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心智科學腦造影中心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心智科學腦造影中心 中心目的在推動人文社會跨神經科學領域之發展。

報名表單連結: https://reurl.cc/6qb4Er整個流程所需時間約 75分鐘1.造影前解說15分準備2.掃描60分(實際為45分)需要連續來兩週,希望可以找到可以配合的同學或社會人士必要條件如下:(1)中華民國國籍(2) 20...
28/08/2025

報名表單連結: https://reurl.cc/6qb4Er

整個流程所需時間約 75分鐘

1.造影前解說15分準備
2.掃描60分(實際為45分)

需要連續來兩週,希望可以找到可以配合的同學或社會人士

必要條件如下:
(1)中華民國國籍
(2) 20 歲以上,65 歲以下
(3)無飲酒成癮或非法藥物濫用
(4)無腦部疾病,譬如中風、腦部腫瘤等
(5)正常視力與聽力(含矯正後)
(6)不排斥磁共振掃描

計畫主持人及職稱:蔡尚岳 教授
研究計畫執行單位:政治大學應用物理研究所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資訊大樓地下一樓 台灣心智科學腦造影中心
實驗者信箱:adpmrs@gmail.com
報名表單連結: https://reurl.cc/6qb4Er

你是夜貓子嗎?😴 為何早上總是特別累?科學家揭開「社交時差」如何消耗你的腦力!你是不是也這樣?生理時鐘告訴你該睡了,但手機滑著滑著就半夜了;隔天鬧鐘一響,卻得拖著沉重的身體去上學或上班,一整個早上都昏昏沉沉、無法專心?這種身體想睡、但現實不...
05/08/2025

你是夜貓子嗎?😴 為何早上總是特別累?科學家揭開「社交時差」如何消耗你的腦力!

你是不是也這樣?生理時鐘告訴你該睡了,但手機滑著滑著就半夜了;隔天鬧鐘一響,卻得拖著沉重的身體去上學或上班,一整個早上都昏昏沉沉、無法專心?

這種身體想睡、但現實不允許的衝突,科學上稱為「社交時差」(Social Jetlag)。最近一篇發表在《生物心理學》期刊的研究,就深入探討了社交時差對我們大腦「抑制控制」(也就是自制力或專注力)的影響。

研究團隊找來一群晚睡的年輕人,讓他們分別在精神最好的傍晚,和最疲累的早晨進行認知測驗,並用腦電圖 (EEG) 觀察他們的大腦活動。結果發現了驚人的事實:

🧠 表面沒事,大腦早已加班中!

即使早晚兩次測驗的「表現」(速度和準確率)完全一樣,但大腦的活動卻天差地遠!在疲累的早晨,大腦為了維持同樣的表現水準,必須付出不成比例的額外努力來「補償」,就像手機開了省電模式,卻在背景瘋狂運轉一樣,耗電量極大。

這就是為什麼你明明覺得早上沒做什麼事,卻常常到中午就感到精疲力竭的原因!

🧠 你的「自制力」不是單一開關,而是專業分工!

研究更有趣的發現是,這種腦力消耗並非全面性的,而是針對「特定類型的干擾」:

抵擋「內心小劇場」的能力下降了 👎
在疲累時,我們更難抑制腦中亂竄的想法、回憶或擔憂。想專心,思緒卻一直飄走,大腦得花更多力氣把專注力拉回來。

抗拒「習慣與衝動」的能力變弱了 👎
想戒掉壞習慣或抵抗誘惑,在早上會變得特別困難。你的大腦需要更努力地去抑制那些自動化的衝動。

過濾「外界環境干擾」的能力卻沒變! 👍
令人意外的是,我們在疲勞時過濾外界視覺干擾(例如:忽略旁邊的雜物)的能力,跟精神好時差不多。

這項研究告訴我們,我們的「專注力」是多面向的。社交時差主要攻擊的是我們對抗「內在思緒」和「習慣衝動」的能力。

所以,下次當你早上覺得腦袋轉不動、無法集中精神時,別太苛責自己。那並不是你懶惰,而是你的大腦正在為你奮力加班,對抗著社交時差帶來的隱形成本!

