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溝通∞ 𝙵𝙻𝚈傳心

動物溝通∞ 𝙵𝙻𝚈傳心 😃 希望能藉著動物溝通、跨物種溝通的服務,協助照護者們與動物寶貝們達到美好生活∞ 預約請私訊Love&Peace ♡

啊我把動物溝通搬家了in.now_doracrystal 歡迎再來
21/11/2024


我把動物溝通搬家了in.now_doracrystal

歡迎再來

什麼時候我們才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06/05/2024

什麼時候我們才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千萬不要讓沒有自主保護能力的幼童跟動物單獨相處,或是強迫他們互動!

影片中的小小孩似乎未滿一歲,因為跨坐在貓身上拍打貓頭,造成貓出掌反擊,好家在雙方都沒有明顯外傷。

然而,影片中底下網友的回應,多半都是幫貓叫好,認為小小孩活該被貓教訓。卻鮮少人發現問題,是出在那不負責任的家長身上。

即使是家裡飼養已久的寵物,跟幼童互動過程若遭遇危險或威脅,隨時都有可能讓動物為了自保而發生攻擊事件,而且毫無任何事前預警。

不要妄想自己的動物個性溫馴,或曾受過行為訓練就不會出事。即使是專業的動物訓練師,被受過良好訓練的動物攻擊而受傷、死亡,從不是什麼罕見的新聞事件。

幼童跟動物的互動過程,應該要由成人在旁控制、監督,若幼童無判斷能力,也無法控制跟動物互動的方式跟力道,就不該跟動物直接進行互動。

至於我很常聽到家長說,什麼弟弟妹妹勇敢一點,狗狗貓貓很乖不會怎樣。

阿問題是什麼弟弟妹妹又不是你家阿狗阿貓生的。既使是牠們親生的好了,狗爸貓媽直接咬回去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不要把動物對人的信任當隨便!

這類教育方式不會讓幼童變成傳說的勇者,只會造成幼童對於危險的辨識能力大幅下降。

還有,拿手機在旁邊拍不叫監督!那叫做拍攝者不救!

看到這類助長歪風的影片,可以提醒就提醒;若不行,該檢舉就檢舉,沒什麼好客氣的。
r._animal_compassion

06/05/2024

黏鼠板是一般民眾慣行的滅鼠方式之一,但無差別式的沾黏各種無辜路過動物導致痛苦死亡實在令人不捨,所以我們也會一再宣導,並期望能以比較正確的方式來做後續處理,提高存活及野放的機率。

小編日前在臉書上看到一則詢問,野鳥被黏鼠板沾黏到如何處理?

其中有一則回覆表示,用油和麵粉清不乾淨,要把毛全部拔掉!!!
想想這對鳥兒來說是多麼可怕的二度傷害啊😭
救傷中心也曾接過因為民眾著急用力扯下而導致鳥兒多處骨折慘死的案例...

黏鼠板正確的初步處理方式是:
1先將板上還有黏膠的部分用方便取得的紙類覆蓋住,避免因掙扎而反覆沾黏更多。
2整組放入紙箱,盡快送到救援單位。
由於黏鼠板清理是非常繁瑣需要細心的工作,不是倒上油或麵粉就能解決,需要用手指沾著一根一根慢慢清理,所以會建議直接送到救援單位來處理。
如果路途遙遠或時間上無法立即送達,也請跟就近的救援單位聯繫詢問妥善的處理方式。
千萬不要衝動行事誤信偏方反而害了鳥兒喔🙏

⚠️愛注意⚠️~
19/02/2024

⚠️愛注意⚠️~

#養貓人家請丟掉過年裝飾的百合花
#全年都可買的到
#花市走一趟就可看見滿滿的百合
#因為你的貓會被你害死
#殺貓於無形的植物
#全株對貓有毒
#一點花粉就會讓牠急性腎損傷
#48小時內須接受治療才有活的機會

🙀作急診的獸醫朋友已經接了好幾個相關案例跟詢問電話,覺得對養貓人應該是常識的事,但是忘了在台灣,很多人養寵物常不做功課的。

🙅🏻‍♀️再次呼籲養貓家庭,不要擺百合花在家,這對貓是劇毒,不要拿牠們的命來賭。

😿對貓有毒植物的整理(中英文名對照)

