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永祥診所

洪永祥診所 血液透析室,慢性腎衰竭治療 洪永祥洗腎中心---真心, 用心,比家屬更關心如何讓腎功能不好者不要步入洗腎?
如何讓已在洗腎者大幅提升洗腎品質?
我想是上天賦與我的最重要使命...

標題:台灣常見十大頻尿食物排行榜:你是不是常常跑廁所的受害者?十大食物要避開副標:吃錯食物膀胱超無力?頻尿困擾避開這十大食物!(影片就在留言處)   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經驗:剛喝完飲料不到一小時,就急急忙忙跑去廁所?或者半夜總是要起來好幾次...
24/08/2025

標題:台灣常見十大頻尿食物排行榜:你是不是常常跑廁所的受害者?十大食物要避開

副標:吃錯食物膀胱超無力?頻尿困擾避開這十大食物!

(影片就在留言處)

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經驗:剛喝完飲料不到一小時,就急急忙忙跑去廁所?或者半夜總是要起來好幾次,導致整晚睡眠斷斷續續,隔天整個熊貓眼。這種情況其實非常普遍。根據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的調查,約有20%到30%的成年人曾經歷過頻尿問題,而女性與50歲以上的族群則是高風險族群,幾乎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可能受到頻尿困擾。

頻尿的定義相對簡單,但影響卻不小:一天排尿次數超過八次,或者夜間排尿兩次以上,就算是頻尿。造成頻尿的原因很多,包括疾病因素和生活習慣。疾病因素像是膀胱過動症、攝護腺肥大或泌尿道感染,需要醫師診斷與治療。而生活因素中,飲食習慣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吃錯了食物、喝錯了飲料,很可能讓你的膀胱時刻處於「待命」狀態,迫使你頻頻跑廁所。

我就曾經在門診遇到一個年輕20幾歲的女生,一個小時就跑一次廁所,頻尿到他完全不敢去約會或跟朋友去長途旅行,去醫院檢查醫師都說正常,最後我把這十大類頻尿食物丟給她參考,他才發現這些幾乎都是她日常喜歡吃的食物,改變食物後,一個禮拜困擾他數年的頻尿症狀完全改善。

今天,我們就來揭曉台灣常見十大容易導致頻尿的食物排行榜,從第十名開始,看你是否也在名單上。這十大食物若你有頻尿困擾盡量避開他。

接著就直接來看十大頻尿食物排行榜:

第十名是酸辣湯與辣椒類食物。台灣人愛吃辣,麻辣鍋、酸辣湯、辣椒醬都是餐桌上的常客。辣椒中的辣椒素雖然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但它也會刺激膀胱壁,讓膀胱變得敏感,進而產生尿意。Chung 等人2017年研究指出,辛辣食物會加劇膀胱過動症患者的症狀(Chung et al., Neurourol Urodyn, 2017)。對於喜歡辣味的人來說,偶爾享受無妨,但如果你本身膀胱敏感,辣味食物就可能是頻尿的觸發因子。

第九名是巧克力。許多人認為巧克力是舒壓甜點,但它暗藏兩個「頻尿陷阱」咖啡因與可可鹼:咖啡因雖然含量比咖啡少,但仍具有利尿作用;而可可鹼會刺激膀胱收縮。Arya 等人 2010研究顯示,含咖啡因或可可成分的食物會使女性頻尿與急尿症狀加劇(Arya et al., J Urol, 2010)。因此,如果你是甜食控,又經常出現尿急的情況,巧克力可能就是幕後推手之一。

第八名是西瓜與高水分水果。夏天消暑必吃的西瓜,其水分含量超過90%,吃一大盤幾乎等於直接灌下一瓶水。對腎臟健康的人來說無妨,但若年紀大或膀胱敏感,很快就會想跑廁所。美國泌尿科協會提醒,高水分水果如西瓜、哈密瓜和葡萄,是常見的「隱形利尿來源」(AUA, 2019 Guideline)。除了大量一次攝取,也要注意分配攝取時間,避免短時間內大量水分進入膀胱,增加頻尿風險。

第七名是汽水與含糖碳酸飲料。台灣手搖飲文化盛行,無論是可樂、汽水還是其他含糖碳酸飲料,都含有高糖分、咖啡因和碳酸成分。高糖分會造成滲透性利尿,咖啡因刺激膀胱,而碳酸則增加膀胱排尿刺激。2015年Park等人研究顯示,含糖飲料與碳酸飲品與女性頻尿、急尿有顯著關聯(Park et al., Int Urogynecol J, 2015)。對於頻尿患者,少量享用或改選低糖、無碳酸飲品是較安全的選擇。

第六名是酒精,包括啤酒、紅酒和威士忌。酒精本身就是天生的利尿劑,它會抑制抗利尿激素,使腎臟無法「留住水分」,導致尿量增加。這也是為什麼喝酒後,你會發現自己不僅頻頻跑廁所,還越喝越渴。《Alcohol Research: Current Reviews》報導指出,酒精攝取會顯著增加尿液排出量,尤其是啤酒。因此,控制飲酒量是降低頻尿的一個重要方法。

第五名是咖啡。隨著咖啡市場的成長,許多人一天至少一到兩杯。咖啡因是最強力的膀胱刺激物之一,除了增加尿液生成,它還會直接刺激膀胱逼尿肌,導致頻尿。2002年Bryant等人系統性回顧研究指出,咖啡因與頻尿、急尿之間有高度相關性(Bryant et al., BJU Int, 2002)。對於頻尿敏感的人,建議減少咖啡攝取,或選擇低咖啡因或無咖啡因飲品。

第四名是檸檬、柳橙等柑橘類水果。雖然這類水果富含維生素C,但酸性會刺激自律神經性統,這跟吃酸或導致分泌口水一樣,酸性刺激反射降低膀胱耐受性,使尿急現象加劇。有些患者反映,只要喝一杯柳橙汁,頻尿症狀就會立刻惡化。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建議,膀胱過動症患者應避免攝取過多柑橘類飲品,尤其在晚餐或睡前。

第三名是番茄醬料與加工食品,如番茄醬、義大利麵醬等。茄紅素常常是用來改善頻尿的保健食品,但很多人番茄汁與大量吃番茄讓頻尿加劇,番茄本身就是高鉀食物,再加上常與鹽巴和香料同時食用,對膀胱是雙重刺激。《Journal of Urology》研究指出,高鉀食物如番茄會顯著惡化膀胱不適及頻尿症狀。對膀胱敏感或是腎衰竭避免高鉀的人而言,若要攝取茄紅素改善頻尿不建議直接大量攝取番茄,更不要攝取番茄醬料類,選擇低磷鉀茄紅素較為安全。

第二名是茶類飲品,包括綠茶、紅茶和烏龍茶。茶鹼與咖啡因一樣具有利尿作用,尤其無糖茶飲常被誤認為健康選擇,但對頻尿的人來說更容易導致膀胱刺激。日本Kuriyama等人2006年研究指出,綠茶攝取與頻尿症狀之間存在顯著關聯(Kuriyama et al., Nutr J, 2006)。因此,頻尿患者宜控制茶飲攝取量,避免一次大量飲用。

