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8/2025
這篇寫於2021年,分享一下自己的成長歷程應該不為過吧,歡迎大家看看被病人罵的故事🤪
📷偷渡結尾一張加拿大🇨🇦班夫纜車🚡
——————
有感而發,約莫10+年前,我實習上工的第一個月,兢兢業業的很想好好表現,某天一位穿寶藍色套裝的女士踩著高跟鞋進來,她打扮的就像連續劇裡會出現的職場女強人,拿著轉診單主訴是要做某個牙齒的根管治療,想當然爾我就是先開x-ray請她拍片子,做完詳細的檢查後,報告主治醫師,那時因為本院的牙髓病科醫師尚未開診,所以一概的做法就是請病患開診後自行致電預約看診。所以看起來也不用主治醫師出馬,他拿了印章要我自己去跟病人解釋,沒想到我一解釋完,這位原本還笑盈盈的女士瞬間翻臉,在候診區大吼大叫,說她今天來為什麼不能治療???她來了結果拿到一張預約單???她連她今天看哪個醫生都不知道!為什麼還要付掛號費!!!!!!!
嗯真的嚇壞我了,在滿滿都是人的候診區被這麼咆哮,事到如今想到還是捏一把冷汗,我趕緊逃回診間,找主治醫師求救,主治醫師派出住院醫師學長來解決,當我們回到候診區時,那位寶藍色套裝女士翹著二郎腿趾高氣昂的。
“她就是在等我們要怎麼回應她的”我在心裡暗暗的想。
她一再強調我們當天什麼都沒做,卻要付掛號費,她質問說今天幫她做了什麼???
學長很冷靜的說,我們幫你檢查並且診斷出這個牙齒需要做根管治療,但因為現在根管治療的醫師還沒開診,所以建議你等開診之後再預約。
最後女士仍然堅持我們什麼都沒做,不能收掛號費,退號處理,她悻悻然的把轉診單也一起帶走。
回家路上,我坐在公車上邊想邊哭,那天大概是我第一次被病人罵哭。.......病人啊,翻臉比翻書還快呢。前一秒她還客客氣氣的讓我檢查,後一秒就完全不留情面的大呼小叫了。
——————
我當住院醫師的時候,某次幫一個病人做顯微根管治療,治療了好幾次,一直沒找到原本覺得可能存在的鈣化根管,病人自己是可以理解並接受的,再加上症狀已改善許多,並沒有任何抱怨。但病人的太太當天剛好有到場,卻無法接受,她在診間外怒罵我說:
那找不到怎麼辦!就要這樣不了了之嗎???
好一個不了了之,我又努力的和這位第一次出現的病人太太解釋了一次,病人臉上帶著歉意,病人的太太還嗆了我一句:
醫生你眼睛瞪那麼大幹嘛?
我眼睛本來就長這樣。
——————
當然好的病人很多,只是時間過了再久我也不會忘。
在訓練的過程盡量的學習嗅到危險的氣息,觀察氣氛、避開可能發生的衝突也是我除了醫術之外一直在努力的部分。
每個人都可以很輕易的表達自己的不爽、委屈、不諒解,在各種面對面叫罵、院長信箱、google評價,可以公審對方,可以事後再刪文道歉說那不是本意,好像也都不用負責噢?然後努力付出的那方躲起來哭,這真的不知道是什麼道理。
常常被病人抱怨,是因為等太久、不能今天看、掛錯號要轉診等等,被罵常常都不是自己做過的事情,而是他們想要卻沒幫他們做到的事情。
這世界運行的方式真的好難承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