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陳 冠宇醫師 MD, PT, MSc

隔壁老陳 冠宇醫師 MD, PT, MSc 在疾病治療與養生保健的知識迷霧裡,試著秉持理性與智慧,整合中西醫學、物理治療、運動健身等觀念和大家分享聊聊

31/08/2025

~鋼琴老師的壓力與焦慮~

週末一位超級優秀的鋼琴老師完美地完成她的演奏會,也分享了她找我治療身心症狀的過程......

章老師是老患者了,一直以來都以照顧她重要的雙手與內科問題為主,從沒聽她提過演奏會對她有很大的壓力,這次罕見地需要我幫忙她面對這次的表演,有點意外(一直以為這對她來說是小塊蛋糕 sorry)!

#心理情緒壓力 會造成諸多生理的症狀,當然也可能影響肌筋膜的張力而產生肌筋膜肌痛點,接著 #肌筋膜激痛點 的存在也會強化 #自主神經系統 的症狀,最後可能變成惡性循環~

我的角色是中醫師,從我能處理的部分先下手,在脈象上左手脈三部皆弦細緊、寸部有細絲,似乎有枕肌高位抑制的情形,理學檢查也符合,所以在頭部枕肌做肌筋膜乾針治療,同時引導她做節段式脊椎主動動作控制來提升暢通督脈陽氣,想說只剩一天多就要表演了先應應急,若搞不定可能需要結合不同專業(身心科醫師、心理師、諮商師)的火力支援,所幸,中醫整合式肌筋膜治療對她有幫助,脈象改善且症狀有緩解~

其實我能做的有限~只是 #調整肌筋膜張力、 #優化神經動作控制~
並不神奇,只是幫她強化面對壓力的生理條件~

#中醫 #情緒 #壓力 #焦慮 #身心症
#肌筋膜脈學 #乾針
#中醫整合式肌筋膜治療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0810 君綺中醫診所專家講座~最近週日不是在參加"硬斗的"(台語)工作坊(醫用超音波臨床學分課程、肌筋膜脈學)、就是在開會與參加講座,想放假了嗚嗚~今天參加的是君綺中醫診所專家講座,講座的貴賓講師是 全中華民國都很知名(三立電視台  #...
10/08/2025

~0810 君綺中醫診所專家講座~
最近週日不是在參加"硬斗的"(台語)工作坊(醫用超音波臨床學分課程、肌筋膜脈學)、就是在開會與參加講座,想放假了嗚嗚~

今天參加的是君綺中醫診所專家講座,講座的貴賓講師是 全中華民國都很知名(三立電視台 #健康零距離 節目主持人之一)的 #扶原中醫體系 總院長 #郭大維中醫師 ,來跟我們分享 #中醫肥胖症門診 的 #體重管理 實務經驗,實在很感謝他願意念在老同學的情分一早北上來幫我們上課,內容精采乾貨滿滿,有 #肥胖醫學新知、 #減重針刀治療、 #減重針灸埋線治療 、 #中西藥物治療思路、 #患者衛教與責任、 #肥胖的共病 等著實是讓我們度過法喜充滿的一個上午~

其中特別談到 #肌少型肥胖症( ),不是肥胖的人就有足夠的肌肉喔~ 這隨著台灣人口老化,盛行率也逐漸攀升,肥胖又肌少的老人比單純肥胖者有更高多重疾病或失能的風險,不可不慎~

好在現代醫學發達,西醫有新的瘦瘦筆 #猛健樂 等在台灣核准上市,而在中醫這邊也能針對患者體質、共同疾病等身體條件問題一起協同治療,幫助患者在減重過程減少不適、順利健康減重不反彈。

下午下課後下著大雨,但我更怕以後有肥胖型肌少症,只好到室內(JUST WELL 揪健康運動物理治療所|Just Well Sports Medicine Center) 來練一波,減重的重點還是需要 #均衡健康的飲食習慣 與 #規律適度的運動,大家一起 吧~

