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寶慧藝術治療師的遊藝小園 Art Therapy Map

邱寶慧藝術治療師的遊藝小園 Art Therapy Map 關於愛與生活,創意與想像,藝術治療與瑜珈療癒;歡迎來到邱寶慧藝術治療師的遊藝小園!

邱寶慧藝術治療師(Chiu, Paully Pao-Hui/ Art Therapist),曾任職於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發展評估中心,及擔任台安醫院藝術治療師、親子瑜珈講師,自2014年成立遊藝小園工作室(Map of Play),提供兒童、青少年、成人與年長者所適合的個別或團體的藝術治療課程。


寶慧老師有完整的心理輔導與藝術治療的訓練(藝術治療研究所/英國U. of Hertfordshire;教育心理與輔導諮商學系/國立台灣師大)、特殊教育與中文教育(特教學系與國文學系/國立台灣師大)背景,為提供更多元與適性的課程服務,在完成國際認證的成人、嬰兒與兒童瑜珈師訓後(RYT200;UK-Birthlight;USA-Rainbow kids Yoga)後,於社區和機構推廣嬰幼兒瑜珈、特殊兒童瑜珈班、親子瑜珈。長年以來也在各級學校、公司與社福機構分享藝術治療的工作經驗、並於報章雜誌或電視媒體分享教學心得,同時與社區合作帶領年長者藝術照護、北藝大或其他大學院校開設藝術治療課程與講座、親師溝通工作坊、職場EQ、生涯探索以及兒童戲劇與引導作文、藝術治療等表達與創作療癒課程。


若您對以上課程、諮詢、講座需要更多資訊或安排預約,請來電專線(含傳真):02-23679211;手機:0978-609211,或email: paintbrush11@hotmail.com及臉書私訊都可與我們聯繫喔!

"Love is Love.""Art therapy is Art therapy."兩者結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我愛藝術治療,也愛成為一位藝術治療的實踐者。20年前引我入門且脱胎成為一個藝術治療師的母校是以精神分析取向著稱的Univers...
13/04/2025

"Love is Love."
"Art therapy is Art therapy."

兩者結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我愛藝術治療,也愛成為一位藝術治療的實踐者。

20年前引我入門且脱胎成為一個藝術治療師的母校是以精神分析取向著稱的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那些學習的日子厚植了我理論與實務工作的基礎,也引導我深知持續創作的重要;然而,被藝術「打開」是一個隱喻,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活著的方式。

從學習「解畫」到以藝術與語言進行「對話」,我於工作與生活中來來回回地經驗了無數回,與個案、個案的作品、和自己、自己的創作交流的過程,譜出了一段又一段與各種感覺連結的故事,訴說著我們都有重新建構與修復對自己與他人的情感的能力。

在持續耕耘的時光裡,許多藝術治療師、藝術治療先驅、世界上溫柔且充滿力量的角色典範、畫家及藝術家們的影像、藝術作品與語言文字都帶給我深刻的力量,除了安慰了我,也使我更加理解當孤單或其他哀傷得以表達時,創作者會因為有了主體性的存在,帶出存在感,並走向真實的歸屬感。

而這,又以將藝術治療與存在主義結合的型態(於近代,1990年代開始在藝術治療領域興起),將這個歷程探討地既深又美。對於無論是20年前正在接受訓練的我,或是現在,我都能從中得到最實際有用的幫助:那些從個人或工作中感受的寧靜力量與苦惱,和喜悅、痛苦和辛勞,都有了存在的意義,更給予了我在未來去詮釋和發現的空間。

藝術,如同奶與蜜不只可以作為一種生存的方式,也使我們在活著的狀態中,變得更加柔軟,去溫和地擁抱脆弱、也能生出勇氣,變得堅強。當我們經由創作,並與之練習對話,藝術就不只是一個媒介,而是一個「成為」或稱之為「轉化」的歷程。

----------------------------------------------------------------------

今年上半年一期一會的工作坊以「存在藝術治療」為主,根據理論+藝術創作的架構而展開,前一小時以理論為主;後一小時透過藝術創作,讓我們反射出最真實的自我與感性的內涵,並在過程中發現哪些存在曾悄悄地浮上來…

對於已經參與四期的學員,今年的工作坊仍是全新不重複的內容;對於從未參與過的學員,更可以安心加入一起學習入門的課程!

