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佑銓醫師

沈佑銓醫師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 風濕免疫科 專任主治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內科學科 專任助理教授

2010《走過世界的盡頭》
2017《此心安處是故鄉》

20/11/2025

昨天有一個病人跟我說,她被詐騙了五萬塊,因為她姐姐在Line上面說她要五萬,她就轉帳過去了,沒想到是Line帳號被詐騙集團盜用。

我說妳這麼有錢喔?五萬塊說給就給,好像給小費一樣,妳沒有先打電話問一下妳姐是不是有要借錢嗎?她轉移話題,說有另外一個朋友轉了三次被騙十五萬。我說這更扯,怎麼會三個不同的人都借一樣的金額,不覺得有古怪嗎?

她說她被騙之後心情不好,失眠嚴重,吃安眠藥也沒有效。每天日夜顛倒地活著,覺得很痛苦。我說:「妳這個要去看精神科啦,我只能開類固醇給妳消炎止痛而已。安樂死還沒通過,自殺又太痛苦,而且我看妳身體還不錯,妳大概還得再撐二十年吧。」

她問我,可是吃類固醇不是會變胖嗎?我作為INTJ的理智耗盡,於是煩躁地跟她說:「不會啦!」

片刻沉默之後,我還是改口跟她說:「好啦,其實會啦。」那一瞬間,我彷彿看見她從六十多歲的婦人,回到十八歲時第一次被男生捉弄的少女,扭著身子嬌嗔地說道:「唉呦!」

「妳都已經被騙五萬了,我想說還是不要騙妳好了。短期吃還好啦。妳不是都想死了,還管什麼胖不胖的,先活下來再減肥啦。不吃的話死掉也沒有在管胖不胖的啦。」

反手作雲覆手雨,就在這樣奇異的嬉笑怒罵中,完成一次荒謬的看診。病人出去之後,護理師看著我,好像在說真的可以這樣講嗎?我想說妳自己也笑得很開心啊,我可是萬芳沈玉琳。

隔壁診間的醫師應該覺得我們很吵。

幽默是無傷大雅的冒犯,但尺度的拿捏需要技巧,我們的成長過程很少有這樣的訓練。有時候我會講幾個笑話,緩和一下悲傷的氣氛。如果病人還沒有太生氣,應該就還沒有太踰矩吧。

阿富汗 Helmand 小學義診
19/11/2025

阿富汗 Helmand 小學義診

18/11/2025

周末兩天,一天去了南港咖啡展,一天去了國父紀念館的島國禮作,耗盡了我所有的體力。

咖啡展人潮洶湧,人多的地方我沒有辦法待太久,快速買了我要的here Kyoto咖啡豆,見識了山口淳一先生的拉花之後就回來了。期間還品嘗了虹吸冠軍親自沖煮的咖啡,但不知道是用的豆子不夠好,還是沖煮的方式不夠好,喝起來寡淡淺薄,不在我的審美上。

各式各樣的冠軍充斥在咖啡展的會場,好像你隨手一指,就能指到一個冠軍,這些頭銜都已經通膨了。最詭異的事情是,我從來都只聽聞冠軍,沒看過亞軍跟季軍。感覺把冠軍拿出來講只是一種宣傳,跟咖啡真正的好壞沒有關係。

不過這三年來,我還是學到了很多。從原本的咖啡小白,連淺焙深焙都不懂,美式跟黑咖啡都分不清楚,以為拿鐵跟卡布奇諾都一樣的人,到現在我已經能掌握自己的手沖,開始區分產區。說得出自己喜歡什麼味道,為什麼喜歡這款豆子,然後覺得可以用什麼樣手沖的方法去修飾它,知道它適合熱飲或者冰飲。

手沖能夠改變的事情很多,是我覺得咖啡這門學問中,最經濟實惠、最不占空間、也最有趣的沖煮方式。未來應該也還是會繼續手沖,在其中摸索咖啡的樂趣吧。

島國禮作的市集號稱邀請台港日總共四百個攤位,齊聚一堂。我沒有細數,不知道是不是有那麼多攤位出攤,但至少兩百攤是一定有的,人潮滿滿地圍繞在國父紀念館前面的映池,還有日本女歌手赤腳在池水邊演唱,這樣的場景讓我一度以為來到日本。