#社交時差 #夜貓子 #大腦科學 #抑制控制 #專注力 #睡眠 #科學新知 #過勞

(原文連結我們一樣放留言)

🌙 為什麼有些失眠的人,對「自己的身體感覺」特別敏銳?這篇研究想探討的就是這個問題。研究團隊發現,有些失眠症患者對自己內在感受(像心跳、情緒、緊張感)特別敏銳,甚至在夜晚會經歷「意識狀態的變化」──比如感覺自己半夢半醒、腦袋開分頁 。研究的...
22/07/2025

🌙 為什麼有些失眠的人,對「自己的身體感覺」特別敏銳?

這篇研究想探討的就是這個問題。研究團隊發現,有些失眠症患者對自己內在感受(像心跳、情緒、緊張感)特別敏銳,甚至在夜晚會經歷「意識狀態的變化」──比如感覺自己半夢半醒、腦袋開分頁 。

研究的切入點很特別:這些「身體覺察」能力,會不會是睡不好背後的線索呢?

🛏️ 研究怎麼做的?找誰來參加?

他們找來了 37 位被診斷為失眠症的成人(平均46歲),還有 41 位睡得不錯的對照組(平均50歲),大家都填了一系列的問卷,包含:失眠程度、睡眠品質、情緒身體覺察、以及意識體驗量表。重點在於:「你對自己的感覺到底有多敏銳?你在夜晚有什麼特殊意識體驗?」

🔍 結果一:失眠者真的比較敏感!

和一般人相比,失眠者在「感覺身體狀態」(像是緊張、心跳)與「情緒覺察」上分數明顯比較高(而且是統計顯著的高 📈)。也就是說,他們在夜裡更容易注意到身體與情緒的變化,像開了過度敏感雷達一樣,連細微波動都感覺得到。

😓 結果二:敏感歸敏感,但很難放鬆!

這些失眠者雖然對感覺很敏銳,但在「放鬆注意力」、「不擔憂」與「相信自己感覺」這幾項上卻比較低分 。你可以想像,一個人如果感覺太靈敏、但又停不下焦慮的思緒,晚上要睡得安穩真的不容易。

🌀 結果三:內在感覺強的人,會有「意識異常體驗」

研究發現,越能察覺自己情緒的人,越可能在夜晚經歷意識變化(例如感覺快醒又沒醒、夢與現實混在一起等)。這類人在睡眠中會更常感覺「我還活著、還醒著」,讓他們對睡眠的主觀體驗變得更加不安穩,也可能更容易覺得「我根本沒睡著」。

📚 小結:感覺太靈敏,可能是一種「睡不著」的關鍵線索

這項研究點出了:不是只有壓力和咖啡會導致失眠,對自己感覺過度敏銳、卻又無法調節焦慮,可能才是真正難以入睡的「幕後黑手」。

不過研究也說,這些只是初步發現,未來還需要更大規模的研究來驗證。總之,對身體過度覺察也許不是優勢,而是睡眠困擾的開始!

原始論文: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sr.14320

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沒有聽過最美麗的謊言,例如 : 紅包幫你存起來以後當你的嫁妝/創業金、我最愛只有你、帥哥美女、有一隻被低估的股票等,小編的辛酸史歷歷在目!這次創造你最有用的價值!! 來參加一個有關說謊行為的研究!!需 1 位受試者 參加 7...
14/07/2025

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沒有聽過最美麗的謊言,例如 : 紅包幫你存起來以後當你的嫁妝/創業金、我最愛只有你、帥哥美女、有一隻被低估的股票等,小編的辛酸史歷歷在目!

這次創造你最有用的價值!! 來參加一個有關說謊行為的研究!!

需 1 位受試者 參加 7/21 的 MRI 實驗!

實驗後可獲得車馬費!!!


**實驗時間**:7/21 (一) 10:00~11:00 或是 15:00~16:00

**實驗地點**:政治大學台灣心智科學腦造影中心

**條件**:右手慣用手、無幽閉恐懼症、腦損傷、體內沒有植入金屬物質、無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焦慮症或自閉症


如果您有興趣參加,可盡快用郵件聯繫我或是在下留言!

