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4/2025
基督公報在勞動節前,專題報導:改變結構 提升障礙者勞動價值
呈現了台灣身心障礙者在就業方面臨的結構性挑戰!
報導指出,身心障礙者就業率偏低,工作類型受限,薪資也常偏低。庇護工場作為支持性就業模式,雖能提供技能培養和穩定就業機會,但也面臨薪資成長空間有限、產品價值不高等困境,且現行制度與CRPD的薪資平權和融合環境有所落差。定額進用制度雖立意良善,但企業常選擇繳納代金而不願進用,顯示企業接納度不足。
針對聽語障礙者,溝通障礙是求職和職場發展的主要阻礙,企業往往因擔心溝通問題而卻步,缺乏友善的溝通方式和升遷機會。對輪椅族而言,教育與職場銜接不良、企業疑慮、政策媒合不足及社會刻板印象都是阻礙就業的因素。
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副秘書長劉于濟強調,政府應與企業攜手合作,進行職務再設計,創造多元就業機會,並透過結構性改變,提升社會對障礙者勞動價值的認識,最終目標是創造一個真正友善、提供公平機會的職場環境,讓障礙者充分發揮所長,融入社會。
傳道書8章15節記載,傳道者頌讚勞碌所得的吃喝快樂。現代人早已習慣以工作換取收入滋養家庭,並且從勞碌中獲得成就感。然而身體障礙的肢體們,往往必須付出加倍的心力,才能滿足最基本的就業需求。在5月1日的勞動節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