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09/2025
「這是我十幾年前開過的刀,舊疤而已」、「這是我小時候跌倒縫的,跟我今天要處理的沒關係吧?」
每當問診到患者身上的疤痕時,總會得到這樣不太在意的回覆。但在物理治療的專業角度下,這些看似已經沒事的疤痕,往往與身體的緊繃與代償有著深刻的連結。
我們可以試著感受疤痕對身體造成的影響:拿起手邊的鯊魚夾或任何類型的夾子,在身上的衣服隨意找一處擰成一小塊後夾住。在這狀態下活動,你會感覺到某種程度的受限。起初這樣的受限不會帶來明顯的感受,但隨著時間拉長,身體的不平衡便會慢慢產生。
肌肉或筋膜等組織有著明確的方向性,纖維按著特定的型態與方向生長排列。但疤痕不遵循這一套規則,它的主要任務就是把身體的破洞補起來,無視方向性地生長,並如同樹根般扎根,帶來以下幾項改變:
❗ 筋膜張力改變
疤痕組織不如原本組織有彈性,在連續的筋膜鍊上形成斷點,造成張力不平衡的現象。
❗ 動作代償
受限的筋膜型態,以及無意識地閃避疤痕處的不適,改變了身體的使用模式。
❗ 自律神經反應
疤痕的牽扯影響自律神經,導致疲勞、睡眠品質下降或慢性疼痛。
千人千面,疤痕也是如此。面對失衡的疤痕型態,物理治療經過妥善評估後可以提供以下介入:
💊疤痕鬆動術
💊筋膜放鬆
💊神經調節與自律神經調整
💊重建動作模式
如果你在運動表現、日常動作或疼痛控制上,總是遭遇過不去的瓶頸,請別忽略身上的疤痕。許多難以處理的問題,關鍵就在這個看似不起眼的疤痕。
關於疤痕,從來就不只是外觀問題,它是身體的一部分,訴說著人生中的一段故事,如同患者本人一樣,值得被重視與療癒。
撰文者: 王冠鈞 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