可先填寫實驗問卷加快預約:
https://forms.gle/zUZwUBeSp5TV6k8H6

Email:112752015@g.nccu.edu.tw

🔔 溫馨提醒|MRI出入口施工通知親愛的同仁/訪客您好:目前MRI區域的出入口正進行鷹架搭設工程,為確保施工安全與通行順暢,請大家進出時務必放慢腳步、提高注意力,並配合現場指示動線通行,避免發生滑倒或碰撞等意外情況。我們已請工程單位加強安全...
25/06/2025

🔔 溫馨提醒|MRI出入口施工通知

親愛的同仁/訪客您好:

目前MRI區域的出入口正進行鷹架搭設工程,為確保施工安全與通行順暢,請大家進出時務必放慢腳步、提高注意力,並配合現場指示動線通行,避免發生滑倒或碰撞等意外情況。

我們已請工程單位加強安全措施,也請您多一份留心,共同維護彼此的安全。若有需要協助的地方,歡迎即時聯繫工作人員。

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 政大心腦中心第20期電子報來囉!🎉好奇你的睡眠如何影響大腦?😴 還是想知道再生能源發展的最新洞察?💡 本期內容精彩萬分,千萬別錯過!✨ 最新研究成果速報 ✨恭喜多位研究員在頂級國際期刊發表最新成果! #蕭又新 投資、資訊科技和環保支出對...
20/06/2025

🎉 政大心腦中心第20期電子報來囉!🎉

好奇你的睡眠如何影響大腦?😴
還是想知道再生能源發展的最新洞察?💡
本期內容精彩萬分,千萬別錯過!

✨ 最新研究成果速報 ✨
恭喜多位研究員在頂級國際期刊發表最新成果!

#蕭又新 投資、資訊科技和環保支出對臺灣再生能源轉型的影響!
#黃芸新 與 #楊建銘 週末補眠究竟是救贖還是陷阱?⏰
#葉玉珠 關於教師培訓中創意思維教學的創新方法🧠
#萬依萍 華語詞語聯想研究上的最新進展。

🔍 徵求實驗受試者 🔍
中心睡眠實驗招募國高中生參與者!🧑‍🎓
歡迎對睡眠奧秘有興趣的你報名,一同探索大腦的秘密!
https://rcmbl.nccu.edu.tw/PageDoc/Detail?fid=13816&id=34617

這些精彩內容,你絕對不能錯過!點擊連結,立即閱讀完整電子報,掌握第一手心腦科學新知!👇

🔗 電子報連結:
https://rcmbl.nccu.edu.tw/PageDoc/Detail?fid=11521&id=34643

【強力徵求13~18歲參與者,歡迎利用暑假參加】---您好:我們在徵求「多維度睡眠測量」實驗的參與者。本研究包括大腦造影、各種行為測量問卷、穿戴式腕表測量等部分。其中大腦造影耗時約為1小時,各種行為測量與問卷耗時約為1.5小時,穿戴式腕表測...
03/06/2025

【強力徵求13~18歲參與者,歡迎利用暑假參加】

---

您好:

我們在徵求「多維度睡眠測量」實驗的參與者。

本研究包括大腦造影、各種行為測量問卷、穿戴式腕表測量等部分。其中大腦造影耗時約為1小時,各種行為測量與問卷耗時約為1.5小時,穿戴式腕表測量則會在您完成上述實驗後讓您選擇是否參與。選擇繼續參與者,將給予穿戴式腕表讓您約一周後繳回。

大腦造影部分耗時約為1小時,但可能會因個別因素(例如磁振造影頭部校正、訊號穩定度、不同掃描間休息時間)而略有差異。

行為測量與問卷部分耗時約為1.5小時,包括睡眠習慣與品質、情緒焦慮、語言處理、及各種認知測驗,價值觀與態度等。

穿戴式腕表測量,將蒐集約7天睡眠健康數據,這些資料內容將包括各種心跳指標,步行跑步距離、睡眠狀況等。

如對研究流程或其他部分有任何想進一步瞭解的,都歡迎跟我們聯繫。

由於我們並不能完全瞭解您的狀況,請先閱讀以下實驗的條件,如符合資格再回覆我們您是否能夠參與。如有疑慮者,請標註選項並說明原因。
(1) 年齡13~65歲。
(2) 以繁體中文為母語者。
(3) 沒有情感性或心智疾病、腦傷、心臟血管疾病、癲癇等病史。
(4) 體內沒有植入金屬物質:鋼釘、心律調節器、人工心臟瓣膜、人工耳蝸、胰島素體內注射器、體內電極、刺激器、神經刺激器、化療等植入之藥物注射器、血管支架、磁性義眼、磁性義耳、金屬假肢、金屬關節、陰莖假體等。
(5) 口腔內沒有植入金屬假牙、固定式金屬牙套及牙齒矯正器。
(6) 沒有懷孕。
(7) 沒有幽閉恐懼症。
(8) 沒有敏感性肌膚。
若您確認以上條件皆符合,並有意願參與本研究計畫,請填寫表單留下聯絡資料、可做實驗的時段,我們會再跟您聯絡。

