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立心理諮商中心

旭立心理諮商中心 🌞實習心理師方案,7月起開放預約!
🔸歡迎至官網預約諮商
https://www.shiuhli.org.tw/counseling
🔸來IG逛逛吧~
https://www.instagram.com/shiuhlicenter/

📢 研途相伴,我們一起分擔! #實習心理師免費團體諮商​在準備研究所考試的日子裡,是不是常常覺得壓力很大、睡不好、提不起勁?明明努力了,卻還是不安、焦慮、想要放棄......備考的路上,給心一個補充能量的空間吧! ​ 這裡就像加油站一樣,讓...
12/09/2025

📢 研途相伴,我們一起分擔!
#實習心理師免費團體諮商

在準備研究所考試的日子裡,
是不是常常覺得壓力很大、睡不好、提不起勁?
明明努力了,卻還是不安、焦慮、想要放棄......
備考的路上,給心一個補充能量的空間吧! ​
這裡就像加油站一樣,讓我們在旅程中停下腳步、調整呼吸、補充能量。

✨ 分享心情,釋放壓力,不再獨自承受
✨ 與同路人交流經驗,獲得陪伴與支持
✨ 學習紓壓與情緒調適的方法
✨ 找回自信與前進的力量
讓我們一起互相陪伴,獲得滿滿能量,迎接下一段挑戰!

📢 ​ 團體資訊
• 對象:年滿18歲,目前正在備考研究所的考生
• 時間:10/29、11/05、11/12、11/19、 11/26、12/03、12/10、12/17 ​ 每周三 16:00-18:00,共8次(可全程參與者優先錄取)
• 地點:旭立諮商中心(鄰近捷運台電大樓站 2號出口)
• 人數:6-8人

📢 團體參加須知

為了確保團體的穩定與品質,我們設有保證金制度:
• 保證金:新台幣500元(第一次團體時繳交)
• 團體共8次,每次120分鐘
• 可請假2次(需提前告知帶領者)
• 全程參加或在請假次數內者,最後一場會將保證金全額退還
• 若缺席超過2次,恕不退還保證金
📌 這樣的安排,是希望大家能彼此承諾,穩定參與,讓團體成員間建立信任與支持!

📢 報名須知
• 報名於114/10/04(六)23:59截止。( 視活動報名情況調整 ​ )
• 填寫本表單後,我們將以致電您的手機號碼,與您進行個別訪談(大約 15 分鐘),讓您對團體有初步認識,也讓我們了解您對團體的期待,藉此進一步評估團體是否符合您的需求,並在 114/10/15(三)前告知您結果。

【團體帶領者】
林柔君|臺北市立大學 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三年級|旭立諮商中心 全職實習心理師
林桂安|淡江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三年級|旭立諮商中心 全職實習心理師

【團體督導】 ​ ​
胡綺祐諮商心理師|諮心字第 001869 號|

*此為實習心理師所帶領之團體,不具備深度心理治療性質,不適合有重大身心狀況、或近期有自我傷害行為之民眾
*若對活動有任何疑問或好奇之處,歡迎來信shiuhlicenter@shiuhli.org.tw,或致電 02-2362-8040 詢問 !

謝謝你,但我們先退回朋友關係。—走過失戀三階段​分手,是許多人刻骨銘心的故事。悲傷、憤怒、麻木,複雜的情緒一擁而上,不論是被分手方、主動分手者,都會難過。​從階段來看,分手象徵著一段關係的結束。從生活檢視,分手是挑戰自我調適的開始。​ #失...
09/09/2025

