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書生 物理治療師

白面書生 物理治療師 「任何姿勢,都是讓自己更好的線索」 PT jasmile
沒有不好的姿勢,只有了解身體的線索

「任何姿勢,都是讓自己更好的線索」 PT jasmile
沒有不好的姿勢,只是人體無法負擔或不了解
身為治療師的我,協助每一個人能夠:
1. 體態調整 :調整姿勢,認識自我
2. 疼痛控制 :疼痛下降,尋找根源處
3. 核心訓練 :四肢與身體的連結,更好的生活或運動表現
4. 術後復健 :讓術後不知所措的你,應付這個世界
5. 內臟壓力 :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造成全身硬梆梆
6. 水腫問題 :循環不好,全身代謝差,痠痛趕不走
7. 健康講座 :讓每個人面對自己,認識自己
8. 身心連結 :情緒與身體密不可分,身體語言可以讓我們了解更多

🎉呼吸清理🎉這是一套 由  整合後的調理方法,可以協助很多不同面向的疑難雜症。我們相信,身體有任何狀況,氣息,呼吸狀況等就會有所變化。那如果我們能獲取其中的奧秘,那就可以更協助身體恢復自癒能力。呼吸是很高階的存在,假設呼吸有問題,身體會想方...
14/07/2025

🎉呼吸清理🎉
這是一套 由 整合後的調理方法,可以協助很多不同面向的疑難雜症。

我們相信,身體有任何狀況,氣息,呼吸狀況等就會有所變化。
那如果我們能獲取其中的奧秘,那就可以更協助身體恢復自癒能力。

呼吸是很高階的存在,假設呼吸有問題,身體會想方設法地去協助呼吸。

所以我們只要能維持呼吸品質,那身體的狀況與表現就能維持在水準之上!

我們會有幾種方式來宣傳這樣的理念

1. #健康講座
2. #店面服務 #一對一調整
3. #專業培訓

大家敬請期待~~~

#呼吸 #呼吸清理 #呼吸與身體平衡
#牽一髮動全身 #自癒力 #白面書生物理治療師

❗️別讓病痛變成心病❗️在自己的職業生涯裡,發現很多人的身體開始變得很敏感,只要一丁點痠痛出現就開始焦慮,開始覺得自己生病了,甚至覺得自己沒救了...這件事情我覺得很不合理,所以請讓我分享一些大家可參考看看的思考內容吧!----------...
31/01/2025

❗️別讓病痛變成心病❗️
在自己的職業生涯裡,發現很多人的身體開始變得很敏感,只要一丁點痠痛出現就開始焦慮,開始覺得自己生病了,甚至覺得自己沒救了...
這件事情我覺得很不合理,所以請讓我分享一些大家可參考看看的思考內容吧!
------------------正文----------------------
🖖 #停止用疼痛來判斷自己好不好
疼痛,痠痛等是身體的反應及症狀,我們應去思考是不是有什麼情況造成這樣的感受。
比如說,我昨天去爬山今天很酸痛,這個叫合理現象,請好好讓身體休息。
比如說,我最近在放假,但全身都很僵硬無法喘息,這叫不合理現象,請找專業人士。
不再用疼痛痠痛來判斷自己,會對自己的心理更健康。
所以這邊提供幾個方向讓大家思考
👉 #合理或不合理
有原因就有結果,我昨天太晚睡,今天起來沒精神,這個叫合理狀況。
我每天都很早睡,但起來都沒精神,這叫不合理現象。
就跟肌肉身體反應一樣,使用過度,當然就會疲勞,但在現代社會每天都還要使用很多,所以當然就會爆炸,回維持在一個很差的平衡裡面。
-
👉 #日常生活挑戰
每天的日常生活挑戰,需要考量身體的體力、以及修復的能力。
工作、活動、遊樂、各種行為其實對身體都是消耗,應該把這些也算進去
假設這個人一千可以走1000步,但休息後只能回復800步,那等於每天負200步。
那如果連續五天都這樣,那身體就會爆炸。
所以應該感受看看自己的狀況,除了體力之外,還有修復能力,就包含到作息、飲食等問題需要考量了。
-
👉 #灰色地帶
身體不會只有健康跟受傷兩個狀態,還有很多狀態都在中間的範圍,要受傷不受傷,要健康不健康的。
大部分的人其實都在灰色地帶裡徘徊,因為每天的工作、身體使用等。
所以接受我們的身體有時候好有時候壞,理解自己的狀態會讓心理更健康。
#不建議要求自已要100分健康 這樣只會讓自己更有心理上問題。
-
👉 #沒有找對方向
身體緊繃,痠痛都是一個反應,在呈現我們身體發生什麼事情。
所以如果只以這樣的角度判斷身體問題,那很可能就是治標不治本。
循環不好的人,全身都會痠痛,如果都做肌肉處理,當然就好的慢。
神經有問題的人,肌肉就會有問題,如果只處理肌肉,就好不了。
所以我其他文章有分享很多這類型的概念,歡迎去看看~
-
👉 #找對專業人士
那現在台灣的身體工作者類型非常多,各科別醫師、各科別治療師、推拿師、按摩師、民俗療法、各類型教練、運動相關專業、靈性相關專業、身心靈相關專業、信仰相關專業等等等,所以要找對方向又是適合自己的真的不那麼容易。
但白面書生我會好好地去瞭解各專業的特質,給予有需要的人一些建議,
你真的有問題,也不知道怎麼辦或不知道問誰,歡迎來跟我聊聊,我能給建議就會給建議~~
-
總結,身體很奧妙,很多東西也都慢慢出現,新的策略也一直出來,
網路的普及會讓大家很容易卡在一個小世界裡
期待大家記得,身體不是只有肌肉筋膜神經骨頭
還有很多系統的影響
多討論,多思考,多看看世界之大
就會發現新世界了~
祝大家 #蛇年快樂~~~~~

#我支持找對方向大於直接治療
#2025新年文章
#新年快樂
#蛇麼都成真
#蛇體健康
#蛇麼都不奇怪

😁❗追求標準動作是錯誤的開始❗ #能動則動不動則穩 #再好的姿勢都需腰肌肉支撐肌肉也會疲勞 #沒有最好的姿勢定期變化才正確大部分的人在看待姿勢都是以外型來看待,這是大大的誤區!科學上有一個標準的定義,並且有其代表的含意,如果我們可以用這些指...
02/12/2024