1. Lilies百合
植物百合科植物,包括觀賞虎百合,對貓不安全。它們的花粉被認為會導致腎衰竭,這可能是致命的。

2. Tulips鬱金香
如果你的貓食用含有毒素的鬱金香球莖和水仙屬植物,可能會導致腸胃不適、抽搐和神經問題。

3. Rhododendron杜鵑花
屬於杜鵑花科的植物,經常在許多家庭中發現,含有灰毒素,可引起嘔吐、腹瀉、心力衰竭,並損害貓的神經系統。

4. Oleander夾竹桃
這種植物的所有部分都可能對您的貓有毒,因為它們會產生會影響心臟功能的毒素,這可能會非常危險。

5. Sago palm西米棕櫚
西米棕櫚是另一種對您的寵物致命的植物。這些植物的堅果富含毒素,而其他部分則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如果食用,它可能會產生危險的後果,包括肝功能衰竭、癲癇發作和抑鬱症。

6. Castor bean蓖麻
蓖麻毒素(Ricin)是一種有毒物質,存在於蓖麻植物中,可導致寵物立即出現腹痛、嘔吐、腹瀉和脫水。由於沒有立即讓您的貓獲得醫療處置,可能會導致震顫和癲癇發作。

7. Cyclamen仙客來
仙客來是一種常見的植物,含有一種叫做萜皂甙(terpenoid saponins)的毒素,它以高度濃縮的形式存在於根部。吃這些根會影響消化系統,導致嘔吐和腹瀉,這可能對小貓有毒。

8. Chrysanthemum菊花
這是一種流行的開花植物,人們最近開始在室內種植。除蟲菊酯(Pyrethrins)是這種植物中存在的有毒物質。如果花被貓吃掉,會導致嘔吐、腹瀉和疲勞。吃植物的其他部分會導致神經問題,導致行走困難。

9. Kalanchoe 長壽花
這種開花植物可能對你的貓的健康有害。它可以直接影響心臟,引起心律失常,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嚴重的心臟併發症。

10. Pothos黃金葛
也被稱為魔鬼的常春藤,是一種開花植物,普遍種植在花籃中。如果它與貓接觸,它會在其口腔區域引起嚴重的刺激。它可能會導致腫脹、瘙癢、疼痛,甚至會影響消化道。

11. Schefflera鵝掌藤
通常被稱為繖形樹,它們含有草酸鈣,這種化學物質會引起口腔和消化道的灼熱和刺激。

參考資料:
https://www.aspca.org/pet-care/animal-poison-control/cats-plant-list

iPhone 用戶可下載的寵物毒物app
https://apps.apple.com/tw/app/animal-poison-by-aspca/id954896166