謝謝你,但我們先退回朋友關係。
—走過失戀三階段

分手,是許多人刻骨銘心的故事。
悲傷、憤怒、麻木,複雜的情緒一擁而上,
不論是被分手方、主動分手者,都會難過。

從階段來看,分手象徵著一段關係的結束。
從生活檢視,分手是挑戰自我調適的開始。

#失戀三階段

依附關係的心理學權威鮑比(John Bowlby),
在著作《loss》中提及完全脫離前任的三階段。

▊第一階段: #抗議(Protest)
此階段認知上常糾結於「為什麼是我?」
並時而流淚,時而生氣,綜合宣洩及防衛。

▊第二階段: #難過與絕望(Despair And Sadness)
因為絕望,所以慢慢開始承認關係已結束,
同時認清「不可能再回去了。」

▊第三階段: #重整與脫離(Reorganization And Detachment)
脫離與前任的依附關係後,開始重拾生活節奏,
也開始能微笑進入下一段戀情或一個人過日子。

#如何健康度過失戀三階段?

🔹尋找傾聽者:一位能給予大量支持、陪你覺察需求、不催促你的人。
🔹回到自己:讓心慢下來,先暫停思考下一段戀情,而是將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
🔹尋找心理師:專業的心理師能陪你整理這段歷程,並從中體會到除了傷痛以外的意義及價值。

在感情路上,有些人注定只能陪你走一段。
若終點已到,試著好好說再見,各自安好。

走吧,往南部、東部旅行!​今年,南部、東部接受颱風及大雨的衝擊,農田受到重創、商家苦撐、觀光客的笑聲變得稀少。對它們來說,這不僅是經濟的挑戰,更是生活的空洞。​在心理諮商中,面對正在低潮的人,若要一步步走過失落,最好的療癒方法不是言語,而是...
05/09/2025

走吧,往南部、東部旅行!

今年,南部、東部接受颱風及大雨的衝擊,農田受到重創、商家苦撐、觀光客的笑聲變得稀少。對它們來說,這不僅是經濟的挑戰,更是生活的空洞。

在心理諮商中,面對正在低潮的人,若要一步步走過失落,最好的療癒方法不是言語,而是陪伴與行動。

下半年,一起去南部、東部走走吧!

帶著家人、朋友旅行,成為那份溫暖的陪伴。去海邊吹吹風、在農園裡品嘗新鮮的蔬果;踏進餐廳享用美食、接觸親近的人情味。

每一筆消費、每一次停留,都是對他們的支持,也是對土地的感恩。當你帶回一袋伴手禮、一張相片、一段回憶,也同時把溫暖,留在那片需要力量的土地上。

讓我們收拾行李,用旅行串起彼此的力量。
南部、東部,我們來了💌

如果我是女性,你還會這樣對我嗎?—從《親愛的房客》認識少數族群壓力模型​電影《親愛的房客》的主角健一是同志,他在伴侶立維去世後,全心照顧他的家人,包括9歲孩子悠宇,以及年長的媽媽秀玉。​幾年後,秀玉奶奶臥病去世了。健一被質疑是兇手,生活開始...
02/09/2025

如果我是女性,你還會這樣對我嗎?
—從《親愛的房客》認識少數族群壓力模型

電影《親愛的房客》的主角健一是同志,
他在伴侶立維去世後,全心照顧他的家人,
包括9歲孩子悠宇,以及年長的媽媽秀玉。

幾年後,秀玉奶奶臥病去世了。
健一被質疑是兇手,生活開始烏煙瘴氣。
隨著警方調查,觀眾能從健一的視角看見,
因為特殊身分,他的悲傷,難以言喻。

【未被允許的哀傷】

電影背景是2011年的台灣,
當時同志及兒福議題尚未純熟,
尤其社會對同志的包容力很低。

健一和立維的戀情,更是不被認可的秘密。
導致後續健一照顧他的家人時,難被接納。
這是典型的少數族群壓力模型(Minority Stress Model)。

健一要面對:
●外在壓力(社會偏見、歧視)
●內在壓力(隱藏身分、內化汙名)
●因應困難(缺乏支持系統、憂鬱)