「本招募廣告經國立政治大學人類倫理審查委員會核准,且轉載 (貼) 不得修改內容。」

計畫主持人:張葶葶教授 政治大學心理學系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 心智大腦與學習研究中心
實驗者信箱:sleeprcmbl@gmail.com

報名表單連結: https://forms.gle/uwMVZkQf9KFffbuk8

受夠一成不變的生活了嗎?想用不同視角看不變的事物嗎?那就快點報名!!徵求[催眠感受性問卷/功能性磁振造影]實驗參與者◎ 實驗內容:本研究共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將先請受試者完成哈佛群體催眠感受性量表,並調查受試者參加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
28/05/2025

受夠一成不變的生活了嗎?
想用不同視角看不變的事物嗎?

那就快點報名!!

徵求[催眠感受性問卷/功能性磁振造影]實驗參與者

◎ 實驗內容:

本研究共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將先請受試者完成哈佛群體催眠感受性量表,
並調查受試者參加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實驗的意願,

後續將依據第一階段之催眠感受性量表結果,
邀請符合fMRI實驗資格、且有意參加後續實驗之受試者參加fMRI實驗,
會再主動通知並協調合適的時間進行後續兩階段實驗。

三階段實驗結束後都將請受試者填寫收據,詳情可預覽: 受試者同意書。

第一階段﹔ 哈佛群體催眠感受性量表 (團體施測,實驗總長約一小時)
於政治大學 心智大腦與學習研究中心舉行。
受試者將聆聽預錄的催眠提示,並自行填寫一系列的問卷,
例如:"我們讓您把頭向前低下的時候,您是否真的有把頭低下去",
以評估受試者對催眠提示的感受性。

第二及第三階段﹔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實驗 (實驗總長約兩小時,兩次):
將於政治大學 台灣心智科學腦造影中心舉行。
我們會先說明實驗內容及受試者權益,請受試者簽署同意書,
並卸除身上所有金屬物質,接著進入磁振造影儀內接受掃描,
同時聆聽催眠指示,或根據實驗者指示,觀賞影片及進行簡單的認知作業。
實驗前將透過非侵入方式,使用棉花棒在您的口腔內側輕輕旋轉20下左右,
來沾取收集口腔黏膜細胞,進行基因型態的分析。
我們的基因分析不涉及基因重組,只單純分析並檢驗參與者之先天遺傳多樣性樣貌與進行實驗時大腦活動的相關性。
實驗過程中將同步蒐集眼動訊號,並於第二階段實驗另外進行約8分鐘的結構性掃描。
實驗結束後,我們會以問卷調查受試者的催眠體驗。

◎ 實驗時間:

第一階段:哈佛群體催眠感受性量表,實驗時長約為1小時

6月24日 (週二) 下午1點、下午3點
6月25日 (週三) 上午10點
6月26日 (週四) 上午10點、下午1點

6月30日 (週一) 上午10點、下午1點
7月1日 (週二) 上午10點、下午1點
7月2日 (週三) 上午10點、下午1點
7月3日 (週四) 上午10點、下午1點

第二階段: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實驗,實驗時長約為2小時

時間暫定為7月

第三階段: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實驗,實驗時長約為2小時

時間暫定為7月

◎ 實驗地址:

第一階段: 政治大學 心智大腦與學習研究中心
第二及第三階段: 政治大學 心智科學腦造影中心

◎ 實驗參與者須符合條件:

- 右撇子
- 母語為中文
- 非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人。
- 無重大神經,血管,代謝疾病或腫瘤
- 視力正常或矯治後正常
- 聽力正常
- 體內無植入任何金屬物質,例如心臟支架、助聽器、關節置換、心律調節器、假牙等。
- 未曾罹患精神疾病(思覺失調症、情感性思覺失調症、躁鬱症、鬱症、精神官能症)
- 未曾罹患失智症與智能不足等疾病
- 未曾服用抗癲癇藥物,抗憂鬱藥物,或鎮定劑。
- 無幽閉恐懼症
- 年齡20~40歲

由於功能性磁振造影機器(fMRI)為一超高磁場的環境,身上與身體內必須無金屬物,
若您有開過刀(身體內有金屬物)、戴牙套、心律調整器者,或是有密閉空間恐懼感者,
為了您個人的安全,請勿報名本實驗!