~2025台灣肌筋膜痛症整合治療工作坊~這週六由  #台灣浮針醫學會 在  #亞洲大學附設醫院 主辦肌筋膜痛症整合治療工作坊,第一次將不同的治療方法整合在一起,半天的課程相當緊湊,很榮幸的加入這次由周立偉教授領導的講師群,我負責  #肌筋膜...
29/06/2025

~2025台灣肌筋膜痛症整合治療工作坊~
這週六由 #台灣浮針醫學會 在 #亞洲大學附設醫院 主辦肌筋膜痛症整合治療工作坊,第一次將不同的治療方法整合在一起,半天的課程相當緊湊,很榮幸的加入這次由周立偉教授領導的講師群,我負責 #肌筋膜 #乾針治療 在中醫應用的部分,很高興能與各方中醫師們分享交流乾針在中醫臨床的實作部分~

學員們都很認真學習與練習,希望能有幫助大家多學會一套診治思路與技術~

肌筋膜失能的治療概念著實扮演了中西醫學整合的良好的橋樑~

#肌筋膜激痛點 不只是跟筋骨肌肉疼痛有關係,透過肌筋膜張力的傳遞與聯繫,其實和我們的 #自律神經失調、 #內臟器官症狀 如 #子宮內膜異位症、 #間質性膀胱炎、 #腸躁症、 #痛經、 #慢性攝護腺炎、 #焦慮、 #失眠、 #乾眼症、 #排尿排便障礙、 #耳鳴、 #暈眩、 #性功能障礙、 #噁心、 #心灼熱、 #腹痛 等都會有相互牽連影響。

再次感謝周立偉教授的帶領與東門中醫林以正院長的指導~

【反覆落枕、肩頸痛、膏肓痛 是啥問題!? 治療案例分享】📌症狀描述三十多歲陳先生,主訴右肩疼痛、伴隨肩頸與膏肓痛  #超過三個月,起床後常有頸部疼痛轉動困難(俗稱落枕)、  #白天心悸焦慮 、  #夜眠差易醒 、有接受推拿按摩、整復整骨、電...
14/06/2025

【反覆落枕、肩頸痛、膏肓痛 是啥問題!? 治療案例分享】
📌症狀描述
三十多歲陳先生,主訴右肩疼痛、伴隨肩頸與膏肓痛 #超過三個月,起床後常有頸部疼痛轉動困難(俗稱落枕)、 #白天心悸焦慮 、 #夜眠差易醒 、有接受推拿按摩、整復整骨、電療拉脖子等,但改善有限,症狀反覆。

🔍臨床檢查
主訴肩膀疼痛,但檢查後肩關節沒問題,加上症狀區域範圍較大(如圖一)、反覆發作,理學檢查卻發現是 頸椎椎間盤突出 的可能比較大,因此建議他在治療的同時也到醫院神經外科做影像學檢查(X光、MRI等),另外也發現頸椎小面關節障礙、 #肌筋膜脈學 檢查有胸大肌、中下斜方、闊背肌、胸鎖乳突肌等 #肌筋膜激痛點(MTrP),姿勢評估有圓肩、頭部前傾等問題,但無關鍵肌群無力或張力反射異常等神經學症狀。

☯️治療內容
在等待影像學檢查的過程,必須同時盡快進行 #非手術整合治療方案 (圖二):
#乾針 進行肌筋膜激痛點去活化與去抑制以恢復神經肌肉調控
#浮針 對淺筋膜做大範圍掃散與肌肉主動收縮以提升肌肉功能
#微創針刀 在頸椎病兆周圍做深層軟組織疤痕沾黏剝離與減壓
#手法結構治療 處理小面關節障礙以及姿勢矯正運動訓練

👉治療結果
第三次治療時,影像學檢查(如圖3)也出來,的確有多處頸椎椎間盤突出,較大的在C5/6也有頸椎弧度異常等問題,但此時症狀已大幅緩解VAS7>3、心悸焦慮感也大幅減輕、睡眠也不受影響。