😁
❗追求標準動作是錯誤的開始❗
#能動則動不動則穩
#再好的姿勢都需腰肌肉支撐肌肉也會疲勞
#沒有最好的姿勢定期變化才正確
大部分的人在看待姿勢都是以外型來看待,這是大大的誤區!
科學上有一個標準的定義,並且有其代表的含意,
如果我們可以用這些指標來判斷身體,其實才能更貼切地找尋那
屬於自己的「適合姿勢」!
-----------------------以下正文------------------
👉 #以外型來判斷姿勢是最不標準的
可以試想
我們在媽媽肚子裡時,就不能保證一定會百分之百的正位
再加上內臟分布,肝只有一個在偏右邊,胃只有一個在偏左邊等,本就不平均
那這樣骨架擺在絕對平均的位置反而會造成彼此之間的不平衡。
另外
我們有腸胃問題或上大號時,就不會強迫要挺胸,對吧!
所以只用外型判斷的標準性非常不夠。
-
👉 #用這種指標來判斷姿勢標準
我們應該以身體數值指標來看待
科學上的標準姿勢背後含意:
關節壓力是平均的;肌肉最平衡的位置;感受上舒服;呼吸也很通順等等
且會因不同人不同狀況而有不同標準
🫁 #呼吸順暢度
良好的呼吸是指胸腔與腹腔到骨盆底肌都會有擴張的感受。
呼吸是人的根本,不可或缺,所以只要身體有狀況,呼吸常常受到影響。
所以姿勢好不好,一呼吸便可知。我們也可以利用呼吸來探索與了解自己,
在不同狀態下應該維持怎麼樣的姿勢。
-
🦴 #關節壓力平均
良好的位置,會讓參與的關節各司所職,且互相平均。
像是:坐姿參與的至少有髖、腰、腹、胸、背、肩頸、脖子、頭等等
各有自己的百分比,如果位置不對就會有某幾個關節壓力特別大。
那因為現代核心肌群被重視的很多,所以也常發現核心肌群跟其他地方比起來有失衡的情況造成的姿勢或痠痛問題!
-
🍗 #關節周圍肌肉彈性
在適合的位置時,肌肉只需要很小的力量就可以維持穩定。
所以當自己覺得坐好後可以摸摸看身體的前後左右,比如:腹部、腰部,頸部等等
如果覺得有的地方緊有的地方鬆,那就是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初期練習以平均為主,一樣緊或一樣鬆都可以! 不要只追求鬆
-
🌿 #自覺感受
好的姿勢會讓你感受上是輕鬆且舒適的,
如果維持一個姿勢,雖然好看,但會發現不太輕鬆的話,代表這個姿勢會讓自己累積壓力。
但因為感受會因每個人的文化及經驗有關,所以很常有誤判的現象。
那假設感覺良好,但卻找不到輕鬆的位置,代表身體有一些地方出問題了,需尋求專業人士幫忙!
-
🕴 #外型排列
我們看待外型常常都只有看到骨架排列狀況,但內臟、呼吸、循環、肌肉、內分泌、情緒等,都會影響骨頭排列,造成假性外型狀況。
所以只以外型來判斷是很容易出問題的!
雖然外型很重要 😆
-
💯 #姿勢最重要的是
👍能動則動不動則穩
👍再好的姿勢都需腰肌肉支撐肌肉也會疲勞
👍沒有最好的姿勢定期變化才正確
這些才是應該追求的姿勢概念
而不是一變不變的「姿勢」!

一切都可以尋求專業協助,也可以找 #白面書生物理治療師 聊天😁

#呼吸與姿勢
#關節與姿勢
#肌肉與姿勢
#感受與姿勢
#排列與姿勢
#物理治療 #運動物理治療 #動作控制
#姿勢不是固定不動

😎❗情緒怎麼影響身體❗身體就像一台顯示器,無時無刻都在透漏著目前的身體狀況每個動作都有它的含意及線索,不過每個人的表達內容可能會不一樣就如第一張圖所示,一樣都是這個姿勢,但可能性有N種。所以感受自己身體,解釋它並且從中學習如何判斷自己會比網...
02/10/2024

😎
❗情緒怎麼影響身體❗

身體就像一台顯示器,無時無刻都在透漏著目前的身體狀況
每個動作都有它的含意及線索,不過每個人的表達內容可能會不一樣
就如第一張圖所示,一樣都是這個姿勢,但可能性有N種。
所以感受自己身體,解釋它並且從中學習如何判斷自己會比網路上的答案還更準確喔!
----------正文分享----------
👉 #生物本能的情緒表現
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都有類似的動作表現
當我們比較負面狀態的時候 (憂鬱 難過 氣餒 沒力 虛弱 委屈等) 我們的前側的肌肉就會容易緊繃,比較容易蜷曲著我們的身體。
當我們比較正面狀態的時候(開心 快樂 有力 興奮 生氣 等) 我們的後側肌肉就會比較有力氣,就像要歡呼一樣。
在這邊的正面負面並不是指好壞,而是能量表現的形式。
-
👉 #情緒部位因人而異
一樣都是緊張,但有的人是肚子痛,有的人是頭痛,有的人是手腳沒力,有的人是想上廁所,有的人是心臟痛等,每個人的情緒部位不一樣,藉由自己的感受練習,慢慢學習分辨每個部位的代表意義。
但如何分辨其差異性呢? 舉個例子:
💪練腹肌1000下緊酸:肌肉緊,可明顯摸到痠痛點
🫸腸胃炎的肚子緊痛:較模糊,廣泛感、絞痛感,常伴隨冷汗及身體虛弱
👆緊張的肚子緊繃:較模糊,情緒變化,常伴隨心率變化及胃口影響等
三種都是肚子緊繃,但是感覺是明顯不一樣的 對吧!
所以就可以這樣的方式來理解自己。
-
👉可以觀察自己看看
1. 是否每次有症狀時都會伴隨一樣的情緒
舉例:每次趕時間就很緊張,脖子就會變緊,整天都趕來趕去的話,脖子一直都很緊,放鬆也放不掉。

2. 回憶一些過往時,身體都有固定的地方會變緊
舉例:想到被家暴的經驗,胸口變緊又駝背,這樣怎麼矯正都無效果;想到面試的時候全身緊張被很緊痛,這樣的情況放鬆效益也很差。

3. 想像一些興奮或悲傷的例子,某些地方會產生反應
舉例:想像自己喜歡的人跟我告白,身體顫抖雙手握拳很開心;想像自己被兵變,無能為力身體駝背垂頭喪氣,彎腰駝背就會痠痛等。
藉此來慢慢了解自己與情緒的線索到底是什麼,才能明白為什麼一直放鬆都放不了。
-
👉 #常被忽略的情緒線索
1. 曾經的經歷一直影響身體:
舉例:曾經被霸凌的人走出門身體就緊;常被排擠的人上班身體無法放鬆;被規範的人,靈魂沒自由,肉體不自由,所以身體就一直處在一定程度的使用狀態。

2. 文化影響以及生活規範:
舉例:坐要坐好,站要站好 導致矯枉過正;要給別人好的形象,所以身體緊張提高
;工作型態的身體,佔據大部分時間,所以身體一直在工作狀態,當然會緊繃。

3. 法律規範及倫理道德:
舉例:慾望未滿足,身體會有很多反應;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工作8小時的時常,但大家都認為這樣叫基本,所以身體會累積愈來愈多緊繃狀態,慢慢就會垮掉。

