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2025
現在請到合意的外籍勞工已經是每月35000(包吃住),還不包含適應期一切磨合的成本,
及進出醫院等外人無法幫忙的事
一樣要家人跟進跟出。
將來只會需要花費更多的費用。
歐美臨終平均臥床時間是3年多,
我國為7年多。
把身體養好,
能好好終老。
#運動
#心瑜珈重訓肌力
【為什麼你該養成運動習慣?現在付的錢,是為了將來的自由。】
從小就討厭運動。
那天我的健身教練跟我說了一句話:「現在付的運動錢,比以後請看護便宜多了。」
我當下真的嚇出一身冷汗,這句話實在太有道理了!
我們總以為運動是可有可無的事,是等有空、有閒、有閒錢再來做的事。
可是隨著年紀增長,你會發現:真正昂貴的,不是健身房會費,而是未來失去行動力的代價。
-
▋運動,是對未來自己的長期投資
心理學研究顯示,身體的活力直接影響我們的情緒穩定與自我效能感。
規律運動能減緩壓力賀爾蒙的累積,對抗焦慮、憂鬱、慢性疲勞。當你感覺自己身體有力量、有控制感,也更容易對生活產生主動性與信心。
簡單來說:你不只是變瘦變美,而是變得更穩、更強壯、更有選擇人生的自由。
-
▋為什麼你該從現在開始動起來?
💡1.因為你值得一個能自由行走、自由旅行的未來
不是每一個老後都能靠幸運過關,但現在的你能靠選擇改變未來。
💡 2.因為健康不能外包,只有你能為自己養好身體
沒有人可以替你承受病痛和無力,但你可以替自己多留下可能。
💡 3.因為運動的「苦」,比躺病床的「苦」有選擇權
你可以選擇今天多走10分鐘、做5下深蹲,而不是等未來只能躺在床上被人攙扶。
-
▋你不是在為現在健身,而是在為未來保留獨立的可能性
當你開始運動,不只是對身體好,更是一種對自己人生負責的態度。
我從小就討厭運動,雖然這幾年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我仍然討厭運動。但與其將來花幾十萬請看護,不如現在每週花幾小時給自己力量。
下一次你懶得運動時,不妨提醒自己:
「現在動,是在幫未來的我留住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