10/01/2024

大家或許有聽過“窗殺”,美麗的建築結構為何會成為鳥類魂斷枉死的陷阱?
玉子日記 這篇寫得非常詳盡完整。
讓我們一起努力留意並改善周遭可能造成遺憾的環境。

【 玉子日記|到不了的天空,窗殺飛羽 】
⠀⠀
您是否有過類似的經驗:
平凡地走向門,卻迎面撞上透明玻璃!
眼見原本清澈的玻璃拓印了自己的痕跡
朋友多半忍不住笑出聲,害你懊惱又丟臉
⠀⠀
其實鳥類也有相同的困擾
但等待牠們的不是丟臉,而是傷亡
在全力衝撞玻璃以後死亡的鳥
有九成死於肺部出血或呼吸道積血
其他傷害還有骨折、眼盲、半身不遂等
⠀⠀
#窗殺問題的嚴重性
「窗殺」常被視為偶發事件而不被重視
實際情形卻可能比你我想的更為嚴重
畢竟撞窗後落在建築邊緣身亡的鳥
很容易被清潔人員清除、被浪浪叼走
更有一些鳥負傷飛離,在別處死亡
窗殺樣本難以被即時收集或回報
因此鳥類的致死黑數可能很高
⠀⠀
讓人最擔憂的是:
窗殺的主要受害者並非老弱個體
而是體態健美、十分強壯的鳥
把最有競爭力的鳥淘汰掉
很可能會傷害整體族群!
⠀⠀
#窗殺的成因有兩種:
● 一是「可穿透的假象」
透明材質讓你我誤以為能夠穿透
就連人類也很常會因此撞玻璃
⠀⠀
● 二是「鏡像反射風景」
光滑平整的玻璃、鏡面映照出風景
讓鳥誤信鏡像是真實的天空、森林
⠀⠀
鳥無法辨識透明障礙,也無法辨別鏡像
牠眼前的風景如何衝刺都無法抵達
導致虛幻的天空下,躺著真實的死亡
⠀⠀
#如何避免窗殺?
祕訣在「讓鳥看的見」、「判斷過不去」
因此可採用霧面/毛玻璃取代透明玻璃
或是在外側裝飾小圓貼、垂吊物、塗鴉等
如果布置間隔太大,小鳥仍會嘗試穿越喔!
以「5x10 公分」以內的間距為原則布置
才能有效遏止窗殺問題
⠀⠀
#常見的迷思:猛禽貼紙
許多人誤以為猛禽的形象能夠嚇退小鳥
因此在大面玻璃僅僅貼一張猛禽貼紙
實際上鳥兒並不畏懼,仍會撞上透明處!
重點還是要在窗外「貼好貼滿」喔~
⠀⠀
臺灣常見的窗殺受害者有:
五色鳥、翠翼鳩、麻雀、珠頸斑鳩、
鳳頭蒼鷹、翠鳥、白頭翁、白腹鶇、
斯氏繡眼,和金背鳩等……
⠀⠀
要是在窗外發現死亡的小鳥
可以回報給 FB 社團「野鳥撞玻璃回報」
好讓研究者收集資料,擬定保育行動
⠀⠀
邀請您也一同佈置自家窗戶~
期望友善鳥類的觀念傳遞出去
將來更能落實在建築設計領域
讓窗殺陷阱自一開始就不要出現

08/10/2023

Podcast 連續更新!EP7. 你以為的正常可能不正常
貓吐毛正常嗎?貓的嘔吐物裡面有兩三根毛就是吐毛嗎
事情不一定這麼單純!
『看膩中年大叔,換個可愛貓咪來對談』
podcast放在連結處

千萬不要~~~想戴的話戴在奴才頭上就好!
28/09/2023

千萬不要~~~想戴的話戴在奴才頭上就好!

中秋節例行宣導又來了,千萬不要讓貓戴柚子帽!大家一起努力將這個知識變成普遍的常識!

柚子具有Essential oils和 Psoralens,其氣味會讓貓的呼吸道因刺激感而產生不適外,也可能因為接觸到皮膚而產生紅腫過敏現象。若貓不小心舔食,則有可能有出現精神食欲不振,上吐下瀉等症狀。若有類似情況,請盡速帶貓就醫。

所以沒事不要亂打貓的歪主意,即使你的貓戴柚子帽照片賺到超多讚,終究也折抵不了醫藥費。想要戴的自己戴就好,懶惰又想應景的,學我修圖軟體用用就好。

最後,先預祝大家中秋連假快樂!

重要觀念可以無限次分享♾️
18/08/2023

重要觀念可以無限次分享♾️

你以為貓砂盆數量是貓咪數+1就好棒?我就曾經被問過,如果收容所有200隻貓,那請問要有幾個貓砂盆才夠?

不要告訴我201個,那請問貓要擺哪裡?
好啦,我都擺心裡。

話說回來,我時常發現有不少貓飼主喜歡將數個貓砂盆擺在一起卻不明就裡。甚至將2-3個貓砂盆集中在同一區,看似家裡貓砂盆數量超足夠,以貓的角度來看,你根本是在?

你知道”貓砂盆數是貓咪數+1”這個講法怎麼來的嗎?

這樣的講法,主要來自於大自然中貓習慣將大小便分兩個不同的地點掩埋,而在人類家庭中,若環境情況允許,幫貓咪設置兩個不同的地點掩埋排泄物,是最理想也最符合其天性的作法。

所以不要再說甚麼一貓兩盆、兩貓三盆啦,我認為這句話應該修正為"貓咪上廁所地點是貓咪數+1",貓砂盆則不應該排在一起。以貓咪的角度來看,並排的貓砂盆就跟一間廁所有兩個馬桶是同樣的詭異。

反之,若沒有那麼多地點設置貓砂盆該如何是好?

