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俐雯 雙語語言治療師

連俐雯 雙語語言治療師 美國堪薩斯大學語言病理學碩士
美國堪薩斯大學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學士
前美國南加州蒙蒂貝洛市 駐校雙語語言治療師

連俐雯雙語語言治療師,小時候就去美國讀書成長,因為很喜歡孩子又對語言發展感興趣,所以選擇走上雙語研究及語言治療這條路。她從美國堪薩斯大學聽語研究所畢業後,搬到南加州服務了許多雙語兒童及家庭。因為認為台灣也有很多家長很用心想栽培雙語的孩子,想為台灣語言發展遲緩的孩童也盡份心力,所以決定放棄加州高薪且穩定的工作,回到台灣這個充滿愛的家鄉!

聯絡方式:粉專私訊或加官方LINE ID:
(採預約制)

👻 Trick or Treat!萬聖節除了糖果和裝扮,也是練習表達與互動的好時機:✨ 「我要糖果!」—練習請求✨ 「謝謝!」—練習禮貌用語✨ 「你扮成什麼?」—練習提問與對話✨ 「好可怕!」—練習表達感受小小對話,就是語言發展的大練習!祝...
31/10/2025

👻 Trick or Treat!
萬聖節除了糖果和裝扮,也是練習表達與互動的好時機:
✨ 「我要糖果!」—練習請求
✨ 「謝謝!」—練習禮貌用語
✨ 「你扮成什麼?」—練習提問與對話
✨ 「好可怕!」—練習表達感受

小小對話,就是語言發展的大練習!
祝大家萬聖節快樂 🎃🕷️

語言與社交:如何幫孩子加入遊戲?有些孩子想加入同學的遊戲,卻只敢站在旁邊看,始終沒有開口。這往往不是膽小,而是缺乏「社交語言技巧」。其實,只要掌握一些開場白,孩子就更容易融入同儕。💡 練習方法:1️⃣ 教孩子一句「我可以一起玩嗎?」2️⃣ ...
28/10/2025

語言與社交:如何幫孩子加入遊戲?
有些孩子想加入同學的遊戲,卻只敢站在旁邊看,始終沒有開口。這往往不是膽小,而是缺乏「社交語言技巧」。其實,只要掌握一些開場白,孩子就更容易融入同儕。

💡 練習方法:
1️⃣ 教孩子一句「我可以一起玩嗎?」
2️⃣ 在家進行角色扮演,爸媽扮演同學,讓孩子練習開口。

👉 語言就是孩子的社交通行證,爸媽的陪練非常重要。

孩子最常聽漏的指令是什麼呢?爸媽快來分享!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驗:你說「去房間把外套拿出來」,結果孩子只去了房間就忘記要拿什麼了,拿了襪子出來?🤣這些日常趣事,常常反映了孩子語言理解力的程度。快留言分享吧!
24/10/2025

孩子最常聽漏的指令是什麼呢?
爸媽快來分享!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驗:
你說「去房間把外套拿出來」,結果孩子只去了房間就忘記要拿什麼了,拿了襪子出來?🤣

這些日常趣事,常常反映了孩子語言理解力的程度。快留言分享吧!

孩子在課堂上聽不懂指令?有些爸媽會發現,老師在課堂上交代「拿剪刀、再拿膠水」,孩子卻只拿了一樣東西。這可能不是孩子不專心,而是「語言理解」還需要加強。5–8 歲的孩子應該能理解兩步驟甚至三步驟的指令,如果經常出現困難,就需要注意。💡 練習方...
21/10/2025

孩子在課堂上聽不懂指令?
有些爸媽會發現,老師在課堂上交代「拿剪刀、再拿膠水」,孩子卻只拿了一樣東西。這可能不是孩子不專心,而是「語言理解」還需要加強。5–8 歲的孩子應該能理解兩步驟甚至三步驟的指令,如果經常出現困難,就需要注意。

💡 練習方法:
1️⃣ 在家玩「任務遊戲」:例如「拿杯子 → 放在桌上 → 再去拿湯匙」。
2️⃣ 從兩步驟開始,慢慢增加到三步驟以上。

👉 如果孩子在學校常聽不懂,建議和老師多溝通,也可以安排語言評估。

語言治療師最常聽到的雙語迷思很多爸媽會擔心:「雙語會不會讓孩子混淆?」其實研究顯示,雙語孩子的大腦反而更有彈性,能更快適應不同的語言環境。真正的問題不是「雙語會害孩子」,而是孩子是否有足夠的語言刺激與使用機會。👉 你家是不是雙語環境呢?快在...
17/10/2025

語言治療師最常聽到的雙語迷思
很多爸媽會擔心:「雙語會不會讓孩子混淆?」其實研究顯示,雙語孩子的大腦反而更有彈性,能更快適應不同的語言環境。真正的問題不是「雙語會害孩子」,而是孩子是否有足夠的語言刺激與使用機會。

👉 你家是不是雙語環境呢?快在留言分享你的經驗,看看大家是不是也遇到一樣的狀況~

雙語環境下孩子只聽不說?在雙語家庭中,常見的狀況是孩子聽得懂兩種語言,但只選擇回其中一種。這不是孩子「不會」,而是因為大腦在選擇「最容易輸出的語言」。爸媽不需要過度焦慮,但可以透過一些策略,增加孩子開口的機會。💡 方法:1️⃣ 一人一語:例...
14/10/2025