第一名是手搖飲,如珍珠奶茶、綠茶拿鐵、黑糖鮮奶等。它結合了高糖、咖啡因、茶鹼以及奶製品,是頻尿的超級大兇手。一杯大杯珍奶,幾乎相當於同時攝入咖啡因、糖分和乳糖,難怪會讓人又渴又頻尿。根據2019年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指出,過度消費含糖茶飲與泌尿道症狀惡化有關(Lin et al., Nutrients, 2019)。對於頻尿敏感者,最好限制手搖飲的攝取,並選擇低糖或小杯量。

若你不論是哪一種疾病造成的頻尿,務必避開上面十種會讓你的頻尿症狀更惡化的食物,那洪醫師可否告訴我吃什麼食物可以改善頻尿:可以參考我先前的兩支熱門影片可多攝取五大營養素:南瓜子、茄紅素、大豆異黃酮、鋅與硒。還有做兩個動作下之上舉與下肢泡溫水量個動作都可大幅改善頻尿症狀,我把影片連結放在下面,有頻尿困擾的這兩篇影片務必再看一次。

頻尿並不是小問題,它會影響生活品質與睡眠。雖然大部分人是因為膀胱過動症或攝護腺肥大或骨盆底肌群退化等造成,務必尋求醫師正確的診斷並透過正確飲食控制,多數人能顯著改善症狀。下次當你抱怨「怎麼又想上廁所?」時,先檢查自己手上的飲料或食物,它們可能就是讓你尿急的罪魁禍首。

#頻尿
#利尿
#腎臟
#膀胱過動症
#攝護腺肥大

這個詐騙廣告非常囂張!也砸了很多錢在臉書line做廣告,昨天我門診有4-5個腎友説看到這個廣告,專程找我要不用透析的秘方!      我在我的臉書與每一集的YT不停宣導這件事,去上醫師好辣也宣傳這件事!但還是不敵邪惡廣告力量。請大家幫我努力...
15/08/2025

這個詐騙廣告非常囂張!也砸了很多錢在臉書line做廣告,昨天我門診有4-5個腎友説看到這個廣告,專程找我要不用透析的秘方!

我在我的臉書與每一集的YT不停宣導這件事,去上醫師好辣也宣傳這件事!但還是不敵邪惡廣告力量。

請大家幫我努力轉發!避免無辜腎友受害!

#沒有不用洗腎的秘方
#任何免洗腎秘方都是詐騙
#懇請大家幫我轉發

標題:便祕超傷腎~副標:超級排便神器,揭開便祕對腎臟的傷害與解方  你知道嗎?慢性便秘會直接間接破壞你的腎功能,一不小心讓腎臟永遠失去功能。在現代社會中,便祕被許多人視為一個生活小問題,甚至習以為常。然而,近年來多項醫學研究揭示,慢性便祕其...
11/08/2025

標題:便祕超傷腎~
副標:超級排便神器,揭開便祕對腎臟的傷害與解方

你知道嗎?慢性便秘會直接間接破壞你的腎功能,一不小心讓腎臟永遠失去功能。在現代社會中,便祕被許多人視為一個生活小問題,甚至習以為常。然而,近年來多項醫學研究揭示,慢性便祕其實與腎臟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根據美國退伍軍人健康資料庫的研究指出,長期便祕者罹患慢性腎病(CKD)的風險顯著升高,甚至提高了13%至51%不等。研究團隊分析美國三百五十萬名退伍軍人的醫療紀錄,剛開始,這些人的腎功能都很正常。研究人員從2004年追蹤至2013年。結果發現,便秘患者罹患慢性腎臟病、腎衰竭機率都比沒有便秘者來得高,便秘較嚴重的人,風險更高。

先來看一個便秘造成急性腎損傷的案例:我門診一位65歲糖尿病腎病變的大姊,糖尿病快要20年,血糖控制很好,每三個月回診,但他最近回診,肚子變大、下肢水腫、臉色蠟灰、人非常疲勞,不但出現大量蛋白尿腎絲球過濾率更是一下子從55分掉到了20分,明顯有急性腎損傷,我問他最近可有感冒、感染或其他狀況?他說他最近嚴重便秘,已經超過一個禮拜解不出大便來,買了浣腸藥還是灌不出來,現在肚子很漲右側腰很痛,X光發現他的肚子被糞便脹滿,超音波更加嚴重的是因為大便導致壓迫到右側輸尿管,造成本該排到膀胱的尿液被嚴重堵塞在右腎造成右腎嚴重水腎,造成右腎急性腎損傷,後來收住院後把他糞便灌腸灌出,右腎尿液順利排出,腎功能就慢慢恢復到原來的55分。

長期便秘可能對健康造成多種不良影響,包括增加罹患大腸癌、痔瘡、大腸憩室炎等疾病的風險,以及可能引發腹痛、頭痛、食慾不振等症狀。 此外,長期便秘還可能導致肝臟負擔加重,甚至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嚴重時可能誘發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

根據調查,台灣約有525萬人有便秘困擾,相當於每四個人就有一人面臨排便不順的問題,一年吃掉4.6億顆軟便藥。 其中,學齡兒童的便秘盛行率更高達32.2%,約每3人就有1人。除了學齡兒童,成年人和長者也常受便秘困擾。 成年人便秘盛行率約為15%至25%,而65歲以上長者則有約四成面臨便秘問題。台灣營養基金會曾做過調查發現,台灣受便秘之苦職業,前5名分別是行銷活動企劃人員(57.9%)、助理及秘書(57.1%)、專櫃銷售人員(54.4%)、餐廳服務生(52.9%)、老師(51.7%)。其中女性:男性的患病率為3:1,女生需要更加注意。

便祕不僅是腸道的功能障礙,更是許多慢性疾病的「健康警訊」,尤其對高齡者、糖尿病患者與腎臟病高風險族群而言,其所引發的「腸腎交互惡性循環」不容忽視。

什麼是便秘?

便秘的定義 便祕的定義有很多種,有些人認為一週排 便次數小於三次,便稱之為便秘,有些人則認 為解便困難、大便過硬,則可稱之為便秘。 當便秘症狀超過三個月以上,便可稱之為 慢性便秘,根據ROME III對於功能性便秘的定義 為下列1~6項症狀中,出現兩項以上,則可稱 為便秘: 1. 至少在25%排便需要用力解便 2. 至少在25%排便時,糞便體積過大或過硬 3. 至少在25%的排便感覺解便不完全 4. 至少在25%的排便感覺肛門直腸有阻塞 5. 至少在25%的排便須以手指幫助排便 6. 每周排便次數小於3次

為何會便祕?常見引起慢性便祕的原因除了飲食中缺乏膳食纖維與水分、久坐不動、缺乏運動習慣、壓力大、自律神經功能失調、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鈣片、抗憂鬱藥、止痛藥等)、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大腸癌阻塞、老化導致腸道蠕動減緩腸道神經或肌肉傳導異常等

便秘傷害腎臟可分為直接與間接性傷害

先來看便祕直接傷腎: 就像我們前面的案例,嚴重巨量糞便可向外壓迫輸尿管或膀胱,造成腎後性阻塞導致雙側或單側輸尿管擴張, 進而產生水腎與急性腎損傷(AKI)。這類情況雖罕見,但臨床上已多次被報導並且是可逆只要移除糞塊後腎功能恢復。