如果這些日常生活都沒有被注意到,那就會比健康的人更容易搞壞身體,造成原因不明的各種身體疼痛問題。
-
👉 #情緒與其他系統影響
情緒是大腦以及自律神經控制,那情緒有問題,大腦和自律神經有問題,自律神經有問題,呼吸、內臟、血壓、作息、體溫調節、賀爾蒙分泌等都會出狀況,然後相關的肌肉關節等就會跟著出問題,造成惡性循環。(可看看之前的文章)
來個案例分享給大家:
舉例:有位患者,左下腹一直都很緊,什麼手法都沒有用
有次我用感受的手法摸著,然後我請他閉著眼睛感受
我就問他是不是有看到一個小孩,他說對。
接著詢問:那小孩現在是不是被對我們,他說對。
那對你來說,這個小孩是誰?他說是他小時候。
那請問他現在是什麼姿勢?他說蹲著蜷曲在那。
就在這個時候…左下腹的緊繃度開始下降….
我再繼續詢問:那請問你有什麼想分享的嗎?
他說:這是他小時候每次面對壓力時都會出現的姿勢
我說:那是不是最近的生活也是這樣呢?
他才恍然大悟:我以為工作是正常的生活,
原來目前的工作狀態對我來說已經是壓力過大的情況…等
後面他釐清了自己狀況後,下腹部張力就回歸正常了。
--

總結:身體的線索沒有這麼簡單,有很多訊號等著我們發現以及去了解,除了科學上的認知之外,要學會解讀自己身體的表現與涵義,才能更了解自己與之共存喔!
如果真的不知如何下手,歡迎與我討論~~~

#情緒與身體關聯
#白面書生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 #身心靈皆有關連
#情緒並非很難理解 #身體比大腦更誠實
#身體是一台顯示器 #身體語言是最好的解讀

😎❗身體是一個容器❗每個人的身體都有自己的故事,那這些故事都會影響身體的使用。在這邊就分享一些不常聽到的面向,如何去影響身體,藏在裡面的不定時炸彈!-------正文開始-------身體的任何反應都是在告訴大腦發生什麼事情,就是所謂的身體...
09/09/2024

😎
❗身體是一個容器❗
每個人的身體都有自己的故事,那這些故事都會影響身體的使用。
在這邊就分享一些不常聽到的面向,如何去影響身體,藏在裡面的不定時炸彈!
-------正文開始-------
身體的任何反應都是在告訴大腦發生什麼事情,就是所謂的身體語言。
先了解自己的 最大值、最小值、消耗速度、充電速度以及以下幾點的百分比,這樣才能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
同一件事情 有的人消耗就會很多,有的人少;同樣都是睡覺但有的人可以充比較多電有的人比較少,所以一定要每天問看看自己的狀態!(請參考圖上的例子)
那以下幾點是列出來給大家參考不常見卻又需要思考的點
👉 #慾望本能 :欲望是動物的本能,如果欲望不滿足,身體就會有反應。比如:想得到什麼,卻沒得到,情緒會有反應,身體就會跟著有相對應的使用狀態;飢餓時腹部的緊繃度通常都是異常的等等,所以只要平時忍得愈多,身體就更容易緊繃,那最小值就會很大,更容易超過身體的負荷及格標準,那當然就更容易產生身體問題囉!
-
👉 #現代生活 :現代生活的要求提升,不管是工作狀態,需要會的常識以及遊樂方面。古代人只求溫飽或許只需要接收現實層面上的勞力,可能基準值20%即可,但現代還要思考很多精神上的滿足,工作上的需求等等等的,可能需要40%,造成身體基準值比古代人提高了一些,當然就更容易出問題,但此點很容易被忽略。
-
👉 #情緒壓力 :緊張的時候,每個人的反應區域不一樣,有的人是肚子;有的人是頭痛。所以每個人的身體在解釋或儲存情緒的位置就不同,所以當身體裝了很多情緒或壓力的時候,該部位就更容易出問題,身體使用的耐受度自然就會下降。
-
👉 #人生紀錄 :天生體弱多病的人,正常工作量就讓他很辛苦;有不好生活經驗的人,光生活就會壓力很大;受過大傷害的人,活動耗損度也變大。身體會記住大大小小的事情,所以你的經歷愈多或愈特別,就有可能耗吮的比別人更快。
-
👉 #身體使用 :這就是很多人在討論的身體狀況拉,詳細細節原因可以看之前的文章,我們的緊、酸、痛、麻、癢、困、渴、餓等等都是身體在呈現狀況,除了以產生的結果要處里之外,就是要調整出狀況之前的行為,否則原因沒改變,身體就會一直累積,身體就會愈來愈耗電!
-
👉 #其他面向 :還有很多會影響的,像是內向外像的人面對不同職位的消耗程度;不同國家的文化以及從小的經驗對大腦認知的不同反應;環境因素影響;能量狀況影響等等,這些都會影響身體最大直或消耗程度喔!
-
一定要知道一件事情:
超過負荷會不舒服是正常狀態需要的是好好的充電
ex1 : 我的及格:45%
我今天消耗後剩30%
現在身體緊繃不舒服
我超過負荷是合理現象
需要的是充電
我沒有生病
ex2 :我的及格:50%
我今天消耗後剩60%
現在身體緊繃不舒服
我沒超負荷卻有問題
需要尋求專業人士
我身體有問題產生
-
另外一個例子是,如果每天電量都入不敷出,需要的並不是調整而已,還須加上當事人的配合
ex3:我一天消耗40% 睡一晚只能充電25%
我體感上愈來愈累
因為我充電

😎❗肌肉緊繃的秘密❗有些肌肉按一按變好輕鬆,有些卻怎麼按都按不開肌肉緊繃通常都是複合性的,請不要只有一種方式來處理你的肌肉。因為  #肌肉緊繃是身體的訊號 有時候並不是肌肉本身的問題因為影響的可能性太多,內容很豐富,如果你願意看完,一定會有...
11/08/2024

😎
❗肌肉緊繃的秘密❗
有些肌肉按一按變好輕鬆,有些卻怎麼按都按不開
肌肉緊繃通常都是複合性的,請不要只有一種方式來處理你的肌肉。
因為 #肌肉緊繃是身體的訊號 有時候並不是肌肉本身的問題
因為影響的可能性太多,內容很豐富,如果你願意看完,一定會有些收穫喔!
------------------以下正文-------
所有的感覺都是大腦的解釋,酸、痛、麻、癢、緊、舒服等等
所以肌肉變緊,需要先把它翻譯成 「身體有狀況產生了」。
那這樣就不會鑽牛角尖在按摩肌肉而已喔!

