感。我的動作有沒有做對?剛剛那個是左腳還是右腳?現在在幹嘛,為什麼大休息這麼久,網路是不是壞掉?各種無...
14/07/2021

【關於線上瑜珈課】

我想,尤其是對初學者來說,線上瑜珈課聽上去奇怪又彆扭,這樣活動身體的課程如果沒有一個真實的老師在身邊,總覺得非常沒有安全感。我的動作有沒有做對?剛剛那個是左腳還是右腳?現在在幹嘛,為什麼大休息這麼久,網路是不是壞掉?各種無法及時處理的問題會干擾整體的流暢度與感受性,也許就成了一件頂多只會嘗試一次的事情。

想說說我自己的經驗。我剛開始接觸瑜珈的時候也是去教室上課,跟著老師做動作,很努力的做。持續了一陣子,後來搬家後沒有另外找老師,瑜珈這件事也從我的生活中漸漸消失了,消失了很長很長一段時間。在這期間,就算整體狀態很差,對生活抱持著消極的態度,瑜珈也並沒有出現。回過頭看,那時瑜珈對我來說,是一個做做動作拉拉筋的運動吧,大概是下犬式、嬰兒式、大休息、Om、Namaste,教室裡面的瑜珈老師並沒有跟我多說什麼。

因緣際會之下,我又開始想學瑜伽了,但這次我知道,從前在瑜伽教室那樣的學習模式對我來說成本太高並且「我並不知道自己在幹嘛」,雖然瑜珈很多動作我根本不知道名字也不會做,不過能確定的事情是:我想要知道更多更深入的事,那不只是擺擺幾個姿勢就能打發我的。

拜便利的網路所賜,後來遇到了影響我非常深遠的兩位老師,Steph Mitchell 和 Kate Lombardo。飛越了整片太平洋,她們所教給我的遠遠超過各地的瑜珈教室,那是深藏在人人身體裡的廣袤宇宙。我們談論的不再侷限於你的腿要放哪、你的骨盆要轉正,而是延伸出這些小小枝枒的樹幹與深深扎進土壤並在地裡綿延不斷的大片根系。

瑜珈在梵文裡的意思是「連結」,所有從一散射出演變而成的大千世界,都直指向瑜珈,有多麽玄幻,就有多麽真實。當我們盡心感受與理解瑜珈所要談論的,你的腿要放哪裡,骨盆是如何轉動,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也許骨盆轉正就轉正就好,跟宇宙有什麼關聯?為什麼說了這麼多,你只是在說:骨盆給我轉正來!

其實兜這麼一大圈才把骨盆轉正,轉正的骨盆也不再只是一個支撐人體活動的重要骨頭了,它是穩固的身體意識,是穩定打坐的根基,使我們向內觀看,看向生命的實相,也看出投射出來的萬物。我很喜歡一句話 ”Everything is a metaphor.” (萬物都是隱喻),因著本源於一,意識從無意識當中生出,萬物以象徵鏈接,那是無意識的語言。也許對某些人來說,是藝術性的傳達,或者是完全的無意義,並不影響這樣的本質。

說了這麼多,我只是想說,這些是快樂寶寶瑜伽教室開課的核心理念。線上課程除了節省通勤時間,能在你最熟悉的家裡舒服的穿著睡衣上課之外,我希望能給出更多對瑜珈思考上的激盪,而這些是不需要透過我們處在同一個空間也能夠如實傳遞的,因為瑜珈的本質是非動做的,那些動作旨在幫助我們進入一個覺知的狀態,學習透過運用身體來覺察、連結一切。

失調的自律神經困擾著我從青春期初期開始,一直到唸了許久的大學的中後期,我才慢慢地意識了。花了大把時間與精力在研究與調整自我狀態,這是一個非常漫長艱深且神祕的過程。自律神經失調的起因牽扯了個人歷史裡種種因素的糾纏,身理的、心理的、潛意識裡的,...
13/07/2021

失調的自律神經困擾著我從青春期初期開始,一直到唸了許久的大學的中後期,我才慢慢地意識了。花了大把時間與精力在研究與調整自我狀態,這是一個非常漫長艱深且神祕的過程。自律神經失調的起因牽扯了個人歷史裡種種因素的糾纏,身理的、心理的、潛意識裡的,甚至超越我們所能理解的。

從一個更廣闊的維度望下看,集體的自律神經失調反映了我們真正的需求與現代生活步調的巨大裂痕。我想,「像是照顧植物般照顧自己的身體」(這裡指健康的飲食及作息)對很多人來說是件困難的事,快速步調的生活時常在打亂我們的作息及飲食,除了盡自己所能在有限的範圍內照料身體,還能做些什麼來調整狀態呢?有一個小小窗口是上帝留下的,藏在自律神經的細節當中。

呼吸。

某種程度上,呼吸是唯一一個意識能共參與,與自律神經共同掌控的基本生命功能。也就是說,我們無法控制心跳、血壓、消化和新成代謝,卻每一個人與生俱來能夠很大程度上參與呼吸的控制,不需要擁有超能力。

不需要擁有超能力。
不需要擁有超能力。
不需要擁有超能力。

我們當然也毋須追求影片裡所提到的極端狀態,憋氣把自己憋死。

在呼吸與憋氣之間,也就是「整體呼吸過程的樣態」,是能夠使用自主意識控制的,這也是為什麼情緒激動的時候我們要深呼吸,放輕鬆。深呼吸,調節呼吸狀態能夠間接調整自律神經的整體活動,降低緊張、焦慮與增進副交感神經的活動,使我們放鬆,這個過程就是冥想。

然而,當處於失調狀態時,像是影片裡面說的,一直想著要變好要變好,是不可能變好的。我剛開始練習冥想時,連一分鐘都是坐立難安,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嘛,覺得是坐著等待計時器響起那樣浪費時間的無意義活動。

人在山腳下,就算知道解藥就在山頂,體力不好爬不上去就是怎麼樣也拿不到它,除非,我們開始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訓練自己。訓練自己觀察自己的狀態,因為每一個人、每一天、任何時刻的狀態都是一個動態平衡的結果,是變動的,沒有人能夠比你自己更清楚每一個當下的自己需要什麼,醫生不行,你的瑜珈老師也沒辦法。當我們和自己的身心保持經常性的連結,接下來該做些什麼你會知道的。

至於如何觀察自己,保持與身心的連結?我們回頭找尋一套古老的智慧,一套實踐方法,教導我們如何一步一步進入冥想狀態,它是瑜珈。瑜珈與你用盡心思擺放的姿勢無關、與你穿著的瑜珈服貼合著的曼妙身材無關。我們在瑜珈裡安放身心,尊重任何的存有,無論如何失控,瑜珈教導我們如何看待、調整與度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0tzzlqj3LQ&t=202s

#yoga #瑜珈 #瑜珈課 #自律神經失調 #冥想 #老高

【加入會員按鈕】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UnInmOkrWN4gof9KlhNmQ/join【出賣靈魂按鈕】https://goo.gl/VhzZeS------------------------------------------------相關鏈接:超出你想象的...

👇👇課程資訊請看圖👇👇報名課程請填:https://forms.gle/5E83nu1PRwPhCRcT8             #mindbodyintergration #newbiesfriendly     #瑜珈  #線上瑜珈課...
13/07/2021

👇👇課程資訊請看圖👇👇

報名課程請填:https://forms.gle/5E83nu1PRwPhCRcT8

#mindbodyintergration #newbiesfriendly #瑜珈 #線上瑜珈課 #在家就能上 #新手友善 #雪山

Address

Taipei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Happy Baby Yoga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Happy Baby Yoga: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