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9/2025
【介紹 - Disorder(肩–脊椎聯合疾病)與 - Disorder(髖–脊椎聯合疾病)】
📌這兩個臨床概念近年在骨科與疼痛醫學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許多患者的症狀並非單純來自脊椎或關節,而是兩者交互影響。
1. Shoulder-Spine Disorder(肩–脊椎聯合疾病)
#定義
Shoulder-Spine Disorder 是指 頸椎與肩關節疾病共存或互相影響 的情況。由於頸椎神經支配肩部肌群,兩者常常產生症狀重疊,容易造成誤診。
#臨床表現
▪︎頸椎病變表現:頸椎退化、椎間盤突出或神經壓迫,常見頸肩痠痛、上肢麻木。
▪︎肩關節病變表現:肩袖撕裂、五十肩或撞擊症候群,會出現活動受限、特定角度疼痛。
▪︎混合表現:患者同時有頸部僵硬與肩關節疼痛,甚至上肢放射痛,使得診斷複雜。
#臨床意義
▪︎誤診風險:單純以為是「五十肩」,卻忽略頸椎病變;或當作「頸椎病」,卻其實是肩袖撕裂。
▪︎治療挑戰:需區分主要病灶,才能制定正確治療方案。
▪︎治療方式:包含影像學(超音波、MRI)、功能測試、必要時中西整合療法(針刀、增生、復健、神經解套術等)。
---
2. Hip-Spine Disorder(髖–脊椎聯合疾病)
#定義
Hip-Spine Disorder 指 腰椎與髖關節病變共存或交互作用。許多腰痛與髖痛病人,其實存在「共病」,而不是單一病灶。
#臨床表現
▪︎腰椎病變表現:椎間盤突出、脊椎狹窄、椎體滑脫,症狀包含腰痛、坐骨神經痛、行走跛行。
▪︎髖關節病變表現:退化性髖關節炎、盂唇撕裂、股骨頭壞死,症狀包含髖痛、髖關節僵硬、活動受限。
▪︎混合表現:患者同時有腰痛與髖痛,甚至因疼痛導致步態異常,形成惡性循環。
#臨床意義
▪︎症狀重疊:腰椎壓迫坐骨神經可放射到髖部,容易誤判為髖關節問題。
▪︎手術決策:部分病人同時有重度腰椎狹窄與髖關節退化,需判斷先治療哪一處。
▪︎治療策略:依據主因選擇;保守治療可考慮針刀、增生療法、PRP、復健,必要時再行手術。
🔦 臨床啟示
#鑑別診斷重要:臨床醫師需透過影像學與功能測試,釐清症狀來源。
#整合治療優勢:中西整合(針刀、超音波導引注射、復健)可同時針對脊椎與關節處理,避免過度手術。
#強調聯合疾病思維:肩–脊柱、髖–脊柱往往是共病,治療需考慮全身功能鏈,而非只專注於單一病灶。
📌 選擇我們,就是選擇專業與效果
感謝患者的信任與回饋,您的康復是我們最大的成就!
📍 新和診所
電話|02-2307-7007(僅上午門診)
地址|台北市萬大路284號
#新和診所 #院長蔡德祥 #中西醫師 #博士 #助理教授 #中西整合疼痛治療 #小針刀 #運動損傷 #肌骨疼痛救星 #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