以下為常見影響肌肉緊繃的原因
👉 #情緒與環境影響(備戰與失能)
生物體會因為環境不同,情緒不同而有不同的肉反應(稱為備戰狀態或工作型態),
長期處在工作型態的人,本來肌肉就會比較緊;長期處在負面狀態的人,除了緊之外有時候反而也會軟而無力,無法好好的使用肌肉。
每個人都有經歷過緊張的時候身體本來就會變緊,所並不是有情緒問題的人才會這樣喔!
這類型的人需要創造環境與調整情緒才能讓肌肉慢慢回復正常狀態,有時候強迫放鬆肌肉反而會讓情緒反應更大,肌肉更緊的惡性循環。
-
👉 #氣血不順
肌肉如果缺氧缺血,就會變緊;如果廢物無法代謝也會變緊。
肌肉需要收縮或放鬆都需要有離子的交換,如果血液循環不順暢就會導致肌肉變緊;
循環不好也會影響到其他系統而影響肌肉系統。
所有類型的人都需要先通順循環狀態,才能更有效率地讓整體更健康。
-
👉 #內臟筋膜影響
內臟要能穩定在身體裡面需要有組織維持它的位置,因此他們都有對應的骨架區域。食道氣管與頸椎胸椎、心與肺影響胸椎肋骨、胃脾心影響左肩頸、肝膽影響右肩頸、大腸小腸影響胸椎腰椎、生殖與泌尿系統影響腰椎骨盆。
所以相對應的內臟出問題,肌肉也會變緊。
這類型的需要內外平衡,與飲食作息一起調整
-
👉 #大腦神經影響
大腦控制神經,神經控制肌肉。
所以大腦出狀況,神經有問題,肌肉都會受到影響。
大腦受損常見就是中風,腦損傷;但有時候光壓力情緒大,腦壓大也會影響到神經肌肉問題。
神經壓迫常見於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退化狹窄等等,只要神經有狀況,支配的肌肉就會出狀況喔!
此時應先處理是大腦壓力問題,或者神經壓迫問題。
-
👉 #呼吸影響
呼吸影響情緒、內臟、循環、核心、脊椎、自律神經等
呼吸的肌群很多:頸部、胸部、背部、腹部、骨盆、橫膈
呼吸品質不好,就全部都會緊,就算放鬆伸展了,一天呼吸兩萬多次,很快就會緊回去。
每一個人都需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品質,只要不順身體就一定會有狀況!
呼吸影響很多,請看 「不知呼吸者,身體怨嘆你」 這篇文章,會講得更詳細喔!
-
👉 #不良姿勢與動作品質
再好的姿勢,都還是需要肌肉出力,都會疲累
不好的姿勢,更容易讓壓力增加,造成傷害
所以最好的狀態就是定時變換姿勢,請不要有找到標準姿勢就沒事的概念,這樣會更害了你!
那不好的動作品質,造成不正常壓力,當然就更容易讓肌肉出問題囉!
每個人都應該注意自己的姿勢與動作習慣
-
👉 #肌肉本身與骨頭歪斜
單純的肌肉問題,其實非常容易放鬆,如放鬆很久,很多次都效果不明顯,就代表有其他系統的影響!
肌肉會附著在骨頭上,骨頭肌肉不分家,所以骨頭歪了,肌肉就會緊;相反骨頭正了肌肉就會比較正常,在這邊也要提醒,骨頭調正後也需要在處理肌肉效果才會維持喔,如果效果不彰也代表有其他系統影響。
-
總結
肌肉緊繃通常都是複合性的,所以不要只有一個策略去處理你的肌肉。
按摩伸展放鬆肌肉就能鬆掉代表狀況很單純。
但如果放鬆很久很多次都還是沒有效果,就要看其他系統的影響,或要觀察自己的動作習慣,才能更完整個讓身體更健康!!

#肌肉常常都不是主要問題
#其實大家都沒有病
#是文明社會讓大家身體疲勞
#你正在做的事情就是你的問題點
#請好好觀察身體不要怪罪它

😎❗膏肓痛哪裡來❗膏肓痛,俗稱的上背痛,位在肩胛骨內側,是很多人都有經歷過的疼痛,有時候很好解除,有事後反而會痛很久,甚至會影響情緒反應!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膏肓痛的原因通常都是複合性的˙!以下分類給大家參考,請不要只有「一種」治療方式喔!...
29/07/2024

😎
❗膏肓痛哪裡來❗
膏肓痛,俗稱的上背痛,位在肩胛骨內側,是很多人都有經歷過的疼痛,有時候很好解除,有事後反而會痛很久,甚至會影響情緒反應!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膏肓痛的原因通常都是複合性的˙!
以下分類給大家參考,請不要只有「一種」治療方式喔!
------------------以下正文----------------
#膏肓痛 的可能原因有很多個
👉 #內臟導致的膏肓痛
在臨床上常見,因為內臟壓力問題導致的上背痛患者,其中以胃與食道的影響最為明顯,你平常可以感受看看,如果今天胃很不舒服或吃太飽,通常背與頸部都會變僵硬喔!次要與心臟、氣管、肺臟、肝臟、腸子都有一定關係,尤其是covid-19影響很多或 #長新冠 的人,肺部功能受到影響導致右內而外的緊繃,也會造成上背痛喔!
心臟功能不佳、有心臟疾病的人或血壓問題的人,也常常都伴隨有上背部疼痛問題,都是因為心臟筋膜的˙影響!
通常此類造成的感覺為:鈍痛、深層痛、會覺得特別容易駝背
影響機率⭐⭐⭐⭐⭐
調整難度⭐⭐⭐⭐⭐
建議優先調整
-
👉 #神經導致的膏肓痛
上背部(膏肓)附近的頸椎延伸出來的 背肩胛神經 有很大的關連性,如果頸椎有壓迫或問題,通常都會影響到上背部疼痛,那這時候放鬆肌肉效果就非常差,需要優先調整頸椎神經問題。
通常此造成的感覺為:麻痛、刺痛、頭移動會改變症狀
影響機率⭐⭐⭐⭐
調整難度⭐⭐⭐
建議放鬆肌肉前要確認此狀況
-
👉 #過久姿勢導致膏肓痛
再好的姿勢,還是需要肌肉出力,也會疲累。
不好的姿勢,會影響很多,讓肌肉負擔變大、神經壓迫、關節跑位、內臟活動不佳等
姿勢沒有照顧好,膏肓痛跟你很要好!
所以沒有所謂最好的姿勢,適當變換姿勢才是最好的!
如果個案本人沒有在意這個,疼痛就會一直復發,那其實就不是治療無效的問題囉
通常此類的感覺為:刺、麻、鈍痛都有可能,改變姿勢就會舒服一些。但長期不良姿勢,可能就不會變化。
影響機率⭐⭐⭐⭐⭐
調整難度⭐⭐⭐
建議個案要學會觀察與照顧自己
-
👉 #情緒導致的膏肓痛
不同情緒,身體就有不同的姿勢
不同的情緒,對應不同的內臟反映
通常負面情緒會讓我們容易駝背,造成背部壓力
時間長了就會出狀況!
舉例: 心痛的時候,心臟附近真會變緊,影響到背部緊繃造成問題
通常此類的感覺為:糾結感伴隨緊縮不舒服,深層鈍痛感
影響機率⭐⭐⭐⭐
調整難度⭐⭐⭐⭐
建議要學會探索身體線索,可以跟我聊聊或尋找專業人士協助
-
👉 #肌肉骨頭影響的膏肓痛
單純肌肉問題導致的,按摩伸展效果就會很好。
單純肋骨彈性不好,胸椎僵硬的,慢慢活動起來效果就會很好。
但如果做了效果不佳,請慎重考慮其他原因,肌肉骨頭只是受害者!
通常此類的感覺為:痠痛、僵硬、有卡住感,伴隨活動會輕鬆一些
影響機率⭐⭐⭐
調整難度⭐⭐
建議常識三次都沒效,就不要再一直伸展按摩肌肉了,請循著上述其他可能。
-
👉 #引急狀況與膏肓痛
這是一些緊急狀況,遇到了請盡速就醫,甚至有些情況要馬上119急診
上背痛伴隨胸口劇痛:很可能是心臟問題
上背痛伴隨冒冷汗無力:很可能是心臟問題
上半痛伴隨手完全無力/沒知覺:很可能是嚴重的神經壓迫
有這些情況請不要猶豫,放下手邊任何工作,趕快就醫!
-
總結
膏肓痛,一直適很多人的困擾,但其實都是因為我們只有用放鬆肌肉,調整骨頭的方法去處理。
其實肌肉骨頭很常是受害者而不是加害者。
提供以上我個人經驗給大家參考,歡迎指教,也歡迎有問盡量提問與分享~~

