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子玉 皮膚專科醫師

翁子玉 皮膚專科醫師 大家好,我是皮膚科醫師翁子玉
很希望告訴大家,美,並不難
並分享皮膚醫師的生活日常

-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膚話家常吧 -

#雙和醫院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醫師
#幸衍醫美診所
#植診所
(1)

最近和幾位朋友一起,瘋狂試了 6 款超紅的酸類身體乳🤭這次不聊成分、不談功效 #子玉醫師和您說 :擦起來的感覺到底怎麼樣? 你最近也開始「擦酸」了嗎?😆保養圈現在默默有個新默契:擦酸要擦到腳踝!到底酸類身體乳憑什麼紅到爆?疫情過後,大家對「...
12/09/2025

最近和幾位朋友一起,瘋狂試了 6 款超紅的酸類身體乳🤭
這次不聊成分、不談功效
#子玉醫師和您說 :擦起來的感覺到底怎麼樣?

你最近也開始「擦酸」了嗎?😆
保養圈現在默默有個新默契:擦酸要擦到腳踝!
到底酸類身體乳憑什麼紅到爆?

疫情過後,大家對「居家保養」的標準直接升級——
不出門也要有感,每一下塗抹都不能浪費。
傳統乳液只求香香的時代已經 say goodbye👋
現在更愛那種 「聞得到香、看得到變化」 的高機能產品。

🛁 有人說,酸類身體乳讓每天擦乳液,
變成一種療癒、帶點儀式感的日常小確幸 💖

💡 這禮拜我們就先分享其中 3 款,
看看吸收度、使用感、味道有什麼不一樣~

#皮膚科 #皮膚專科醫師 #翁子玉醫師 #雙和醫院皮膚科 #乳液 #身體乳 #果酸煥膚
#水楊酸

#子玉醫師和您說:👩‍⚕️ 口服 A 酸會影響心情嗎?一項全球研究大解密 🔍大家常聽說「吃口服 A 酸(Isotretinoin)會讓人變憂鬱、甚至想不開」。那真相是什麼呢?一篇發表在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
10/09/2025

#子玉醫師和您說:👩‍⚕️ 口服 A 酸會影響心情嗎?一項全球研究大解密 🔍

大家常聽說「吃口服 A 酸(Isotretinoin)會讓人變憂鬱、甚至想不開」。那真相是什麼呢?

一篇發表在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的大型研究,分析了超過 7.5 萬名 A 酸使用者,並和口服抗生素治療痘痘的患者做比較。結果發現🕵️‍♀️

🌟 A 酸不是大家以為的「壞蛋」

☀️一般憂鬱、焦慮、PTSD、躁鬱、思覺失調、適應障礙:A 酸族群風險更低或相當。

☀️重度憂鬱(MDD)與自殺未遂:兩組沒有差異。

☀️自殺意念:A 酸組通報稍高(想到或談到,並非行動);但研究裡真正的自殺行為沒有增加。

小提醒:嚴重痘痘本來就會影響自信與心情;當皮膚控制得更好,心情常會跟著亮起來。A 酸在有效控制中重度痘痘這點上,的確很給力。

👀 您可以怎麼做,更安心又聰明?

✅ 規律回診、照規則用藥。

✅ 若出現「黑黑的想法」或功能受影響(睡不好、上課上班撐不住),告訴醫師或家人。

✨記住:治療痘痘與照顧心情一樣重要。我們要的不是硬撐,而是被好好照顧。

🧪 平衡觀點|研究也有限制

這項大數據研究仍可能受起始族群差異(選擇偏差)、配對變項不全與殘餘不平衡、追蹤期過長致短期藥物風險被稀釋、以及處方長短與劑量異質等因素影響。

怎麼解讀?
目前整體證據偏向安心:A 酸沒有提高重度憂鬱與自殺行為,多數心理指標更好或相當。同時我們也保持科學的謹慎—看見限制、持續關心心情,把風險管理好。

✅ 最後總結

A 酸不是「讓人憂鬱的藥」;與抗生素相比,重度憂鬱與自殺行為不增加,多數心理指標甚至更穩定。

👩🏻‍⚕️專業監測+誠實溝通=最好的安全感。安心,不是忽略風險;安心,是我們把風險看見並管理好。
把痘痘治好、把你照顧好,才是王道。✨

參考資料來源:
Kridin, K., & Ludwig, R. J. (2023). Isotretinoin and the risk of psychiatric disturbances: a global study shedding new light on a debatable stor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88(2), 388–394.

