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中醫

北醫中醫 跟大家分享我們北醫中醫師群為大家提供的中醫資訊

醫師,「我右腳跟痛好幾個月,早上下床第一步最痛,走一段時間後稍緩解,但長時間站著或下班後會再度疼痛,這樣的症狀一直反覆發生,貼藥布、按摩都沒有明顯效果」。 #足底筋膜炎  #腳跟痛  #中醫治療  #針灸  #中藥 #北醫傳統醫學科  #蘇...
06/09/2025

醫師,「我右腳跟痛好幾個月,早上下床第一步最痛,走一段時間後稍緩解,但長時間站著或下班後會再度疼痛,這樣的症狀一直反覆發生,貼藥布、按摩都沒有明顯效果」。

#足底筋膜炎 #腳跟痛 #中醫治療 #針灸 #中藥
#北醫傳統醫學科 #蘇柏璇醫師

糖尿病神經病變,中醫能幫忙💡郭博元醫師分享🧩 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就是神經病變,由於長期高血糖造成神經細胞與毛細血管損傷,導致神經傳導受阻。症狀多從腳開始,逐漸延伸。👉 常見表現包括:- 最常見的是手足的麻木、刺痛、燒灼感、蟲爬感-...
04/09/2025

糖尿病神經病變,中醫能幫忙💡郭博元醫師分享

🧩 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就是神經病變,由於長期高血糖造成神經細胞與毛細血管損傷,導致神經傳導受阻。症狀多從腳開始,逐漸延伸。

👉 常見表現包括:
- 最常見的是手足的麻木、刺痛、燒灼感、蟲爬感
- 感覺遲鈍,對疼痛或溫度反應變差,容易受傷卻不自覺
- 肌肉無力、萎縮,甚至出現垂足、步態不穩
- 甚至有影響自律神經如:姿勢性低血壓、腸胃不適、排尿問題等

🌿 中醫認為此為「痺證」、「不仁」等病。其核心問題主要為氣血虧虛、經脈痹阻。👉 治療原則:祛邪與扶正並重,常見治法包括活血化瘀、補氣養血、疏經通絡。此外,最重要的還是控制住血糖濃度。

💡 臨床治療上,中藥治療如黃耆、丹參、雞血藤、當歸等,用於補氣養血通絡;針灸治療能促進經氣流通循、改善麻木與疼痛;研究也指出,針灸有助於改善神經傳導速度,中藥則在血糖調控與症狀緩解上提供支持。中西醫結合治療,往往能讓患者獲得更佳的生活品質。

#糖尿病神經病變 #手足麻木 #郭博元醫師 #北醫中醫

👍 蘇柏璇醫師接受採訪文章分享 ☀️ 炎夏養生多吃瓜果  按摩4穴位健脾祛濕👉 全文連結:https://reurl.cc/DOYnp5 #養生  #清熱降火  #陽暑  #陰暑  #穴位  #中醫  #中藥  #北醫傳統醫學科  #蘇柏璇...
30/08/2025

👍 蘇柏璇醫師接受採訪文章分享
☀️ 炎夏養生多吃瓜果 按摩4穴位健脾祛濕
👉 全文連結:https://reurl.cc/DOYnp5

#養生 #清熱降火 #陽暑 #陰暑 #穴位 #中醫
#中藥 #北醫傳統醫學科 #蘇柏璇醫師

醫師,我最近肩膀卡卡的,手舉到一半就痛到舉不上去,有明顯的緊繃感,活動角度也變小。 #小針刀治療  #筋膜鬆解  #疼痛治療  #頑固痠痛  #中醫  #北醫傳統醫學科  #蘇柏璇醫師
22/08/2025

醫師,我最近肩膀卡卡的,手舉到一半就痛到舉不上去,有明顯的緊繃感,活動角度也變小。

#小針刀治療 #筋膜鬆解 #疼痛治療 #頑固痠痛
#中醫 #北醫傳統醫學科 #蘇柏璇醫師

熬夜晚睡問題多🌙郭博元醫師分享。不論是工作、考試繁忙徹夜忙碌,或是心情憂鬱一夜難眠,熬夜對身體造成的負擔不容小覷。⚡2025新研究(IlllIllIIll.llIlI.lI)指出,只要熬夜一天不睡,身體免疫細胞單核球即會增加並產生全身性發炎...
20/08/2025

熬夜晚睡問題多🌙郭博元醫師分享。

不論是工作、考試繁忙徹夜忙碌,或是心情憂鬱一夜難眠,熬夜對身體造成的負擔不容小覷。⚡2025新研究(IlllIllIIll.llIlI.lI)指出,只要熬夜一天不睡,身體免疫細胞單核球即會增加並產生全身性發炎,甚至影響大腦功能。這表示熬夜並不單純影響精神狀況,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免疫系統的異常反應。