#膏肓痛
#上背痛
#物理治療 #白面書生物理治療師
#膏肓通通常都不是肌肉骨頭的問題

😎❗白面書生使用說明書❗其實就是白面書生的自我介紹拉~當人問起我能幫助什麼的時候,真的一言難盡不如就趁機整理出來,然後順便了解一下自己吧!---------正文開始-------👉白面書生從小就是體育班選手,專攻跆拳道。從小學四年級練習到高...
22/07/2024

😎
❗白面書生使用說明書❗
其實就是白面書生的自我介紹拉~
當人問起我能幫助什麼的時候,真的一言難盡
不如就趁機整理出來,然後順便了解一下自己吧!
---------正文開始-------
👉白面書生從小就是體育班選手,專攻跆拳道。
從小學四年級練習到高中,國內比賽經驗豐富,對於自身體感與動作連結有很多經驗。
再加上一直都是隊長,需要分析學弟妹的動作品質,所以在動作分析上也獲得很大的想法。
👉自己老家也是國術館,從小耳濡目染關於身體構造上的狀態
👉然後大學進入物理治療學習, #物理治療 是西方醫學理專攻肌肉骨骼系統及動作的專科醫師,所以對於人體狀態,只要不是需要開刀,或一些化學反應的問題,物理治療或多或少都能幫助到喔!
最後再把體感經驗與學理知識融合造就我有以下六大特色。
🔥 #疼痛控制
醫生處理的是結構問題,物理治療師處理的是功能問題,所以要讓身體更穩定,就需要雙方面配合,所以每一種疼痛或疾病都需要有專業人士來教導如何避免以及照顧身體,這專業人士就是我們物理治療師,所以任何疼痛狀況基本上都能尋找白面書生協助喔 常見傷害有: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神經麻痛、腰酸背痛、運動傷害、工作傷害、肌肉拉傷、椎間盤突出、脊椎壓迫、筋膜疼痛、肌腱韌帶發炎、媽媽手、五十肩、肩夾擠、網球肘、高爾夫球肘、關節退化、術後照顧、循環不通、呼吸不順等等
特數狀況(需先看過專科醫師): 經痛、腹部疼痛、腸胃不適、不明頭痛、習慣扭傷、習慣落枕、 不明疼痛、全身敏感、情緒疼痛、腦壓過大等等等。
-
🔥 #動作分析與體感
身體牽一髮動全身,互相都有影響。依照自身經歷的經驗以及長時間的動作分析機會,更能知道動態過程中斷點在哪,身體連結哪裡有狀況,再結合理學知識分析就能找到身體困擾與線索喔!
-
🔥 #身心探索
身體就像一本日記,會記載所有發生的事件。
心情情緒就像警示器,告訴我們正在面臨什麼狀況。
意識來自於從小經歷習慣以及文化,容易被塑形。
#身體反應是不會騙人的
所以我們藉由身體來探索心裡所想;藉由身體反應來決定事情
更能找到由衷而來的答案!
我稱之為: 利用身體爛所身體答案,再與大腦溝通。
-
🔥 #恢復原廠設定
人體天生下來是不用額外控制動作的
所以我們只要能創造環境給身體,讓身體自然使用,並且有理學輔助
這樣便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方式。
如果你的運動需要控制很多,生活模式需要控制很多
那長期下來 你就會變成「現代人」那就會有很多現代人才有的文明病喔!
因為人體本能本來就不用做那麼多事情!!
-
🔥 #耐心回答問題
這就要從我小時候的故事說起
我國一的時候有一次半夜,牙齒非常劇痛
用了鹽水,刷了好幾次牙都沒效…只好找媽媽求救
媽媽沒辦法,只好帶我去附近牙醫鄰居家...
當下看著我媽敲著鐵門大喊:「有人在嗎」
裡面就有人回應道:「這麼晚了做什麼?」
我媽就說:我兒子牙齒很痛…可以請你幫幫忙嗎…
裡面就再也沒有聲音傳出來..
然後當下我轉頭看到我媽媽
那…焦慮..擔憂..又無能為力的表情
我就跟我媽媽說:媽~我牙齒已經不痛了,我們回家吧。
但…我變的心很痛(現在回想也很揪心)
那種需要幫忙,卻沒有方向也沒有人可以找的心情,是多痛苦....🥹
所以我想要變成那種..至少可以讓人有一個地方
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可以詢問的專業人士
-
🔥 #健康資訊分享
我爸說過:一個人再厲害,一個小時也只能幫助一個人,那不如把知道的內容分享給有興趣的人,這樣就有機會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獲得幫助。
所以很感謝我的腦袋讓我有不一樣的想法,可以分享給大家。
不管事專業知識的內容,或者是健康知識的概念
只要在我能力範圍內 我都會無私分享!!
-
總結

這是我認識自己目前的狀態,以及我認為我可以幫助到各位的地方。
如果你真的有任何問題,不管什麼方面的,只要我能幫忙到,我有空都一定會回答
希望讓不知所措的你,又沒有方向的你有一些支撐,給你一些幫助

#白面書生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師能做很多事
#人從出生到死亡都有物理治療的影子
#但需要各專業的合作身體才能更健康
#有問題盡量問

😎❗肩頸痠痛的秘密❗來囉來囉,肩頸痠痛是每個人的定時炸彈,時不時就來一下,有時候很嚴重有時候還好,到底是為什麼? 去處理治療但都還是會定期跑回來..原來是因為 影響肩頸的東西太多啦~~ #以了解它出現是否正常來代替要他完全不痛 我想才是健康...
10/06/2024