 #子玉醫師和您說:👩‍⚕️【濕濕的工作,可能讓您的手大爆炸💥】🔍洗手、戴手套、洗碗、清潔⋯這些看似平凡的「濕作業(wet work)」,其實是職業性手部濕疹的頭號兇手!📝 根據丹麥一項涵蓋超過7萬人的大型研究顯示:只要每天手濕或戴手套超過...
21/08/2025

#子玉醫師和您說:👩‍⚕️【濕濕的工作,可能讓您的手大爆炸💥】

🔍洗手、戴手套、洗碗、清潔⋯這些看似平凡的「濕作業(wet work)」,其實是職業性手部濕疹的頭號兇手!

📝 根據丹麥一項涵蓋超過7萬人的大型研究顯示:
只要每天手濕或戴手套超過30分鐘,就被歸類為「有濕作業暴露」,風險開始浮現;當暴露超過2小時,手濕疹的風險會顯著上升— 女性增加3.5倍,男性增加2.4倍!😱

🔸什麼算是「濕作業」?
⚠️一天洗手超過20次
⚠️每天戴手套超過30分鐘(不管是洗碗、打掃還是照護工作)
⚠️尤其是長時間接觸水或清潔劑的職業,例如護理師、美髮師、保母、餐飲、清潔人員等

✨特別提醒:研究發現女性即使做同樣工作,平均接觸濕作業的時間也比男性長— 不是皮膚脆弱,而是您真的太認真工作了啦👏

💡那要怎麼保護我們辛苦的雙手呢?
🔹工作前可戴棉手套打底,再加上防水手套,減少刺激與悶熱
🔹盡量縮短濕作業時間,避免長時間泡水或戴手套
🔹洗完手立即擦護手霜,不是保養,是保護
🔹若已有紅癢脫屑、乾裂破皮,請盡早就醫處理,避免惡化成慢性濕疹!

🫶 子玉醫師提醒您,雙手是你照顧他人、呵護生活的工具,從每天的30分鐘開始到2小時以上風險顯著上升,都可能成為濕疹風暴的起點— 保養她,不是奢侈,是基本功😉

📖 參考資料來源:
Lund, T., Petersen, S. B., Flachs, E. M., Ebbehøj, N. E., Bonde, J. P., & Agner, T. (2020). Risk of work-related hand eczema in relation to wet work exposur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work, environment & health, 46(4), 437–445. https://doi.org/10.5271/sjweh.3876

#皮膚科 #皮膚專科醫師 #翁子玉醫師 #雙和醫院皮膚科 #手部濕疹 #濕作業 #護手日常 #職業性皮膚病 #皮膚健康從生活做起

 #子玉醫師和您說:不只是光電--皮膚科醫師眼中的醫美照護全貌上個月我參加了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舉辦的workshop,分享皮秒雷射的臨床原理與實際操作應用。除了示範不同參數在治療上的變化,也有機會與來自整形外科領域的醫師們交流。很幸運能聽到...
19/08/2025

#子玉醫師和您說:不只是光電--皮膚科醫師眼中的醫美照護全貌

上個月我參加了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舉辦的workshop,分享皮秒雷射的臨床原理與實際操作應用。

除了示範不同參數在治療上的變化,也有機會與來自整形外科領域的醫師們交流。很幸運能聽到整外醫師在組織修復與美感結構方面的不同觀點,讓我更清楚:光電治療不只屬於某一科別,而是跨專業的整合思維與臨床判斷力共同支撐的結果。

💡 光電治療,不只是為了「變美」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皮秒雷射、脈衝光、飛梭等治療常與「醫美」劃上等號。
但從皮膚科的角度來看,光電儀器其實涵蓋完整的「醫療照護連續性」:
• 發炎後色素沉澱的調控(如痘痘、異位性皮膚炎、雷射術後)
• 真皮層痘疤與表皮膚質的結構性改善
• 色素性疾病的早期介入與合併治療
• 術後或慢性病後肌膚的修復
• 老化的預防性保養
這些治療不僅是為了「外觀變好」,而是在皮膚病理狀態的前、中、後期,提供連續性、精準且符合生理修復節奏的照顧。這也是皮膚科醫師在光電治療中,能發揮最大價值的地方。