但是臨床上大部分的便秘傷腎還是一個長期且間接的傷腎。接著來看便祕如何「間接傷腎」其機轉如下

1. 腸道毒素累積與腎毒性

當便祕導致糞便滯留腸道過久時,蛋白質發酵產生的毒素如 吲哚硫酸(IS)、對甲酚硫酸(PCS)、 等「尿毒素」就會被大量吸收進血液,進而增加腎臟的排毒負擔。這些物質會:活化氧化壓力與慢性發炎反應造成腎小球損傷、纖維化提升慢性腎病的進展速度2024年《Scientific Reports》的一篇研究指出,便祕與腎功能惡化存在顯著相關,應作為CKD患者重要風險因子評估之一。

2. 腸腎軸失衡造成發炎

「腸腎軸」是醫學界近年提出的概念,指出腸道菌相會影響腎臟健康。便祕會導致腸道好菌減少、壞菌增多,促使發炎性腸菌產生更多尿毒素,並引發「腸漏症」,讓細菌內毒素進入血液,間接攻擊腎臟。

3. 脫水與電解質紊亂

便祕患者若水分攝取不足或依賴刺激性瀉藥,容易導致:脫水:降低腎血流灌注,引發缺血性腎損傷,電解質紊亂:如低鉀血症影響腎小管功能,導致代謝負擔上升

4. 瀉藥濫用造成腎毒性

許多刺激性瀉藥(如番瀉葉)會造成:腸神經退化與電解質水分異常,長期使用這些藥物往往會造成生理與心理依賴,反而增加腎毒性風險。

5. 用力排便引發血壓劇變

便祕者在排便時常用力過度,會瞬間提高腹壓與血壓。這對已有高血壓、腎病、糖尿病病史者而言,容易引發:腎絲球毛細血管破裂小動脈硬化進展腎臟微循環損傷

長期便秘務必要去看大腸直腸外科,40歲以上、大腸癌有家族遺傳史與高危險族群務必要安排大腸鏡檢查排除大腸癌的可能。

我在臨床上照顧的是一群糖尿病、高血壓、行動不方便經常久坐的高齡長輩,又因為腎衰竭經常需要大量吃鈣片,長期便秘非常常見,我也累積了一些改善便秘的有效心得,下內容非常重要,便秘五大秘招,往往照著去做可解決大部分的便秘困擾。

排便第一招

補足水分:很多病人的糞便是又乾又硬的往往就是缺水或缺油,當身體缺水時大腸會更大量的吸收腸道糞便的水分,若大便你像羊大便一樣一粒粒非常乾燥難排,很多只要補充足夠水分(每日和族體重3%~4%的水分),幾乎都可解決。

排便第二招

冰橄欖油黑咖啡:若你補足水分大便還是偏硬且難排,一個非常多有效的超強方法,早上起床喝一杯冰的橄欖油加黑咖啡,如何製作可以參考我先前影片,這方法快速安全又有效,橄欖油可潤腸利便、咖啡因刺激腸道平滑肌可促進腸蠕動,很多人一喝咖啡就有便意、冰水又刺激自律神經排便,冰橄欖油咖啡三個利便因子全到齊,一喝很快就有上廁所感覺,很多網友都形容說是超級軟便神器。

排便第三招

膳食纖維:若你的便秘大便是黏答答不成形,上完廁所大便黏滿肛門要擦很久,就是嚴重缺乏膳食纖維,水溶性纖維(如燕麥、奇亞籽、愛玉)能吸水膨脹,軟化糞便。非水溶性纖維(如糙米、芹菜、紅蘿蔔)則促進腸壁蠕動與增加糞便體積。腎友每天補足25-35公克膳食纖維,但應注意蔬菜攝取必須川燙,並追蹤鉀離子。

排便第四招

益生菌: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有助腸道菌相平衡,促進蠕動。天然來源包括優格、泡菜、味噌等發酵食品。但這些食物適合一般民眾,因為都是高磷鉀高蛋白食物,腎友因為需要限磷鉀、限蛋白建議可補充專用的低磷鉀益生菌。

排便第五招
運動與按摩肚皮:可以用聽診器聽一下你的肚皮,若你的腸子脹氣敲起來像是打鼓,幾乎沒有蠕動的聲音,一定要開始運動,只要每天規則有氧運動30分鐘,快走、瑜珈、跳繩等皆可促進腸蠕動,很多長輩在超慢跑時,一邊運動一邊就一邊放屁,尤其是老人與糖尿病的自律神經不好的效果超強。若長輩因為四肢因病或臥床無法運動建議可以每天2-3次,每次5分鐘,先熱敷後順時鐘按摩肚皮,你會發現腸子就開始動起來了!

#

標題:常吃這些食物終結抽筋副標:抽筋代表你的身體出現什麼問題   晚上睡到突然小腿抽筋,也被稱為夜間腿部痙攣(Nocturnal Leg Cramps, NLCs),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症狀,指的是下肢肌肉,尤其是腓腸肌,突然劇烈、非自願地...
30/07/2025

標題:常吃這些食物終結抽筋
副標:抽筋代表你的身體出現什麼問題

晚上睡到突然小腿抽筋,也被稱為夜間腿部痙攣(Nocturnal Leg Cramps, NLCs),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症狀,指的是下肢肌肉,尤其是腓腸肌,突然劇烈、非自願地收縮所導致的疼痛現象。這種疼痛通常在半夜或清晨發作,會讓人從睡夢中驚醒,持續時間從幾秒到數分鐘不等,之後肌肉可能會有殘餘的酸痛感。

根據《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的研究指出,大約33%的成年人在一年內曾出現夜間小腿抽筋的經驗,其中中老年人發生率更高,隨著年齡增長更顯著。該症狀不僅影響睡眠品質,也可能影響第二天的活動與生活品質。抽筋不單單只是影響睡眠更有可能造成跌倒與影響生命品質,甚至是許多嚴重慢性病的常見症狀,嚴重者甚至要洗腎。

雖然大多數人認為抽筋只是短暫不適沒什麼大不了,但如果經常反覆發作可能會造成如下嚴重後果:

1. 睡眠障礙與失眠:頻繁抽筋會導致夜間多次醒來,造成慢性失眠與白天嗜睡,睡眠品質不佳更導致了隔天免疫、消化吸收、代謝與神經肌肉功能的異常,更加速了抽筋的發生。

2. 增加跌倒與骨折風險:尤其是老年人,半夜因疼痛驚醒而起身可能導致跌倒,增加骨折風險。

3. 肌肉疲勞與損傷:長時間或強烈痙攣可能造成肌肉缺氧與肌纖維拉傷,甚至引發局部發炎反應,肌少症或是服用類固醇者甚至抽筋到發生阿基里斯腱斷裂情形。

4. 生活品質下降:長期抽筋會導致焦慮、沮喪與活動受限,影響工作效率與社交生活。

5. 潛在健康問題的警訊:以前不會抽筋最近卻天天抽筋最怕的是藏有嚴重的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臟病、失智症、肌少症、電解質異常、甲狀腺低下、周邊神經病變、代謝異常、慢性腎衰竭問題等,應該進一步就醫評估。我在門診就遇過一個55歲大哥他一臉疲憊兩眼嚴重黑眼圈,他告訴我說他從沒抽血體檢過,最近一個月每天晚上除了夜間頻尿外,幾乎每個晚上都會抽筋,最後檢查他竟然是尿毒症,嚴重到必須洗腎的程度,開始洗腎半個月他就再也沒抽筋了。

那造成小腿抽筋的原因有哪些?

