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健理診所

潘健理診所 疼痛專科診所 主治: 筋骨痠痛、運動傷害、關節退化、五十肩、落枕、坐骨神經痛。
治療特色: 自體血小板PRP再生注射療法、筋骨疼痛超音波診察(high resolution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肩關節與膝關節玻尿酸注射、增生注射療法、乾針筋膜鬆解

《外泌體治療變熱門 衛福部:沒核准》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表示,近期市面有宣稱療效的「外泌體」,但國內沒有核准任何外泌體的治療產品,主因是外泌體尚未完成人體試驗證實療效,因此醫療機構不得宣稱具有任何醫療效果,否則將違反醫療法,裁處5萬元以上、...
02/08/2025

《外泌體治療變熱門 衛福部:沒核准》

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表示,近期市面有宣稱療效的「外泌體」,但國內沒有核准任何外泌體的治療產品,主因是外泌體尚未完成人體試驗證實療效,因此醫療機構不得宣稱具有任何醫療效果,否則將違反醫療法,裁處5萬元以上、25萬以下罰鍰。

劉越萍說,有些診所不僅宣稱外泌體療效,還直接為民眾施打,「膽子很大」,目前不了解診所替民眾施打的外泌體成分,若成分帶有細菌,民眾恐因此出現菌血症死亡,施打的醫師和提供產品的廠商均已觸法。新法上路後,罰金上看2千萬元,而醫療機構未經核准執行再生醫療則是10萬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呼籲民眾別施打未經認證的各類產品。

去年再生醫療雙法三讀通過,衛福部食藥署及醫事司規畫子法,預估明年元旦上路。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指出,新法的配套子法研擬中...

【被扭亂的魔術方塊:1. 是”來亂”的嗎?】除了疼痛,受複雜筋骨沾黏所苦的患者,有時還會有一些極其獨特的主訴;這些主觀的不適感,乍聽之下,無論是親朋、好友、甚至是醫師,對不理解的聽者而言,很可能心中會油然升起這個印象: “OMG,你/妳是不...
24/05/2025

【被扭亂的魔術方塊:1. 是”來亂”的嗎?】

除了疼痛,受複雜筋骨沾黏所苦的患者,有時還會有一些極其獨特的主訴;這些主觀的不適感,乍聽之下,無論是親朋、好友、甚至是醫師,對不理解的聽者而言,很可能心中會油然升起這個印象:

“OMG,你/妳是不是瘋了?”

有別於一般疼痛患者所說的”腫”、”痠”、”緊”、”刺”、”麻”等症狀,複雜筋骨沾黏的患者,最常在診間描述的怪奇感,包括了:

{捲}
(在診間,患者配合右手在腋下做出類似國中理化”法拉第定律”的扭捲手勢):我的右邊腋下會往後、往內捲(如圖);坐著還好,一旦站起來就會更明顯…

{歪}
我的頭,好像永遠都會歪到左邊;無論治療師怎麼徒手、怎麼訓練,醫生怎麼打葡萄糖、PRP,都還是有一種歪到左邊的感覺…

{翻}
(患者拿出彈紗來,一邊述說、一邊翻轉示範):右上背像是一層又一層的彈性紗布,其中最表面的一層,不知道為什麼翻到後面去,然後黏到我的肩胛骨..

{卡}
右肩在類似游泳轉動的時候,一直有一種卡卡的感覺;角度沒有限制、晚上睡覺壓到不痛、也沒有那種卡住的夾擊感,但就是怪怪、彆扭、卡卡的。之前花了大錢,打了一堆很貴的針,但都沒有幫助…

{扯}
左邊鼠蹊深層好像有一大坨像橡皮的組織,不但會往上拉到左邊後面的腰際,還會把右邊的肚子、大腿的內側,跨過身體的中線,扯到左邊鼠蹊這裡;站著的時候,還會有一種腳踩不到地面的空虛感…

這些患者的真實心聲,聽起來很真實、但卻也……很瘋狂,不是嗎?