【長照者才懂的內心掙扎】

因為糖尿病,秀玉奶奶的小腿傷勢惡化,
加上她的生存意願不高,使健一難照顧。
最後幾晚,兩人的一段對話惹人熱淚。

「健一啊,其實我早就不怨你了。」
「立維跟你在一起時,有幸福嗎?」
「有。」

最後,秀玉奶奶請求健一別再積極治療,
讓她舒服的離開。

【為了被認同,不顧一切】

人的自我價值感大多來自:
「被需要、被承認、被看見」。

但健一只有被需要,卻沒被社會承認,
而對立維、悠宇、秀玉奶奶的愛更沒被看見。
如此破碎的自我價值,演變成深層的孤獨感。

好消息是,因為健一的真誠、悠宇的敞開,
讓健一最終獲得清白,並重建自己的人生。

你怎麼連我喜歡什麼都不知道?—七夕情人節送禮的心理需求​不是每對情侶都會在七夕感到幸福。有時收到禮物的當下,內心會掙扎,思考著:「他送這個,是覺得我會喜歡嗎?」​而送禮的人得知對方不開心後,常會想是禮物太便宜、太實用、沒創意嗎?但其實接收禮...
29/08/2025

你怎麼連我喜歡什麼都不知道?
—七夕情人節送禮的心理需求

不是每對情侶都會在七夕感到幸福。
有時收到禮物的當下,內心會掙扎,
思考著:「他送這個,是覺得我會喜歡嗎?」

而送禮的人得知對方不開心後,
常會想是禮物太便宜、太實用、沒創意嗎?
但其實接收禮物的人,內心真正失落的是:
「你沒有真的了解我。」

🎁送禮,是在告訴對方我重視你。

如何知道對方重視什麼?
除了物質需求外,心理需求也值得觀察。
有時,比起禮物,更需要有品質的陪伴。

因為愛,有五種語言,分別是:
#肯定的言詞
#接受禮物
#服務行動
#精心時刻
#身體接觸

送禮,只是其中一種語言。
透過不同語言觀察對方的反應,
能找到合適的方法,表現愛意。

🎁雙方都有表達的選擇權

有些人會刻意「測試」對方懂不懂自己,
選擇不告訴對方自己喜歡什麼,
使另一方用「猜」的方式送禮。

這種互動往往呈現出雙方不平等的期待,
甚至成為關係地雷,導致兩人感到失落。

比起測試,不如多分享自己的近期喜愛;
比起猜測,不如開口問:「這個節日,你希望我們怎麼過?」

這是更認識彼此的時機,
別成為加深誤會的時刻。

#在一段關係中被懂得比被驚喜更重要
#不完美的禮物沒關係
#用對方式去愛才是最動人的心意

📖文章推薦—為什麼我快樂不起來?認識內心的快樂恐懼​作者: #張智棻諮商心理師​當生活一帆風順、很開心的時候,你是否能安心享受當下?還是心中會悄悄浮現一絲擔憂「是不是太順了?是不是快樂得太過頭了?接下來不可能這麼順利了吧!」​如果你無法享受...
26/08/2025

📖文章推薦—為什麼我快樂不起來?認識內心的快樂恐懼

作者: #張智棻諮商心理師

當生活一帆風順、很開心的時候,你是否能安心享受當下?還是心中會悄悄浮現一絲擔憂「是不是太順了?是不是快樂得太過頭了?接下來不可能這麼順利了吧!」

如果你無法享受快樂,那很可能擁有快樂恐懼(Chemophobia)。它不是正式的診斷,卻是近年心理學界及臨床實務常見的現象。

--
#當快樂與恐懼連結時

快樂與恐懼看似相斥,卻是一連結上就難以脫離的兩個元素。有些人曾在歡慶時,收到家人住院的消息;有些人長期照顧家人,卻在偶爾放假時收到該家人狀況不佳的消息。

這類的事件不常出現,但只要一發生,就會讓人未來無法享受快樂,認為「過多的快樂,會帶來痛苦。」

這種類似創傷的心情,需要好好抒發。在文章裡,心理師提到3種方法克服快樂恐懼。

為什麼我們需要鬼月的禁忌?—談儀式感及心理安定。​農曆七月一到,民俗傳統遍布生活的每個角落,包括「不要搬家、夜晚出遊、不去海邊及荒郊野外」等等。​雖然有些迷信,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儀式從來不只是迷信,而是創造「秩序感及安定感」的方式。​🏮...
22/08/2025