🍀開課時間:
2025年 5/17、5/24、6/7、6/14、6/21、6/28,
週六的 19:00 ~ 20:50,共六次的團體工作坊時間。

🎨上課地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183號2樓(近捷運台電大樓站3號出口)

✨授課講師:
邱寶慧 藝術治療師

👉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3mJLWRnzcCwphPxT8
📆報名期限:2025年5月14日(三)

今天小園收到一封溫暖的卡片,卡片上面有著一首詩,就如我們每天與不同的人們交流的過程,也是一種提醒與學習。​/我對飛鳥說話飛鳥對我唱鳴真正重要的不是去懂得彼此的話語而是能否將我與飛鳥的不同也視為一種美麗/​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
02/04/2025

今天小園收到一封溫暖的卡片,卡片上面有著一首詩,就如我們每天與不同的人們交流的過程,也是一種提醒與學習。

/
我對飛鳥說話
飛鳥對我唱鳴
真正重要的
不是去懂得彼此的話語
而是能否將我與飛鳥的不同
也視為
一種美麗
/

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顧名思義,每一位在光譜上的人都有著其獨特性,以許多的型態展現,並對他碰觸到的人造成各式各樣的衝擊。他們帶著一副「恆常鏡片」,能夠扭曲且呈現出一個跟別人看到都不一樣的世界,這可能導致誤解社交互動、溝通上的困難,以及造成受他影響的人資訊過載。然而這樣特別的世界觀卻也可能是許多正向特質的來源,譬如高度專注、對於細節的著重、出色的記憶、突出的智能或想像。

這一群人也被稱為「星兒」,特質與限制使他們像天上的星星般特別,閃耀當中卻也有幾分的孤獨。

4月2日是世界關懷自閉症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當孩子還小的時候若知道他有自閉症,我們可能會將各種他忽略的人、事、物當作他特質的一部分,因此如何理解他並幫助他降低這些特質對融入家庭、生活、學習、社會 …造成的阻礙,是陪伴他成長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當星星兒長大了,依然需要這個世界的溫暖與珍視,使環境變得更加友善也是我們持續努力的事情,而認識自閉症者的特質及理解他們可能面臨的困難,並不吝嗇的給予協助是尊重多元很重要的一步。

生命沒有高低、只有交流,謝謝你們教會我的這些事。

2025年的春天,小園再次收到了來自唯心科技出版的感應有聲新書繪本《來自寂寞星球的鱷魚》。故事中的鱷魚在寂寞星球感到孤單時,會打開收音機與遙遠的地球上的另一個未曾謀面的聲音互動,雖然不知對方是誰,卻總能帶給鱷魚安心的力量與被撫慰的開心。如同...
12/03/2025

2025年的春天,小園再次收到了來自唯心科技出版的感應有聲新書繪本《來自寂寞星球的鱷魚》。

故事中的鱷魚在寂寞星球感到孤單時,會打開收音機與遙遠的地球上的另一個未曾謀面的聲音互動,雖然不知對方是誰,卻總能帶給鱷魚安心的力量與被撫慰的開心。如同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透過科技與分隔兩地的家人、朋友間交流,或在深夜的時候打開音頻或視頻,靜靜聆聽和觀看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他方所分享的音樂、藝術、影片⋯⋯或心情故事,都能感到與他人連結的美好。

緊接著意外——火箭的降臨,摧毀鱷魚唯一能與遠方通訊的工具,但正向的鱷魚面對這一切的態度是解決問題——修理火箭,面對挑戰,成為他前往未知的遠方的契機。然而遠方充滿了各種不確定,在那裡鱷魚經歷了驚喜、挫折、無助、傷心、快樂、幸福、無奈⋯⋯種種情緒,即使最後鱷魚必須返回一個人的星球,他也不再是同樣的一隻鱷魚,因為這趟旅程使他的內心豐盛,充滿意義。

繪本可搭配有聲故事機,讓孩子輕鬆沈浸在情境中,《來自寂寞星球的鱷魚》以簡單的筆觸勾勒圖案,使孩子聚焦在故事的劇情;以想像力創造的一趟太空之旅,需要我們跳脫現實的桎梏,去感受其中的深意。

最後我想說,日常的脆弱常常來自我們所處的事物無法永恆,與重要他人的離別總是突如其來,這一點連小小孩都能體會。也許當孩子離開嬰幼兒期的保母、幼兒園的同伴、搬家前的鄰居、先一步離開我們的親人或寵物⋯⋯,都是一次考驗,一個巨變,無論體認過多少次,也不會有習慣的一天;而每一次品嚐的傷,都如初嚐。但正因我們珍惜,會長出將失落納入生命的勇氣,使我們得以與所愛之人以不同的形式連結在一起。