😎
❗肩頸痠痛的秘密❗
來囉來囉,肩頸痠痛是每個人的定時炸彈,時不時就來一下,有時候很嚴重有時候還好,到底是為什麼? 去處理治療但都還是會定期跑回來..
原來是因為 影響肩頸的東西太多啦~~
#以了解它出現是否正常來代替要他完全不痛 我想才是健康的想法喔!
---------------以下正文-----------------------
先提醒大家一件事情
#所有的病痛都是複合性的 所以不存在一招解決與根治的可能,建議翻譯成那個問題的占比比較大,這樣才能更去了解身體!
肩頸問題跟以下幾個部位有關
👉 #頸椎本身 :
🔥骨頭歪調:包含烏龜脖、富貴包、高低肩、頸椎太直歪斜、圓肩駝背、頸椎跑掉、脊椎側彎等等。
🔥肌肉不平衡:頸部前後肌肉失衡、左右失衡、旋轉失衡。那因為肌肉都附著在骨頭上,所以肌肉與骨頭常常一起出問題。
🔥神經壓迫:神經藏在脊椎裡、藏在肌肉裡,骨頭歪掉、肌肉太緊等等都會壓到神經造成問題
那這三個狀況又互相有關聯,所以都要檢查才能更完整喔!
-
👉 #骨盆與腹腔 :
🔥骨盆與脊椎是連動的,所以骨盆歪掉,脊椎就會跟著影響。如圖所示,可以自我感受看看,不管站著還是坐著,讓骨盆前傾/後傾,脖子會跟著往前往後;骨盆一高一低,身體會為了平衡而有歪斜狀況等。
🔥 腹腔區域是大家常常忽略的,肚子太大/鬆軟會影響骨盆活動以及腰椎活動,然後骨盆卡住影響脊椎就會影響到脖子;另類狀況就是肚子太緊/僵硬,讓身體容易駝背導致脊椎連動使脖子更容易往前移(烏龜脖),這邊提醒腹肌放鬆時應該是軟的(有形狀可以但要有彈性),如果連放鬆都是粒粒分明,8塊肌很明顯那就很容易造成肩頸問題!
-
👉 #雙手與胸腔 :
🔥雙手與胸腔有太多肌肉會連結到頸椎胸椎上,所以他們出問題,肩緊當然就出問題!我常常遇到肩膀不穩定造成的習慣性落枕、單邊偏頭痛等等問題!
-
👉 #呼吸與習慣 :
🔥呼吸:我們一天要呼吸兩萬多次,好的呼吸就沒事,不良的呼吸就會累積問題等待爆炸點,好的呼吸是胸腔腹腔膨脹幅度一樣,不會用到頸部(除非運動後)所以你可以試試看,摸著你的脖子並且深呼吸,如果你連呼吸脖子的肌肉都會出力緊繃,那你一天就比別人多使用頸部肌肉兩萬多次,那他應該更容易有問題吧!
🔥習慣: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有地心引力,只要你坐起來站起來就一定要有肌肉出力,那工作也好,姿勢也好,娛樂也好,只要你的習慣不適合你的身體然後又超過他的耐受度,當然它就會默默影響你!所以請每天花一點時間觀察自己吧!
-
👉 #內臟與循環 :
🔥內臟要能穩定在身體裡面需要有組織維持它的位置,因此他們都有對應的骨架區域。食道氣管與頸椎胸椎、心與肺影響胸椎肋骨、胃脾心影響左肩頸、肝膽影響右肩頸、大腸小腸影響胸椎腰椎、生殖與泌尿系統影響腰椎骨盆,又加上前面敘述我們已經知道他們都與肩頸息息相關喔!
🔥循環不好,所以身體細胞都無法有養分及廢物代謝,就會功能異常、張力異常,然後大腦偵測到後會讓自律神經,以及一些系統趕快出來幫忙,導致身體處於備戰狀態無法放鬆,又間接影響到情緒內臟等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 #氣血不順為調整優先者
-
👉 #頭顱與五官 :
🔥頭顱:頭皮與頸部連結,頭髮也會連動頸椎,顱骨縫也有筋膜影響,所以可以試試看不同髮型對頸部的緊繃度是不一樣的喔!
🔥眼睛:眼睛要動需要頸椎的穩定,所以光你一直在使用眼睛,頸部就會愈來愈緊。可以試試看把手放在後腦杓(風池穴),然後動動看你的眼球上下左右,你會發現頸部的肌肉也會跟著出力喔!
🔥咬合:顳顎關節是兩邊組成的,所以兩邊要平衡,說話吃飯打哈欠都一樣,咬合肌肉有很多都會連到頸椎,所以咬合問題也會影響頸椎喔!可以測試看看,找一面鏡子,慢慢把嘴巴打開,看下巴會不會歪一邊!
-
👉 #情緒與環境 :
🔥情緒:不同情緒身體會有不同的姿勢代表,舉個例子情緒與身體的關聯:負面情緒通常會讓身體縮起來,但如果強行挺胸,代表背腰就要更出力,肌肉就會容易更緊。情緒造成的緊與肌肉本身的緊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好好感受就可以知道兩者差別,那就可以對症下藥囉!
🔥環境:生物本能會因天氣變化而有不同反應,有人敏感有人不會。其他環境影響例子:等等要考試身體處於備戰狀態身體緊;明明沒事但過度焦慮身體緊;雖然在家但無法放鬆身體緊;對自己期望太高壓力大身體緊等。 有緣由的狀態下出現備戰狀態是正常的,我們要去注意的是明明不需要還處於備戰狀態,這才是異常的喔!
-
總結:
身體的病症通常都是多原因造成的,所以不要有一招就可以改變全部的想法!
請利用以下的範例來看待身體:
範例1 我今天情緒占比20% 肌肉緊繃20% 骨頭歪斜40% 呼吸不順20% 那我今天應該先去調整骨頭,然後舒服一些後觀察其他面向有無跟著改善。
範例2 我今天要去面試 所以全身很緊 情緒環境佔50% 肌肉30% 腸胃10% 頭歪歪的10% ,所以現在肩頸會痠是正常的,直到我面試結束放鬆就會舒服多了!
這樣我就不會因為身體問題產生其他焦慮。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分辨,請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當然歡迎大家詢問我喔!!!

謝謝大家看完這長篇大論 😗
#物理治療師 #白面書生物理治療師 #呼吸物理治療 #呼吸與身體平衡
#肩頸痠痛 #舊傷復發
#身心探索 #呼吸探索
#一招定生死都是騙人的 #身體的宇宙太大了

😎❗你的駝背不是他的駝背❗駝背是一個俗名,大家對於駝背的定義都不太一樣,那你知道駝背是有分類型的嗎?駝背到底要不要挺胸? 駝背到底要不要夾背? 駝背到底要不要延伸脊椎?主要就是看每個個案的狀況 給予適合的調整策略!如果在不同類型的之間吵誰的...
24/04/2024