為什麼我們需要鬼月的禁忌?
—談儀式感及心理安定。

農曆七月一到,民俗傳統遍布生活的每個角落,包括「不要搬家、夜晚出遊、不去海邊及荒郊野外」等等。

雖然有些迷信,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儀式從來不只是迷信,而是創造「秩序感及安定感」的方式。

🏮儀式感:讓混亂有個可掌控的出口

面對未知的事,人們總會感到焦慮,而多數人提到農曆七月時,總會有種不安感,此時習俗與禁忌等「集體儀式」能幫助我們建立秩序,讓我們主觀認為「只要照做,災難就不會發生」。

就像考試前會拜拜、開工放鞭炮等活動,儀式感即是「我正在做些什麼來保護自己」的過程。

🏮群體凝聚:不只是個人,而是我們都相信的事

許多習俗都是團體活動,以鬼月來說即是普渡、搶孤、家庭祭拜。而團體行動能強化個人的歸屬感及安全網。

當某個群體在禁忌中獲得相同的安全感時,那樣的家族連結、跨世代連結,將會形塑更有厚實的支持力。

✨在儀式裡,看見人心需求

在參與所有儀式之前,或許可以先問問自己:「我是否願意正視內在的不安?我要參與的儀式,是為了撫平哪些焦慮?」

或許,怕不怕鬼並不是重點,而是我們能否在農曆七月裡找到自己的焦慮源,並有意識的參與各種儀式。

祝福大家,生活平安!

用微笑語氣,藏著尖銳情緒。—被動攻擊(Passive-aggressive behavior)​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表面客氣、語氣溫和,但總覺得哪裡不對勁。​這類人表面幫忙,實際故意做錯;不正面拒絕,卻習慣拖延、推託。他們以間接、消極的方式...
19/08/2025

用微笑語氣,藏著尖銳情緒。
—被動攻擊(Passive-aggressive behavior)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表面客氣、語氣溫和,但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這類人表面幫忙,實際故意做錯;
不正面拒絕,卻習慣拖延、推託。
他們以間接、消極的方式表達敵意或不滿的行為;
不直接表達憤怒,而是用拖延、冷漠、諷刺等方式「報復」。

這可能是心理學上的一種行為表現: #被動攻擊

【不同領域的被動攻擊】
🔶伴侶關係:「不用啦,我自己去就好,反正你那麼忙。」
▶以退為進,讓對方產生愧疚感。
🔶家庭互動:「好啦我不說話了,免得又被你說情緒化。」
▶表面退讓,實際用沈默指控對方。
🔶職場同事:「我以為你這麼厲害,不需要我提醒啊。」
▶語帶諷刺,掩蓋生氣或不滿。
🔶朋友相處:「我就知道你不會來,我都習慣了。」
▶被動地要求對方補償。

【與其說壞,不如說「不會處理情緒」】
被動攻擊者內心常感到矛盾、無力,
他們可能曾經表達過憤怒,卻被視為不乖或不應該,
導致成長後習慣壓抑情緒,讓怒氣以扭曲方式出現。

【遭遇被動攻擊,可以怎麼做?】
1. 不急著反擊,先辨識對方是在間接表達情緒。
2. 嘗試用非威脅的方式,鼓勵對方說出真實感受。
3. 設立界線,降低受傷的機率。
※若長期出現,可尋求諮商相關資源。