◎ 若您有興趣參與,請填寫 受試者報名表單
表單連結: https://forms.gle/DFaYgSp8bzJFU6rQA
我們將盡速與您聯繫,謝謝。

*已參與過實驗者,請勿重複報名。

*因實驗需求,將優先招募以下受試者:
- 年齡20~40歲
- 有興趣參加後續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實驗者
- 無近視或可佩戴一般隱形眼鏡者

◎實驗主持人:台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 張惠娟助理教授
電話:+886-2-6620-2589 #10533

◎ 本招募文宣經臺北醫學大學暨附屬醫院聯合人體研究倫理委員會審查核准,轉載(貼)不得修改內容。

本研究共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將先請受試者完成哈佛群體催眠感受性量表,並調查受試者參加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實驗的意願。 後續將依據第一階段之催眠感受性量表結果, 邀請符合fMRI實驗資格、且有意參加後續實驗之受.....

 #打掃阿姨又來囉! #數位資料打掃阿姨的溫馨提醒親愛的 MRI 寶貝們,最近的資料都帶回家好好照顧了嗎?阿姨在這裡提醒大家,我們中心即將進行資料庫的大掃除囉!大掃除的日期訂在 2025 年 5 月 28 日,所以請大家務必在此之前,將重要...
26/05/2025

#打掃阿姨又來囉!
#數位資料打掃阿姨的溫馨提醒

親愛的 MRI 寶貝們,
最近的資料都帶回家好好照顧了嗎?
阿姨在這裡提醒大家,
我們中心即將進行資料庫的大掃除囉!
大掃除的日期訂在 2025 年 5 月 28 日,
所以請大家務必在此之前,
將重要的資料妥善保存,
以免不小心遺失了,
阿姨可是會心疼的呢!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撥打中心電話,
找我們帥氣的陳先生或美麗的蘇小姐。
他們可是我認識最有耐心、最貼心的工作夥伴,一定能為大家提供最周到的服務喔!

 #別再只看睡多久,大腦需要的是…..「多維度」好眠! 🧠你是不是也覺得「睡飽就好」?但其實睡眠就像幫大腦充電,品質比時間更重要!最新的研究告訴我們,健康的睡眠是個複雜的組合,不只看你睡了幾個小時喔!💡 大腦的超級修復時間!睡覺時,你的大腦...
20/05/2025

#別再只看睡多久,大腦需要的是…..

「多維度」好眠! 🧠

你是不是也覺得「睡飽就好」?但其實睡眠就像幫大腦充電,品質比時間更重要!最新的研究告訴我們,健康的睡眠是個複雜的組合,不只看你睡了幾個小時喔!

💡 大腦的超級修復時間!

睡覺時,你的大腦可沒閒著!它在忙著:
✅ 鞏固記憶:白天學到的,睡覺時會存起來!
✅ 整理神經網路: 汰舊換新,更有效率!
✅ 清除廢物: 像大掃除一樣,把大腦裡的垃圾清乾淨!

🤔 怎麼知道自己睡得好不好?

別再只看鬧鐘上的數字啦!
Buysse 教授提出了「 #多維睡眠健康模型」

從六個面向幫你檢視你的睡眠品質:

■ 規律性:固定時間睡醒,生理時鐘不會亂
■ 滿意度:醒來覺得精神飽滿/累累的?
■ 清醒度: 白天是不是精神好、不打瞌睡?
■ 時序性: 晚上睡覺、白天清醒,順應節律!
■ 效率: 躺在床上多久才睡著?半夜會醒來?
■ 時長: 大人通常需要 7-9 小時的睡眠喔!

那麼按照上面的指引該如何才可以睡得好呢?

- 固定睡醒時間:週末也別賴床太久!
- 打造舒適睡眠環境:暗、靜、涼很重要!
- 睡前放鬆儀式: 看看書、聽音樂,手機掰掰
- 白天保持活力: 適度運動和曬太陽有幫助!
- 別在床上做其他事: 讓床跟睡覺畫上等號!

😴 多維度健康好眠不只是讓你隔天有精神,更是保護大腦健康的超級妙招! 今天起,就好好關心你的睡眠健康吧!💪

資料出處:Buysse, D. J. (2014). Sleep health: Can we define it? Does it matter? Sleep, 37(1), 9-17.