小腿抽筋並非單一成因所致,以下為文獻與臨床上常見的主要因素:

1.電解質不平衡:尤其跟三個電解質鉀鈣鎂最相關,鉀、鈣與鎂等礦物質參與神經與肌肉間的訊號傳導,缺乏這些電解質會導致神經興奮性提高,誘發痙攣。經常抽筋一定要先排除掉至三個電解質是否異常

2.脫水:水分攝取不足,尤其是劇烈運動、大量出汗或發燒時,體內水分與電解質流失更快,肌肉會因缺水與代謝產物累積而產生抽筋。

3. 久坐或久站造成循環不良: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如上班久坐或工作需久站)會影響血液回流,使小腿肌肉代謝廢物堆積,引起痙攣。

4.運動過度或拉伸不足:劇烈運動後未適當伸展,或肌肉疲勞導致乳酸堆積,也會提高抽筋機率。

5. 睡姿不良:睡覺時足部被棉被壓住,使腳尖朝下,會導致小腿肌肉長時間處於縮短狀態,容易誘發抽筋。

6.神經病變或血管疾病:如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坐骨神經壓迫、下肢靜脈曲張等會影響神經傳導與血液循環,增加抽筋風險。

7. 藥物副作用:例如利尿劑、降血脂藥他汀類、類固醇、避孕藥、降血壓藥等可能導致電解質流失。

8.懷孕:尤其是在懷孕後期第三孕期,子宮壓迫下肢靜脈與神經,加上電解質需求增加,常見夜間小腿抽筋。

9.高齡與肌肉流失:年長者肌肉質量下降、代謝效率降低,肌肉張力變化大,神經控制能力也減弱。

10. 慢性腎臟病或肝病:這些疾病影響體內電解質代謝與排出,常見合併低鈣、低鎂,導致肌肉抽筋。像是上面提到的


接著來談談到底那些食物能有效預防抽筋?許多臨床研究證實,適當補充特定營養素有助於預防夜間抽筋:(特別聲明以下這些食物是針對一般腎功能正常民眾,腎友抽筋若攝取這些食物一定要諮詢醫師並抽血追蹤鈣鉀鎂)

1.富含鉀的食物:鉀可穩定細胞膜電位與肌肉興奮性,缺鉀會導致肌肉無法正常放鬆。 香蕉、 酪梨、 深綠色蔬菜(如菠菜)、 番薯、馬鈴薯。腎友飲食限鉀若限到低血鉀一樣會嚴重抽筋。

2.富含鎂的食物:鎂參與超過300種體內酵素反應,是肌肉放鬆與神經穩定的關鍵。我在臨床上常使用鎂來當肌肉鬆弛劑既安全又有效,常見的高鎂食物如南瓜子、 腰果、杏仁、 燕麥、黑巧克力、 豆腐、豆漿。

3. 富含鈣的食物:鈣參與肌肉收縮與神經傳導,攝取不足或吸收差都會造成神經過度興奮。常見高鈣食物如: 芝麻、小魚乾、 羽衣甘藍、莧菜 、豆漿或乳製品(對腎友更需注意磷含量)

4.酸櫻桃汁與果醋:酸味成分可透過口腔感受器抑制神經反射弧,減少肌肉痙攣發生。研究指出運動員飲用酸櫻桃汁可縮短恢復時間並減少抽筋次數。

5.適度攝取鹽分與運動電解質飲品:尤其運動後、大量流汗或高溫下工作者,適當補充含鈉飲品可維持電解質平衡。

6.左璇肉酸:長期洗腎的腎友往往因為洗腎造成左璇肉酸偏低,有人稱左旋肉鹼,又稱肉鹼、L-肉酸或卡尼丁,是一種天然存在於人體中的胺基酸衍生物,主要在肝臟和腎臟中合成,並在肌肉、心臟、大腦和其他組織中發揮重要作用。 它在脂肪代謝中扮演關鍵角色,協助將脂肪酸運送至細胞內的粒線體,進行氧化分解,產生能天然來源: 左旋肉鹼可從肉類食物中攝取,特別是紅肉,洗腎經常抽筋腎友可多攝取紅肉。

除了飲食,日常如何預防抽筋?除了吃對食物,生活習慣與肌肉保養同樣重要:

1.睡前拉筋:持續做小腿與足底肌群的拉伸動作,例如腳尖勾起靠牆站立,或坐姿拉筋。臨床研究證實持續三週可減少抽筋發作。

2. 足量水分攝取:保持每日飲水量,避免脫水,但睡前避免大量喝水以免夜尿影響睡眠。

3. 規律運動避免久坐:適度活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神經肌肉控制能力,尤其對老年人與久坐族更重要。一天不要坐超過6小時

4. 調整睡姿:避免被子壓迫腳尖,或將枕頭墊在足下,使腳背自然保持彎曲,避免肌肉縮短狀態。

5.檢視藥物與健康狀況:若懷疑藥物副作用或抽筋頻繁,應諮詢醫師調整用藥或檢查電解質濃度。常見導致抽筋藥物如利尿劑、降血脂藥他汀類、類固醇、避孕藥、降血壓藥

6. 補充保健品:如維生素B群、鈣鎂碇,可在醫師建議下使用,尤其針對懷孕、運動員與老年人。

7. 泡腳或熱敷:睡前泡腳、按摩與熱敷小腿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少痙攣。

小腿抽筋雖然常見,但不可輕忽其對睡眠與生活的干擾。透過攝取富含鉀、鎂、鈣的食物,搭配良好伸展與生活習慣,大多數人都能有效預防夜間抽筋。若抽筋頻率增加、伴隨其他神經症狀或無法改善,應及時就醫排除潛在健康問題。

#抽筋
#小腿抽筋
#腎臟病
#糖尿病
#電解質

我沒那麼厲害又發明逆轉洗腎,又發明逆轉糖尿病!「逆糖錠」就是詐騙!「逆糖錠」就是詐騙!「逆糖錠」就是詐騙!不要受騙!有看到廣告請上去留言提醒爺爺奶奶不要受騙! #逆糖錠就是詐騙 #腎臟病 #糖尿病
30/07/2025

我沒那麼厲害又發明逆轉洗腎,又發明逆轉糖尿病!

「逆糖錠」就是詐騙!
「逆糖錠」就是詐騙!
「逆糖錠」就是詐騙!

不要受騙!有看到廣告請上去留言
提醒爺爺奶奶不要受騙!