👩‍⚕️ 皮膚科醫師的角色:不是操作者,而是整合者

📌 1. 光電不是通則工具,而是根據斑點深度與膚況,選擇合適的治療處方。
📌 2. 術後保養不是憑感覺選包裝,而是根據治療方式與肌膚反應,調整成分與時機的個別設計。
📌 3. 皮膚問題常是全身訊號的一角,診斷與治療更需連結系統的整體判讀。

這次與整形外科醫師的對話,也讓我重新檢視自己的臨床思維。
整外醫師擅長從立體結構思考美感與修復邏輯,而我們則習慣從表皮與病理基礎出發,觀察反應、調整策略。
這不是誰優誰劣的問題,而是不同的出發點,可以為病人帶來更完整的照顧選項。

🎯 回到臨床現場:連續性照護,才是皮膚科醫師的強項

皮膚科醫師不只在治療,也在陪伴。
我們不以「變美」為唯一目標,而是希望病人在治療過程中,能漸進理解、一起學習照顧每一個不同的肌膚狀態、反應與需求,進而達成穩定、可預期、可持續的改善。

橫跨醫療與美容的界線,是一條真正的專業連續照顧之路。

#皮秒雷射 #超科技皮秒 #皮膚科
#跨科對話的價值 #整外與皮膚科的交會
#醫學不是一個人的事 #從不同觀點學習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 #醫師日常的成長

 #子玉醫師和您說:🔮命理師看手紋算命,醫師看手紋預測你的皮膚🩺🆕 最新研究顯示,2 個月大就看得出端倪;若出現這種掌紋,1 歲內出現異位性皮膚炎(AD)的機率較高。📝 什麼是「手掌高線性」?定義:掌紋變多、變深、變密的表型,常見於皮膚屏障...
13/08/2025

#子玉醫師和您說:🔮命理師看手紋算命,醫師看手紋預測你的皮膚🩺

🆕 最新研究顯示,2 個月大就看得出端倪;若出現這種掌紋,1 歲內出現異位性皮膚炎(AD)的機率較高。

📝 什麼是「手掌高線性」?
定義:掌紋變多、變深、變密的表型,常見於皮膚屏障較脆弱或與 FLG(filaggrin) 功能失衡相關的體質;列為 Hanifin & Rajka 異位性皮膚炎次要徵象。

📝 外觀要點:除了三條主掌紋,整個掌面(尤其魚際/小魚際、手指根部)可見細密平行或交錯小紋路;摸起來常覺得偏乾、微粗。

⏰ 30 秒在家自我觀察(2 個月起)👶🏻
找光:窗邊自然光或柔和室內燈。
攤手:讓寶寶放鬆、手掌平展。
看紋:魚際/小魚際、手指根部是否細紋密密、比同齡更多更深。
摸感:觸感偏乾、微粗。

🔦 小抄:若掌紋相較同齡更多、更深、範圍更廣,可能就是「手掌高線性」。

📑 研究怎麼說
在前瞻性嬰兒隊列中,2 個月就出現手掌高線性的寶寶,1 歲內發生 AD 的機率較高;合併皮膚 TARC/CCL17 偏高時,風險更明顯。
👉 記得:這是風險指標,不是診斷;重點在於提早護膚+密切觀察。

🙋‍♀ 什麼時候該帶寶寶看皮膚科?
✅ 臉頰、手肘/膝窩反覆紅癢脫屑
✅ 夜間乾癢擾眠、抓到破皮滲水
✅ 家族有 AD/氣喘/過敏性鼻炎,同時出現濕疹
✅ 即使規律潤膚,膚質仍不穩定

⭐️溫柔提醒
「手掌高線性」像一盞提早亮起的小警示燈。看懂它、早行動(規律潤膚+溫和清潔+必要時就醫追蹤),多數寶寶都能把皮膚照顧得穩穩的、舒服的🍼。

⚡️本文為一般衛教,非個別醫療建議;實際評估與治療請依臨床醫師判斷。

#皮膚科 #皮膚專科醫師 #翁子玉醫師 #雙和醫院皮膚科 #異位性皮膚炎 #掌紋

資料與圖片參考來源:Ruge IF, Halling AS, Rasmussen Rinnov M, Gerner T, Knudgaard MH, Ravn NH, Nielsen ML, Skov L, Trautner S, Thomsen SF, Egeberg A, Jakasa I, Irvine A, Kezic S, Thyssen JP. Infant palmar hyperlinearity and type 2 inflammatory markers predict atopic dermatitis at 1 year of age.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25 Jul 3.