乍聽很瘋狂,但從能理解患者主訴、理解沾黏本質的醫師聽來,卻是滿滿的辛酸(待續)。

【土壤與肥料,哪個更重要?】Matrix, rather than the cells, that truly matters.甫結束越南河內的Biobridge教育基金會演講,本次最大的收穫,是潘健理醫師近年來對再生介入治療的觀察與研究後...
14/12/2024

【土壤與肥料,哪個更重要?】

Matrix, rather than the cells, that truly matters.

甫結束越南河內的Biobridge教育基金會演講,本次最大的收穫,是潘健理醫師近年來對再生介入治療的觀察與研究後,其結論竟然與全球五大PRP原廠(RegenLab)CEO,Mr Antonie Turzi全力發展的創新方向不謀而合!

這個方向,與目前國內細胞治療、外泌體的熱潮略有不同。

以往,我們對再生醫學的三要素: 細胞(cells)、支架(scaffolds)、訊息(signals),會認為細胞是最重要的關鍵成功因素(KSF);這個觀念,其實在大量[基礎實驗室的研究]中,是被證實的。

然而,近年實際的[臨床高階隨機控制測試(RCTs)研究],尤其是包括PRP、間質幹細胞(MSCs)、外泌體、基質/支架等各式結合的策略比較研究結果,卻驚人地發現,原來在沒有精準牢固的基質(matrix)支持下,即使用到最先進的幹細胞技術,同時結合PRP注射,其結果並沒有辦法產出比單純注射PRP更進一步的效果...

換句話說,與其不斷追逐高科技、高單價的單純細胞相關治療模式(例如單獨的幹細胞注射、外泌體注射等),專注在基質/支架與PRP之間的結合,或許更有辦法達到真正我們期待的加成綜效(synergistic effects).

當然,這樣比較另類、非主流的理念或觀點,還需要大量的研究來證實、或反過來推翻這個理論;但可以確認的是,基質(土壤)研究與臨床使用的重要性,確實是在細胞(肥料)治療當道的此刻,一個值得大家反思與重視的方向。

【JAPS(界面沾黏疼痛症候群)/全球首發】潘健理醫師,於本次拉丁美洲疼痛醫學回年會中,以亞洲唯一講師的身分,代表台灣受邀擔任專題演講《Junctional Adhesion Pain Syndrome(JAPS)》的講師,並於超音波實作工...
14/09/2024

【JAPS(界面沾黏疼痛症候群)/全球首發】

潘健理醫師,於本次拉丁美洲疼痛醫學回年會中,以亞洲唯一講師的身分,代表台灣受邀擔任專題演講《Junctional Adhesion Pain Syndrome(JAPS)》的講師,並於超音波實作工作坊中,教導來自拉丁美洲各國的疼痛醫師,如何以選擇性動作受限(selective limitation)、對比超音波(comparative US)、以及動態超音波(dyanmic US)來確認我們日常診治的患者身上,那些容易被忽略、卻同時至關重要的沾粘現象。

本次JAPS的演講主題,依照我們的理解,應該是全球第一次的概念發表;與會的學員、甚至許多來自美國的其他講師,都對演講的內容表達了高度的興趣與肯定。而經由國際間的學術交流,潘醫師也將各國教授的建議帶回了台灣,期待在未來的執業中,能帶給患者更深入、更全面的疼痛照護。

【R2C: 增解交治-UAE篇】2024/6月, 潘健理醫師再次代表台灣,以「3度空間的增解交治策略突破難解疼痛問題」為題,在阿聯酋(UAE)首都阿布達比所舉辦的第一屆"國際疼痛、再生、與局部麻醉醫學會年會"中發表演講。如果您的疼痛,以PR...
03/06/2024

