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yo綸醫師的肩膝舒痛站

朱yo綸醫師的肩膝舒痛站 骨科.微創.肩關節·膝關節·掌指關節·拇趾外翻
台北市士林醫學中心新光醫院門診時間:
禮拜三 上午診
禮拜四 下午診

hey yo!我是朱宥綸醫師,一位熱愛醫學、專攻肩膝關節治療的骨科醫師!

目前擔任台北新光醫學中心骨科主治醫師,並在輔仁大學擔任教育部部定兼任講師。

學經歷
💪 現任台北新光醫學中心骨科主治醫師
💪 曾任台北萬芳醫學中心骨科主治醫師
💪 曾於台北榮總、新北雙和醫學中心受訓
💪 骨質疏鬆專科醫師、手外科專科醫師
💪 商之器科技醫學工程研究獎學金獲獎者
💪 輔仁大學部定講師|分享骨科與運動醫學知識
💪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台北建國高中畢業
💪 台大醫工所博士候選人|探索醫學與工程的交集

怎麼突然手臂鼓起一塊?原來是肱二頭肌腱斷裂!要開刀嗎?■ 前言:一通電話的啟發今天早上,我接到父親的一通電話,說他有位70多歲的朋友肱二頭肌腱斷裂,目前正在醫院急診,想問我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處理比較妥當。這也讓我想到,其實這類情況在門診相當常...
03/04/2025

怎麼突然手臂鼓起一塊?原來是肱二頭肌腱斷裂!要開刀嗎?

■ 前言:一通電話的啟發

今天早上,我接到父親的一通電話,說他有位70多歲的朋友肱二頭肌腱斷裂,目前正在醫院急診,想問我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處理比較妥當。

這也讓我想到,其實這類情況在門診相當常見,尤其是在高齡族群或相關高風險族群。

因此我整理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什麼是肱二頭肌腱斷裂、有哪些症狀、什麼人容易發生,以及門診有哪些治療選項,讓大家多一點了解,也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做出合適的判斷。



■ 肱二頭肌腱斷裂是什麼?

肱二頭肌是手臂前側一條常見的肌肉,負責彎曲手肘與旋轉前臂,幫助我們提東西、轉門把、做日常動作。它的上端分為兩條肌腱,較常出問題的是「長頭肌腱」。

當這條肌腱斷裂時,肌肉會因為失去牽拉力而向下滑脫,造成手臂前側出現一顆鼓起的肌肉球,這就是所謂的「Popeye sign」。



■ 為什麼叫做「Popeye sign」?

這種肌肉外觀變形的現象,像極了卡通人物大力水手卜派(Popeye the Sailor Man)的粗壯手臂,因此醫學上以「Popeye sign」來形容這類斷裂後的變化。



■ 常見症狀
• 手臂突然劇痛,有時會有「啪」一聲
• 幾天內手臂出現瘀青或腫脹
• 手臂肌肉明顯變形(Popeye sign)
• 提重物、轉動手臂時覺得無力或酸痛



■ 誰是高風險族群?

除了年齡與過度使用,以下幾種慢性疾病也會增加肌腱斷裂風險:
• 慢性腎病與洗腎病人:尿毒、營養不良、鈣磷代謝異常導致肌腱脆弱
• 糖尿病:高血糖損害肌腱品質與血流
• 自體免疫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
• 長期使用類固醇
• 抽菸:減少血流與修復能力
• 退化性肌腱病變(高齡者)



■ 一定要開刀嗎?

不一定!
大多數的肱二頭肌腱斷裂,經過保守治療就能改善。尤其是長頭肌腱的斷裂,不會造成整隻手臂癱瘓,許多人在休息與復健後仍能正常生活。



■ 門診怎麼治療?