 #子玉醫師和您說 :回到教學現場的那一天,我又成了學生在醫學中心當主治醫師,工作內容不只是看診這麼單純。除了門診,我們還要處理醫學美容治療、住院照護、皮膚外科處置、病例討論、行政業務以及參與大小會議,許多時候在診間與診間之間,也穿插著教學...
08/08/2025

#子玉醫師和您說 :回到教學現場的那一天,我又成了學生

在醫學中心當主治醫師,工作內容不只是看診這麼單純。
除了門診,我們還要處理醫學美容治療、住院照護、皮膚外科處置、病例討論、行政業務以及參與大小會議,許多時候在診間與診間之間,也穿插著教學、研究、開會與回覆報告。

每位醫師在醫院中都有不同的定位與專長——有人以臨床實力穩定病人狀況,有人長期耕耘研究領域,也有人投入醫學教育,把經驗傳給下一代,每個人都很努力在醫學的道路上前進。

尤其在皮膚醫學這個領域,既要面對多樣化的疾病型態,又牽涉到疾病與外觀的交會,處理的不只是病灶,有時也是病人的焦慮與脆弱。能夠持續在其中努力,其實背後有很多看不見的時間與付出。

前幾個月,我參與了一連串PGY一般醫學師資課程與臨床教學影片競賽。原本只是利用門診與住院之間的空檔,和總醫師學弟一起完成了一支小小的教學作品。沒想到在眾多參賽作品中,我們的影片竟然獲得了第二名的肯定!
這份意外的好消息,讓我感到意外,也感到幸運。但更多的是一種提醒:在學習怎麼當一位好醫師的過程中,學習怎麼當一個好老師也很重要。

八年前的我,還是實習醫學生,跟著感染科劉主任在病房裡學習問診與判斷。多年後,我已是主治醫師,卻又一次回到主任身邊,成為學生角色中的教學參與者。這一路經過了住院醫師的歷練、也走過了人生的高低起伏,如今回到這條熟悉的教學路線上,內心有許多感觸。
那些曾經的指導與提醒,正在慢慢變成我對年輕醫師所能提供的回饋。

或許我們沒辦法每一次都讓病人等得短、看得久;但我想讓大家知道,我們始終在努力學習、努力陪伴。
無論是診斷的判斷力、治療的選擇,還是與患者溝通的方式,都是我們在每一次經驗中慢慢修出來的能力。

有些被看見的瞬間,是許多日常努力的堆疊。
謝謝曾經教導我、與我同行的人,也謝謝願意相信醫師的你。
在看診與教學之間,我們都在學習如何更好地陪伴。

#醫師日常 #臨床與教學之間 #教學也是一種醫療
#皮膚科醫師的生活 #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從學生到老師的路上 #雙和醫院 #學弟很帥坐我隔壁

 #子玉醫師和您說:🖼️從名畫裡的「痣」談起:良性腫瘤 × 現代皮膚科的一站式照護👩🏻‍⚕️🖼️ Piero della Francesca《烏爾比諾公爵》臉上的圓頂小丘疹、Grünewald 畫中的暈痣、Beardsley 肖像的臉頰痣-...
06/08/2025

#子玉醫師和您說:🖼️從名畫裡的「痣」談起:良性腫瘤 × 現代皮膚科的一站式照護👩🏻‍⚕️

🖼️ Piero della Francesca《烏爾比諾公爵》臉上的圓頂小丘疹、Grünewald 畫中的暈痣、Beardsley 肖像的臉頰痣- 原來藝術不經意地替我們保存了良性腫瘤的「影像學」🩻