📘 你可能學錯了:94招打破大腦慣性,認知心理學專家教你精準學習、輕鬆記憶✍️ 丹尼爾・威靈漢(Daniel T. Willingham)著/甘鎮隴 譯, 購書連結:https://tinyurl.com/3fv8azym最近純小編開始學習...
06/05/2025

📘 你可能學錯了:94招打破大腦慣性,認知心理學專家教你精準學習、輕鬆記憶

✍️ 丹尼爾・威靈漢(Daniel T. Willingham)著/甘鎮隴 譯, 購書連結:https://tinyurl.com/3fv8azym

最近純小編開始學習一個全新領域,結果發現自己像是把腦袋丟在老家,學得慢、記不起來,簡直快懷疑人生!這時,翻到了這本寶藏書,裡面竟然整理了 94招破解大腦慣性 的學習祕技,不看怎麼行?精選幾個妙招,保證你看了也會忍不住想試試!

▫️學會畫圖,大腦不迷路
總有些知識老是記不起來嗎?試試畫一張圖,幫它賦予「意義」,就像幫朋友加了備註,再也不會忘記他是誰。

▫️睡一覺,記憶變強
把學習分散開來,讀書 → 睡覺 → 再讀書,這樣比你一口氣死K三小時還有效得多。原來「學習好搭檔」就是睡眠!

▫️待辦清單:學習界的打怪地圖
把任務一條條寫下來,每完成一項就打勾,就像在破關一樣超有成就感!而且它不只是激勵你,還能幫你戰勝拖延怪。

▫️拆!拆!拆!讓任務變小塊
把學習任務拆成每次20~60分鐘內能完成的小目標,感覺不難做,就比較不會想拖。讓「我做不到」無法生根!

▫️開始吧!就算只做個五分鐘也好
告訴自己:「我只列一下清單就休息」,結果身體很誠實,一開始做就停不下來。因為萬事起頭最難,之後就估溜估溜一下就到了了~

▫️讓全世界知道你在努力
別一個人苦讀悶著頭,讓身邊的朋友知道你在學什麼、需要什麼,社群媒體跟朋友會成為你的啦啦隊和救援隊。

▫️把誘惑變成「獎勵」!
愛追劇?想滑手機?那就先完成今天的進度再放風。讓誘惑變成推你前進的獎勵,而不是絆腳石!

▫️中斷沒關係,不是全盤皆輸
今天沒讀書?沒關係,誰能不斷線?別把連續紀錄當聖杯,偶爾中斷一下,繼續回到軌道就好。

▫️大腦愛放空?有招對抗神遊
你可以試試大聲唸書、設計清單、甚至每10分鐘設一個鬧鐘提醒自己「嘿~還活著嗎?有專心看書嗎」

▫️吃好睡好,才能不亂飄
有規律的休息反而讓你更專注。像番茄鐘工作法那樣:「撐一下就能休息了!」這種自我激勵超有效!

▫️讓你身邊都是學習同路人
我們是社會動物,被影響是本能。當你身邊都是在進步的人,你也會忍不住跟上腳步。

▫️成功=任何一點點的進步
不用和別人比,也別拿現在的你去比理想中的你。只要比昨天多懂一點,你就贏了!

▫️學會管理焦慮,別讓情緒綁架你
⒈別放棄:提醒自己「我以前也撐過來了」。
⒉別災難:假設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你會怎麼看?沒那麼嚴重
⒊別否認:你可以說「我對考試感到緊張,但我現在在外面聚餐。我每天都有讀書,我可以等活動結束再想考試的事。」

📚 購書連結:https://tinyurl.com/3fv8azym

 #豐盛的實驗又來了  #真的是最後一次  #絕對不會再加開 #絕版的實驗  #比政大的直男還稀少表單內有以下時間可以報名,其中本周四是一次兩階段,而下週一需要來兩次,同學們可以評估那個時段是最適合自己的,一樣是很快就額滿,最好猶豫的時間少...
02/05/2025

#豐盛的實驗又來了
#真的是最後一次
#絕對不會再加開
#絕版的實驗
#比政大的直男還稀少

表單內有以下時間可以報名,其中本周四是一次兩階段,而下週一需要來兩次,同學們可以評估那個時段是最適合自己的,一樣是很快就額滿,最好猶豫的時間少一點:

5/6 (二) 行為實驗:09:00-10:00、腦造影實驗:12:50-14:30
5/6 (二) 行為實驗:10:00-11:00、腦造影實驗:14:20-16:00
5/6 (二) 行為實驗:11:00-12:00、腦造影實驗:15:50-17:30

我們是中央大學中央大學概念與語言認知實驗室,我們在徵求視覺統計學習實驗的參與者。以下為相關資訊:

【作業內容】
1. 首先腦造影實驗。由腦造影儀器內螢幕呈現刺激,受試者須依照指示此類圖像刺激做出按鍵反應。當天在了解實驗安全與受試者權益後,我們將提供更詳細的作業說明與練習。進入MRI儀器後,首先會先進行結構影像掃描,接著才進入正式實驗。正式實驗一共分成九個段落,段落中間可短暫地閉眼休息。實驗結束後,會在儀器外快速訪問受試者在實驗中的感受,並接著進行行為後測。
2. 腦造影實驗結束的行為後測為電腦化作業。由電腦螢幕呈現刺激,受試者經主試者說明及螢幕指示後,以按鍵或操作滑鼠進行反應。
3. 實驗過程中,實驗進行人員皆會全程在旁,並會提供適當的休息時間。實驗過程中,若您有任何不舒服或希望暫停實驗,隨時可向主試者提出,必要時得中止實驗。

【實驗時長】
1. 腦造影實驗:70-80分鐘
2. 事前說明 + 行為後測:約1小時
共計2.5小時

* 實驗時間皆包含實驗前解說、休息及正式實驗時間。完成報名後,符合條件者將另外寄信通知,並確認實驗時間。
* 腦造影實驗時常可能會因個別因素(例如磁振造影頭部校正、訊號穩定度、不同掃描間休息時間)而略有差異。

【實驗地點】國立政治大學 臺灣心智科學腦造影中心(資訊大樓B1)

【實驗報酬】新台幣 1000 元

【徵求對象】
▲ 年齡介於18 -30歲之健康成人,且自願參加本研究。
▲ 視力正常,或經矯正後視力正常。
(註1:實驗需自備、並配戴隱形眼鏡)
(註2:高度近視或散光較嚴重的同學較容易在實驗過程中感到暈眩不適,因此不建議報名)
▲ 個人及家族無癲癇或神經病變歷史。
▲ 個人無精神或神經疾病史,亦無長期服用藥物(如抗憂鬱、安眠)。
▲ 慣用手為右手,且不曾改過慣用手。
▲ 在台灣長大,母語為中文。
▲ 不曾做過本實驗以外的任何統計學習實驗。
▲ 體內沒有植入金屬物質:鋼釘、心律調節器、人工心臟瓣膜、人工耳蝸、胰島素體內注射器、體內電極、刺激器、神經刺激器、化療等植入之藥物注射器、血管支架、磁性義眼、磁性義耳、金屬假肢、金屬關節、陰莖假體等。
▲ 口腔內沒有植入金屬假牙、固定式金屬牙套及牙齒矯正器。
▲ 沒有懷孕。
▲ 沒有幽閉恐懼症。
* 鑒於可能產生的影像扭曲,我們會優先徵求未曾補過牙、沒有刺青、紋眉的受試者。
* 實驗當天不可化妝、做指甲、配戴瞳孔放大片或變色片。倘若無法配合請勿報名本實驗。
【注意事項】
1. 實驗進行時將視個人情況調整休息時間,因此實際所需時間因個人情況而異。
2. 主試者收到報名資訊後,將於三個工作天內寄信通知符合實驗條件者。請務必回信確認您已收到報名成功之確認信。(若未回覆將視為未完成報名)
3. 資格不符者,恕不另行通知。
4. 實驗當天請"務必"攜帶身分證參與實驗,否則視同放棄。
若您對本實驗有任何疑問,歡迎來信詢問。
主試者:詹巧恩
聯絡信箱:behavioralexp2024@gmail.com
聯絡電話:(03)4227151 #65220
本實驗研究計畫主持人:中央大學認知所 吳嫻 教授
本實驗研究計畫主持人聯絡信箱:denisewu@cc.ncu.edu.tw
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 所辦聯絡電話:(03)4227151 #65200
實驗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hcmbdDX2PXBP42nbA

Address

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Taipei
116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8:00
Tuesday 09:00 - 18:00
Wednesday 09:00 - 18:00
Thursday 09:00 - 18:00
Friday 09:00 - 18: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心智科學腦造影中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心智科學腦造影中心: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