推薦《來自寂寞星球的鱷魚》給大孩子、小孩子的父母,透過繪本幫助我們帶入生活中不易展開的話題,發展更多元的對話,對於情緒的理解和消化都很有助益!當孩子感受到內心的各種幽微的聲音都有人願意聆聽,在成長的旅程中會更能擁抱脆弱,勇敢前行。

🌱適讀年齡:有注音,0-3歲聽故事,3-6歲邊聽邊讀,6歲以下建議親子共讀,7歲以上可自行閱讀。

2025創造性藝術治療在南部的活動【創造性藝術治療在台灣:反思本土化歷程】
18/02/2025

2025創造性藝術治療在南部的活動

【創造性藝術治療在台灣:反思本土化歷程】

藝術 + - × ÷ 心理治療 = ≠ ≒ ≦ ≧ ? 藝術與心理的跨界應用幾乎沒有邊界,除了X軸的無限延伸,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條Y軸,有著深沉且複雜的脈絡,等待被一一探索。 創造性藝術治療,作為結合藝術表達和心理治療的.....

18/10/2024

每一年的一期一會、每一個工作坊都有它自己的生命,不管以多少時間和方式誕出它、總是依舊緊張它問世與每一個夥伴相遇交流的時刻。

然而每一次與學員夥伴同行的日子,團體的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堂課的誕生者,我們會一起譜出最真實的生命樂章。

過往的10幾年來曾在大學、研究所、進修推廣部或各級學校的輔導專業知能研習中開過無數次藝術治療理論與實務的課程,不諱言地說許多時候都以「安全的」內容為主,而近三年來在小園的入門工作坊,開始嘗試回顧(抑或是冒險)以自己的母校(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精神分析取向的藝術治療為主要教學內容之一,並帶入後來在實務領域和再進修的日子裡,各種深入學習的派別的藝術治療課程,同時將在學習時自己衍生創造的藝術練習加以結構化,成為與每堂課的成員在理論世界中連結回自己的藝術原力之間的橋樑。

而每一個人內在世界的豐富,都是一塊未被完全發掘的寶藏。

參與的學員們不乏教育現場的第一線、專業助人工作者、藝術家或策展人,也有因此轉換跑道之後考取相關研究所、重新回到學生身份的朋友,而其中最令我們珍惜的,是以開放的心、嘗試跨界來參與並激盪出新鮮火花的每一位。

今年,課程的設計根據理論+藝術創作的架構而展開,理論為課程前一小時的重心,會介紹的取向新舊並陳,著重以結構且深入的系統化學習使學員專注、理解與吸收;後一小時的藝術創作,我們從感性的自我回饋釋放自我限制的模式,在過程中發現新的學習的可能性。

開課日期:
2024年 11月:11/2、11/9、11/30
2024年 12月:12/7、12/14、12/28
2025年 1月:1/11
在週六晚上的 19:10~ 21:10,每次兩小時。

今年工作坊所剩的名額不多囉,報名網址如下:
https://forms.gle/3uMrshQevegPTsEn8

關於愛與生活,創意與想像,藝術治療與瑜珈療癒;歡迎來到邱寶慧藝術治療師的遊藝小園!

Beautiful OOPS!!一個美麗的錯誤~~謝謝秋季入門工作坊的夥伴在報名的同時,也發現在上一則貼文內容中課程時間誤植的部分,而且不吝告知我們,衷心感謝唷🌱🌸🌱☀️以下為2024秋季開始的入門工作坊7堂課14個小時的時間:​2024年...
15/10/2024

Beautiful OOPS!!
一個美麗的錯誤~~

謝謝秋季入門工作坊的夥伴在報名的同時,也發現在上一則貼文內容中課程時間誤植的部分,而且不吝告知我們,衷心感謝唷🌱🌸🌱☀️

以下為2024秋季開始的入門工作坊7堂課14個小時的時間:

​2024年11月:11/2、11/9、11/30
2024年12月:12/7、12/14、12/28
2025年 1 月:1/11

在週六晚上的 19:10~ 21:10,每次兩小時。

透過全心投入的7堂課,一起完成一趟藝術治療的豐盛與學習。

也謝謝一個快樂的小意外,給予我們一個機會提前與新夥伴彼此交流喔❤️

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3uMrshQevegPTsEn8
*報名期限至 2024/10/30 (三) 唷!