事後才知道歌手的名字是Fuyuco,她飽滿而富饒的歌聲,像是秋日午後的陽光穿透人心。在本應該大鳴大放的高音,她卻輕輕收起,真的是很日本人的表達方式。我被她真誠的歌聲感動,在聽歌的人群中駐足許久。聽著她的歌聲,覺得人生真的是有美好的事情的,也許只是我們忘記了。

我在一個日本品牌Kibun的攤位上,買了上面畫滿石頭的長布,替換掉過去白兔與樹林的布,覺得自己的審美又得到提升。有些東西是你買了之後,才發現自己要的其實是另外一種。之前那張布的顏色太重了,所以換一條比較清爽乾淨的。

而若要說在島國禮作上百個攤位的市集裡,第一眼就打動我,讓我完全沒有猶豫,甚至沒看價錢就決定買下的,是來自京都足立欣也的作品。他用鐵絲折成《天空之城》裡的機器人園丁,完美重現拉普達的守護者。

在已經被世人遺忘的天空之城裡,它日復一日整理花草,看盡日昇月落,與小鳥和松鼠為伴。鐵絲粗糙生鏽的質感,彷彿是在訴說著歲月長河時間過去,一切都已破敗腐朽,可是機器人的骨架還是保留了下來,繼續守護著天空之城的一草一木。

真的佩服日本人的巧思跟美感,能重現這樣隱晦的感動。那麼脆弱的鐵絲,平淡無奇的技藝,卻因為創作者的品味跟想法成為藝術品。反觀網路上充斥著奇怪的言語、荒誕的故事,就跟毒雞湯一樣不堪深究。

就像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個成名甚早,出版數十本廉價暢銷書,而自稱是作家的人接受訪問。她以不服老的濃豔妝容,和一種盛氣凌人的姿態說:「沒有認真努力的人生,不算真的活過。」

聽得我一陣噁心。

真不知道她憑什麼這樣說?憑什麼一廂情願地認為,沒有努力的人都沒有活過?彷彿只有取得了世俗認定的名利,才足以成為有活過的人。而那些心裡雲淡風輕,手持木條,放牧著羊群的人,就不算真正活過的人。

但凡心中還有一絲柔軟,還有一點點對於人的理解跟對這世界的憐憫的人,都不會說出這樣非黑即白、似是而非的話。上天對她仁慈,她卻對世人殘忍,將自己僥倖得到的人生立為標竿,用一種過來人的姿態,指點別人的江山。

我只感受她像是一隻受到驚嚇的小鳥,尚未從童年創傷中復原,並且自卑轉自大,開啟了以他人為溝壑的自戀型人格。

千百年後,我們都成為灰燼,不會有人記得這些灰燼。

不管我們用什麼姿態去生活,不認真也好,被大多數的人認為失敗也好,就算沒有意義也沒有關係。你的生活無關他人,所以不需要被別人評斷對錯。這世界是一個樂園,我只願你能自由自在,玩得開心。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語速超快😆完整的內容刺激的節奏 #難道是華安
14/11/2025

語速超快😆

完整的內容
刺激的節奏

#難道是華安

13/11/2025

周一下診的時候,被朋友抓去吃宵夜。

也許是擔心我,或者希望我去體驗我沒有經歷過的人生,他給了我一些建議並且希望我開始實踐。但我說我太累了,我只想要休息就好。人到中年,有太多無可解決的問題,跟沒有辦法看清的迷茫,打算先照顧好自己,喘息過後,再看未來。

他說:「你就是把事情都看得太清楚,如果笨一點就好了。太聰明,反而讓自己很辛苦。」我沒辦法反駁。

我跟他說,高敏感的人可能就是這樣子,何況我應該落在三個標準差以外。學生無心跟診,百無聊賴地在後面抖腳,我眼角餘光看得到。學生嫌診間冷,在後面偷偷地搓腳,我聽得到。我其實覺得很煩,那動作之大、聲音之大,就像是有人在我前面搖旗吶喊一樣吵。

高敏人的感官就像是蟑螂的兩根長鬚一樣,越高敏,長鬚越長,沒事就在那邊瞎晃,搖得我都眼花了,我自己都很想要剪斷一了百了。偏偏這樣的感官之敏銳,不是我能想關閉就關閉的,我只能盡量躲在家裡,然後狀況比較好,或者非不得已要出門的時候才出門。