第六次治療後,回診神外醫師也認為暫無手術治療的需要,叮囑注意 #姿勢調整 與 #教導後續核心訓練 後,順利讓陳先生畢業。

💖老陳碎碎念
#肩頸痠痛、 #膏肓痛、 #落枕脖子卡…幾乎已成現代人日常,一般人常做按摩、推拿、整骨、整復去舒緩放鬆,但如果還是 #反覆發作,事情就沒那麼單純了~可能有 #頸椎椎間盤突出、 #小面關節障礙、 #肌筋膜炎、 #肌肉拉傷 等問題,千萬別輕忽,還是 #盡快就醫為宜~

➡️本文個案經當事人同意照片上傳分享
➡️案例資訊僅作為中醫乾針、浮針、微創針刀治療衛教資訊,治療效果因個人病情體質與術後保養而有異
➡️任何醫療處置都有潛在風險,本文僅提供參考,實際需由醫師當面進行評估溝通而定
➡️依衛福部規定,只能作為衛教宣導,恕不回覆與提供線上醫療諮
➡️有相關問題請就近洽骨科、復健科、神經內外科、中醫科等醫師

~💦想去你的濕,就動你的肉🏃‍♀️‍➡️~這篇中醫  #去濕 文,沒穴道、沒藥膳茶飲、也沒刮痧拔罐! 就只要你”暫時”滾下沙發和3C分手,去  #運動 吧~先不用問做什麼運動,你先去動一動再說~👉我47歲我運動(有圖有真相),想  #養生 ...
08/06/2025

~💦想去你的濕,就動你的肉🏃‍♀️‍➡️~
這篇中醫 #去濕 文,沒穴道、沒藥膳茶飲、也沒刮痧拔罐! 就只要你”暫時”滾下沙發和3C分手,去 #運動 吧~先不用問做什麼運動,你先去動一動再說~

👉我47歲我運動(有圖有真相),想 #養生 #抗衰老 你各位不要只剩懶和藉口多~!!!
👉尤其 #年過四十的男人,也有 #男性更年期,別只活動你的嘴啦~

📌下了一週的雨,是否感受到環境濕氣對身體的影響呢?中醫認為外部的濕氣會影響人氣血運行使各系統功能運作受阻,而導致健康問題(體內的濕) 包括 #頭重頭暈、 #昏沉疲勞、 #水腫、 #腸胃不適、 #食慾不振、 #排便黏膩、 #腹瀉、 #皮膚問題、 #關節肌肉痠痛緊繃,甚至影響 #女性私密健康。

📌為何用運動幫忙去濕,因為運動直接活化你的肌肉而且讓你身體各系統也活絡起來,中醫理論的脾主肌肉、主運化、是氣血生化之源也是後天之本,但脾卻也是最容易受濕邪侵犯的,所以外部濕邪重時,你更要藉由” #主動使用肌肉"讓氣血運行動起來,以利脾的功能來對抗濕的影響。

🔍2022年的研究Trends Endocrinol Metab. 2022 Dec;33(12):817-827.提到黏在沙發上不運動的 #靜態生活習慣 可能會有啥”後果”呢?
1️⃣ #增加失智風險與大腦胰島阻抗
2️⃣ #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中風、心臟病等)
3️⃣
4️⃣ #增加肌少症的風險
5️⃣ #減少最大攝氧量與微循環功能
6️⃣ #減少葡萄糖代謝與粒線體效能(加速老化衰敗)

➡️💧快去動一動吧 去你的濕 沒那麼難 ~

~ #2025肌筋膜痛症整合性治療工作坊 課程推薦~6/28(週六)下午在台中  #亞洲大學附設醫院,我與周立偉教授團隊專家們合作開設肌筋膜痛症整合治療工作坊,半天的課程分享給大家~📌肌筋膜失能除了會產生" #疼痛"外還可能與  #自律神經...
26/05/2025

~ #2025肌筋膜痛症整合性治療工作坊 課程推薦~
6/28(週六)下午在台中 #亞洲大學附設醫院,我與周立偉教授團隊專家們合作開設肌筋膜痛症整合治療工作坊,半天的課程分享給大家~

📌肌筋膜失能除了會產生" #疼痛"外還可能與 #自律神經、 #臟腑功能、 #情緒心理狀態、 #內分泌、 #免疫 等功能失調有關。

📌因此 #肌筋膜失能學說 在近年來被廣泛應用在 #中醫、 #西醫、 #牙醫、 #運動防護、 #運動訓練、 #健身 等領域,各方專家也有不同的治療方式,有單點突破解鎖、3D空間再灌注、遠端調控、局部正壓負壓、剪力引流滑動等。