The quest to be whole.探尋藝術治療,再一次向自己的內在世界發問、發現與認識的過程。​在每年的秋分,也是每年小園一期一會的藝術治療入門理論與創作團體工作坊開啟的季節。秋天,正是一個適合用藝術作為探尋自己生命狀態的時分,用...
06/10/2024

The quest to be whole.
探尋藝術治療,再一次向自己的內在世界發問、發現與認識的過程。

在每年的秋分,也是每年小園一期一會的藝術治療入門理論與創作團體工作坊開啟的季節。秋天,正是一個適合用藝術作為探尋自己生命狀態的時分,用藝術的暖意與圖像和藝術作品的治癒力量,將生命中難以透過清楚的言語描述的內在現實,找到幽微的聲音的出口,像是一道將光明帶入黑暗不透明的心智的通道(passage),我們也在每一年接觸不同觀點和面向的大師經典讀本中,融合藝術與創作練習做為啟動,找到通往自我探索旅程的入口。

在這個理論為主、體驗為輔的Experiential Group裡,每一次我們以藝術治療相關的理論探討、思辨、共學的方式展開,擁抱科學和經典是值得的,感激許多精彩的讀本陪伴我們學習;每一堂課結束時以藝術創作的歷程再次探問圖像世界中如實反映的自我,重新經驗心、手連結的時刻。你無需任何繪畫的技巧、心理學相關的背景,這不是一個治療團體,而是一個築底踏實(grounding)的園地。

如何覺知歷程、媒材、圖像三者之間的關係,與個案、治療師、圖像創造出的神聖空間,都會在我們這堂課搭建的環境中,透過分享、創作、練習而自我成長更多,鼓舞彼此更多。

每一年有舊雨也有新知,今年的一期一會藝術治療入門課程,有些主題是我的研究領域,也有些近年突破創新的理論則是我重拾學生身份去好好認識與理解的。一但某些課題來自我的研究領域之外,會援引相關課題專家的論述,與大家一起探索和發現這些新的知識成果。

—————————————————————————

邱寶慧藝術治療師師承英國藝術治療學術的發源地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回台在醫療與社區中深耕實務工作十七年,能夠堅定且支持這一路對於藝術創作與創造性的想像在醫療與生活、世界與生命懷有深切的愛與尊敬,皆源於大學時期的迷失和創作交織出的歸零與起點,然而即使學習與實務工作體驗到的真實並不完美,卻在此時更樂於分享,期望與你連結所學所思所感的各種經驗和體驗。

2024秋季開始的入門工作坊,將於11月開始。

透過短短的7堂課,我們一起完成藝術治療的豐盛與學習。

開課時間:2024年 11/2、11/9、11/30、12/7、12/14、12/28 及 2025年 1/11,週六晚上的 19:10~ 21:10,每次兩小時、共七次的團體工作坊時間。

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3uMrshQevegPTsEn8
*報名期限至 2024/10/30 (三) 唷!

【Dare to see through the gap-create your voices】展覽為期兩週,在8/31的晚上閉幕了。​展覽的中文名稱是聆聽地底下的聲音,我們常常只有在戴上完美面具時,聲音才會比較大,而脆弱的時候,聲音也隨之...
14/09/2024

【Dare to see through the gap-create your voices】
展覽為期兩週,在8/31的晚上閉幕了。

展覽的中文名稱是聆聽地底下的聲音,我們常常只有在戴上完美面具時,聲音才會比較大,而脆弱的時候,聲音也隨之變得微小及難以聽見;或是在脆弱時,我們用張牙舞爪的姿態,不讓自己也不讓別人看見、聽見我們心中怪獸的低鳴。

其實,躲在陰暗裡的怪獸,需要被幫助也需要愛,就如同我們一樣。

這一段逐步摸索的過程中,也許因為面對未知的荒野,在一剛開始時是孤單的,就像我們擺在展場當中,讓大家可以集體創作的島嶼,人們因為船隻擱淺而來,不得不在此踏出旅程,但持續前進、堅持到底,最後我們會發現,已經有一群勇敢的人們,在我們來到這裡之前,早就在那裏了。

這群勇敢做自己的人充滿創意,在這裡扎營、圍著營火唱歌跳舞慶祝,溫暖地支持著身邊的每個人。

謝謝每一位參展的藝術家、看展的人們。
下次展覽見囉!