【R2C: 增解交治-UAE篇】

2024/6月, 潘健理醫師再次代表台灣,以「3度空間的增解交治策略突破難解疼痛問題」為題,在阿聯酋(UAE)首都阿布達比所舉辦的第一屆"國際疼痛、再生、與局部麻醉醫學會年會"中發表演講。

如果您的疼痛,以PRP、或甚至所謂的外泌體、幹細胞注射,效果卻不如預期;那麼,其中一個可能性,是筋骨系統中,躲藏著未被發現的[沾黏]問題,反而需要以"解套注射"的方式來解決此困境(請參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XPeTK4-ZAs&t=667s)。

反之,若您的疼痛,是以小針刀、乾針治療、圓針等療法處理,而療效卻遇到瓶頸;此時,有可能您的筋骨系統中,也躲藏著未被發現的結締組織受損,或許需要調整診療的方向,以葡萄糖增生注射或PRP再生注射來修復這些損傷。

「增解交治」的觀念與策略,雖然在台灣、在潘健理診所,早已是行之有年的日常診治;但對與會的國外醫師、教授們而言,還是個嶄新的想法。對於能將好的、從台灣出發的新觀念分享給全世界,潘醫師也覺得與有榮焉。

R2C: 增解交治-WIP篇2022/8月, 潘健理醫師代表台灣,以「增解交治」之疼痛治療創見為題,在世界疼痛醫學會年會中發表演講(全英文, 22分鐘, 請點擊影片)。當您接受以葡萄糖增生注射、PRP再生注射為主軸來治療疼痛,但效果卻不盡理...
06/05/2023

R2C: 增解交治-WIP篇

2022/8月, 潘健理醫師代表台灣,以「增解交治」之疼痛治療創見為題,在世界疼痛醫學會年會中發表演講(全英文, 22分鐘, 請點擊影片)。

當您接受以葡萄糖增生注射、PRP再生注射為主軸來治療疼痛,但效果卻不盡理想時,下一步不見得是再升級為幹細胞或骨髓(BMAC)/微脂肪萃段(microfragmented fat);而很可能是要轉變思維,將臨床想定調整為以解套、乾針為主的鬆解策略。

另一方面,當您接受以解套注射、乾針、甚至是中醫針刀、圓針為主軸來治療疼痛,而效果也不盡理想之際,根據「R2C:增解交治」的理論,下一步或許也需要轉變思維,將臨床想定調整為以相對應的增生/PRP為主的組織修補策略。

This is "Pan_Release - Regenerate Coupling.mp4" by PainCast on Vimeo, the home for high quality videos and the people who love them.

【疼痛想解套 沾黏要治到】《增解交治(R2C) 媒體首播》潘醫師於年代新聞台【聚焦2.0】節目中,首次以高階疼痛超音波,呈現「疼痛鐵三角(發炎、受損、沾黏)」核心架構裡,肌肉內的"筋肉介面(myotendinous junction)"沾粘...
30/04/2023

【疼痛想解套 沾黏要治到】

《增解交治(R2C) 媒體首播》

潘醫師於年代新聞台【聚焦2.0】節目中,首次以高階疼痛超音波,呈現「疼痛鐵三角(發炎、受損、沾黏)」核心架構裡,肌肉內的"筋肉介面(myotendinous junction)"沾粘,是如何明顯影響現代人的筋骨疼痛,卻又經常在診斷上被忽略的特殊現象。

[完整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Eg2eXzMyuY&t=445s

[精華版]
熟女彎腰吃力! 打針竟打出五十髖? 治不好? 只打PRP 類固醇為何還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3T9MxTwHZ8&t=29s

本集完整影片請至►https://youtu.be/CEg2eXzMyuY小時候屁股挨一針,長大竟然變成五十髖!這也太嚴重了!五十多歲女性彎腰吃力,怎樣都治不好,超音波檢查才發現,原來是「沾黏」惹的禍!兇手可能是小時候屁股挨了一針所導致.....