🔍方法很多,如果你想了解怎麼整合這些治療手段、針對不同層次筋膜問題給予適當介入,歡迎來參加由 #台灣浮針醫學會 主辦的【2025 肌筋膜痛症整合性治療工作坊】。

課程有理論與臨床實作,核心內容包括
✔ 肌筋膜解剖與神經生理機轉解析
✔ 疼痛病理學與觸發點評估技巧
✔ 四大療法實作與應用整合
👉 #浮針療法(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
👉 #乾針治療(Dry Needling)
👉 #拔罐療法(Cupping Therapy)
👉 #刮痧治療(Gua Sha)
適合對象|復健科、中醫科、疼痛科、運動醫學、物理治療與相關臨床專業人員

 #518肌筋膜脈學乾針初階工作坊今天的肌筋膜脈學工作坊很特別也很有挑戰~一樣擔任助教,但不一樣的是我帶的對象是西醫師與牙醫師學員,成員背景有家醫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牙科等,我自己則是中醫科加物理治療,非常熱鬧的組合~很難得和這麼多不同...
18/05/2025

#518肌筋膜脈學乾針初階工作坊

今天的肌筋膜脈學工作坊很特別也很有挑戰~

一樣擔任助教,但不一樣的是我帶的對象是西醫師與牙醫師學員,成員背景有家醫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牙科等,我自己則是中醫科加物理治療,非常熱鬧的組合~

很難得和這麼多不同專科的醫師交流實作乾針技術,這次課程設計上有針對不同對象做調整,希望給大家的是回去適合用的知識與技術,例如 我們找出咬肌張力高顳顎關節有問題的學員,讓專長顳顎關節障礙的牙科教授級醫師做檢查,看看在遠端乾針後顳顎關節活動有無改善、咬肌張力是否下降、脈象的變化等等‧‧

最後bonus時間由助教醫師們幫學員做治療,哪裡有問題我們盡量現場讓學員體驗,我這邊處理了學員吞嚥時咽喉卡、暈眩、肩頸僵硬等,大家實在欲罷不能,場地時間都到了還硬是再加時繼續(一時有在KTV時間快到要加時的錯覺XD)

感謝大家一起成就了這場美好的 #五月天肌筋膜脈學一日工作坊

04/05/2025

~🏃‍♀️‍➡️🏃‍♂️‍➡️路跑後 #延遲性肌肉痠痛~
今天早上有舒跑杯路跑,不少老陳的朋友都參加了,結果我下午到晚上訊息接不完,大多是 #肌肉酸緊脹痛 與 #動不了 的問題~

👉有相同問題的朋友參考如下
1️⃣熱敷(一次15分鐘一天數次)。
2️⃣適度伸展與按摩,以靜態伸展為主,按摩用手用工具如滾筒或按摩槍皆可,強度以痠脹可接受為宜。
3️⃣穿戴加壓套或護具。
4️⃣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5️⃣這點很重要, #請做低強度運動 (動起來不會不舒服的都可以)

🔍這些比較像是所謂的( ) 延遲性肌肉痠痛,所謂" #延遲性"通常是指運動當下不覺得不舒服,但在 #運動結束後的8到24小時不等開始出現。也就是大家常說的" #鐵腿",症狀以 #酸脹、 #疼痛、 #緊繃、 #沒力 為主。

🔍症狀部位不一定只有在腿,腰臀背肩頸都有可能,也可反映這些部位可能訓練不夠、肌力耐力彈性不足、 #肌筋膜失能( #緊帶、 #激痛點、 )、循環差、水分營養不足等問題。

🔍一般DOMS會在適度休息與處理後 #約2至3天逐漸緩解,BUT如果症狀沒隨時間增加而遞減,或是有 #新的變化(症狀、部位)出現,那就是 #該就醫的時候囉 (看 #復健科、 #骨科、 #運動醫學科、 #中醫科 )。