【若我是被動攻擊者,可以怎麼做?】
習慣被動攻擊者,往往是過去環境的影響。
下次,當發現自己忍不住想使用冷暴力時,
可以問問自己「我心裡真的想說什麼?我能不能試著說出口?」
這不容易,但現在的環境,或許已經比過去還安全許多。

那些藏在笑容底下的刺,都曾是無法好好被聽見的心聲。
若我們願意多一點理解、練習多一點誠實,
關係就可以少一點猜測,多一點真實。

▱ 畫出心模樣:波隆那世界插畫大獎展 ▱​🚩 源自童書展,看見內在小孩​創立於1967年,國際性的義大利童書博覽會,此展覽被稱作插畫界的奧斯卡。每一組作品皆用「五幅畫、一場夢」的形式呈現給觀眾。​榮格曾說:「意象,是心靈說話的語言。」五幅插...
15/08/2025

▱ 畫出心模樣:波隆那世界插畫大獎展 ▱

🚩 源自童書展,看見內在小孩

創立於1967年,國際性的義大利童書博覽會,此展覽被稱作插畫界的奧斯卡。每一組作品皆用「五幅畫、一場夢」的形式呈現給觀眾。

榮格曾說:「意象,是心靈說話的語言。」五幅插畫所產生的故事,正是能穿越語言及文化屏障的意象。而童書的簡約風格,更能投射或觸動我們的情緒與記憶。

🚩 越在地,越國際

作品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家文化清晰可見。像是拉脫維亞的天體營、烏克蘭的戰爭現狀,還有許多不同文化。

臺灣也有幾位插畫家入選,小編最喜歡來自陳瑋璿的《水果天堂》。她在一段訪談中分享,臺灣的水果含有多種意義,像是美食、擺飾,以及街邊的繽紛活力。

國際意味著全球化,而越在地性的創作,越能拓展國際化的深度。

🚩 夢醒後,然後呢?

在展覽中,會看見榮格的這句話:「往外張望的人在做夢,往內審視的人才是清醒的。」其實,潛意識一直在傳遞資訊給我們,且夢正是邀請我們面對內在的管道之一。

夢醒後,旅程持續探索,在現實裡帶著夢走下去,能幫助我們個體化。此展覽看似童味十足,實際上每個人皆能在這裡,看見內在。

--

▱ 展覽:《波隆那世界插畫大獎展》
▱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2F多功能展演廳,展至2025/10/16

目擊車禍,也會受傷。​今年時事豐富,記得前幾個月「高齡駕駛導致車禍」的事件層出不斷,媒體一發再發。而多數新聞都聚焦在肇事者及法律議題,但我們更重視那些「目擊車禍後,留下創傷經驗的民眾」。​這些人沒有受到直接的身體傷害,卻可能留下難以言喻的心...
12/08/2025

目擊車禍,也會受傷。

今年時事豐富,記得前幾個月「高齡駕駛導致車禍」的事件層出不斷,媒體一發再發。而多數新聞都聚焦在肇事者及法律議題,但我們更重視那些「目擊車禍後,留下創傷經驗的民眾」。

這些人沒有受到直接的身體傷害,卻可能留下難以言喻的心理衝擊。這種經歷,在心理學中被稱為「次級創傷(Secondary Trauma)」,指一個人雖然沒有直接受害,卻因目睹或知曉他人創傷經驗後,產生類似的情緒與身體反應。

以三峽的車禍事件為例,目擊事件的國小生很可能會有害怕、內疚、失眠的狀態,並產生以下心聲:

💬「那個人會死掉嗎?」
💬「會不會有一天,我也會被撞?」
💬「我是不是應該叫他們快閃開?」
💡若忽視這些創傷經驗,孩子可能會變得敏感、退縮,並容易分心、焦慮。

#那該如何陪伴次級創傷者?