【疼痛想解套 沾黏要想到】《R2C: 增解交治篇》大家都聽過五十肩,但,您知道甚麼是「五十髖」嗎?筋骨疼痛如果打增生葡萄糖、甚至連打PRP都沒效;那麼下一步,就只剩打幹細胞才會好嗎?榮幸受主持人高文音之邀,潘醫師將於2023/4/29(六)...
26/04/2023

【疼痛想解套 沾黏要想到】

《R2C: 增解交治篇》

大家都聽過五十肩,但,您知道甚麼是「五十髖」嗎?

筋骨疼痛如果打增生葡萄糖、甚至連打PRP都沒效;那麼下一步,就只剩打幹細胞才會好嗎?

榮幸受主持人高文音之邀,潘醫師將於2023/4/29(六)20:00,在CH50年代新聞台【聚焦2.0】節目中,首次以高階疼痛超音波,呈現「疼痛鐵三角(發炎、受損、沾黏)」核心架構裡,肌肉內的"筋肉介面(myotendinous junction)"沾粘,是如何明顯影響現代人的筋骨疼痛,卻又經常在診斷上被忽略的特殊現象。

此外,《增解交治(Release-regenerate coupling, R2C)》的創新疼痛解方,也是首度在媒體上曝光。在疼痛醫師選擇治療的工具箱裡,針對「受損、退化」產生疼痛的對應治療(葡萄糖增生注射、PRP再生注射等),以及針對「沾黏、緊繃」產生疼痛的對應治療(乾針治療、解套注射等),該如何在與複雜筋骨疼痛的"對弈"過程中,以《增-解同治》、《增-解分治》、《增-解輪治》等方式,彼此呼應支援,進而型塑出最佳化的解痛方程式呢?

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疼痛想解套 沾黏要抓到】《媒體理念篇》潘健理醫師,受風傳媒[下班經濟學]主持人之邀,於日前接受專訪,暢談【疼痛鐵三角】核心架構下,沾黏問題是如何在肩頸痠痛中扮演時常被忽略,卻又非常關鍵的角色。
23/04/2023

【疼痛想解套 沾黏要抓到】

《媒體理念篇》

潘健理醫師,受風傳媒[下班經濟學]主持人之邀,於日前接受專訪,暢談【疼痛鐵三角】核心架構下,沾黏問題是如何在肩頸痠痛中扮演時常被忽略,卻又非常關鍵的角色。

你知道有方法是不吃藥、不開刀也能拯救肩頸痠痛嗎?今天邀請到復健、疼痛專科醫師潘健理來告訴大家,長期痠痛治不好,注意,問題不會只有一個!復健科醫師都在做的筋膜保養運動是什麼?一起來看看! #運動 #復健 #痛00:0...

【當脂肪墊不再"油腔滑調"】萬萬沒想到,原來油油亮亮的脂肪,竟是長期前膝痛窩藏的暗黑處! 髕下脂肪墊(Infrapatellar fat pad, IPF, 或稱 Hoffa 脂肪墊),是膝關節前側的結締組織,位置介於髕腱(patellar...
12/03/2023

【當脂肪墊不再"油腔滑調"】

萬萬沒想到,原來油油亮亮的脂肪,竟是長期前膝痛窩藏的暗黑處!

髕下脂肪墊(Infrapatellar fat pad, IPF, 或稱 Hoffa 脂肪墊),是膝關節前側的結締組織,位置介於髕腱(patellar tendon, PT)與前膝關節囊之間。IPF具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支配,並可通過適應屈伸關節空間的動態型變來吸收壓縮應力。一般認為,隨著膝關節反覆地屈伸,IFP可能會被夾擊在股骨髁和脛骨平台之間 ,導致損傷、肥大和炎症,進而引發脂肪組織增生和纖維化,導致其靈活性喪失、行動障礙和疼痛。專業上,我們稱之為"霍法氏病(Hoffa's disease)"...