🌿 中醫認為,熬夜會損耗陰液,導致「陰虛」體質、甚至進一步可能引發「陽亢」問題,常出現心悸暈眩、倦怠乏力、口乾舌燥、心煩易怒、失眠多夢...。

🛌 所幸我們可以透過許多方式改善熬夜對身體的傷害:
1. 調整作息穩定睡眠: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充足的睡眠!固定的睡眠時間,避免打亂生理時鐘。
2. 飲食調養:以滋陰潤燥的食材,如百合、銀耳、山藥、木耳、蓮子補益陰液,並避免躁熱辣、烤炸食物應盡量避免,以免加重身體內熱。
3. 若作息難以調整、身體不適較厲害可尋求醫師協助,以中藥緩解身體陰虛陽亢症狀。

#熬夜 #陰虛陽亢 #郭博元醫師 #北醫中醫

醫師,我這一年來體重一直增加,但食量沒有變大,吃得也不油膩,覺得身體很沉重、很累,早上起床臉和眼睛會腫腫的,到了下午小腿和腳踝也會腫脹,偶爾有運動,但體重就是降不下來😔。 #體重增加  #虛胖  #水腫  #體重控制  #中醫  #中藥 #...
16/08/2025

醫師,我這一年來體重一直增加,但食量沒有變大,吃得也不油膩,覺得身體很沉重、很累,早上起床臉和眼睛會腫腫的,到了下午小腿和腳踝也會腫脹,偶爾有運動,但體重就是降不下來😔。

#體重增加 #虛胖 #水腫 #體重控制 #中醫 #中藥
#北醫傳統醫學科 #蘇柏璇醫師

門診中因「痘痘」問題前來看診的病人,常常不僅僅是只有臉部泛紅油光、膿皰、痘痘狂冒,更常伴隨著睡眠品質不佳、口乾舌燥、排便不正常等內在失衡的訊號😟。 #痘痘肌保養  #青春痘  #養膚日常  #中醫  #中藥  #北醫傳統醫學科  #蘇柏璇醫...
08/08/2025

門診中因「痘痘」問題前來看診的病人,常常不僅僅是只有臉部泛紅油光、膿皰、痘痘狂冒,更常伴隨著睡眠品質不佳、口乾舌燥、排便不正常等內在失衡的訊號😟。

#痘痘肌保養 #青春痘 #養膚日常 #中醫 #中藥
#北醫傳統醫學科 #蘇柏璇醫師

毎天吃很多藥,中西藥如何安全吃?💊郭博元醫師分享中藥給常給人較溫和安全的印象,但其實中藥也是藥、「藥即是毒」,也會和西藥產生交互作用。中西藥若同時間服用的風險包括:​​• 同時經腸胃吸收→中藥與西藥混合後,可能互相干擾藥物吸收速度與程度​​...
07/08/2025

毎天吃很多藥,中西藥如何安全吃?💊郭博元醫師分享

中藥給常給人較溫和安全的印象,但其實中藥也是藥、「藥即是毒」,也會和西藥產生交互作用。中西藥若同時間服用的風險包括:
​​• 同時經腸胃吸收→中藥與西藥混合後,可能互相干擾藥物吸收速度與程度
​​• 肝臟代謝競爭→中西藥多由肝臟代謝,若同時服用可能影響代謝速度,導致體內藥物濃度過高或過低
​​• 藥效重疊或抵消 → 作用或結構類似的中西藥藥效加乘可能加重藥物作用,或互相抵銷降低療效

​​⎯⎯◌◍◌◍◌◍◌⎯⎯

​​❐ 然而中西藥的藥物作用機制仍沒有很明確,已被證實且常見的交互作用的組合如:
⚠️ 抗凝血藥(如Warfarin)+活血藥(丹參、當歸):可能造成出血
⚠️ 茶鹼(支氣管擴張劑)或抗心律不整藥(amiodarone)+麻黃:可能引發心悸、心律不整
⚠️ 降血脂藥(Statin類)+紅麴:藥理作用相似、有增加肝毒性與肌肉損傷風險

​​⎯⎯◌◍◌◍◌◍◌⎯⎯

​​❐ 如何服用更安全?
✔️ 中西藥請錯開服用1~2小時,避免腸胃內混合反應
✔️ 勿自行進補或加藥,每種藥都需評估與監測
✔️ 主動告知醫師所有服用藥物與保健品,避免重複與衝突

若同時有中西藥處方,一天可能甚至多達6次的服藥次數,常造成不少患者傷腦筋,這時請和醫師商量如何調整。中西藥若搭配得宜,才能互補療效!