🔎 讓我們一起看 Piero della Francesca〈烏爾比諾公爵與公爵夫人〉與皮膚科的「小連結」🔗
皮耶羅以嚴謹透視與側面雙聯像,正面呈現權力與人文理想、背面以凱旋寓意頌德績;而從皮膚科醫師視角,公爵臉上未修飾的圓頂膚色小丘疹(疑為皮內痣)等細節,亦彰顯文藝復興寫實精神與對身體真相的尊重🫡。
這種「不加修飾的真實」正是此畫的迷人之處——既寫人,也誠實地寫生活痕跡 (當然此點屬醫療觀察,非畫家本意註記👩🏻‍⚕️)

🩺 良性腫瘤,用看的還不夠:現代醫師怎麼做?
🩺 常見類型:皮內痣、脂漏性角化、皮樣囊腫/表皮樣囊腫、脂肪瘤、皮膚纖維瘤、皮脂腺增生、化膿性肉芽腫(良性血管性病灶)等。

⚠️臨床難點:有些外觀酷似惡性(如黑色素瘤、基底細胞癌),僅憑肉眼判斷風險高。

✨ 皮膚科的工具與應用:
✅ 皮膚鏡:門診即時放大觀察,進行良惡性初步分級,決定是追蹤、切片,或直接處置。
✅ 切片(小範圍取樣):在外觀不典型或有警訊時,快速定性、排除惡性。
✅ 門診小手術(刮除/切除):診斷+治療一次完成;移除困擾、兼顧外觀,並送病理定論。
✅ 病理檢驗:最終確認皮膚問題的細胞學性質,提供後續追蹤與復發風險評估。
✅ 選擇性處置(如冷凍/雷射):針對部分良性病灶(例:脂漏性角化、血管增生)做快速、美觀的門診處理。

⚡️ 子玉醫師小叮嚀,美觀與疤痕的真實預期
任何切口都會留下疤痕,我們追求的是小、隱蔽而非「無痕」。手術設計、傷口縫合、術後居家照護與產品使用等等,每一個環節都相當重要。疤痕有成熟期,依醫囑選擇合適的術後照護(如除疤凝膠/除疤貼片、美容膠與防曬)可降低增生與色沉風險;即使是冷凍❄️、雷射💥或刮除🗡️,也可能留下輕微色差或淺疤,都可以先與醫師討論👩🏻‍⚕️🙂

✨ 以患者旅程為中心的流程
1. 門診評估 → 初步良/惡性風險分級
2. 共同決策:觀察、切片、或當日/短期內切除
3. 門診手術:局麻下完成,醫療與美觀並重
4. 病理檢查:確認診斷、說明照護與復發風險

☀️ 病患能做的事很關鍵:先與醫師討論預期,並一起挑選合適的傷口照護產品與追蹤節奏,把疤痕與復發風險降到最低。

🏥在雙和醫院,我們有強大的主治醫師陣容,完整的住院醫師訓練,建立「評估—手術—病理—追蹤」的一站式整合銜接順暢的照護路徑!
🏥臨床上,我們追求的不只是「切掉一顆東西」,而是在安全前提下力求明確診斷,並盡量兼顧美觀與功能。

🖼️ 從名畫裡的良性腫瘤,到門診裡的每一顆小丘疹:讓我們一起用皮膚鏡看得更近、用病理看得更準、用手術讓結果更踏實;再加上清楚溝通與正確照護,把「可疑」變成「確定」,把「擔心」變成「放心」❤️。

如果您或家人有困擾的皮膚突起,歡迎與雙和醫院皮膚科一起討論最合適的評估與處置方式🧑‍🧑‍🧒。

#皮膚科 #皮膚專科醫師 #翁子玉醫師 #雙和醫院皮膚科 #良性腫瘤 #皮內痣 #醫療與美觀並重

參考資料與圖片來源: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319727/

 #子玉醫師和您說:認識「類天皰瘡」──銀髮族身上的頑皮水泡1. 什麼是類天皰瘡?一種「自體免疫」皮膚病,好發於 65 歲以上長輩👴🧓。機制:免疫系統誤把皮膚基底當成外敵,導致緊繃水泡、紅疹、劇癢。2. 會不會傳染😷?完全不傳染!它是自己免...
30/07/2025