沒處理好可能影響運動表現或造成進一步骨骼肌肉系統的後遺症喔~

~DGSA 高階  #乾針 進修與  #肌筋膜脈學 的交流~😂四天連續的上課加看診,精實嚴謹的高品質課程對體力腦力的負擔著實吃重,但收穫滿滿。💖更難得的是我和   利用課後空檔和講師 Josue 分享了  #肌筋膜脈學 在  #中醫 的應用...
30/04/2025

~DGSA 高階 #乾針 進修與 #肌筋膜脈學 的交流~
😂四天連續的上課加看診,精實嚴謹的高品質課程對體力腦力的負擔著實吃重,但收穫滿滿。

💖更難得的是我和 利用課後空檔和講師 Josue 分享了 #肌筋膜脈學 在 #中醫 的應用(老師人親切又open-minded),也教老師 #把脈 去看三角肌乾針前後,脈象有啥改變。

在我乾針完他左邊三角肌後LTR+++,他再把自己的脈象,跟我說右邊上面和中間(寸關)的 Ping-pong ball disapeared🎉~

太厲害了吧~學一次就把得到" #滑脈"消失的變化,果然是DGSA頂級手感的講師 respect👍!!!~

🔍DGSA (David G Simons Academy)是肌筋膜疼痛聖經作者David G Simons共同創辦的國際肌筋膜乾針教育機構,提供全球官方乾針訓練課程,今年在台灣開辦了首屆高階乾針課程(由台灣的 主辦)。

☯️對 #中醫師 來說DGSA的課程可以有系統的加強在針傷科的乾針治療能力,而肌筋膜脈學的課程則是以中醫師的特殊工具 #脈像 來串聯針灸、乾針、手法與用藥等中醫治療手段,應用的層面包含內、針、傷等領域。

~

~好課大推~👍💖👉經常有學弟妹或同道跟我聊到中醫針傷科的基礎除了中醫原本的學能外,最需再加強什麼呢?我都會推薦 每個中醫師都需要一個好的🎉"表姊"(" #表面解剖學")~以前學生時代大家會簡稱為表姊~ 表面解剖學與臨床的  #觸診 一直是物...
02/04/2025

~好課大推~
👍💖👉經常有學弟妹或同道跟我聊到中醫針傷科的基礎除了中醫原本的學能外,最需再加強什麼呢?

我都會推薦 每個中醫師都需要一個好的🎉"表姊"(" #表面解剖學")~

以前學生時代大家會簡稱為表姊~ 表面解剖學與臨床的 #觸診 一直是物理治療師與許多醫療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功,尤其是對在基層院所的中醫師而言,我們能用的檢查工具有限,如何能像古代名醫扁鵲一樣,喝了上池之水後就可以透視人體了,可惜,我們現代找不到上池水了。

但沒關係,我們 #肌筋膜脈學 團隊裡的 #黃彥鈞中醫師,他精通肌筋膜乾針與結構手法治療,從臨床實戰的角度回到最初,發現原來好的觸診與表姊功同上池水,所以不藏私的開了這門課。

有心精進肌筋膜針傷與結構治療能力的同道們千萬別錯過了~

臨床針傷能力,必須站在穩妥堅固的基礎上,才有綻放的可能,爬上山頂後的美麗風景,必須建構在踏實的每一步。

虛無飄渺的空中樓閣,只談手感而不注重基礎,遲早迷失在雲裡霧裡,繞也繞不出去。

手感再靈敏,也是架構在人體結構上的操作。以解剖、肌動學為師,絕對不怕學不會!

太初初心苑-表面解剖觸診實作工作坊

歡迎有興趣的同道、學弟妹一起來玩解剖、學觸診: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D4md4hqZf/?mibextid=wwXIfr

~牙醫與中醫~👉牙醫和中醫會有交集的地方嗎?📌有喔~ 下巴後上在耳朵前有個關節叫做  #顳顎關節(Temporomandibular Joint,簡稱TMJ)。➡️這關節出問題,嘴巴的開闔活動與  #咬合 就會大受影響,除了痛與怪聲音外,跟...
31/03/2025

~牙醫與中醫~
👉牙醫和中醫會有交集的地方嗎?