【解套注射 vs 解套手術】

~~//案例報告//

多次膝關節手術後前膝持續疼痛,原來是[脂肪墊-髕腱介面]的結締組織彼此沾黏;經解套注射/解套手術治療,症狀竟戲劇化地緩解...

《沾黏: 術後X光看不出來的痛》

女性,51 歲,體重 50 kg,身高 157 cm,2 年前因碰撞事故發生右側脛骨平台骨折和開放性骨幹骨折。 她在另一家醫院接受了外部和內部骨固定,但仍患有慢性前膝疼痛。 後續手術(額外的部分半月板切除術和鵝足清創術)仍未能完全消除疼痛。而噁心、頭暈的副作用,也使她難以繼續服用千憂解(duloxetine)、舒痛停(Tramadol)、和洛索洛芬(Loxoprofen)等止痛藥物。膝關節內注射也無效。最後,膝關節置換術(TKA)似乎成為唯一可以考慮的術式。但,她當時不想接受手術,於是被轉介到作者服務的疼痛門診以減輕疼痛。同時,她拒絕使用硬膜外阻斷(epidural blockade)來控制疼痛。

《超音波、進而動態超音波》

經靜、動態超音波檢查顯示,與未受影響的一側相比(如圖a),髕下脂肪墊(Infrapatellar fat pad, IPF)前部的亮度增加(如圖b);此外,跟著膝關節的屈曲和伸展,隨之滑動的脂肪組織,在患側明顯減少。

在[脂肪墊-髕腱介 面結締組織沾黏]的臨床臆測下,醫師進行了診斷式的超音波引導解套注射,並得到了明顯、立即而且持續的效果。後續增加的類固醇注射,也並沒有觀察到相關的局部感染或其他併發症。

《以針解套 vs 以刀解套》

儘管解套注射最初有效,但疼痛卻不幸地反覆復發。 於是,醫師決定進行解套手術。 手術在全身麻醉和股神經阻斷下進行,在手動膝關節屈伸過程中,內視鏡並未觀察到 IFP 撞擊。 最後,醫師經由內視鏡在 IFP 表面切除了瘢痕組織(解套手術)。 患者接受了 2 週的術後復健治療,並順利出院。 在沒有使用舒痛停(Tramadol)的情況下,她的疼痛減輕到術前水平的 60% 左右。

《當脂肪墊不再"油腔滑調"》

IFP ,或 Hoffa 脂肪墊,是膝關節前側的結締組織,位置介於髕腱(patellar tendon, PT)與前膝關節囊之間。IPF具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支配,並可通過適應屈伸關節空間的動態型變來吸收壓縮應力。一般認為,隨著膝關節反覆地屈伸,IFP可能會被夾擊在股骨髁和脛骨平台之間 ,導致損傷、肥大和炎症,進而引發脂肪組織增生和纖維化,導致其靈活性喪失、行動障礙和疼痛。專業上,我們稱之為"霍法氏病(Hoffa's disease)"。

雖然解套注射真正的鎮痛機制尚未完全清楚,但臨床效果卻是明顯可見的。根據已知的文獻,解套注射止痛的機制可能包括:

(1) 清除或稀釋筋膜間隙中的各種致痛物質,
(2) 降低筋膜間液的粘度,以及
(3) 實質分離筋膜層,減少肌肉摩擦,從而回復原本滑順的相對運動

《先針後刀 如切如磋》

這雖是單一個案,卻也透露了重要的治療訊息: 當結締組織間的沾粘屬輕中度時,超音波引導之解套注射應該足以解決大部分的疼痛症狀;而當解套注射的效果是正面、但卻持續時間有限時,解套手術(surgical adhesiolysis/fibrolysis)便成為治療的首選。

其實,在跳躍膝(jumper's knee)、以及慢性阿基里腱疼痛的患者中,解套注射/解套手術同樣發揮了相當重要的治療角色、我們也將在後續的分享中,為大家做進一步的闡述。