#逆糖錠就是詐騙
#腎臟病
#糖尿病

標題:腎臟早衰?三大因素讓腎臟老得快!0-100歲腎絲球過濾率應該是幾分才健康副標:醫師都不說,但你一定要知道的腎臟加速老化元兇(最新精彩影片就在留言分享)    你知道嗎?腎臟其實也會「提前老化」。有些人明明年紀不大,腎臟卻像是用了六、七...
18/07/2025

標題:腎臟早衰?三大因素讓腎臟老得快!0-100歲腎絲球過濾率應該是幾分才健康

副標:醫師都不說,但你一定要知道的腎臟加速老化元兇

(最新精彩影片就在留言分享)

你知道嗎?腎臟其實也會「提前老化」。有些人明明年紀不大,腎臟卻像是用了六、七十年的機器,功能早早退化,就被貼上慢性腎衰竭標籤。根據《The Lancet》期刊統計,全球每10人就有1人有慢性腎病,但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腎臟不像心臟會胸痛,它靜悄悄地變差,等你發現時往往已經太遲。

你去抽了血也得到了你的腎絲球過濾濾eGFR,但是台灣的健檢報告,就附上了一個超簡單的判斷標準,60分以下就是紅字,60分以上就是藍字,這是非常容易誤導的標準,絲球過濾濾的標準值是隨著年紀變化的,如果腎絲球過濾60是出現在一個100歲的人瑞這可是非常健康的腎臟,但是如果出現在30歲的年輕人要小心你的腎功能時非常危險的。

先來看看我們人的腎臟從出生到100歲健康發育與老化的腎功能變化,剛出生的時候腎絲球過濾率通常只有30-40發展到一歲通常就有 60-80分,10歲兒童就幾乎跟成人一樣了90-120分,到了20幾歲來到了高峰期110-130,30幾歲還可以持續保持高峰,40歲開始就逐年衰退,50歲健康腎臟基本還可以維持90分,到了60歲衰退到85-105,70幾歲衰退明顯,到了80歲約有1/3低於60分,90歲長輩55-80分,到了100歲介於45到75僅有少數人瑞可以維持大於60 。

大家可以把你的抽血報告eGFR對照一下這個健康腎臟年齡層的GFR表格看一下你的腎功能是否有提早老化,如果發現你的腎臟明顯低於同年齡的分數,就要想一想到底是什麼原因?不外乎以下三因素:

一、疾病因素:慢性病是造成腎臟快速老化的重要因素

1. 糖尿病 – 腎臟最怕的第一名慢性病
糖尿病是全球導致洗腎的頭號殺手。根據《Kidney International》期刊,約有30%的糖尿病患者在10至20年內會發展成糖尿病腎病變(Diabetic Nephropathy)。高血糖會破壞腎絲球(腎臟的過濾單位),導致微量白蛋白尿,若未控制,最終可能出現大量蛋白尿與腎衰竭。即使血糖控制「還行」,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早期腎傷通常沒有症狀,微量白蛋白尿常被忽視。

2. 高血壓 – 血壓越高,腎臟壓力越大
腎臟內的微血管對壓力特別敏感。高血壓會讓腎臟微血管硬化,進而導致腎絲球過濾率(GFR)下降。根據《Hypertension》期刊,每升高10 mmHg的收縮壓,腎病風險就上升約13%。而且高血壓與糖尿病常常是「雙胞胎」,會合體攻擊腎臟,特別是已有蛋白尿者更應嚴格降壓,建議收縮壓要控制到120mmHg以下。

3. 高尿酸與痛風 – 不只是關節的問題
很多人以為痛風只是腳趾痛,其實高尿酸血症會導致尿酸結晶沉積在腎臟,進而造成腎結石與尿酸性腎病。長期尿酸過高會加速腎臟纖維化。根據《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高尿酸血症與慢性腎衰竭的進展有明顯相關性。控制尿酸不只為了止痛,更是保腎重要一步。

4. 心臟病 – 心腎一體,心不好腎跟著出事
腎臟依賴穩定的血流灌注,而心臟病(特別是心衰竭)會使腎臟灌流不足,形成所謂「心腎症候群」。根據《Circulation》期刊,慢性心臟衰竭患者中有超過45%同時患有腎功能不全。心臟與腎臟的健康息息相關,不能只顧一邊。

其他如國人常見跟遺傳相關的慢性腎絲球腎炎與多囊腎都是造成腎臟快速老化,年輕就要洗腎的原因。若你是以上疾病因素造成腎臟提早衰老,務必尋求專科醫師的診療並定期回診追蹤。

二、習慣因素:你每天生活習慣的選擇,就是腎臟的命運,我先前影片有提到的十大傷腎壞習慣大家忘了可以再去看一次,在這邊要在提醒幾個重點

1. 常憋尿 – 小習慣,大風險
許多人因工作忙、懶得走動而憋尿,但這習慣對腎臟相當傷。長期憋尿會增加泌尿道感染(UTI)的風險,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腎盂腎炎。根據《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指出,反覆泌尿道感染是慢性腎病的重要成因之一。尤其女性尿道較短,幾乎非常容易有菌尿症,只要遇上免疫力低或是喝水不夠就容易感染,更應注意。

2. 熬夜與長期壓力 – 腎臟的隱形壓力
慢性壓力與睡眠剝奪會刺激交感神經活化,使血壓升高、腎血流下降。《Journal of Hypertension》研究指出,長期睡眠不足的人,其腎功能下降速度比睡眠正常者快20%以上。此外,壓力大時易暴飲暴食、攝取高鈉高糖,間接進一步傷腎。

3. 長期服用止痛藥與中草藥 – 腎毒潛藏其中
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如布洛芬等,會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腎臟血流減少。根據《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長期服用NSAIDs者,罹患慢性腎病的風險顯著增加。此外,中藥中常見的馬兜鈴酸,被證實與「中草藥腎病變」相關,甚至可能引起腎臟癌症。民眾在服用任何藥物或補品保健品前,應詢問醫師或藥師。

4. 抽菸 – 腎血管的隱形殺手
香菸中的尼古丁與一氧化碳會損害血管內皮功能,造成腎臟微血管收縮與氧化壓力上升。研究顯示,吸菸者的腎功能惡化速度比不吸菸者快兩倍以上。即便每日僅吸數根,也會增加蛋白尿與腎功能惡化風險。

其他如久坐、不運動等都是導致腎臟提早衰老的壞習慣。如果你的腎功能早衰是因為習慣因素,通常醫師幫你的不多要靠的是改正自己的傷腎壞習慣,越早越好。

三、飲食因素:你吃進嘴裡的,腎臟全都被影響

1. 高油鹽糖飲食 – 鹽越多,腎越累
高油鹽糖飲食與腎功能惡化有顯著關聯。會導致血壓升高、鈣流失與腎臟血管壁慢性發炎損傷,是慢性腎病的重要危險因子。更是造成糖尿病、高血壓、肥胖、脂肪肝的元兇進而讓腎臟提早衰老。

2. 高蛋白飲食 – 適量才是保腎之道
蛋白質代謝後會產生許多含氮廢物,需由腎臟努力排除。過量蛋白質會增加腎臟負擔。雖然健康人短期高蛋白飲食可能無礙,但對已有腎病風險者,或長期執行者,則可能加速腎功能惡化。健身長期高蛋白飲食更要密切追蹤腎臟老化速度。

3. 高磷加工食品 – 不知不覺吃進腎毒
磷酸鹽常被添加於加工食品中(如可樂、火腿、泡麵調味包),以提升風味與保存性。人體雖需磷,但過多磷會與血鈣結合形成結晶,導致腎小管損傷與血管鈣化。《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指出,高磷攝取者腎功能下降與死亡風險皆顯著升高。建議選擇原型食物,少碰加工品。

