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9/2025
這週假日大家有沒有被小編洗版一波限時動態?😆
小編也來手刀整理這次年會的內容,給大家科普一下!
📢 馬偕生殖醫學這次發表五篇小報告 + 四篇海報
朝著「怎麼做讓試管成功率更高?」的方向,馬偕團隊整理了 2018–2025 的臨床資料,整理出 9 個重點,幫助大家更精準了解療程策略!
1️⃣ GnRH(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拮抗劑用藥劑量怎麼選?
研究發現:FSH(濾泡刺激素)和拮抗劑都用低劑量,在高反應與正常反應的新鮮胚胎植入中,活產率最高;年輕族群則偏好高 FSH、低拮抗劑。
👉 白話: 不是打越多針越好!藥量太高會傷害內膜,低劑量反而更能幫助懷孕。
2️⃣ 卵丘細胞(卵子周圍的細胞)基因與胚胎品質的關係
研究發現:某些細胞黏附分子基因表現不足,會影響卵子與周圍細胞的連結,導致胚胎發育停滯。
👉 白話: 卵子不是自己長大,旁邊的「保姆細胞」也很重要,溝通不好,胚胎就不會長。
3️⃣ 精液中 "X蛋白" 的角色(研究中暫不公開名稱)
研究發現:它能調控精子表面受體活性,防止精子過早活化,確保受精時機正常。
👉 白話: 精子不能太急著衝!"X蛋白"就像幫精子踩煞車,避免提早耗盡體力,影響受孕成功率。
4️⃣ 一次雙胚胎 vs. 單胚胎分兩次?
研究發現:新鮮 + 冷凍各一次單胚胎,與一次雙胚胎植入,懷孕率差不多,但單胚胎方式能降低多胞胎風險。
👉 白話: 不用一次植入兩顆,分次植入更安全,結果一樣好!
5️⃣ 卵子細胞質顆粒形態會影響結果
研究發現:顆粒細緻的卵子受精率與懷孕率最好,顆粒分散或不均勻的預後較差。
👉 白話: 卵子「膚質」也重要,光滑細緻的卵子,成功率更高!
6️⃣ 輕度男性不孕:IVF 還是 ICSI?
研究發現:ICSI(單一精蟲顯微注射)受精率高,但 IVF(體外受精)胚胎品質更好,懷孕率差不多。
👉 白話: 精子只要不是太差,不必硬選 ICSI,IVF 也很給力!
7️⃣ 受精卵原核形態能不能預測染色體正常?
研究發現:Z-score(原核形態評分)預測力有限,胚胎到囊胚期的評分才比較準。
👉 白話: 光看第一眼判斷太草率,要長到後面才知道有沒有染色體問題!
8️⃣ 電腦 (CASA) 判斷精子品質 vs. 胚胎師肉眼
研究發現:CASA 與人工判斷結果差不多,但人工稍微有優勢。
👉 白話: 機器 OK,但資深胚胎師的眼睛還是有點厲害!
9️⃣ 高齡+子宮肌腺症:冷凍植入 vs. 新鮮植入?
研究發現:活產率差不多,冷凍沒有比較好。
👉 白話: 不一定要「凍」起來再植,高齡+肌腺症新鮮植入也可以!
✨ 以上 9 大重點,都是馬偕團隊整理過去資料統計的結果,幫助大家更精準掌握用藥火侯,也了解試管、凍卵療程的最新科學證據!
#馬偕生殖醫學 #試管嬰兒 #凍卵 #不孕症 #生殖醫學新知 #科普
- - -
🚩掛號傳送門:門診表請看置頂貼文
👉台北院區: #林明輝 #李國光 #李冠昇 #李佳臻 #邱上琪
https://reurl.cc/V8A0a5
👉淡水院區: #邱上琪 #王語瑄
https://reurl.cc/nY5En6
- - -
婦科超音波
⏰週五只到17:00,請及早到場
精蟲檢查收件時段
⏰週一至週五 8:30-13:00,14:00-15:00
- - -
#馬偕生殖醫學 #台北馬偕醫院 #婦產科 #生殖醫學 #生殖中心 #試管嬰兒 #迎好孕 #好孕文 #凍卵
- - -
➤ 電話諮詢:
諮詢室:(02)2543 3535 分機3482
實驗室:(02)2543 3535 分機3181
➤ Line:台北馬偕生殖醫學中心MMH IVF ( ID : )
➤ IG:台北馬偕生殖醫學中心 ()
➤ 官網:https://ivflab.mmh.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