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你說說「心」裡話-陳莉婷心理師

婷你說說「心」裡話-陳莉婷心理師 我是陳莉婷諮商心理師,我會在這裡跟大家聊聊生活裡的心理學。

有諮商需求/講座課程/文章邀約,請來信詢問:listentoyou2022@gmail.com
(1)

🌿 不要太努力,愛一個只愛自己的人⁡有時候,我們在一段關係裡太努力,努力理解、努力包容、努力修補,努力到最後,反而迷失了自己。⁡我最近讀完一本讓我心有戚戚焉的書——《不要太努力愛一個只愛自己的人》。書裡寫了五個真實的諮商故事,每一位走進諮商...
14/10/2025

🌿 不要太努力,愛一個只愛自己的人

有時候,我們在一段關係裡太努力,
努力理解、努力包容、努力修補,
努力到最後,反而迷失了自己。

我最近讀完一本讓我心有戚戚焉的書——
《不要太努力愛一個只愛自己的人》。
書裡寫了五個真實的諮商故事,
每一位走進諮商室的女性,都有一個共同點:
她們愛上了「只看見自己」的人。

這類自戀型伴侶表面上看起來迷人、有自信,
但他們的世界只有「我」。
他們習慣在關係裡主導、批評、忽略,
卻從不真正看見你的感受。
而你,可能早已在一次次的自我懷疑中,
忘記自己其實也值得被理解。

書裡有一句話我很喜歡:
「好的關係,不是誰說得多,而是誰聽得懂。」
這句話像一面鏡子,讓我重新想起
那些願意「聽見你」的人,才真的能「愛你」。

如果你在愛裡感到疲憊、焦慮、被否定,
或許不是你不夠好,
只是你在錯的關係裡,用對的方式去愛了。

學會離開不是懦弱,
而是一種新的溫柔,
是把愛重新交回給自己。

📖 書名:《不要太努力愛一個只愛自己的人》
作者:邱雨薇
推薦給在愛裡總是太用力的你。

【別再量錯人!心理師教你破解「戀愛腦 的迷思】⁡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一頭栽進「戀愛腦」,明明睡不好、吃不下,卻還要一直想他/她…😵‍💫⁡心理師小提醒,別再暈錯人!快學會這5招,救救你的心💖⁡1️⃣ 暫停情緒輸出先給自己緩衝區,問自己:是真喜...
21/05/2025

【別再量錯人!心理師教你破解「戀愛腦 的迷思】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
一頭栽進「戀愛腦」,
明明睡不好、吃不下,
卻還要一直想他/她…😵‍💫

心理師小提醒,
別再暈錯人!
快學會這5招,
救救你的心💖

1️⃣ 暫停情緒輸出
先給自己緩衝區,
問自己:是真喜歡?
還是被被關心的感吸引?

2️⃣ 不對等關係警戒線
別總是你倒貼、
對方冷冷回訊息。
健康關係要雙向互動📲↔️💬

3️⃣ 觀察行動,不只甜言蜜語
留意他/她願不願意
花時間約你、記得小細節。
真心靠行動證明🏃‍♀️❤️

4️⃣ 分清「對你好」&「對大家都好」
如果對每個人都貼心,
別急著自我膨脹,
先觀察:只有你才有特別待遇嗎?🔍

5️⃣ 把自己放回生活核心
別讓感情成為唯一寄託,
多培養興趣、充實社交,
讓愛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真正值得你愛的人,
不會讓你焦慮失眠、無限腦補,
而是帶給你「穩定感」和「安全感」。

與其盯著對方喜不喜歡你,
不如先問自己:
「這段關係,真的讓我幸福嗎?」✨

❤️‍🩹 轉給還在「戀愛腦」的朋友,
一起醒醒吧!

「不是所有道歉都值得原諒,尤其是沒有改變的那種。」⁡你有過這種經驗嗎?⁡對方道歉了,我們也許會心軟,想要原諒他,覺得「算了,他道歉了,應該沒事了吧」。但其實,我們心裡知道,不是所有的道歉都值得原諒,尤其是那種沒有改變的道歉。⁡道歉不只是說「...
19/05/2025

「不是所有道歉都值得原諒,尤其是沒有改變的那種。」

你有過這種經驗嗎?