4. 喝水方式錯誤 –

長期水分攝取不足,也會讓尿液濃縮,增加腎結石與感染風險。建議依體重與氣候調整,每日飲水量大約維持在體重3%-4%左右,分多次慢慢喝。喝水雖然對腎臟有益,但過量飲水(例如極端挑戰每日喝5~6公升)反而可能造成低鈉血症或水中毒,特別是腎功能造成水腫、心臟衰竭肝衰竭需要限水者更需謹慎。

腎臟的老化,是日積月累的結果。你今天的每個選擇,都在決定它十年後的健康。如果你今天對照了表格你的腎功能提早老化,務必做到定期健檢(檢查超音波、尿蛋白、腎絲球過濾率GFR)、控制三高(血糖、血壓、血脂)、少吃加工食品、不亂服不清楚的中西藥補品、維持正常作息與壓力管理,這些就是對腎臟最好的保養。記住:腎臟一旦嚴重壞掉,是無法逆轉的。早點行動,才能避免洗腎。

#腎臟病
#腎臟
#慢性腎衰竭
#腎絲球過濾率
#老化

這些臉書詐騙集團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在臉書亂詐騙長輩!基本資料登記在美國確是滿滿簡體中文!若看到跳出的臉書廣告,請上去留言提醒爺爺奶奶勿被騙! #康腎寶就是詐騙 #臉書跳出任何洪永祥醫師廣告全是詐騙 #任何不清楚真假聖寶思樂官網可諮詢
07/07/2025

這些臉書詐騙集團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在臉書亂詐騙長輩!

基本資料登記在美國
確是滿滿簡體中文!

若看到跳出的臉書廣告,
請上去留言提醒爺爺奶奶勿被騙!

#康腎寶就是詐騙
#臉書跳出任何洪永祥醫師廣告全是詐騙
#任何不清楚真假聖寶思樂官網可諮詢

臉書一頁式詐騙已經持續數年,我在每一集YT都會持續宣導,還是有長輩受騙,臉書也持續檢舉不作為,請大家簡單分辯~「只要出現.top」就是一頁式詐騙! #請大家幫忙轉發提醒
04/07/2025

臉書一頁式詐騙已經持續數年,我在每一集YT都會持續宣導,還是有長輩受騙,臉書也持續檢舉不作為,

請大家簡單分辯~「只要出現.top」

就是一頁式詐騙!

#請大家幫忙轉發提醒

題目: 洋蔥讓你淚流滿面卻是超級護腎食物副標: 洋蔥護腎有一套,但是要正確的食用(最新精彩影片就在留言處)    高手在民間,你或許想不到,廚房常見的一顆洋蔥,除了讓你邊切邊流淚,其實藏著強大的「護腎密碼」!醫學文獻指出,洋蔥含大量抗氧化、...
30/06/2025

題目: 洋蔥讓你淚流滿面卻是超級護腎食物
副標: 洋蔥護腎有一套,但是要正確的食用

(最新精彩影片就在留言處)

高手在民間,你或許想不到,廚房常見的一顆洋蔥,除了讓你邊切邊流淚,其實藏著強大的「護腎密碼」!醫學文獻指出,洋蔥含大量抗氧化、抗發炎化合物,還有助於降低血壓與血糖,間接減少腎臟負擔。今天就根據醫學文獻帶你深入了解:1. 洋蔥有哪些超級護腎的營養成分?2. 它怎麼在體內發揮護腎作用?3.除了護腎還有額外的六大健康好處。4.怎麼吃洋蔥才最有效、哪些人可以吃?那些人不建議?

接著就直接來看洋蔥到底是有什麼神奇的魔法成分可以保護腎臟:

洋蔥的營養護腎雙英雄就是槲皮素與硫化合物:
1槲皮素(Quercetin):是一種強力的天然類黃酮抗氧化劑,洋蔥含量豐富,尤其在外層與靠近根部的部位更高。在動物與體外實驗顯示槲皮素能抗氧化、抗發炎、抑制腎絲球硬化與纖維化,並減少腎臟細胞凋亡。更神奇的是他還能干擾黃嘌呤氧化酶(XO),降低尿酸合成,促進尿酸排泄。沒錯這不只對痛風性腎病變的腎友有莫大幫助,要知道尿酸就是一種經尿液代謝的尿毒素,所有原因的慢性腎衰竭,若沒有吃降尿酸藥都會進行到高尿酸血症,甚至痛風發作,當尿酸偏高或痛風發作就更傷腎了,槲皮素降尿酸對腎功能有莫大幫助。

2. 硫化合物(如 allyl sulfides): 沒錯,這些成分這就是讓小孩不敢吃洋蔥,讓大人邊切洋蔥邊流淚的成分,切洋蔥的時候會流淚滿面,是因為洋蔥裡面存在著含有硫的胺基酸,例如:甲硫胺酸、半光胺酸,這兩種胺基酸都是含有硫的官能基的。在一刀切下去的時候,我們就破壞了洋蔥的細胞,在這個時候,洋蔥本身的酵素,就會開始對這種含有硫的胺基酸進行分解,最後產生具有揮發性的硫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刺激我們的鼻子或是眼睛,就會讓我們有流淚的反應。而這些胺基酸大部分是存在在洋蔥的根部,而且具有溶在水裡的特性,所以如果要避免切洋蔥會流淚,有一種方法,就是切洋蔥之前先把根部切除,然後把洋蔥泡在水裡,浸泡一下之後,再拿出來處理,就比較不容易造成對我們的剌激了。這些含有硫的揮發物,對我們的鼻子的內側以及眼睛淚腺周邊的神經都有剌激性,但是以對眼睛淚腺周邊的神經的刺激是更為敏感的。但洋蔥中特有的揮發性硫化合物也具抗發炎與抗氧化作用。能減緩腎臟纖維化進程,降低長期損傷。

洋蔥護腎機轉:到底洋蔥是怎樣來保護腎臟的?看了許多文獻後歸納洋蔥的護腎三大機轉如下:

1. 洋蔥抗氧化減少了腎絲球球內壓並保護腎小管功能正常:腎絲球就是一顆顆過濾的微血管球,隨著年紀增加我們的腎絲球微血管會被氧化而彈力循環變差,腎小管也會因為氧化壓力造成的腎小管功能的衰退,氧化壓力就是腎臟腎絲球過濾率隨著年紀下降的主因,而洋蔥的超強抗氧化力求保護了腎絲球與腎小管,可減少腎臟老化速度。

2. 洋蔥的抗發炎作用減少腎臟的纖維化與硬化的速度:洋蔥抑制 TNF‑α、IL‑6 的活化並且抑制 TGF‑β1表現,這些都是導致腎臟發炎與纖維化反應的發炎因子,洋蔥大大減少腎臟硬化萎縮的速度。

3.洋蔥降低血壓與血糖減壓腎臟負擔: 研究發現每日補充 150–162 mg 槲皮素可降低收縮壓 3–4 mmHg,另外槲皮素可改善血糖與糖化血色素,在一項研究中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食用約100克的生洋蔥,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以上三大好處研究發現常吃洋蔥不但可以降低蛋白尿更可延緩腎臟衰退的速度。