我們會根據臨床症狀、影像檢查與日常需求,訂定個別化的治療計劃,包括:
• 活動調整與休息:避免提重、過頭動作
• 止痛藥物與熱敷:緩解急性期疼痛
• 復健治療:強化肩膀穩定肌肉、預防代償疼痛
• 增生療法或PRP注射:針對肌腱退化或慢性發炎加強修復



■ 什麼情況下需要手術?
• 年輕、需大量手臂力量的族群(如搬運工、運動員)
• 同時合併其他肩袖肌腱斷裂者
• 保守治療後超過3個月仍嚴重疼痛或功能障礙

肱二頭肌腱斷裂雖然聽起來令人擔心,但多數病人只要接受正確治療與復健,3~6週內就能明顯改善,不需過度擔心外觀變化,也能重拾日常生活品質。

手術並不是絕對必要性的!

■ 曾經被問過一個問題,介意外觀的人,手術是治療的選項嗎?

這在實務上很常被病人問到,尤其是比較在意外觀(Popeye sign)的年輕病人,或有穿無袖衣習慣的族群。

答案是:是的,對於重視外觀的病人,手術確實是治療選項之一。

#肱二頭肌腱斷裂 #骨科衛教 #增生治療 #朱宥綸醫師 #肌腱退化 #洗腎 #肩膀疼痛 #中老年肌腱斷裂 #門診復健 #新光醫院 #台北市 #新北市

菸害對骨折癒合的隱形危害許多人知道吸菸會影響健康,但你可能不知道,菸害(包括吸菸與二手菸)也會顯著影響骨折癒合,甚至造成骨折不癒合(nonunion),增加手術風險。近期門診遇到一位年輕女性患者,她沒有骨質疏鬆或其他疾病,但骨折遲遲未癒合。...
01/04/2025

菸害對骨折癒合的隱形危害

許多人知道吸菸會影響健康,但你可能不知道,菸害(包括吸菸與二手菸)也會顯著影響骨折癒合,甚至造成骨折不癒合(nonunion),增加手術風險。近期門診遇到一位年輕女性患者,她沒有骨質疏鬆或其他疾病,但骨折遲遲未癒合。

經詳細詢問後發現,她的工作環境充滿菸霧,長期接觸二手煙很可能是導致骨折不癒合的主因。

菸害如何影響骨折癒合?

菸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及多種有害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會透過多個機制影響骨折癒合:

1. 血流供應減少,影響骨折修復

尼古丁會導致微血管收縮,影響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環,降低新生血管的形成,使骨細胞缺乏足夠的營養與氧氣,導致癒合延遲。

2. 成骨細胞功能受抑制,骨痂生成不足

骨折癒合過程需要成骨細胞(osteoblasts)製造新骨,但菸害會降低成骨細胞的活性,導致新骨生成變慢,使骨折端無法產生足夠的骨痂,增加萎縮性不癒合(atrophic nonunion)的風險。

3. 骨吸收增加,骨密度下降

菸草中的有害物質會促進破骨細胞(osteoclasts)的活性,加速骨質流失,使骨折端的骨組織更脆弱,無法有效支撐修復過程。

4. 增加手術風險,延長恢復時間

研究顯示,長期接觸菸害的骨折患者,癒合時間平均比未暴露者多出數週至數月,且需要補骨或骨移植手術的機率更高。此外,手術後的傷口感染風險也會明顯增加。

菸害:手術後的隱形風險
• 脊椎融合手術:菸害會導致融合失敗率明顯提高,增加再次手術的風險。
• 關節置換手術:研究顯示,菸害會提高關節置換手術後的感染率與植入物鬆動風險。
• 骨折內固定手術:菸害會增加骨折內固定術後的癒合延遲與不癒合風險。

如何降低風險?

菸害的影響不容忽視,尤其對於骨折患者而言,可能導致長期不癒合甚至需要手術。如果你或家人正在接受骨折治療,請務必戒菸,並避免暴露於菸害環境,同時確保充足的營養與適當復健,以促進骨骼修復。

骨折癒合不只是醫療問題,更與生活環境息息相關。遠離菸害,讓你的骨頭修復得更快、更健康!