📌有喔~ 下巴後上在耳朵前有個關節叫做 #顳顎關節(Temporomandibular Joint,簡稱TMJ)。

➡️這關節出問題,嘴巴的開闔活動與 #咬合 就會大受影響,除了痛與怪聲音外,跟 #臉型下巴外觀、 #齒列矯正、 #睡眠呼吸障礙 也會有關聯,所以當然會是牙醫師守備範圍。

➡️又 周圍有許多肌肉筋膜等軟組織圍繞,自然會與相關的 #肌筋膜張力 互為引響而引起症狀,講到關節肌筋膜張力的問題,那善用細針與手法解決關節筋膜問題的中醫師自然也是好隊友之一囉。

🔍分享一個拔牙術後的案例(如圖一),患者三日前左臼齒拔牙術後,左側TMJ周圍處腫脹疼痛, #開口困難,左側後腦勺脹痛伴隨雙側肩頸緊繃疼痛,有吃抗生素與非類固醇消炎藥但效果不佳。

☯️從 #中醫 的角度:病史與主訴紅熱腫脹、拒按,脈象右寸關浮滑甚(如圖二),實熱證,這可能是有感染的問題, 從 #肌筋膜脈學 的角度引導去找 #三角肌、 #三頭肌 的肌筋膜痛點進行遠端 #乾針治療。

☯️再來TMJ疼痛開合困難加上痛到後腦勺去,可能是 #胸鎖乳突肌 的轉移痛,又這區特腫脹,故選用 #浮針 把這一片緊繃的筋膜開出通路來幫助引流消腫,最後幸運的有幫助到患者(圖三),減輕症狀,嘴巴可以打開,可以輕鬆說話,重點是可以張口回牙科接續處理~

💊中藥部分,主要給清熱解毒藥,可以理解是幫助消炎殺菌的功用,另外猜回診牙醫會給第二線抗生素,怕拉肚子,酌量加脾胃藥,後來患者回覆的確改抗生素curam且服藥後無腹瀉,過關~

~ #當代中醫 vs競技運動~🔍你對中醫的印象是什麼??? 中醫跟  #競技運動、 #運動醫學 有啥關係???☯️中醫不就是扎個幾針、鬆幾累、喀喀喬一下、貼個貼布、蒸氣熱一下,最多放鬆筋骨調理痠痛而已嗎???😂哈囉!?  毋係安內喔~ 📌在...
13/01/2025

~ #當代中醫 vs競技運動~
🔍你對中醫的印象是什麼??? 中醫跟 #競技運動、 #運動醫學 有啥關係???

☯️中醫不就是扎個幾針、鬆幾累、喀喀喬一下、貼個貼布、蒸氣熱一下,最多放鬆筋骨調理痠痛而已嗎???

😂哈囉!? 毋係安內喔~

📌在運動醫學的領域,靠的是多專業整合照護,中醫師一樣是重要的醫療團隊成員之一,除了運用傳統中醫的思維,也要熟悉當代醫學與運動科學相關知識,提供一個以 #選手為主體 的 #整合性當代中醫 診治模式。

🎉去年 #12強棒球賽 饗宴,讓我這中華職棒 #龍虎獅象 時代的球迷,熱血再度沸騰,大家知道嗎? 這次我們棒球隊的隨隊醫師有中醫主治醫師一起照顧我們的選手喔~(圖一)

📌除賽季中中醫師可以幫忙外,賽季間中醫師一樣可以幫助選手做好面對新賽季的最佳整備,不論在 #新舊傷治療、 #加速修復與傷害預防、 #提升運動表現 等都是中醫可以介入的面向。

💖講這麼多、圖來!?(圖二~五),要讓全國 #家正婦 羨慕忌妒一下~
❤️祝福 #林家正 Lyle Lin 林家正 ​未來不論在哪,都有最正的發展~

#君綺中醫
#璽悅中醫
#東門中醫
#乾針
#浮針
#針刀
#肌筋膜脈學

Address

Taipei
106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隔壁老陳 冠宇醫師 MD, PT, MSc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