你也該知道,比起貓砂盆的數量是否充足,貓咪更在意貓砂盆的清潔程度。如同你上完廁所會沖馬桶一樣,當貓咪使用過後就立即清理乾淨是最理想的,若無法做到隨時清潔,至少應維持一天兩次,早晚各清理一次的頻率,不要像垃圾桶一樣,滿到放不進去才清理。

另外補充,我非常反對讓貓去使用自動貓砂機。除內部空間設計不足這個老問題外,有不少貓無論當下有沒有在貓砂機內,對於”馬桶”會自主震動,以及會有馬達發出聲音有意見,再細微都一樣。

27/07/2023

讓貓多喝水的方式,絕對不是去拿針筒灌貓喝到飽。這個行為不只對貓帶來壓力,逼貓在短時間內大量喝水,更對貓咪的每日需水量毫無幫助。

最有效的方式,除了透過食物讓貓增加攝取的水分外(濕食、罐頭加水等),同時也可透過增加不同形式的飲水盤擺設、靜置或流動水增加、無氣味干擾的擺設點等,來增加貓咪自主喝水的意願。

25/07/2023

阿瑪:「有人想帶慢熟的米班回家照顧嗎~」

---以下為子民口吻---

《貓咪送養 在新北汐止 》

姓名:米班
性別:女生
年齡:約6歲
個性:慢熟(熟了很黏)、喜歡摸摸的大眼美女
結紮:已結紮
健康狀況:體內外蛆蟲 一般體檢無異常

小故事:
#貓毛里民找家中 #我推的孩子 #米班
【等待,不放棄相信愛,終將懂愛】

歲月靜好
光陰如梭

一晃眼,就是六年。

曾經流浪時,日日飢寒交迫、擔驚受怕,那時有位姊姊把我及我的孩子從街上救起,安置到寵物旅館送養,但人類總是忙碌的來來去去,我來不及認識及熟悉陌生的生活,面對試圖靠近我的人我總是張牙舞爪來掩飾我的害怕,在一個小小的空間裡默默待了一年。

常常來看我的姊姊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又安排我到一個中途奶奶家,我有自由快樂的空間,生活愉悅許多,但我依然保持我的警覺性

這一住,又是三年。

那天,姊姊將我帶到自己身邊,那裡有許多的貓咪,還有一隻特別酷帥狂霸跩的巨貓,另外也有很多人類哥哥姊姊們,他們說這裡是——吾等與貓毛。

接下來的日子裡,無論是人或是貓
都不斷地嘗試親近我,輕聲與我說話

「沒事、沒事,米班別怕喔,我們慢慢來… 我們知道你只是不熟悉,不要急,我們會一直在這裡陪你,直到你準備好,我們知道你是想愛人的。」

他們的眼睛看起來,好像閃閃發亮
好像…好像沒有那麼可怕了…

看著旁邊其他貓被撫摸著順著毛
發出愉悅的呼嚕嚕聲,我突然有那麼一點羨慕

一點點。
-
原來,被愛著是那麼美好。
原來,我也能學會去愛人。

我打翻東西的時候,他們會笑著說沒關係
我發怒生氣的時候,他們靜靜的等著,讓我緩緩情緒
我不吃不喝的時侯,他們每個人看起來都好擔憂,彷彿這世界沒有比我更令他們擔心的事了。

於是,病好之後,我覺得我可以愛人了。

我開始小心翼翼的回應,先試著不逃離
輕輕回蹭,嘗試學著其他貓側翻討摸

接著我看到他們驚呼出聲、抖抖伸出的手
一個接一個的,越來越多稱讚及放肆的觸碰

我踏出了第一步,學會信任、學會愛
我開始相信也許我可以真的有他們口中說的家

我會愛了,也希望我愛的人能愛著我。

雖然,我已不再是年輕的歲數
雖然,我也稱不上漂亮無比的貓

但我可以等,如果是那樣美好的未來
無論花多少時間,我都會等下去。

那麼你呢? 你願意 #來愛我嗎?

聯絡方式:
FB私訊吾等與貓毛
https://m.facebook.com/cats.with/

21/07/2023

Address

Taipei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動物溝通∞ 𝙵𝙻𝚈傳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