#骨折不癒合 #菸害危害 #骨科醫師 #骨骼健康 #戒菸 #萎縮性不癒合 #成骨細胞 #骨折癒合 #補骨手術 #骨質疏鬆 #骨科知識 #骨折治療 #骨科衛教 #新光醫院 #朱宥綸醫師 #運動醫學 #增生注射 #關節治療 #骨折復健

「內扣」是什麼意思?你的肩膀或膝蓋內扣了嗎?最近有患者問我之前文章提到的「內扣」是什麼,其實這是日常生活中的動作,但大家可能沒特別注意。「內扣」指的是關節或肢體往內旋轉的動作,最常被提到的部位是肩膀和膝蓋。例如:✅ 肩關節內扣「肩膀內扣」是...
24/03/2025

「內扣」是什麼意思?
你的肩膀或膝蓋內扣了嗎?

最近有患者問我之前文章提到的「內扣」是什麼,其實這是日常生活中的動作,但大家可能沒特別注意。

「內扣」指的是關節或肢體往內旋轉的動作,最常被提到的部位是肩膀和膝蓋。例如:

✅ 肩關節內扣
「肩膀內扣」是許多現代人常見的問題。長時間伏案工作、低頭滑手機,或是肩背肌肉無力,都可能導致肩膀向內旋轉,進而引發駝背、聳肩等體態問題。當肩膀長期內扣,容易導致圓肩、肩頸痠痛,甚至提高肩夾擠症候群或五十肩的風險。

如何改善肩膀內扣?
1️⃣ 調整姿勢:保持挺胸、肩胛骨微微向後下收,避免長時間低頭或圓肩。
2️⃣ 強化肌群:鍛鍊肩胛穩定肌(如中下斜方肌、菱形肌)、後三角肌,以幫助肩膀維持正確位置。
3️⃣ 伸展放鬆:舒展胸大肌、前肩肌群,減少因肌肉緊繃導致的內旋。
4️⃣ 復健與治療:如果肩部已經出現疼痛或活動受限,除了物理治療,增生注射(如 PRP 或高濃度葡萄糖水注射)也能幫助減少炎症並改善肩關節穩定性。

✅ 膝蓋內扣
膝蓋內扣指的是膝蓋向內塌陷的狀況,常見於深蹲、跑步、爬樓梯、跳躍落地時。特別是在籃球、排球、羽毛球等運動中,若落地時膝蓋內扣,可能增加前十字韌帶(ACL)受傷的風險。日常生活中,長時間站立時將重量偏向單側,或走路時膝蓋過度內旋,也可能讓膝關節長期處於不良的受力狀態,導致疼痛或退化性關節炎。

如何改善膝蓋內扣?
1️⃣ 調整動作:深蹲、跑步時,確保膝蓋與腳尖方向一致,避免膝蓋向內塌陷。
2️⃣ 強化肌群:鍛鍊臀部外展肌(如臀中肌)、股四頭肌內側(如內側廣肌),來穩定膝關節。
3️⃣ 伸展放鬆:舒展過度緊繃的內收肌群(如髂脛束)與股二頭肌,以減少對膝關節的不良影響。
4️⃣ 復健治療與注射治療:若膝蓋內扣已經造成疼痛或運動障礙,物理治療、增生注射治療(PRP 或高濃度葡萄糖水注射)可能有助於減少炎症、強化軟組織,改善關節穩定性。

長期內扣可能導致關節不適或受傷,若有相關問題,建議盡早調整姿勢或尋求專業治療。歡迎來門診討論!

#內扣 #肩膀內扣 #膝蓋內扣 #圓肩 #膝蓋疼痛 #姿勢調整 #增生治療 #骨科小知識

手指「吃蘿蔔乾」了?手術真的比較好嗎?首選的治療方式是什麼?最近有兩位病患讓我決定寫這篇文章。第一位是我的老病人,原本想掛我的門診治療手指受傷,但因等不及,去其他地方接受手術,使用了近七萬元的自費耗材。然而,術後狀況未如預期,還特地私訊我詢...
22/03/2025

手指「吃蘿蔔乾」了?
手術真的比較好嗎?
首選的治療方式是什麼?