#子玉醫師和您說:認識「類天皰瘡」──銀髮族身上的頑皮水泡

1. 什麼是類天皰瘡?
一種「自體免疫」皮膚病,好發於 65 歲以上長輩👴🧓。
機制:免疫系統誤把皮膚基底當成外敵,導致緊繃水泡、紅疹、劇癢。

2. 會不會傳染😷?
完全不傳染!它是自己免疫系統「槍口轉向」,和細菌、病毒無關✅

3. 典型症狀
⚡️大片水泡: 擔心破皮、滲液,行動受限🩼
⚡️劇癢夜醒: 睡眠變差、情緒低落😨
⚡️皮膚變薄: 易感染、流血不易結痂🩸

4. 為什麼會得?
目前醫學認為與年齡、基因、藥物或慢性病刺激免疫有關,但不是照顧不周,家屬無須自責。

5. 現在有哪些治療武器?
💊局部塗抹類固醇(塗抹)
💊口服類固醇
💊其他輔助藥物:抗生素、免疫抑制劑
💉新型生物製劑(標靶針劑)— 可有效減少類固醇用量

6. 與醫師合作 3 招
🩺追蹤「新水泡數」:每天拍照、記錄位置。
🏥按時回診抽血:檢查發炎指標與藥物副作用。
💪健康生活加分:控制血糖、保持皮膚清潔、穿寬鬆棉質服。

7. 家屬照護小叮嚀
👩🏻‍⚕️換藥不心急:先用溫水輕輕清潔,再依醫囑上藥、無菌紗布保護。

👩🏻‍⚕️防跌倒:水泡易破、皮膚脆弱,浴室鋪防滑墊、居家走道留空。

👩🏻‍⚕️一起「聊癢」:鼓勵長輩描述症狀,有助醫師評估療效。

❤️提醒您~
類天皰瘡雖然麻煩,但隨著治療選擇愈來愈多,只要與皮膚科醫師、護理師密切合作,多數病人都能逐步把水泡「關機」,找回睡眠與行動自由唷🙂。

#皮膚科 #皮膚專科醫師 #翁子玉醫師 #雙和醫院皮膚科 #類天皰瘡 #銀髮族

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425318

 #子玉醫師和您說: 🎨【藝術邂逅皮膚科-〈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祕密】💎 大家都說她是「北方的  #蒙娜麗莎」,但這位凝視我們 360 年的少女,其實還有另一層「皮膚科」彩蛋!今天就帶大家用藝術史+皮膚科醫師的雙重視角,好好欣賞   的經典...
24/07/2025

#子玉醫師和您說: 🎨【藝術邂逅皮膚科-〈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祕密】💎

大家都說她是「北方的 #蒙娜麗莎」,但這位凝視我們 360 年的少女,其實還有另一層「皮膚科」彩蛋!今天就帶大家用藝術史+皮膚科醫師的雙重視角,好好欣賞 的經典之作。

1️⃣ 名畫小檔案🖼️
畫家:約翰內斯・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
完成年代:約 1665 年
材質尺寸:油彩/畫布,44.5 × 39 cm
現藏: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
地位:不到 40 幅的維梅爾作品中人氣最高;被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

2️⃣皮膚科醫師的放大鏡 🔍
‼️ 眉睫去哪兒了?
初看畫面,少女 眉毛與睫毛似乎「隱形」🤨。近年透過巨幅 X 光螢光掃描(macro-XRF)🩻證實:她其實有極稀疏的睫毛,但眉仍不明顯。這種表現讓醫界聯想到 (睫毛或眉毛脱落)

🎨畫中少女幾近隱形的眉毛與睫毛,最直覺聯想到的是圓禿( ); 一種不伴隨紅斑、疤痕的自體免疫性脫髮,也能單獨侵犯眉睫。🔎若進一步展開鑑別診斷,尚須留意其他潛在原因像是梅毒第二期、額葉纖維化性脫髮(frontal fibrosing alopecia)、T 細胞淋巴瘤或其他腫瘤性疾病、甲狀腺功能低下、遺傳性毛囊角化病等等。

🩺綜合年齡、缺乏皮膚炎症與全身症狀等元素,圓禿仍是最符合的想定✅。

但眉睫脫落不等於顏值終結者!看〈少女〉 這幅畫就知道,自信眼神+健康膚質,依舊魅力滿點💯。

3️⃣當藝術遇見醫學💥
即便畫家未必有意紀錄病理特徵,這幅作品卻讓後世醫者得以跨越時空,與藝術進行一次精妙的臨床對話💬。

Vermeer 透過光影捕捉少女純粹的神情;而我們透過醫學,讀出她可能的身體故事。藝術讓醫學變得人文,醫學讓藝術更立體——願這篇貼文為你點亮「看畫也能長知識」的新視角!