#中西藥交互作用 #郭博元醫師 #北醫中醫

「醫師,最近天氣熱起來,我就覺得整個人很煩躁,一點小事就想發火,心頭靜不下來,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又一直做夢,有時候還會被夢嚇醒。嘴巴也常破洞。」這是因為夏季陽氣旺盛,人體也容易受外界暑熱之邪影響,導致「心火旺」的現象,中醫認為...
02/08/2025

「醫師,最近天氣熱起來,我就覺得整個人很煩躁,一點小事就想發火,心頭靜不下來,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又一直做夢,有時候還會被夢嚇醒。嘴巴也常破洞。」

這是因為夏季陽氣旺盛,人體也容易受外界暑熱之邪影響,導致「心火旺」的現象,中醫認為「心屬火,通於夏氣」,此時節養心很重要。

#夏天 #養心 #心火旺 #中醫 #中藥
#北醫傳統醫學科 #蘇柏璇醫師

腰椎狹窄中醫可以治療嗎?郭博元醫師分享腰椎是人體活動最頻繁也最劇烈的部位,支撐上半身並與骨盆、下肢相連,彎腰、後仰、側睡、扭身都需要使用到腰椎。而若是使用過度、腰肌退化、姿勢不良,容易造成腰椎的滑脫、椎間盤突出等狀況導致「腰椎椎管狹窄」。腰...
30/07/2025

腰椎狹窄中醫可以治療嗎?郭博元醫師分享

腰椎是人體活動最頻繁也最劇烈的部位,支撐上半身並與骨盆、下肢相連,彎腰、後仰、側睡、扭身都需要使用到腰椎。而若是使用過度、腰肌退化、姿勢不良,容易造成腰椎的滑脫、椎間盤突出等狀況導致「腰椎椎管狹窄」。腰椎椎管狹窄是一種退化性脊椎病變,主要因會因椎管變窄壓迫神經,導致腰背痛、腿麻、腿無力、行走困難。

🌀 中醫認為此為勞損與痺證問題,成因多與氣滯血瘀、筋肉攣急或經絡阻閉有關。針灸治療以「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為原則,多局部及循經取穴方式,包括:
🔸 局部:腎俞、大腸俞、夾脊穴
🔸 遠端:委中、崑崙穴
也常合併熱敷、敷貼藥布等治療。

📊 雖然經驗與研究皆指出針灸能減緩腰椎狹窄造成的下背與腿部疼痛,然而針灸並無法直接解決椎管的狹窄,而是透過其止痛、緩解肌筋膜張力與強化脊柱旁小肌肉的功效來達到療效。腰椎狹窄症狀可輕可重,在尚未嚴重要手術之前可先進行針灸或物理治療等保守治療。

🏃‍♀️ 預防勝於治療:
- 若有慢性下背痛的人可以提早進行核心肌群訓練,可改善椎間盤壓力與肌肉品質,減少疼痛與退化。
- 避免長時間不正確的姿勢:彎腰、駝背、久坐、躺臥沙發等。

---

#腰椎狹窄 #針灸 #郭博元醫師 #北醫中醫

蘇柏璇醫師接受採訪文章分享👍☀️ 節氣大暑養生多吃瓜果   醫:手、腳、頸部4個穴位健脾祛濕👉 文連結:https://reurl.cc/89omqb #夏天  #飲食  #穴道  #中暑  #中醫  #北醫傳統醫學科  #蘇柏璇醫師
25/07/2025

蘇柏璇醫師接受採訪文章分享👍

☀️ 節氣大暑養生多吃瓜果 醫:手、腳、頸部4個穴位健脾祛濕

👉 文連結:https://reurl.cc/89omqb

#夏天 #飲食 #穴道 #中暑 #中醫
#北醫傳統醫學科 #蘇柏璇醫師

《藥食同源-10》:桂圓的溫補妙用。郭博元醫師分享龍眼又稱桂圓,每年7~9月是龍眼的盛產期,龍眼果實成熟後經去殼烘乾即是龍眼乾、一方面易於保存也有增香溫補的效果,更是藥食同源的代表,常用於於茶飲、粥品,也用於中醫處方中,對氣血虛弱者尤其有益...
24/07/2025

《藥食同源-10》:桂圓的溫補妙用。郭博元醫師分享

龍眼又稱桂圓,每年7~9月是龍眼的盛產期,龍眼果實成熟後經去殼烘乾即是龍眼乾、一方面易於保存也有增香溫補的效果,更是藥食同源的代表,常用於於茶飲、粥品,也用於中醫處方中,對氣血虛弱者尤其有益。

🌿中醫認為桂圓性甘、溫,歸心、脾經,具補益心脾、養血安神之效。常用於失眠、健忘、驚悸、病後體虛或產後調補,如用在歸脾湯治療氣血不足、心悸失眠等疾病。

👀日常保健方面,可用於:
- 睡眠障礙:屬於心脾兩虛失眠(不易入睡或容易睡眠中斷難再睡,並伴隨心悸、健忘、頭暈、疲倦等症),睡前吃1-3顆桂圓可養心安神;
- 疲勞、心悸、頭暈:可用5-10g桂圓搭配紅棗煮茶,有助補血養心、改善健忘。

⚠️需注意:龍眼性溫,若是孕婦、內熱體質者不宜食用,否則易引發口乾便秘、消化不良,甚至胎熱等症狀建議諮詢醫師。每日龍眼不宜超過20粒、桂圓不宜超過15克,避免上火。

#藥食同源 #桂圓功效 #郭博元醫師 #北醫中醫

Address

吳興街252號
Taipei
11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北醫中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