😎
❗你的駝背不是他的駝背❗

駝背是一個俗名,大家對於駝背的定義都不太一樣,那你知道駝背是有分類型的嗎?
駝背到底要不要挺胸? 駝背到底要不要夾背? 駝背到底要不要延伸脊椎?
主要就是看每個個案的狀況 給予適合的調整策略!
如果在不同類型的之間吵誰的理論才是對的...那是不是就沒有意義了呢!!
讓我來分享常見的駝背型態吧!
----
#駝背有分型態
👉 #圓肩型態 :
主要問題是來自於肩胛骨卡在外展的位置,或者是肩膀卡在內旋位置。
通常可以看到這類型個案的手背是朝前方的,且手通常都抬不高。
如果是很純粹的型態,練背效果非常好,但可惜常常都伴隨其他問題,所以練背的效果會卡在一個瓶頸。
這類型的個案,常伴隨心肺問題,循環問題,情緒面較容易出現沒自信、能量低落、放棄心態。
#常發現內臟與呼吸調整完就好很多 (心臟、肺臟、氣管食道)
#常發現有些人是情緒姿勢
任何問題都是有複合性的,如果調整不佳請重新評估。
-
👉 #胸椎後凸型態 :
主要問題是來自於胸椎後凸變形,常因為這樣導致肋骨卡住也伴隨圓肩型態問題。
常常伴隨骨盆前傾、烏龜脖、富貴包, #自律神經問題、呼吸不順等
針對此類型,要以脊椎延伸策略為優先,在控制肩胛骨位置 #只練夾背會愈練愈慘
情緒方面通常出現在 生活壓力大,勞力工作者身上。
#常發現內臟與呼吸調整完就好很多 (心臟、肺臟、肝臟 氣管食道)
#常發現有些人是情緒姿勢
任何問題都是有複合性的,如果調整不佳請重新評估。
-
👉 #骨盆前移/ #胸腰連結後凸型態 :
俗稱 懶人站姿
主要問題來自於 骨盆前移,導致上腹部後移,長期導致胃、肝功能受到影響(當然也可能是反過來影響)
常常伴隨 內臟問題,呼吸障礙,過度疲勞,腿後小腿緊繃等。
調整此類型,需要以肋骨骨盆排列,呼吸調整,以及胸腔腹腔平衡為優先,再調整脊椎延伸以及肩胛骨控制等等。
#常發現內臟與呼吸調整完就好很多 (胃、肝、氣管、食道、小腸、十二指腸等)
#常發現有些人是情緒姿勢
任何問題都是有複合性的,如果調整不佳請重新評估。
-
👉 #骨盆後傾型態 :
#這就是很多人騎車腳都喜歡開開的原因
主要問題來自於骨盆後傾,或者因為髖關節跑位導致的骨盆障礙。
這類型的駝背通常是一個大弧形的身體。
常伴隨 女性經痛,內臟障礙,循環代謝差,呼吸不順,啤酒肚(大肚子)等
情緒方面 通常涵蓋很多人生的故事(創傷病史) 或這類型的人很容易忍氣吞伸
處理方式就是讓骨盆回正為優先(可能是髖關節造成就需要先調整髖關節,如果是骨盆就先調骨盆)通常就會明顯回證了,再注意脊椎延伸,肩胛骨控制等等。
#常發現內臟與呼吸調整完就好很多 (小腸、大腸、子宮、攝護腺、膀胱、直腸等)
#常發現有些人是情緒姿勢
任何問題都是有複合性的,如果調整不佳請重新評估。
-
👉 #複合性型態 :
那通常駝背都是很多原因造成的,很少是單一型態,所以最後就會希望是以整體調整為主,而不是只有一種治療策略。
可以先評估 每一種類型 誰才是主要影響者,然後以百分比來看待,擬定調整計畫,一步一步執行,不太可能一招就治百病。
舉例:
調整骨盆後 整體都變挺了,那就代表 骨盆要先 再來脊椎延伸 再來肩胛骨 呼吸等等
調整肩胛骨後 整體都變挺了,那就代表 肩胛骨要先再觀察誰是次要
調整呼吸 內臟 情緒等 整體都變挺了,代表問題不單純是肉體上。
-
#不選擇只給一種策略的專業人士
駝背有很多東西影響 包含:肩胛骨、肩膀、脊椎、肋骨、骨盆、髖關節、內臟、情緒、呼吸等等,彼此之間都互相影響
通常都會是一套策略去一起執行。
練背也好、挺胸也好、延伸脊椎也好、調整也好、其他策略也好都是一套工具,
#工具不會有錯錯的是人 所以評估正確,給予調整策略,不用互爭理論才是正解。
#答案都在個案身上 去吧! 去找吧!!
-
因為調整細節很多,所以就以大概念跟大家分享,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指教留言私訊我,我只要有空都會回答喔!!
如果喜歡 請大力分享 標記我 😁😁

#駝背 #圓肩 #骨盆前傾 #骨盆前移 #骨盆後傾 #肩內旋 #髖關節前移
#物理治療師 #身體調整
#呼吸很重要 #內臟很重要 #情緒很重要 #全部都重要

😎❗物理治療是什麼❓❗我受傷了,我該看什麼病,我相信是很多人的困擾。那近幾年愈來愈盛行的物理治療到底是什麼,他跟你有關係嗎,請讓我來分享給大家知道~- #物理治療與生活息息相關  #只要活著就跟物理治療有關物理治療一詞是翻譯過來的英文為  ...
04/04/2024

😎
❗物理治療是什麼❓❗
我受傷了,我該看什麼病,我相信是很多人的困擾。
那近幾年愈來愈盛行的物理治療到底是什麼,
他跟你有關係嗎,請讓我來分享給大家知道~
-
#物理治療與生活息息相關
#只要活著就跟物理治療有關
物理治療一詞是翻譯過來的
英文為 Physical Therapy
Physical 身體的 從希臘文 Phusis (自然) 延伸而來
Therapy 治療 從希臘文 Therapuein(醫療) 延伸而來
所以直譯的話 我們是身體的治療師
利用符合自然的方式(物理) 來治療身體,再加上實證醫學及學理支持,藉由儀器協助、徒手調整、運動計劃來幫助有需要的人。
-
#物理治療的定位
我們稱自己為 #肌肉骨骼專家, #動作分析專家, #疼痛減緩專家,主要在處理功能障礙。
舉例:
醫生主要處理結果像是,椎間盤突出、肌肉拉傷、關節疼痛,這些以發生的事實,藉由打針吃藥來降低疼痛,必要時則會開刀處理。這個稱為 #結構傷害,對組織修復來說是必要的,絕對沒問題。
物理治療師主要針對原因像是,椎間盤突出是因為姿勢不好還是因為肌肉力量不足;肌肉拉傷是因為有錯誤出力,代償問題還是肌肉有失衡狀況;關節疼痛是因為肌力不好,骨頭排列歪掉還是因為生活習慣問題? 這個稱為 #功能傷害 ,解除造成疼痛的原因,等待修復狀況回復,就可以治根本。
👉物理治療師是醫療人員裡,最熟悉肌肉使用,關節健康以及功能障礙的職業。
就像心臟科醫師,腸胃科醫師,骨科醫師各專業不同,有針對的方向。
#物理治療針對的就是肌肉神經骨骼的功能障礙問題
-
#物理治療也有分科別
👉 #骨科物理治療 : 各種疼痛、關節炎、五十肩、網球肘、高爾夫球肘、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板機指、椎間盤突出、肌肉拉傷、韌帶拉傷、姿勢體態問題、運動傷害、手術前訓練、手術後照護以及訓練、內臟筋膜異常、不明原因疼痛、核心力量問題、動作失能障礙、呼吸功能異常、日常生活有障礙等等等,除了開放新傷口,骨折,癌症之外都有可以協助的地方。
👉 #神經物理治療 : 腦中風、脊隨損傷、神經傷害、腦部病變、巴金森氏症等等等
👉 #心肺物理治療 : 胸腔手術後照護、心血管手術後照護、心臟病、肺部疾病、呼吸障礙、慢性阻塞性呼吸疾病、限制型呼吸疾病、心肺功能不足、容易疲累等
👉 #小兒物理治療 : 早產兒產生的問題、腦性麻痺、發展遲緩、泛自閉症、過動症合併注意力不集中、唐氏症、各類天生疾病,泛指小朋友的各種狀況都會有我們的介入。
👉 #運動場邊物理治療 : 運動競技場邊防護、訓練及技能強化、受傷後專業照顧。
👉 #女性健康物理治療 : 產前產中產後不適、肌力強化、經期調整、懷孕及妊娠照護等等
👉 #銀髮長照物理治療 : 老人照顧、銀髮體適能、高齡醫學、肌少症等等
還有其他相關的次專科。