當然不只護腎這好處,洋蔥對身體有6大益處沒有腎衰竭的健康人更是要常吃:
1.有益心臟健康
洋蔥有豐富的槲皮素,可以有效抗發炎、降低壞膽固醇濃度,使血管暢通、保持彈性,有效預防動脈硬化。也可以幫助抗發炎、減少三酸甘油脂、降低膽固醇,達到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2.富含抗氧化劑降低慢性病風險
氧化力就是衰老力,在氧氣的代謝過程中,活性氧化物就可能造成許多細胞結構或功能的老化與受損,並可能導致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疾病發生。洋蔥是抗氧化劑的極佳來源,實際上洋蔥含有超過25種不同的類黃酮抗氧化劑,這些抗氧化劑有助延緩器官衰老,降低慢性疾病發生風險。

3. 含抗癌化合物
大蒜、洋蔥等蔥屬蔬菜,可降低某些癌症風險,尤其是腸胃道的癌症如:胃癌、結腸直腸癌。根據研究顯示,這些蔥屬蔬菜具有的抗癌特性,與當中的硫化合物及類黃酮抗氧化劑有關,這些成分可抑制腫瘤生長、並減緩癌細胞擴散。

4. 助控制血糖
吃洋蔥可能有助於控制血糖,因為它含有的特定化合物,如槲皮素和硫化合物,具有降低胰島素阻抗、減緩糖尿病的作用。在一項研究中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食用約100克的生洋蔥,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5. 具有抗菌功效
洋蔥是天然抗生素,含有的槲皮素,可幫助抑制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害細菌的生長。在一項試管研究中指出,從黃色洋蔥皮中提取槲皮素成功的抑制幽門螺旋桿菌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而另一項試管研究發現槲皮素可以破壞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細胞壁及細胞膜。

6. 維持骨骼健康
雖然洋蔥鈣含量不高,對於補鈣沒有直接的作用,但有研究表明,洋蔥的攝取與改善骨密度有關係。在一項針對507位50歲以上女性測試的研究中,發現每天至少吃一次洋蔥的人,總骨密度比每個月只吃一次或更少的人高5%。這可能是因為洋蔥減少了氧化壓力,提高了抗氧化水平,因此降低了骨質流失。

到底怎麼吃洋蔥最護腎?
1. 跟生吃大蒜一樣,生吃洋蔥保留更多槲皮素與硫化物,營養價值最高,但刺激性高,能承受者不多,若無法承受者建議還是熟吃較溫和,但營養價值就不如生吃。

2. 每日建議可攝取1/4–1/2 顆中型洋蔥:涼拌洋蔥絲、洋蔥湯、炒洋蔥、焗烤洋蔥可搭配綠花椰、黑蒜、橄欖油等抗氧化食物效果更佳

最後談談吃洋蔥須特別注意事項與適用對象
適合對象:高血壓、高血糖、代謝症候群、CKD第一到四期、一般健康者。
避免族群:腎功能末期者且有高血磷血鉀,尤其是需要限鉀、限磷的腎友、正在出血或服用抗凝血劑者、胃潰瘍、胃發炎腸胃功能不佳者、急性發炎期、孕婦與哺乳期建議避免。

#洋蔥
#慢性腎衰竭
#腎臟病
#腎臟
#槲皮素
#硫化物

謝謝蒞臨現場的朋友,感恩美好的週日午後😊 #大愛人文講堂 #護腎大作戰
29/06/2025

謝謝蒞臨現場的朋友,感恩美好的週日午後😊

#大愛人文講堂
#護腎大作戰

洪永祥醫師超精彩演講既簽書會名額有限報名盡快守護腎臟從日常生活做起人文講堂|名醫保健|錄影講座暨簽書會日期:6/29(日)地點:臺北市北投區立德路8號B114:00《護腎大作戰》洪永祥|洪永祥診所透析醫療服務中心院長報名連結就在留言處*操作...
21/06/2025

洪永祥醫師超精彩演講既簽書會
名額有限報名盡快

守護腎臟從日常生活做起

人文講堂|名醫保健|錄影講座暨簽書會
日期:6/29(日)
地點:臺北市北投區立德路8號B1

14:00《護腎大作戰》洪永祥|洪永祥診所透析醫療服務中心院長

報名連結就在留言處

*操作建議使用手機,電腦操作需以LINE帳號登入,謝謝

#超精彩護腎演講
#腎臟病
#腎衰竭
#慢性病

題目: 這樣喝水超傷腎!十大錯誤喝水壞習慣傷腎排行榜副標: 不要再這樣喝水了腎臟負荷超大(最新精彩影片就在留言處)  你今天喝水了嗎?我們每天都在喝水,喝了幾十年的水的你可有認真算過你一整天喝了多少水?水喝太少會傷腎?但水喝太多對腎臟也是超...
16/06/2025

題目: 這樣喝水超傷腎!十大錯誤喝水壞習慣傷腎排行榜

副標: 不要再這樣喝水了腎臟負荷超大
(最新精彩影片就在留言處)

你今天喝水了嗎?我們每天都在喝水,喝了幾十年的水的你可有認真算過你一整天喝了多少水?水喝太少會傷腎?但水喝太多對腎臟也是超負荷?你一天到底喝了什麼樣的水不小心傷了腎臟?

人體含水比例大約在50%到70%之間。 新生兒體內水分比例較高,可達75%,而隨著年齡增長,體內水分比例逐漸下降,成年男性約為60%,成年女性約為50-55%,水參與了人體的血液循環、新陳代謝、消化吸收、酸鹼平衡、廢物排泄等,是人體最重要的元素。腎臟就是人體的過濾器,而每一顆小小腎絲球就是一顆顆小小的過濾球,過濾器最重要的就是水分的進出與平衡,毫無疑問的水在人體的腎臟功能是完全佔了最重要的色。但,很多人一輩子都因為錯誤喝水傷腎卻不自覺,今天就來談談這樣喝水超傷腎,十大錯誤喝水壞習慣傷腎排行榜,想一想你是否不知不覺因為錯誤水傷了腎臟,共中了幾個?


接著就直接來看十大錯誤喝水壞習慣傷腎排行榜:

第十名 運動後大量灌白開水
你可曾經在運動、泡溫泉、蒸汽浴或嚴重腹瀉後突然感到非常口渴而猛灌白開水,灌到最後就出現噁心頭痛,很多人誤以為是喝太冰太涼的水導致,其實不是水太冰的問題,而是灌進大量白開水導致高風險的「低鈉血症」。不管運動或是泡溫泉大量流汗、或是腹瀉,流出身體的不單單是水分,還流出了最重要的鈉與鉀兩種電解質,口渴狂灌白開水,血液中的電解質鈉與鉀馬上被稀釋更嚴重,尤其低血鈉會造成頭痛、噁心、甚至昏迷腦水腫。低血鉀會造成肌肉無力、全身癱瘓、心律不整,這一點也不誇張,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曾經記錄過,馬拉松跑者因為喝太多水竟然腦水腫昏倒!(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5)
正確做法:大量人體水分流失時補水時也要補鈉、鉀等電解質,可選擇低糖運動飲料或加入少許鹽的白開水。

第九名 以湯或飲料代水
研究發現長期用含糖飲料、碳酸飲料、加工茶飲等取代水,會造成利尿、腎臟負擔加重,甚至增加蛋白尿與代謝症候群風險(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2011)。很多人說我不喜歡喝白開水,那我就多喝一點湯好了,當然無論飲料或湯的水分也算是每日水分攝取其中之一,多喝湯問題更大,你是否會把那碗拉麵湯喝到一滴不剩卻極度口渴,大部分的濃湯往往裡面更多的飽和油脂、普林、熱量、鹽分、糖分對腎臟負荷與傷害更勝飲料。
正確做法:以白開水為主要水分來源,偶爾喝飲料但排除加工與含糖飲料,不要超過每日總液體攝取的10%,飲料選擇可參考我以前護腎的七大天然飲料像是無糖綠茶、黑咖啡等,喝湯以天然調味的清淡湯品為主。