#皮膚科 #皮膚專科醫師 #翁子玉醫師 #雙和醫院皮膚科 #跨越時空的對話 #藝術與醫學

圖片與參考資料來源:Girolomoni G, Gisondi P, Maurelli M. The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A dermatological puzzle.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25 Jul 14. doi: 10.1111/jdv.2085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654280.

 #子玉醫師和您說:異位性皮膚炎(AD)與乾癬(PsO)都屬於「慢性、反覆且難以根治🤦」的免疫皮膚病,但為什麼要治療?✅Because Life Matters.👩🏻‍⚕️讓子玉醫師用臨床與科學角度,說明為什麼積極、持續的治療依舊重要~~1...
21/07/2025

#子玉醫師和您說:異位性皮膚炎(AD)與乾癬(PsO)都屬於「慢性、反覆且難以根治🤦」的免疫皮膚病,但為什麼要治療?

✅Because Life Matters.

👩🏻‍⚕️讓子玉醫師用臨床與科學角度,說明為什麼積極、持續的治療依舊重要~~

1. 立即效益:舒緩症狀、修復皮膚屏障 / 體表外觀並改善生活品質
⚠️皮疹、紅斑、脫屑會造成自我形象受損;外觀改善可降低焦慮、抑鬱與社交退縮。
🌱 臨床觀察:多數患者在症狀獲得 50–75 % 改善後,睡眠時數和白天專注力明顯提升,也更願意參與社交活動👯‍♂️。

2. 中程效益:阻斷「惡性循環」、預防併發症
⚠️慢性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因長期表皮皮障受損,細菌/病毒感染(膿痂疹、疱疹性濕疹)風險升高⤴
⚠️中重度乾癬有較高的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抑鬱症等共病風險及早控炎=減少未來損傷⏱️
✅對乾癬而言,研究顯示在關節症狀出現前 2 年內開始使用生物製劑,可顯著降低乾癬性關節炎發生率💪。
✅在異位性皮膚炎族群,早期修復屏障能減少後續過敏原致敏與氣喘、食物過敏發生機率。

3. 長遠效益:降低「慢性發炎負債」與疾病進程✨
⚠️心理社會與經濟效益💸
✅心理健康:適當治療能顯著降低焦慮、抑鬱與自傷風險;兒童在穩定控制下,可改善睡眠品質,提升自信與校園參與。
✅家庭關係:減少夜間抓癢、家長照護負擔,增進親子互動品質。
✅經濟負擔:雖然藥物本身有成本,但可避免因急診、住院、工作缺勤而衍生的直接/間接支出,也能減少長期使用類固醇的劑量。

🧑🏻‍🔬“ 科學的進步 + 醫病共管 + 日常照護 ▶ 能把「難纏」的皮膚病,轉化為「可管理」的生活夥伴。”
👩🏻‍⚕️如果您或你的家人/朋友正因反覆發作而感到挫折,別忘了:尋求治療不是徒勞,而是一種對健康與生活質量的投資。我們ㄦ- 皮膚科醫師、護理師、藥師、心理師,以及不斷推陳出新的治療選項們——大家都會在這趟旅程陪伴您🫂、守護您❤️

#皮膚科 #皮膚專科醫師 #翁子玉醫師 #雙和醫院皮膚科 #異位性皮膚炎 #乾癬 #慢性疾病

 #子玉醫師和您說:【重大突破】美國正式核准生物製劑Dupixent®治療類天皰瘡一、好消息來了🎉美國FDA在2025年6月正式核准Dupixent(學名:dupilumab)用於成人類天皰瘡患者,成為目前唯一獲准使用的標靶生物製劑,標誌著...
17/07/2025

#子玉醫師和您說:【重大突破】美國正式核准生物製劑Dupixent®治療類天皰瘡

一、好消息來了🎉
美國FDA在2025年6月正式核准Dupixent(學名:dupilumab)用於成人類天皰瘡患者,成為目前唯一獲准使用的標靶生物製劑,標誌著類天皰瘡治療邁入全新里程碑!