幾乎從出生到死亡之前都可以看到我們的影子(如果有需要的話拉)
-
#物理治療處理方式
分為三大類
👉 #儀器治療 :利用各種儀器來加速身體的修復,所以不是瞬間改變的,舉例:如果本來要六個月,可以加速到四個月復原這樣,常用的儀器有:電療、超音波、冷/熱療、水療、光療、震波、牽引、雷射、磁療等等
👉 #徒手治療 :理學評估後,發現問題到底來自於哪裡,協助調整身體回到理想位置,讓受傷區域更快回復(否則再不好的狀態要修復也會變慢),常用的方式有:關節鬆動術、肌筋膜鬆動術、循環調整(淋巴、動/靜脈)、內臟筋膜鬆動術、顱骨調整、探索身心的學派等等
👉 #運動治療 :動作分析後來判斷到底是什麼問題,肌肉失衡,是誰需要放鬆,誰需要活化,還是因為不好的姿勢需要矯正或訓練等等 常用: 動作分析 、肌肉活化、感知訓練、神經肌肉連結、功能性訓練、呼吸訓練、增強訓練、姿勢矯正、放鬆伸展等等
--
#每個治療師有擅長的科別
因為科別很多,所以不太可能一個人顧全部的科別,那就造成有些人會專精在某些科別上,像有人比較專精在骨科,有人在神經,有人在運動防護等等
那分科後又分成治療方式,有的人喜歡運動治療多一點,有的人喜歡徒手治療多一點。
所以找對適合的治療師,對自己與治療師都有保障
但也請治療師發現個案不適合你就盡快轉介到適合的地方,不要硬留在自己身上,覺得自己才是對的哦😅
--
#物理治療也有弱點
1. 因為科別很多,所以很容易都不專精
2. 學理很好,但在實際操作上卻不太行,尤其又以運動體感最為明顯
3. 太容易以理學來取代 專項技術 的經驗問題,應和專項教練討論
4. 很難分辨活化與強化的差別,建議可以跟該專業人士討論
5. 太以骨骼神經肌肉為全世界,人體其實有很多系統會互相影響
#各項專業合作才是最理想的
物理治療師、專科醫師、體能教練、專項教練、心理諮商、其他運動專家、其他相關專業等等,有些地方會有重疊的專業,應互相討論而不是互相指責。
每一項專業都有其優點及弱點,希望大家在討論時 好的要說明、不好的也要說明,這樣才能更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裡喔!!
不知道怎麼尋找可以問我喔!

謝謝大家~

#物理治療簡介
#物理治療很廣但很難
#不知道找什麼專業可以問我
#白面書生物理治療師

😎❗呼吸探索系列---第一階段❗這堂課不是在控制呼吸 這堂課不是在控制呼吸這堂課不是在控制呼吸 這堂課不是在控制呼吸這堂課不是在控制呼吸 這堂課不是在控制呼吸----前言----呼吸順與不順是身體的指標呼吸有狀況代表身體也有問題。有些情況直...
03/03/2024

😎
❗呼吸探索系列---第一階段❗
這堂課不是在控制呼吸 這堂課不是在控制呼吸
這堂課不是在控制呼吸 這堂課不是在控制呼吸
這堂課不是在控制呼吸 這堂課不是在控制呼吸
----前言----
呼吸順與不順是身體的指標
呼吸有狀況代表身體也有問題。
有些情況直接調整呼吸會變好
但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在治標不治本喔!
找到造成呼吸出現障礙的線索,那身體自然就會通順,影響的問題自然就會解除囉。
重點是 #解除後不用控制也能維持

這個課程是融合了 我從小學到高中體育班的體感經驗以及物理治療知識 再加上我上過的國際課程 融合出來的,並不是只有DNS而已~,所以請各位不要認為這是DNS系統的內容,是不一樣的喔!
我上過的課程有
👉LDT(淋巴引流系統)
👉DNS(動態神經穩定術)
👉SCS(拮抗鬆弛術)
👉3Dmaps CAFS(動作系統)
👉Fascia fitness(筋膜系統)
👉NKT(神經動能療法)
👉Visceral venous (內臟靜脈)
----以下簡介

第一階段也分成兩部分
👉 # #呼吸與身體平衡
一天呼吸高達兩萬多次,只要呼吸出現障礙就會一點一滴的累積,兩萬多次後的結果是很恐怖的。
但重點在於,造成呼吸有狀況的原因很多
呼吸系統、骨骼系統、內臟系統、顱骨系統、循環系統、肌肉系統、自律神經系統、能量系統、情緒系統、感知系統、動作系統、創傷經歷、習慣問題,環境壓力等等等
如果靈性能力高一些的人,這堂課也會讓你可以與身體對話,如何找到身體的線索。
再不好的身體都有目前的線索,不強迫改變,但也不過度放縱。如何拿捏,身體會告訴你。
這堂課就是在分享這些東西!

之前經驗很多人上完這堂課希望可以講更多動態的部分,
其實秘密在這裡:
建立好的環境給身體,身體的動作就能自然完美。
只要在耐受度之下的挑戰,都不用控制,那就不必要再「控制身體拉」
當然要學會新技巧 新技術 挑戰新重量 避免傷害等 需要控制的能力,我們會在下一篇的延伸課程與大家分享。
👉 #呼吸與身體平衡不同層連結
這個階段主要是延續上面那堂課的延伸,因為需要說明的事情太多,所以把它延伸出來說明~
身體不是2D平面,矢狀面、冠狀面、水平面而已,還有深層與淺層。
同一層如何平衡,不同層如何平衡?
我稱它為 #香腸理論😂 (有興趣趕快來找我討論~)
有時候操作者覺得是往右邊,但個案感覺是往左邊,那誰是對的?
左邊?右邊?
其實有時候是一人感受到深層,一個人是淺層哦!
那如何探索~ 請敬請期待~~

有興趣的人歡迎留言或私訊 我才知道是否要開工作坊與大家分享~
#呼吸與身體平衡
#深淺層探索
#不控制身體自然就會順
#原來控制才是有問題的象徵

Address

Taipei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白面書生 物理治療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白面書生 物理治療師: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