最近有兩位病患讓我決定寫這篇文章。第一位是我的老病人,原本想掛我的門診治療手指受傷,但因等不及,去其他地方接受手術,使用了近七萬元的自費耗材。然而,術後狀況未如預期,還特地私訊我詢問該怎麼辦。另一位則是一名我常看他影片的 YouTuber,因打籃球導致手指「吃蘿蔔乾」,來門診檢查後卻未回診,讓我不禁好奇他是否選擇了手術。這讓我意識到,許多患者可能對這類傷害的治療方式並不完全了解,於是決定撰寫這篇衛教文章,希望幫助更多人做出正確的選擇。

什麼是「吃蘿蔔乾」?

在台灣的運動場上,常聽到有人說:「欸!我的手指被球打到,吃蘿蔔乾了!」這種俗稱的「吃蘿蔔乾」,在醫學上稱為 槌狀指(Mallet Finger),其實是手指伸直時的肌腱被拉斷了,或是肌腱附著的骨頭被扯掉一塊。這種情況最常發生在籃球、排球等運動中,當球高速撞擊伸直的手指,導致末端指關節無法主動伸直,看起來就像「一截垂下來」,這就是所謂的「吃蘿蔔乾」。

手指「吃蘿蔔乾」該怎麼治療?手術真的是比較好的選擇嗎?

研究證實,對於 單純肌腱撕裂(沒有骨折),保守治療的效果與手術治療相當,甚至在功能恢復上更優。根據手外科醫師醫療網的建議,保守治療應為第一線選擇,除非遇到特定情況才需要考慮手術。

保守治療:簡單又有效!
• 透過 夾板固定(splinting),將手指最末端的關節 維持完全伸直 6~8 週,讓撕裂的肌腱自然修復。
• 夾板需要 全天配戴,期間不能讓手指彎曲,以免影響癒合。
• 之後再 夜間固定 4~6 週,降低復發機率。

如果病人能乖乖遵循這個治療方式,大多數人的手指功能可以恢復到接近正常,末端關節伸直能力可達 5-10 度內,且不需要承擔手術風險。

什麼情況才需要開刀?

手術不是完全不能做,而是 有特定適應症,例如:
1. 合併大塊骨折(骨折面超過 30%)或關節脫位。
2. 保守治療失敗(長期無法維持關節伸直,影響日常功能)。
3. 慢性槌狀指(受傷超過 12 週未治療,導致關節攣縮)。

不過,手術治療還是有風險,包括傷口感染、關節僵硬、鋼釘移位等,而且術後仍有可能無法完全恢復正常伸直功能,所以不應該貿然選擇開刀。

結論:保守治療應為首選

運動造成的手指傷害雖然常見,但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影響手部功能。對於單純肌腱撕裂的「吃蘿蔔乾」,保守治療效果與手術相當,且風險較低,應優先選擇。

回到文章開頭的案例,若這些患者能更早了解這些醫學證據,或許就能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避免額外的負擔與術後可能的落差。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更多人認識「吃蘿蔔乾」,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吃蘿蔔乾 #槌狀指 #運動傷害 #籃球傷害 #骨科 #手外科 #保守治療 #功能恢復 #增生療法 #健康知識 #醫學科普

⭐ 免役還是替代役?骨科醫師教你看懂扁平足標準!hey yo!我是宥綸醫師近日,王大陸因兵役問題引發關注,許多役男也前來骨科門診詢問是否符合扁平足免役標準。不少人一進診間就直接表示:「我要照X光,看我是不是扁平足!」其實,骨科醫師透過目視檢...
16/03/2025

⭐ 免役還是替代役?骨科醫師教你看懂扁平足標準!

hey yo!我是宥綸醫師

近日,王大陸因兵役問題引發關注,許多役男也前來骨科門診詢問是否符合扁平足免役標準。不少人一進診間就直接表示:「我要照X光,看我是不是扁平足!」

其實,骨科醫師透過目視檢查,即可大致判斷是否可能符合標準,並不一定需要X光。許多役男聽完解釋後仍不相信,堅持自費檢查,但X光結果幾乎都與醫師的臨床判斷一致。

✊ 骨科醫師如何判斷扁平足?

