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9/2025
#彈力帶真的能幫孩子專心嗎
最近到國小幫老師們上教師研習和老師們討論小一新生的狀況時,
🧑🏫有位老師分享:
有家長主動提出,在網路上看到有職能治療師分享在椅子上綁上 #彈力帶讓孩子能專心!
因此,
#希望在教室裡為孩子綁一條「彈力帶」在椅子上,因為孩子專注力比較弱,希望能幫助他坐得住、聽得進。
老師很好奇,這個方法真的有效、適合每一個孩子嗎?
🧑🏫身為職能治療師的大陳老師,必須先分享一下
🌈彈力帶原本是物理治療師與職能治療師常用來訓練患者肌耐力的工具。
🌈美國有職能治療師把它延伸應用在 ADHD 孩子的課堂中,讓孩子用腳去推拉,藉由「動中帶靜」來獲得深層感覺刺激,進而穩定注意力。
🌈近年因為網路討論,許多家長開始覺得「孩子不專心,就應該綁彈力帶在椅子上」。
#那到底是適合還是不適合?
當然.. #醫學很強調的是實證,
#我們來看看國外文獻怎麼說
1. 有份近期研究(2025 年)針對約 135 名 7–12 歲學生進行實際教室場景測試,比較有無 bouncy band 時的學術表現、活動量與家長問卷反饋,內容提到ADHD 特質的孩子,被視為可能有影響,但研究尚在進行中,後續結果值得繼續關注 !
也有研究指出動態輸入(如坐在不穩定座椅)可幫助 ADHD 孩子達到較佳的覺醒狀態,進而提升注意力;這是建立在state regulation deficit model基礎上
2.類似的東西- #療癒球(therapy or stability balls)有研究顯示,ADHD 孩子坐在療癒球上時,比起一般椅子,能更穩定留在座位並提高字跡深化。另有一篇研究發現療癒球能提升 ADHD 孩子的注意力、減少過動,並延長坐姿時間。
#但也有研究指出,
#有些情境下療癒球並未顯著提升注意力與學習效果
3. 其他工具(像是 #壓力球、 #桌腳橡膠帶)
有研究提到像是壓力球或是桌腳橡膠帶能提供安靜可控的動作出口,減少 ADHD 孩子做出突兀的大動作、提升在座位上的行為表現
所以…. #知道後我們該怎麼選擇
🌈 #彈力帶運用可能的好處
1.給孩子動覺、本體覺輸入,有助於專注
2.減少踢椅子、晃動等干擾同學的行為
⚠️ #潛在的問題
1.有些孩子會把它當玩具,反而更分心
2.彈力帶鬆脫時可能造成危險
3.並非每個孩子都適合這種輸入,有些孩子需要手部或全身的活動
4.對能自我控制的孩子,反而可能成為新的干擾
所以, #彈力帶不是「 #一條帶子解決所有問題」的萬靈丹,而是一個可以視孩子需求選擇的工具。
在專業評估下,搭配其他策略(像是短暫動態休息、適當的課堂任務、桌下小工具等),效果才會更好。
🧑🏫 #大陳老師小提醒:
孩子的專注力支持,需要的是「正確的工具 + 合適的環境 + 個別化的策略」,而不是只靠一個流行做法。
#還是建議孩子能透過專業醫療
資源的協助,透過醫師與治療師的合作來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唷!
🌈還沒參與過大陳老師的演講或感統遊戲活動嗎?快來信邀約吧!
#感謝各單位及校園的演講邀約,
#大陳老師全台巡迴演講已開放預約,歡迎來信r98841018@gmail.com與大陳老師討論唷~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