第八名 晚餐後或睡前大量喝水
有時候白天工作上學太忙忘記喝足夠水,乾脆晚上補足,這樣行不行?晚餐後睡覺前大量喝水會影響睡眠品質,一旦失眠就會導致腦下垂體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無法濃縮尿液、導致夜間頻尿與自律神經失調,會讓身體無法好好休息外,代謝免疫失常,也會讓腎臟負擔大增。
正確做法:晚餐後飲水量應控制在總量的20%以內,睡前三小時不要喝超過150ml。

第七名 天冷或冷氣房就忘記喝水
低溫環境會掩蓋掉口渴感覺,冬天或冷氣房內、口渴體感降低,很多人整天只喝一杯水,但天冷讓血管收縮,不喝水讓血液濃縮、黏稠度升高,不只讓充滿微血管的腎臟過濾工作更辛苦。也是造成冬天中風心肌梗塞的重要原因
正確做法:低溫環境即使不口渴,也要主動喝水,維持基本每兩小時要喝水的節奏。

第六名 因為頻尿就不喝水
許多長輩們因為糖尿病、攝護腺肥大或是其他骨盆底肌群與神經系統的退化導致頻尿、急尿與尿失禁等排尿問題,因為非常害怕排尿的困擾,他們當下第一個反應是減少喝水就會減少排尿,殊不知這是非常危險的舉動,原先的糖尿病或是攝護腺肥大,或其他排尿問題往往就會導致慢性腎衰竭,若是再刻意的減少喝水會讓腎功能惡化加速,一個健康問題變成兩個問題。
正確做法:要去泌尿外科或是婦產科等把頻尿問題給處理好,當然無論是否有頻尿問題,還是不能減少喝水的頻率與總量。

第五名 起床第一杯水太晚喝
人體身體最缺水血液最濃縮的時間,就是在起床還沒喝第一杯水的清晨時候,這一點也不難理解,因為怕夜間一直起來上廁所,晚餐過後我門就開始減少水分的攝取,但是在整個晚上睡眠過程,水分還是持續的流失,除了睡眠當中濃縮尿液持續的製造外,更有從呼吸與汗腺等無感水分流失,尤其若有打呼與容易夜間流汗者流失更嚴重,這些水分的流失導致血液濃縮清晨時刻起床口渴,也是常常發生清晨腦中風與心肌梗塞的原因,更對腎臟造成缺水負擔,這血液濃縮的危機直到你早晨喝第一杯白開水才漸漸解除。但是很多人起床第一杯的水份攝取往往太晚喝徒增身體危險。
正確做法:建議入睡時可以在床頭櫃放一杯裝溫開水的保溫瓶,半夜起來上完廁所時可以喝個幾口的白開水補充水分,早上起床前先坐在床上把保溫瓶的水喝個250ml,再慢慢起床,第一時間解除清晨血液濃縮的危險。

第四名 迷信礦泉水海洋水鹼性水
許多腎友迷信氣泡水、礦泉水、海洋深層水、鹼性水等各種市售瓶裝水的功效,長期花錢購買特殊的瓶裝水當作日常喝水的來源,天天喝瓶裝水,長期下來可能會增加暴露於塑膠微粒的風險外,對於慢性腎衰竭的腎友要限制電解質的攝取如磷、鉀、鎂等,許多的瓶裝水富含過多電解質質反而造成腎臟的負擔。
正確做法:可以把家中乾淨的自來水經過簡單過濾與煮沸後,即可當作每日白開水的主要來源,省錢健康又護腎。

第三名 身體必須限水卻大量喝水
我們每天正確喝水量到底是多少?喝水公式一是體重的3%~4%,比如說60kg的人(6X3=18,6X4=24一天就要喝1800~2400ml,70kg的人就要喝2100~2800ml),這些水分總量包括食物、水果、飲料、湯汁等都算在內,3%是最基本量,若你有泌尿道結石體質、泌尿道感染、正在感冒、容易痛風、慢性腎衰竭等需要多喝水就建議喝到4%。但是若是你有心臟衰竭、肺水腫、肝硬化、慢性腎衰竭或洗腎每日尿量已經明顯減少,這些是必須限水的狀況,這就不能依照著這個公式大量喝水,尿液減少卻大量喝水會造成急性肺水腫有生命危險。
正確做法:若你尿液明顯減少或是已經到了醫師跟你說要限水狀態,每日建議喝水總量要根據公式二:前一天24小時尿液總量+(500~700ml),比如說你前一天整天尿量只有300ml,你今天只能喝800~100ml的水分。

第二名 喝水過量以為喝越多腎臟越健康
我在臨床上常常遇到因為腎功能退化太快,我建議他們要多喝水,但是他們會每天過量喝水,認為每日大量喝水可以搶救腎功能,我遇過每天喝水高達4000-5000ml的水,過猶不及,長期每天過量喝白開水,第一種風險是電解質稀釋低鈉血與低血鉀,這在我前面有提到。第二種風險是「腎臟過勞」。水喝太多,腎臟過濾工作增加,會進入一種叫「高過濾狀態」,短期沒感覺,但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腎絲球硬化。救腎不成反傷腎!
正確做法:若你是慢性腎衰竭的腎友要多喝水搶救腎功能還是建議要根據每日喝水公式一:體重的3%~4%,可以多喝水到4%即可,切莫貪急貪多。

第一名 從小水喝太少完全無自覺
當然喝水過多反傷腎這在我門診還是少數,最常見的喝水傷腎問題第一名還是從小到大每天喝水過少卻不自知,我在臨床上看過非常多,從小到大每日喝水不到1000ml的成年人,他們精神不佳、容易感冒、代謝緩慢容易三高、容易痛風、經常有重複性的泌尿道染與泌尿道結石,腎絲球過濾率也遠低於他們同年齡的朋友,我把他稱為腎臟長期缺水導致過速老化的腎臟,但是在他們數十年的喝水習慣中,從不覺得他們比別人喝水少,也從來沒有認真計算並思考過一天該喝多少水,口渴找水喝不就是一種身體本能?但是往往到口渴時你的腎臟就已嚴重缺水了。
正確做法:建議找一天真真實實紀錄一整天下來的喝水量,是否達到體重的3%~4%。無論上班上學身邊隨時要帶著乾淨的白開水,不要一次大量水,而是平均且多次經常喝水,每天白天至少八次的喝水次數最佳。

你是否有以上的錯誤喝水習慣,就在不知不中傷了自己的腎臟,務必要根據內容培養正確喝水的習慣。
#腎臟病
#腎衰竭
#喝水

#

Address

成功路三段6巷1號
Taipei
114

Opening Hours

Monday 07:00 - 22:00
Tuesday 07:00 - 17:00
Wednesday 07:00 - 22:00
Thursday 07:00 - 17:00
Friday 07:00 - 22:00
Saturday 07:00 - 17: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洪永祥診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洪永祥診所: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