🔸允許情緒流動:讓孩子知道害怕是正常的,而哭泣、繪畫、寫日記都是健康的情緒出口。
🔸給予孩子安全感:幫助孩子重建生活節奏,例如規律作息、上下學,都是重新建立安全感的基礎。
🔸察覺異常反應:若孩子持續出現明顯的焦慮、退縮、行為改變,請直接尋求輔導老師、心理師等專業協助。

#社會的沉默就是另一種遺忘

當大家熱烈討論法律修訂與責任歸屬時,卻少有人問一句:「那些現場的孩子,還好嗎?」

這其實反映了社會對心理創傷的不熟悉,只要沒流血,就彷彿沒受傷。但心理創傷往往是無聲、無形,卻長久纏人的。

父親陪伴孩子的力量,是其他人無法取代的。​在大部分的家庭裡,母親是主要照顧者,父親是主要工作者。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母親是最親近的存在,父親則是扮演多重角色,包含「偶像、玩伴、朋友、競爭者。」​多重角色,意味著多元能力。一位願意陪伴孩子,且與...
08/08/2025

父親陪伴孩子的力量,是其他人無法取代的。

在大部分的家庭裡,母親是主要照顧者,父親是主要工作者。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母親是最親近的存在,父親則是扮演多重角色,包含「偶像、玩伴、朋友、競爭者。」

多重角色,意味著多元能力。一位願意陪伴孩子,且與孩子執行各種活動的父親,將會帶給孩子其他人無法給予的「信任感」。

#信任是安全感的來源

翔好心理師在一篇文章中分享親職互動,其中提到孩子與父親一同組家具、拆包裹、整理發票、看球賽、研究車子、吃冰。

某天,當孩子被魚刺刺傷,翔好心理師急著要幫他取出時,孩子卻說:「我要等爸比回來!」原來,父親的多元陪伴已經在孩子心中埋下「爸比總會有辦法!」的信念。孩子相信,當父親在身邊時,我會更安全。

#父親的參與是孩子一生的禮物

母親與父親的特質不同,若能找到共同親職的平衡點,不僅能提高育兒效率、降低內耗,也同時打造出讓孩子有安全感、價值感、自信心的家庭。

謝謝每一位父親,你們總是努力扛起重擔,發揮陽剛力量,也試著發展陰柔面,用不同方式陪伴孩子及伴侶。

祝全天下的爸爸,父親節快樂❤

三種適合實習心理師的民眾​🔸大學生:不論是課業壓力、戀愛煩惱、生涯焦慮,都很適合在空堂時間與實習心理師訴說。🔸晚上工作的人:長期上晚班的人,白天有時間整理心情嗎?若有人際關係、生活迷惘的困擾,或許在白天上班前和實習心理師聊聊,能排解壓力。🔸...
05/08/2025

三種適合實習心理師的民眾

🔸大學生:
不論是課業壓力、戀愛煩惱、生涯焦慮,都很適合在空堂時間與實習心理師訴說。
🔸晚上工作的人:
長期上晚班的人,白天有時間整理心情嗎?若有人際關係、生活迷惘的困擾,或許在白天上班前和實習心理師聊聊,能排解壓力。
🔸家庭主夫/主婦:
當另一半、小孩都出門後,若感受到孤單或有苦難言,透過與實習心理師的談話,也能漸漸將苦水化為養分,繼續生活。

小編私心認為,實習心理師是很佛的資源:
#免費
#至少六次
#可延長次數

有些人會想「實習心理師是否不夠專業?」旭立也很重視這個問題,因此我們相當注重實習生的督導資源。透過資深督導,實習心理師能具備穩定晤談的能力。

歡迎至官網預約,更歡迎分享給需要的朋友。若這份免費資源能幫助到你的親戚、同學、同事、朋友,那何樂而不為呢!

Address

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45號8樓之 2
Taipei
245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21:00
Tuesday 09:00 - 21:00
Wednesday 09:00 - 21:00
Thursday 09:00 - 21:00
Friday 09:00 - 21:00
Saturday 09:00 - 21:00

Telephone

+886223635939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旭立心理諮商中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