患者不想吃藥,卻硬跟我說自己有吃。看到數據變差,臉上沒有困惑也沒有驚訝,我沒有拆穿也懶得加藥,我說那你就繼續吃三個月看看。

學生問我說,為什麼病人病況明明變差了卻不加藥?「因為她根本沒吃藥,我加藥幹嘛?」學生說,那怎麼知道病人沒有吃藥?「普通人看到自己數據變差,都會緊張害怕。她一臉心虛,只想快快回家,我怎麼有辦法不知道她沒有按時吃藥。」

讀心已經夠累了,還要跟人解釋為什麼自己讀得到,更累。這種技能越練,越想要自廢武功,不知道無知無覺的人是不是會活得比我快樂。每當我走在路上,能夠同步感受到所有人的心事,對我來說真的很痛苦。可能源自於職業訓練,也成為了一種職業傷害吧。

這樣的天賦不是每個人都有。

以前看到某些老師特別厲害,能給出很厲害的用藥方式,簡直是諸葛孔明再世,妖術師作法,向著滿天星辰指點銀河。明明是同樣的狀況,卻給出不同建議的處方,究竟是看到了什麼而做了不同的判斷。所以刻意地學習讀心,從人的表情回應跟肢體語言,去理解對方心裡面真實的想法,而今我已經不想再知道了。

正如昨天夜裡一個皮肌炎的患者回診,數據明顯惡化了,但已經用了兩種免疫調節劑無效,我說妳得要吃類固醇了。她斬釘截鐵說她不要吃類固醇,打算靠飲食改善。

我說這個想法非常愚蠢,我真的不敢相信妳等了這麼久,居然來到診間不是要聽我的建議,而是為了跟我說這句話。連藥都不能改善的疾病,妳要單靠飲食改善,我覺得是天方夜譚。妳如果想要否認就否認,要逃避就逃避,妳不要期待我認同,我沒有辦法認同妳荒謬的言論。

妳不想吃類固醇就不要吃,我從來就不逼患者吃藥,也不會逼妳。我從不情勒,妳不用擔心我情勒。我只是基於專業告訴妳,妳的免疫系統已經開始攻擊肌肉,以妳現在的狀況很快就要掉肌肉,行走困難,無法維持站立。

基於我已看到妳的未來,我會認為妳現在不吃類固醇很愚蠢。等妳再過一段時間,連站都站不起來的時候,妳才開始後悔沒有早一點吃類固醇的時候,慌慌張張來看診加掛說妳站不起來,我也問心無愧,因為我該講的都講了。

所以妳也不要再跟我講這些似是而非的言論,我常常聽這些,不想再聽了。妳要講就回家去講,跟妳的親朋好友講,找那些可以給妳情緒支持妳但實際上毫無用處的人講,不要來跟我說。我該說的都說了,妳的因果都由妳自己去承受。

有時候在帶學生查房的時候,為了盡到教學的義務,我還是會客觀評價別的醫生開立的藥物。「有的時候,我們覺得別的醫生的藥開得很奇怪,類固醇一顆,奎寧一顆,但其他毒性較大的免疫調節劑卻開到兩顆,這不合理。」

除非是那個醫生的獨門用法就是這樣,不然我不覺得以我認識的那個醫生會這樣開藥。或許唯一的理由是,病人不願意多吃類固醇,所以才會有這種弊多於利的開法。

所以真正的狀況,不是那個醫生藥開得怪,而是病人不願意接受類固醇。但遇到這種狀況,我一定會在病歷上面記載,一來代表我已經告知了,是病人自己不吃的;二來是我也跟別的醫師溝通,不是我亂開,是病人不願意吃。

整天應付這些心裡不乾淨的人,真的很累。

對於疾病無知,卻把自己一廂情願的認知放在前面,來看診不是為了聽醫生的建議,而是要醫生認同他自己的見解。總是在回答同樣的問題,應付我那些不想聽見但無法不聽見的心事,讓我覺得人生可笑又可悲。

我私底下是什麼樣的人另當別論,但在診間我從沒有打算要作一個溫暖的人,我也不是溫暖的醫生。那些仁心仁術、視病猶親的期待,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甚至最好遠離我。

在這醫療崩壞的時代裡,有人能夠給你正確的診斷,給你專業的建議跟治療,就已經很難得了。至於那些嫌號碼太後面的就自己掛,嫌等太久的可以找別人,不想面對真相的人就盡管在同溫層中,尋求溫暖跟自我安慰。