-佈展筆記2-​閱讀有助於讓我們想像他人的故事、踏入他人所處的情境,或許在觀看展覽的同時,我們也能看見他人/自己在Gap中不同的掙扎,試著去理解每段生命中豐碩且不凡的歷程。​開展後沒過幾天,我們重新觀看全部27件作品時,聯想到其中2件作品,...
30/08/2024

-佈展筆記2-

閱讀有助於讓我們想像他人的故事、踏入他人所處的情境,或許在觀看展覽的同時,我們也能看見他人/自己在Gap中不同的掙扎,試著去理解每段生命中豐碩且不凡的歷程。

開展後沒過幾天,我們重新觀看全部27件作品時,聯想到其中2件作品,有著讓我們意想不到也感到特別的共通點,兩位創作者在作品當中都邀請大家進行互動,一件是「○與洞」、另一件是「足球校隊」。「○與洞」是一本繪本,描述與人相處時因為害怕而想要躲進去洞穴,但有時候也想邀請了解自己的人進入洞穴,在這兩種狀態上的內在矛盾與掙扎;「足球校隊」是一件互動的裝置,想藉由作品分享自己剛加入足球校隊時的挑戰與成長。

前者準備了小卡想請大家分享祕密投入書中的信箱,後者則希望大家藉由遊戲一起完成作品中的訓練菜單,令人感到巧合的是,兩位創作者都有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的特質。

這是一種在特定情境下會因情緒失調而說不出口的症狀,常常在選擇說與不說之間產生焦慮的感覺與猶豫,有此症狀的兒童/成人雖具有足夠的理解與口語表達能力,但是卻在某些社會情境中選擇保持沉默,最常見的情況是在家中與信任的人面前能夠自由說話,但面對到陌生的情境或人時會有靜默的情況出現。

藝術創作的過程作為感受、想法與情緒的載體,將創作者經歷的猶豫與掙扎刻畫下來,除了透過口語,或許每一刻的他們都在表達自己,當他們有勇氣與能力藉由作品傳達出內心的聲音時,也深深地期待能收到大家的回音。

展覽剩下最後一天,希望大家來看展的時候也可以像是尋寶一樣,當你找到這兩位創作者的作品時,別忘了給予您的理解與回應唷!

我們明晚的 19:15,即將舉辦閉幕的活動,邀請大家與我們參與集體創作,共同完成這一次展覽最後的旅程。

▍Dare to see through the gap—-create your voices
聆聽|地底下的聲音
展期|2024.08.20(二)- 2024.08.31(六)
溫馨提醒:
*參觀免費 #找不到我們時可撥打0978609211
————————————————
EVERY MIND Matters
遊藝小園工作室
臺灣邊緣人互助協會
————————————————
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五11:00-19:00
周六與週日12:00-19:00
地點|人文咖啡小藝廊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師大路161-1號 1樓(台電大樓捷運站5號出口左轉)

It’s not about managing your “gap”.It’s about managing your reaction to your gaps.▍展覽倒數最後5天囉——Dare to see through the ga...
27/08/2024

It’s not about managing your “gap”.

It’s about managing your reaction to your gaps.

▍展覽倒數最後5天囉——
Dare to see through the gap—-create your voices
聆聽|地底下的聲音
展期|2024.08.20(二)- 2024.08.31(六)

溫馨提醒:

*參觀免費 #找不到我們時可撥打0978609211

————————————————
EVERY MIND Matters

遊藝小園工作室
臺灣邊緣人互助協會
————————————————
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五11:00-19:00
周六與週日12:00-19:00

地點|人文咖啡小藝廊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師大路161-1號 1樓(台電大樓捷運站5號出口左轉)

-佈展筆記-「觀看先於言語。……我們注視的從來不是事物本身,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John Berger《觀看的方式》原來,會害怕被拒絕,不被接納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布展當天我們選擇作品擺放的順序時,思考著如何讓觀看者的...
24/08/2024

-佈展筆記-

「觀看先於言語。……我們注視的從來不是事物本身,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John Berger《觀看的方式》

原來,會害怕被拒絕,不被接納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布展當天我們選擇作品擺放的順序時,思考著如何讓觀看者的刺激度從輕到重,也希望不會使參觀的大眾或是藝廊排斥,因此我們將看似繪畫技法較好、藝術性較高的幾件作品擺放在一進到展間的地方,稱這幾件作品是展覽的「門面」,讓觀展的人可以和緩的走進來。