對方道歉了,我們也許會心軟,想要原諒他,覺得「算了,他道歉了,應該沒事了吧」。
但其實,我們心裡知道,不是所有的道歉都值得原諒,尤其是那種沒有改變的道歉。

道歉不只是說「對不起」而已,它應該是對自己行為的反思,是希望不再犯的決心。
如果每次都是一句空洞的道歉,卻從來不見改變,那不叫道歉,那叫逃避責任,甚至是讓你繼續承受傷害。

有時候,原諒不是一種義務,而是一種選擇。
選擇對自己好,選擇不再讓自己一直重複傷。
如果道歉背後沒有真心的改變,那麼,也許該放下這段關係,給自己一個乾淨的開始。

你覺得呢?曾經有過這樣的心情嗎?

【 #長女症候群 妳有嗎?】⁡總是扛責任、懂事又貼心,但你的需求,誰來在乎?⁡從小到大,你是不是也這樣:⁡* 不想讓爸媽擔心,什麼都往肚裡吞* 明明很累,還是撐著把事情做完* 習慣照顧大家,卻忘了自己也需要被擁抱⁡這不是堅強,而是習慣了沒有...
11/05/2025

【 #長女症候群 妳有嗎?】

總是扛責任、懂事又貼心,
但你的需求,誰來在乎?

從小到大,你是不是也這樣:

* 不想讓爸媽擔心,什麼都往肚裡吞
* 明明很累,還是撐著把事情做完
* 習慣照顧大家,卻忘了自己也需要被擁抱

這不是堅強,而是習慣了沒有選擇。
但,長女不是超人,也需要喘息和溫柔。

這篇圖文寫給那個「總是逞強的大姐」:
教你怎麼放下重擔,找回自己的人生主場。

留言區跟我說:
你是哪一型長女?
A. 工作一手包辦型
B. 家裡照顧全家型
C. 情緒總是壓抑型
D. 其實我不是長女,但懂這種感覺

也歡迎分享給你心中那個最堅強、卻也最需要被愛的她🥰

【分手後的你,好像變得不認識自己了?】⁡有時候,最痛的不是失去那個人,而是那段關係裡,我們把自己忘了。⁡曾經是「我們」的一切,如今要重新找回「我」是誰——這不容易,但也正是療癒的開始。⁡你是否也曾有過這些感覺:⁡☑️一刷到對方社群就心痛?☑...
04/05/2025

【分手後的你,好像變得不認識自己了?】

有時候,最痛的不是失去那個人,
而是那段關係裡,我們把自己忘了。

曾經是「我們」的一切,
如今要重新找回「我」是誰——
這不容易,但也正是療癒的開始。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些感覺:

☑️一刷到對方社群就心痛?
☑️明明已經分開了,還在等他回訊息?
☑️忍不住一直回想過去的點滴?

這篇圖文是寫給正在療傷的你:
讓你一步步回到自己、慢慢鬆手、重新連上新的支持系統。

也歡迎分享給你正在陪伴的朋友,一起走過這段「重建自己的路」!

【有時候,你需要的不是「加油」,而是「你辛苦了,休息一下吧!」】⁡我們常常被告訴要加油,要堅持,生活中的每一刻好像都在提醒我們必須不停向前。但有時候,我們是不是也該停下腳步,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加油」的背後,總是隱藏著一份不敢停歇的壓力...
29/04/2025

【有時候,你需要的不是「加油」,而是「你辛苦了,休息一下吧!」】

我們常常被告訴要加油,要堅持,生活中的每一刻好像都在提醒我們必須不停向前。但有時候,我們是不是也該停下腳步,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加油」的背後,總是隱藏著一份不敢停歇的壓力,彷彿不停追求才是成功的唯一方式。但如果每天都在逼自己向前,當我們有一天停不下來時,會不會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盡?