#人生就是一場大型智力測驗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08/11/2025

「冬天真正的任務不是修復,而是整理。」
「執著不是愛,而是恐懼。抓取不是因為值得,而是由於不甘心。」

「深刻不代表永遠,結束也不代表辜負。」
「冬天不是關係的毀滅,而是投射的瓦解。」

#好文拜讀

 #這輩子就這樣了
05/11/2025

#這輩子就這樣了

坎大哈市集 / 阿富汗 #完全沒有鏡頭感的人們
31/10/2025

坎大哈市集 / 阿富汗

#完全沒有鏡頭感的人們

29/10/2025

夜診看到一半,有病友跟我說,坣娜走了。

我看到新聞才知道,原來她是紅斑性狼瘡的患者。難怪有種高貴優雅的氣質,的確是風濕免疫科的病人。

#真的是美到人生最後一刻

28/10/2025

「如果你因為前一段關係受到的傷害,而對往後的人產生防備,這樣對新來的人不公平。」

「因為最不值得你用心的人,得到了你最好的態度,而初次見面的人卻遇到你最差的態度。我知道你是保護自己,但如果這是開店的話,這店一定倒。」

有一位作家這樣說,我曾經覺得有道理。

但我最近覺得公平其實是一個假議題,人生本來就沒有什麼事情是公平的。對於從今往後的人來說,不管他是誰,一律都用最差的態度,那對所有的人都很公平。

我根本不在乎之前的人跟現在的人,所得到的東西是否是一樣的。在受到傷害的那一刻開始,現在的我跟從前的我,早就不是同一個人。

再說一間店的生意好或不好,其實跟公平友好與否沒有絕對關係的。再公平友好的店,也不見得做得起來。相反地,不公平、不友善、甚至生意不好的店也不見得會倒,因為它賣的東西是獨門生意,別間店無法取代。

只要人們有需求,有無可取代的價值,就算這間店的態度再差,它都不會倒。它的存續與否,不是看它是否門庭若市,而是看它是否不可取代。

「人生在世,其實也沒有必要一直開店。」

如果一間問心無愧的店會倒,或許適合開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那就接受它過去。又或者我這個人就是不適合開店,那就不要再開店了。我可以問問自己,開店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了養家活口?為了回饋社會?還是為了自我實現?如果開店的原因消失,這間店就不用繼續開下去。

認為自己要公平地對待所有人,本來就是一種誤區,是對自己的情緒勒索。你擺明受過傷,卻還要硬逼自己好起來,我覺得不用這樣子,任何人都不需要這樣子。人生多難,你不需要成為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你就做你隨心的事,成為你隨心的自己就可以了。

如果你不想做,你就不要做。如果你不想要好起來,沒有任何人可以勉強你自己好起來。店關了就關了,不要緊。別人討厭你就討厭你,不要緊。一直開店也很辛苦的,不是嗎?

你可以有選擇,選擇關店,選擇不往來,選擇不去聽那些刺耳的批評。沒有任何人一定要開店的,也沒有任何一間店需要永遠地營業下去。江山代有才人出,成功不必在我。能不能遇到好醫生,都是別人的緣分,旦夕禍福也都是他人的因果。

我曾經立志:「要活在緣分中,不要活在關係裡。」但我最近覺得,這件事是無法立志的。立志的意思是:我有目標,然後我努力了,我有機會做到。但真相是,關係來自於緣分的聚散,我們本來就沒有選擇,我們都只能活在緣分中。

只跟投契的人相處,就會感覺幸運。反之則感到不幸。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致投訴家屬:如果你看得到的話,我想跟你說:「如果你覺得這個醫生不好,就不要回來看這個醫生。」不要一邊嫌這個醫生不好,又堅持要回來看這個醫生,這樣會讓人分不清你是在狀況外,還是沒有邏輯。你可以離開,選擇更好的醫生,不要委屈自己跟自己的家人。祝...
22/10/2025

致投訴家屬:

如果你看得到的話,我想跟你說:「如果你覺得這個醫生不好,就不要回來看這個醫生。」

不要一邊嫌這個醫生不好,又堅持要回來看這個醫生,這樣會讓人分不清你是在狀況外,還是沒有邏輯。

你可以離開,選擇更好的醫生,不要委屈自己跟自己的家人。

祝你一切順心

沈佑銓 醫師

Address

興隆路三段111號
Taipei
116

Opening Hours

Monday 13:30 - 21:00
Wednesday 13:30 - 21:00

Telephone

+88622930793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沈佑銓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

沈佑銓醫師


  • 現職:臺北萬芳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士

  • 經歷:臺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桃園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 執照: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風濕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過敏免疫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