二、它是怎麼作用的?
阻斷IL-4與IL-13發炎訊號,這些是類天皰瘡發作的關鍵因子🔑

三、和傳統的類固醇不同,它不是免疫抑制劑!
可以減少水泡與搔癢,同時減少對口服類固醇的依賴,使用者使用的類固醇量相較對照組有顯著意義較低🙂

四、對哪些病人特別有幫助?
✅ 搔癢嚴重、類固醇控制效果差
✅ 有糖尿病、骨鬆、心臟病等無法長期吃類固醇的長者
✅ 想減少住院、感染風險,回歸生活品質的病人

🧡 溫馨提醒:Dupixent 是精準型治療新選擇,但是否合適,需由皮膚科醫師評估後共同討論。請務必配合門診,定期回診追蹤🏥。

👩🏻‍⚕️家屬與醫師攜手三步驟
💡治療前:帶長輩做完整評估,包含共病、用藥史。
💡治療中:記錄水泡與癢感變化,按時回診抽血。
💡治療後:若醫師判定可延長或停藥,仍需 2–3 個月一次追蹤,確保不復發。

#皮膚科 #皮膚專科醫師 #翁子玉醫師 #雙和醫院皮膚科 #天皰瘡

圖片與參考資料來源:
1. https://www.news.sanofi.us/2025-06-20-Dupixent-approved-in-the-US-as-the-only-targeted-medicine-to-treat-patients-with-bullous-pemphigoid
2. https://www.medpagetoday.com/dermatology/generaldermatology/116179
3. https://www.thepharmaletter.com/dupixent-s-march-continues-with-japanese-copd-nod

夏天除了要預防熱傷害、要防曬🕶️你知道高溫、悶熱、爆汗的夏天是皮膚最「脆弱」的季節!👀一起看看夏日皮膚有什麼危機👀📌【濕疹(Eczema)】- 夏季最常見的皮膚炎之一!👕 汗水、衣物摩擦、悶熱環境 = 濕疹三大惡魔🔺症狀:紅癢、脫屑、水泡、...
13/07/2025

夏天除了要預防熱傷害、要防曬🕶️

你知道高溫、悶熱、爆汗的夏天
是皮膚最「脆弱」的季節!

👀一起看看夏日皮膚有什麼危機👀

📌【濕疹(Eczema)】- 夏季最常見的皮膚炎之一!
👕 汗水、衣物摩擦、悶熱環境 = 濕疹三大惡魔
🔺症狀:紅癢、脫屑、水泡、皮膚變粗厚
常出現在手肘、膝窩、脖子等彎曲處!

📌【汗皰疹(Dyshidrotic eczema)】-以為是水泡,其實是皮膚在「求救」!
💧多見於手掌、腳底、手指側
🔺密集小水泡+劇癢=搔抓後更慘!
📣 高溫潮濕、壓力大、金屬過敏(如鎳)都是誘因!

📌【足癬(Tinea Pedis / 香港腳)】-黴菌最愛潮濕又不透氣的地方👣
🔺脫皮、脫屑、水泡→擴散其他部位
❌別誤用類固醇治療,可能讓黴菌更猖狂!

👩‍⚕️ #子玉醫師跟你說 :
皮膚不只是外表,更是人體第一道防線!
夏季常見皮膚問題不只造成外觀困擾,嚴重時還可能引起感染。
✅保持皮膚乾爽、減少刺激源
✅適時就醫、對症下藥才是王道!

📢貼心提醒:
曬傷別亂敷小黃瓜、馬鈴薯!天然≠安全☀️
選擇經皮膚測試、成分溫和的護膚品最安心~

👊讓我們一起對抗夏日皮膚危機,養出健康美肌💧

#皮膚科
#濕疹
#汗皰疹
#香港腳
#皮膚保養
#防曬

Address

大安區
Taipei

Website

https://feliciseedclinic.com/team, https://www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翁子玉 皮膚專科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