其實,真正的勇氣,不是一直拼命向前,而是知道在累的時候,該給自己一個停頓的空間,給自己一點喘息的時間。

你值得的,不只是「加油」,更是那句「你辛苦了,休息一下吧!」。允許自己放慢腳步,聆聽自己的需求,給心靈一個短暫的休憩,這樣才能更有力量迎接下一段旅程。

休息,不是懶惰,而是愛自己的方式。💖

【暧味中如何辨別對方的真心?】⁡你是否曾經在感情中感覺到困惑,不確定對方的真心?其實,愛並不是只有甜言蜜語,它還需要行動來支撐。這裡有三個方法,幫助你辨別對方的真心:⁡🔍 觀察行動,而非僅聽言語言語可以甜美,但只有行動才是真正反映對方真心的...
28/04/2025

【暧味中如何辨別對方的真心?】

你是否曾經在感情中感覺到困惑,不確定對方的真心?其實,愛並不是只有甜言蜜語,它還需要行動來支撐。這裡有三個方法,幫助你辨別對方的真心:

🔍 觀察行動,而非僅聽言語
言語可以甜美,但只有行動才是真正反映對方真心的表現。

📅 給關係設立期限
若關係長時間無解,不妨問問自己是否真在收穫愛,還是一直在等待。

💖 尊重自己的需求與底線
要找到能夠給你真正安全感的關係,不要妥協於不符合自己需求的愛。

愛情不該只是等待,它應該是彼此選擇與珍惜。若你感受到的愛是痛苦的,請給自己勇氣問問:「這樣的愛,真的是我所需要的嗎?」

#真心 #愛的選擇 #關係健康 #情感智慧

他是不是變了?也許你早有察覺了...⁡有時候,一段關係的變質,並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藏在「訊息變冷淡」、「約會不熱情」、「情緒問題不了了之」這些日常細節裡。⁡你是不是也曾經這樣懷疑過:⁡✔️他回訊越來越敷衍✔️見面總有藉口推掉✔️一起規劃未...
22/04/2025

他是不是變了?也許你早有察覺了...

有時候,一段關係的變質,並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藏在「訊息變冷淡」、「約會不熱情」、「情緒問題不了了之」這些日常細節裡。

你是不是也曾經這樣懷疑過:

✔️他回訊越來越敷衍
✔️見面總有藉口推掉
✔️一起規劃未來時,沒有你的名字
這些看似微小的改變,可能正是他想離開的預兆。

你值得一段願意努力、願意修補的關係。
如果你發現這些徵兆,別急著責怪自己。
💡先好好問問對方,也問問自己:
「你還願意繼續努力嗎?」
「他,還把你放在心上嗎?」



看到這裡的你,也許正經歷著類似的低潮,
或許你有朋友正處在「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轉發這篇貼文,讓我們一起陪伴更多在關係裡感到孤單的人。

當我們的伴侶失聯,內心的焦慮、痛苦總是無法輕易釋放,如何保持冷靜、保護自己呢?來看看這幾個步驟,也許能給你一些支持:⁡1️⃣ 先穩定自己的情緒情緒是我們的導航,先讓自己冷靜下來,才能理性面對這段關係。⁡2️⃣ 試著理解對方的模式是不是有預期...
18/04/2025

當我們的伴侶失聯,內心的焦慮、痛苦總是無法輕易釋放,如何保持冷靜、保護自己呢?來看看這幾個步驟,也許能給你一些支持:

1️⃣ 先穩定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我們的導航,先讓自己冷靜下來,才能理性面對這段關係。

2️⃣ 試著理解對方的模式
是不是有預期過他/她的行為?能否理解對方的依賴模式、習慣,或許會幫助你更冷靜面對這段關係的挑戰。

3️⃣劃清界線、表達需求
別怕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求,讓對方知道自己所期望的,也保護自己的情感空間。

4️⃣ 思考這段關係的健康度
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受傷或無法得到滿足,或許該停下來思考這段關係是否真的符合你的需求。

每一段關係,都需要相互的理解與尊重,讓我們都能在愛與界線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

#情感智慧 #自我保護 #情感健康 #戀愛心態

「溝通不是為了贏,而是為了被理解。」🔑⁡有沒有這樣的時候…跟人溝通的時候,明明只是想表達自己的感受,結果卻變成了一場爭論?⁡你強調的每一個觀點,對方都想反駁,而你也急著證明自己是對的,越說越激動……但最終,誰也沒有聽到對方的心聲。⁡其實,溝...
16/04/2025

「溝通不是為了贏,而是為了被理解。」🔑

有沒有這樣的時候…
跟人溝通的時候,明明只是想表達自己的感受,結果卻變成了一場爭論?