[研究全文]
Anterior knee pain post-multiple surgeries for tibia fracture effectively managed with infrapatellar fat pad injection: a case report
JA Clin Rep. 2022 Oct 10;8(1):82.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551149/

【韌帶也能被解套?】日本前導研究發現: 五十肩患者接受超音波引導之[喙肱韌帶(coracohumeral ligament, CHL)]之解套注射,可明顯提升肩關節活動度....
09/03/2023

【韌帶也能被解套?】

日本前導研究發現: 五十肩患者接受超音波引導之[喙肱韌帶(coracohumeral ligament, CHL)]之解套注射,可明顯提升肩關節活動度....

【韌帶也能被解套?】

~~日本前導研究發現: 五十肩患者接受超音波引導之[喙肱韌帶(coracohumeral ligament, CHL)]之解套注射,可明顯提升肩關節活動度

《疼痛解套: 非神經專屬》

一般病患、甚至相當比例的疼痛醫師,多半認為,所謂[超音波引導之解套注射(ultrasound-guided hydrorelease/hydrodissection), 只限於治療被纏套的周邊神經(entrapped peripheral nerves). 這樣的認知很正常;但很可惜地,並不是那麼的全面。

定義上,只要是與疼痛相關的結締組織沾黏、纖維化、瘢痕,運用影像引導,將針對性的液態製劑注入患部,將這些導致疼痛的組織撐開、剝離、分解,進而降低疼痛、促進組織修復、增加關節功能與活動度的治療,都屬於[疼痛解套注射]的範疇。

所以,舉凡引起問題的肌腱、韌帶、關節囊、脂肪墊等結締組織,只要經過精準的診斷程序,確認是因上述病理變化而導致疼痛,在邏輯上,就可能可以用[疼痛解套注射]來處理。

《五十肩:從韌帶解套》

2022年,來自日本的研究團隊,就發表了一則以[韌帶解套注射]來治療五十肩的前導研究。研究收錄了11名患者,並接受了超音波引導之CHL韌帶解套注射;結果發現,雖然疼痛的減緩並不明顯,但關節被動活動度,卻在各種角度上都有明顯的提升。最重要的是,注射後並沒有因為韌帶被解套了,而產生關節的副作用,是值得以更多病患術來驗證臨床效果的好方向。

《韌帶解套: 不僅於此》

事實上,除了CHL這條韌帶,其他的肩關節韌帶(尤其是下盂肱韌帶IGHL)也是五十肩治療中,韌帶解套注射的熱門標的組織。在接下來的序列介紹中,我們也會提出更多的例證,希望讓大家了解,原來筋骨疼痛的背後,除了常見的退化/受損機制之外,伴隨的沾粘/纖維化,也是非常重要,但卻經常被忽略的原因;而疼痛解套注射,包括神經解套、韌帶解套、肌腱解套(hydrotenolysis)等等,也將是早已普及化的增生注射/PRP注射/BMAC注射等再生注射之外,另一類治療疼痛的利器。

[研究原文]

Effectiveness of ultrasound-guided fascia hydrorelease on the coracohumeral ligament in patients with global limitation of the shoulder range of motion: a pilot study
Sci Rep. 2022 Nov 17;12(1):19782.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671893/

【關節玻尿酸: 被低估的穩定力量】隨著筋骨再生醫學的突飛猛進,無論是醫學界、或是一般民眾,大家的注目與期待,近來幾乎都聚焦在幹細胞醫學上。除了眾人熟悉的PRP(platelet-rich plasma, 自體血小板血漿)之外,舉凡骨髓濃縮液...
25/02/2023