在門診中,醫師會先透過臨床檢查來分類足弓狀態,主要標準包括:
🖐️ “Too Many Toes” Sign(腳趾外露徵象):
從患者背後觀察,若站立時能看到外側小趾,可能為扁平足。
🖐️足弓塌陷程度:
正常足弓應有明顯弧度,扁平足則足底貼合地面。
🖐️足跟抬高試驗(Heel Rise Test):
踮腳時若足弓可恢復,表示為柔軟性扁平足(影響較小);若仍維持塌陷,則可能為僵硬性扁平足(影響較大)。

💀 兵役體檢標準:依據X光測量足弓角度

雖然臨床檢查可初步判斷,但兵役體檢標準仍以站立位X光為依據,測量第五蹠骨下緣連線與跟骨下緣連線之夾角:
⭕ 168度以上 → 免役
🔺 165~168度 → 替代役
❌ 165度以下 → 需服常備役

⭐ 治療與矯正方式

若扁平足導致疼痛或步態異常,可透過以下方式改善:
🔹 矯正鞋墊:提供足弓支撐,減少不適。
🔸 肌力訓練:強化足底及小腿肌群,提高足弓穩定度。
⚡ 手術治療(適用於僵硬性扁平足):如骨骼矯正或韌帶重建手術。

⭐ 總結

兵役體檢的X光足弓角度是判定標準,但骨科醫師可透過目視與臨床測試快速篩選,X光僅作輔助診斷。役男若有疑慮,應先由專業骨科醫師評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檢查與費用。

#王大陸 #兵役 #免役 #扁平足 #替代役 #骨科 #役男 #健康知識

Hey yo! 我是宥綸醫師,今天聊聊超慢跑與膝蓋傷害!剛接到我父親朋友的電話,他表示最近開始嘗試超慢跑,但昨日跑完後膝蓋不僅腫脹疼痛,甚至無法完全伸直。其實,最近門診也有不少超慢跑後膝蓋不適的患者。雖然超慢跑是門檻較低的運動,但長時間、姿...
15/03/2025

Hey yo! 我是宥綸醫師,今天聊聊超慢跑與膝蓋傷害!

剛接到我父親朋友的電話,他表示最近開始嘗試超慢跑,但昨日跑完後膝蓋不僅腫脹疼痛,甚至無法完全伸直。

其實,最近門診也有不少超慢跑後膝蓋不適的患者。雖然超慢跑是門檻較低的運動,但長時間、姿勢不當或肌力不足,還是可能對膝蓋造成傷害。



🟦 A. 可能的膝蓋傷害有哪些?

🔹 髕股關節疼痛症候群(跑者膝) –
膝蓋前側疼痛,特別是蹲下、上下樓梯時加劇,可能因步態不穩或股四頭肌無力導致。
🔹 髂脛束症候群(ITBS) –
膝蓋外側緊繃疼痛,長時間跑步時特別明顯,與臀部肌群無力或跑步姿勢不良有關。
🔹 半月板損傷 –
伴隨腫脹、膝蓋卡住、無法完全伸直,常見於扭轉動作或長時間跑步後。
🔹 鵝足肌腱炎 –
膝蓋內側下方疼痛,可能因膝蓋內扣或過度使用導致肌腱發炎



🟦 B. 如何預防與保護膝蓋?

🔹 調整跑姿:保持核心穩定,膝蓋勿內扣,步伐適中。
🔹 漸進式訓練:避免一次跑太久,循序漸進增加運動量。
🔹 強化肌力:加強股四頭肌、臀中肌、核心肌群,讓膝蓋更穩定。
🔹 適當伸展:跑前暖身、跑後伸展股四頭肌、髂脛束、鵝足肌,減少肌腱緊繃。
🔹 冰敷與休息:運動後如有腫脹或疼痛,可冰敷 15~20 分鐘,適當休息。

如果膝蓋腫脹嚴重、無法伸直,或疼痛持續超過 2 週,建議盡早就醫,檢查是否有半月板損傷或其他關節問題。希望大家都能健康運動、保護膝蓋,跑得更久更遠!

Address

文昌路95號
Taipei
111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朱yo綸醫師的肩膝舒痛站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朱yo綸醫師的肩膝舒痛站: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