你強調的每一個觀點,對方都想反駁,而你也急著證明自己是對的,越說越激動……但最終,誰也沒有聽到對方的心聲。

其實,溝通最重要的,根本不是誰贏了誰輸了,而是能不能真正理解彼此的想法與感受。當你停下來聆聽對方時,真正的連結才會發生。💭

下次當你感覺自己快要吵起來時,試著想一想:這場對話,我是想讓對方了解我,還是只是想證明自己對呢?你會發現,當你放下「要贏」的心態,真正的理解才會進來。🌱

如果這段話有共鳴,分享給你的朋友吧!也許下次他們能在對話中聽見你,也讓自己被聽見。💬💖

#溝通的藝術 #理解彼此 #情感連結 #人際關係 #生活智慧

【伴侶突然消失?心理學解析「人閒蒸發」的背後原因】⁡當你以為他會說「我們聊聊吧」  結果他選擇直接消失——⁡這種「人間蒸發式分手」  不是你不夠好,而是他不會處理情緒。⁡🔍 心理學上,這樣的消失行為可能來自:  ☁️ 逃避型依附:習慣把情緒...
14/04/2025

【伴侶突然消失?心理學解析「人閒蒸發」的背後原因】

當你以為他會說「我們聊聊吧」
結果他選擇直接消失——

這種「人間蒸發式分手」
不是你不夠好,而是他不會處理情緒。

🔍 心理學上,這樣的消失行為可能來自:
☁️ 逃避型依附:習慣把情緒壓著不說,遇到衝突就直接退場。
🌪 情感過載:壓力一來就選擇斷訊,把消失當成一種自我保護。
🧊 關係冷卻:其實早就想分開,但選擇用沉默讓你放手。

但你要知道——
不告而別,是對一段關係最不負責的告別。

📌 留給消失的人一點空間,
也請記得,把尊重與愛留給自己。


留言說說:
你曾經遇過「人間蒸發」的對象嗎?
你的心,是怎麼慢慢癒合的?

📲 分享給身邊那些,曾經被沉默傷過的朋友。

#人間蒸發 #分手心理學 #逃避型依附 #療癒關係 #情緒教育 #親密關係修復

【喜歡但不能在一起的人,我該怎麼放下、放過自己?💔】⁡💭 喜歡一個人,卻無法走在一起,是一種遺憾也是一種學習。  如果你也在這段路上卡住了,試著從這五個方向,慢慢放過自己吧:⁡⁡🔹 1|允許自己難過,但設限時間情緒來了就讓它來吧,難過很正常...
11/04/2025

【喜歡但不能在一起的人,我該怎麼放下、放過自己?💔】

💭 喜歡一個人,卻無法走在一起,是一種遺憾也是一種學習。 如果你也在這段路上卡住了,試著從這五個方向,慢慢放過自己吧:


🔹 1|允許自己難過,但設限時間
情緒來了就讓它來吧,難過很正常。
給自己一段時間沉澱,但也提醒自己不要一直困在那裡。



🔹 2|把注意力拉回自己
不要把全部的生活重心都放在對方身上。
把心力花在學習、體驗和照顧自己上,
你會發現人生其實還有好多可能。



🔹 3|認清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有些人我們喜歡的,其實是想像中的模樣。
當我們願意看清現實,也就更容易放手。



🔹 4|給自己再次愛與被愛的機會
真正對的人會讓你感到被珍惜與理解。
你值得更好的愛,也值得更溫柔的幸福。


💡最後想對你說:
人生不是只有一種可能。 有時候,放下不對的人,
才是讓對的人靠近的開始。🌷

這次,試著好好放過自己,好嗎?

Address

Taipei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婷你說說「心」裡話-陳莉婷心理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婷你說說「心」裡話-陳莉婷心理師: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