【關節玻尿酸: 被低估的穩定力量】

隨著筋骨再生醫學的突飛猛進,無論是醫學界、或是一般民眾,大家的注目與期待,近來幾乎都聚焦在幹細胞醫學上。除了眾人熟悉的PRP(platelet-rich plasma, 自體血小板血漿)之外,舉凡骨髓濃縮液(BMAC)、微碎段脂肪(microfragmented fat)、外泌體(exosome)、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等等;整個態勢,似乎宣告了細胞治療的時代已然來臨,而筋骨疼痛醫學的發展,也彷彿將全盤被細胞再生醫學為主的治療模式所取代。

然而,現況並非如此。

《尋找金鑰》

醫界對於細胞治療將革命性地應用在各個層面的臨床適應症上,其實是有集體共識的。但問題出在於,即使各國投入大量資源在此領域中,的確也有許多令人振奮的突破;但依照目前的發展狀況,細胞治療距離普及推廣的時間,可能還需要再幾年才能到達。

迄今,醫師、科學家們仍舊一直努力在尋找著,既能發揮幹細胞強大再生修復功能、而且幾乎很少副作用、然後又能以合理的價格回饋給患者的產品。這個(或者說: 這一組)開啟關鍵枷鎖的金鑰或密碼,仍然靜靜地等待著被發現,直到解碼的那一天到來。

《地球另一端的發現》

在此同時,來自義大利、埃及、西班牙、土耳其,以及台灣的醫師們,經過五年的追蹤,赫然發現,原本可能被大家所遺忘、甚至已被歸類為"低階"再生注射製劑的玻尿酸,竟可提供退化膝關節如此強大的穩定力量;在收錄的60位患者當中,每人先接受標準玻尿酸(Hyalubrix) 注射,也就是一周一劑,連續3次的注射後,接續以一季一次、一年4次、一次一劑的方式,"定期定額"地補充關節玻尿酸。

結果顯示,患者的關節疼痛、關節功能,竟能像是被凍齡一般,在追蹤的五年之內,一直保持著平穩的水準。換句話說,原本預期應該隨著逐步退化、疼痛增加、功能減退的關節問題,並沒有發生在這些患者的身上。雖然,退化性關節實質上沒有被治癒;但這樣的結果,還是令人振奮! 因為,只要耐心定期接受注射,就能將關節的疼痛與功能鎖在一定的水平上,不但可以過著較高品質的生活,更能在此基礎上,逐步等待細胞治療真正普及的時刻到臨;更重要的是,玻尿酸的花費,即便是自費,都遠比目前的細胞治療要合理、親民得多,對於膝關節疼痛的患者,是個相當可靠的好消息。

《台灣的版本》

身為本論文的共同作者,潘健理醫師,在參與研究的過程中,也跟歐非兩洲的團隊夥伴分享了台灣這邊所觀察到幾乎完全相同的現象:以潘健理診所為例,患者接受標準膝關節玻尿酸(Artz Dispo, Japan)五劑注射後,只要每2-3個月回診再次補充注射,一樣可以得到穩定的疼痛控制、穩定的功能提升。雖然使用的玻尿酸廠牌不同、回診的時間不一樣長,但玻尿酸提供關節穩定力量的能力,卻是一模一樣的。

希望本研究的結果,可以提供患者與醫療同道一個更有實證的支持,在等待細胞治療時代真正來臨之前,我們確實還有機會,用合理、安全、穩定的方式,給關節疼痛的患者一個長期、可靠的療法。

[研究原文]

The Booster Effect of a Single Quarterly Dose of Hyaluronic Acid in Knee Osteoarthritis: Five-Year Results of a Registry-Based Study
Cureus . 2022 Nov 16;14(11):e31592.
全文檢索: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685363/

Address

忠孝東路三段86號8樓
Taipei
106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2:00
13:00 - 16:00
Tuesday 09:00 - 12:00
13:00 - 16:00
Wednesday 09:00 - 12:00
13:00 - 16:00
Thursday 09:00 - 12:00
13:00 - 16:00
Friday 09:00 - 12:00
13:00 - 16:00

Telephone

+886963931131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潘健理診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潘健理診所: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