雙語環境下孩子只聽不說?
在雙語家庭中,常見的狀況是孩子聽得懂兩種語言,但只選擇回其中一種。這不是孩子「不會」,而是因為大腦在選擇「最容易輸出的語言」。爸媽不需要過度焦慮,但可以透過一些策略,增加孩子開口的機會。

💡 方法:
1️⃣ 一人一語:例如媽媽固定說中文,爸爸固定說英文。
2️⃣ 情境固定:看中文卡通時只能用中文討論,看英文繪本時用英文問答。

👉 語言的輸出需要安全感與動機,爸媽的耐心陪伴最重要。

🎉🇹🇼 國慶日快樂! 🇹🇼🎉今天不只是慶祝國家的生日,也是提醒我們「說話與表達」有多重要的一天 💬💖👅 小知識時間:你知道嗎?我們說「雙十國慶」時,裡面有好多有趣的發音!🔟「雙」:需要舌頭抬起碰上顎🔟「十」:舌頭頂上顎,氣流緩緩出來這些小小...
10/10/2025

🎉🇹🇼 國慶日快樂! 🇹🇼🎉

今天不只是慶祝國家的生日,
也是提醒我們「說話與表達」有多重要的一天 💬💖

👅 小知識時間:
你知道嗎?
我們說「雙十國慶」時,
裡面有好多有趣的發音!
🔟「雙」:需要舌頭抬起碰上顎
🔟「十」:舌頭頂上顎,氣流緩緩出來
這些小小的舌頭動作,組合起來,
才能把「雙十節快樂」完整說好聽喔!

✨ 在這歡樂的日子裡,祝大家:
💬 說得清楚
💬 溝通順暢
💬 彼此理解

一起度過一個開心的國慶假期吧~ 🥳🎆

月圓人團圓,中秋佳節不只是品嚐美食的時刻,也是交流與陪伴的好機會。👂 用心傾聽👄 放慢語速🤝 給彼此多一點耐心讓每一句話,都能更清晰、更溫暖地傳遞。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06/10/2025

月圓人團圓,中秋佳節不只是品嚐美食的時刻,也是交流與陪伴的好機會。
👂 用心傾聽
👄 放慢語速
🤝 給彼此多一點耐心
讓每一句話,都能更清晰、更溫暖地傳遞。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互動:你家孩子的「經典錯句」是什麼?每個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都會出現一些「錯句金句」。例如我兒子說:「我昨天去台北百貨公司走過去開卡車了」,雖然聽起來不太順,但卻充滿童真。這些錯句其實是孩子正在學習「句子結構」的證據。👉 邀請爸媽留言分...
03/10/2025

互動:你家孩子的「經典錯句」是什麼?
每個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都會出現一些「錯句金句」。例如我兒子說:「我昨天去台北百貨公司走過去開卡車了」,雖然聽起來不太順,但卻充滿童真。這些錯句其實是孩子正在學習「句子結構」的證據。

👉 邀請爸媽留言分享你家孩子的經典錯句!不只讓大家會心一笑,也能彼此交流孩子語言發展的軌跡。

如何幫孩子把句子說得更長?有些孩子的表達常常只有一兩個詞,例如「我要」「不要」。這其實是語言發展的基礎階段,但 5–8 歲的孩子應該逐漸能把句子拉長成完整的想法。爸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透過「擴展語言」的方法幫助孩子。💡 方法:1️⃣ 模型示...
30/09/2025

如何幫孩子把句子說得更長?
有些孩子的表達常常只有一兩個詞,例如「我要」「不要」。這其實是語言發展的基礎階段,但 5–8 歲的孩子應該逐漸能把句子拉長成完整的想法。爸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透過「擴展語言」的方法幫助孩子。

💡 方法:
1️⃣ 模型示範:孩子說「我要」,爸媽可以回「你可以說:我要喝水」。
2️⃣ 提問延伸:當孩子說「不要」,爸媽可以問「你不要什麼?」或「那你想要什麼?」

👉 這些技巧看似簡單,但長期下來能讓孩子的句子從「單詞」進展到「完整表達」。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收到了家長們滿滿的心意與祝福 💐謝謝大家用心準備的禮物與卡片,讓我們在教學路上更多一份力量,也更感受到療癒工作的溫暖與價值。因為有你們的支持與陪伴,這份工作不只是責任,更是一種幸福 ❤️ #教師節快樂  #感恩  #早療...
28/09/2025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收到了家長們滿滿的心意與祝福 💐

謝謝大家用心準備的禮物與卡片,讓我們在教學路上更多一份力量,也更感受到療癒工作的溫暖與價值。

因為有你們的支持與陪伴,這份工作不只是責任,更是一種幸福 ❤️

#教師節快樂 #感恩 #早療的力量

小安的發音進步囉!小安(7 歲)因為發音問題常被同學笑,特別是把「老師」講成「老西」。一開始他變得很不敢開口,甚至課堂上也不太舉手。在家長與治療師的陪伴下,小安透過「口型示範」和「遊戲練習」,慢慢抓到正確的發音方式。幾個月後,他能清楚地說出...
26/09/2025

小安的發音進步囉!
小安(7 歲)因為發音問題常被同學笑,特別是把「老師」講成「老西」。一開始他變得很不敢開口,甚至課堂上也不太舉手。在家長與治療師的陪伴下,小安透過「口型示範」和「遊戲練習」,慢慢抓到正確的發音方式。幾個月後,他能清楚地說出「老師」「日子」。同學不再取笑他,反而對他說:「哇!你講得好清楚!」

👉 自信,往往就是孩子突破語言困難的第一步唷。

Address

Taipei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連俐雯 雙語語言治療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