這幾天思考著為什麼會想要這樣安排呢?
經過幾天的反思後,內心不言而喻的答案也剛好與展覽主題有所契合。

我們都期待被認同、甚至可能只想讓大家看到我們光鮮亮麗的那一面,以象徵「好」的標籤被群體所接納;而那些不被歌頌、不符合世俗的想望,或並非你所處的群體、親密關係、友誼或家庭成員追求的價值與聲音,就一層一層地被隱藏起來了。

當我們開始朝鴻溝(Gap)探詢,看見過往因為情感上受挫以及(或是)過往的創傷告訴我們,脆弱可能會被視為弱點、承認脆弱會帶來危險,於是需要防堵的各種感受、情緒與想法一一浮現的時候,我們會感到未知、害怕、恐懼而不敢觸碰或不希望被別人看見,是很正常的事情。

很巧的是,從展間的最外面走到深處的牆面上,是一件集合幾幅源自同一位創作者的無形作品,上面有狂野的顏色與筆觸,他將作品取名為「?」。有時候真實生活當中使人受苦與掙扎的事情好複雜,是好多未能解開的集合,它們可能是宇宙大爆炸般的混亂與炸裂,猶如我們曾經不敢看或看不清楚的種種困惑、傷痛、失敗或羞恥,也可能都還在。

但不一樣的是,藝術作為媒介帶領著我們尋到一個解放自己的出口,讓我們不再需要壓抑真心融入人群才能擁有的感受、也不再是需要表現完美或取悅他人才能得到的認同,我們能夠在這一個心與手的連結中、看見內心的意象、聽見微弱的聲音,也開始有勇氣去承認與擁抱那些在發生的當時看不清楚也不願意聽見的部分。

找不到歸屬感是令人恐懼的事,必須佯裝自己才能被歸屬是寂寞的,有一方小小的天地讓我們的感受有所歸屬時,至少讓我們喜歡真正的自己,與自己在一起。

歸屬感,是最真實的人性連結,毋庸置疑。

當你推開門進來,便是提著溫柔的光照進來這方天地,也許從觀看他人的作品、那些我們害怕著卻也深深地渴望被看見的脆弱就能產生力量,在給予他人回音的同時,也就有了活出自己的勇氣。

▍展覽倒數最後6天囉——
Dare to see through the gap—-create your voices
聆聽|地底下的聲音
展期|2024.08.20(二)- 2024.08.31(六)

▍閉幕活動——
日期:08.31(六)
時間:19:15-20:15

活動流程:

19:15 閉幕致詞
19:30 沈浸式小劇場(觀眾有角色卡卡、集體藝術創作、可著輕便服裝)
20:15 賦歸,晚安晚安

溫馨提醒:

*參觀免費 #找不到我們時可撥打0978609211
*現場吧台的甜點及咖啡要付費唷(儘8/30、8/31有供應)

————————————————
EVERY MIND Matters

遊藝小園工作室
臺灣邊緣人互助協會
————————————————
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五11:00-19:00
周六與週日12:00-19:00

地點|人文咖啡小藝廊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師大路161-1號 1樓(台電大樓捷運站5號出口左轉)

20/08/2024

▍展覽已經開始囉——
Dare to see through the gap—-create your voices
聆聽|地底下的聲音
展期|2024.08.20(二)- 2024.08.31(六)

▍開幕活動——
日期:08.20(二)
時間:19:15-20:15

活動流程:

19:15 開幕致詞/ 影片欣賞
19:30 沈浸式舞碼小劇場(觀眾有角色卡卡)
19:45幻遊體驗
19:50集體藝術創作
20:15 賦歸,晚安晚安

溫馨提醒:

*今天上午11:00後已開放看展囉/ 參觀免費
*現場吧台的甜點及咖啡要付費唷

————————————————
EVERY MIND Matters

遊藝小園工作室
臺灣邊緣人互助協會
————————————————
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五11:00-19:00
周六與週日12:00-19:00

地點|人文咖啡小藝廊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師大路161-1號 1樓(台電大樓捷運站5號出口左轉)

影片文字:邱寶慧
影像製作:尹浚丞

Address

Taipei

Opening Hours

Tuesday 00:30 - 21:00
Wednesday 12:30 - 21:00
Thursday 12:30 - 21:00
Friday 12:30 - 21:00
Saturday 08:30 - 21:00
Sunday 08:30 - 21: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邱寶慧藝術治療師的遊藝小園 Art Therapy Map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邱寶慧藝術治療師的遊藝小園 Art Therapy Map: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