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2025
【最新醫學時事分享】
治療 #睡眠呼吸中止症,除了 CPAP,未來或許有新的藥物值得期待!
老藥 Sultiame 在《The Lancet》最新 2 期臨床試驗中,顯示能顯著減少打呼與夜間缺氧事件,改善白天嗜睡。不過這項老藥的新適應症,仍需後續更大型的 3 期證據與監管核准,但對於難以長期使用 CPAP 的患者,無疑是一道新希望。
當然小編還是要提醒大家,若出現打鼾、夜間缺氧、睡眠片段化與白天嗜睡等情況,建議還是要即時尋求專業治療。順暢呼吸、安穩入眠,守護健康與生活品質。
iSKIN尚行美診所
專人預約專線:02-2751-2066
私訊小編:https://line.me/R/ti/p/
#鼻中隔彎曲 #鼻塞困擾 #鼻塞 #微創手術 #鼻中隔 #改善呼吸 #尾端鼻中隔彎曲 #鼻手術 #微創手術 #下鼻甲肥大 #鼻塞 #過敏 #失眠 #呼吸不順 #改善呼吸 #免住院
【每天一顆「口服藥」就能減少打呼?《The Lancet》2 期試驗:Sultiame 讓睡眠呼吸異常下降 30% 以上】
--------------------------------------------------
【為什麼這題重要】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影響全球約 10 億人,常見表現包含打鼾、夜間缺氧、睡眠片段化與白天嗜睡,並與心血管與代謝併發症風險上升有關。雖然 CPAP(持續性氣道正壓)是標準治療,但不少人難以長期配合;藥物選擇迄今仍十分有限。近期《The Lancet》刊登的 2 期 FLOW 研究顯示:老藥 sultiame(一種 carbonic anhydrase inhibitor)每日睡前口服,在多數關鍵終點上帶來持續、劑量依賴的改善,為 OSA 的藥物治療開出新方向。
【藥物與機轉補充】
🔹 Sultiame 是抑制 carbonic anhydrase(碳酸酐酶) 的口服老藥,過去用於癲癇(epilepsy)。
🔹 抑制碳酸酐酶會造成輕度代謝性酸中毒,提升對 CO₂ 的呼吸驅動(ventilatory drive),同時可增加上呼吸道肌群張力(例如舌肌),於是夜間更不易塌陷、呼吸中止與低通氣次數下降。
🔹 這條「化學感受器—肌張力」路徑,正是 sultiame 在 OSA 中被重新關注的核心生理基礎。
【試驗設計一覽(FLOW,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2 期)】
— 地點:歐洲 28 個中心;受試為未治療之中重度 OSA 成人(基線 AHI 15–50 次/小時)。
— 受試者:N = 298,分為 4 組:安慰劑(n=75)、sultiame 100 mg(n=74)、200 mg(n=74)、300 mg(n=75)。
— 劑量與療程:每日睡前口服一次,治療 15 週。
— 主要終點:第 15 週 AHI3a(伴隨 SpO₂ 下降 ≥3% 或與覺醒相關事件的 AHI)相較基線之變化。
— 關鍵次要終點:AHI4(SpO₂ 下降 ≥4% 的 AHI)、ODI、平均夜間 SpO₂、睡眠片段化(夜間覺醒次數)與嗜睡量表(ESS)。
【主要結果(劑量愈高、改善愈明顯)】
🔸 AHI3a 相較安慰劑的下降幅度:
— 100 mg:-16.4% — 200 mg:-30.2% — 300 mg:-34.6%
(事件「絕對」減少亦顯著;對應劑量組平均較基線分別約 -5.0、-9.1、-10.2 次/小時;安慰劑組則**+1.3 次/小時**。)
🔸 AHI4 相較安慰劑的下降幅度:
— 100 mg:-26.2% — 200 mg:-36.8% — 300 mg:-47.1%
🔸 其他重要改善(相較安慰劑):
— ODI(每小時 SpO₂ 下降事件):三劑量皆顯著下降。
— 平均夜間 SpO₂:顯著上升。
— 睡眠片段化:200 mg 與 300 mg 組夜間覺醒分別減少 ~5.7 與 6.7 次/小時。
— 白天嗜睡(ESS ≥11 的亞組,n=120):200 mg 組改善達顯著(p=0.031)。
【安全性(與劑量相關,症狀多為可逆的神經感覺不適)】
— 不良事件(AE)總發生率:安慰劑 61%、100 mg 73%、200 mg 84%、300 mg 91%。
— 最常見 AE:paresthesia(感覺異常)(9%、22%、43%、57%)、頭痛(8%、7%、16%、15%)、鼻咽炎(12%、4%、9%、9%)。
— 多數為輕~中度、可隨療程調整而管理。整體風險—效益比上,研究團隊傾向200 mg 為更理想平衡。
【臨床意義與定位】
✅ 誰最有機會受益? 無法接受或耐受 CPAP 的 OSA 患者,可能是未來 sultiame 的重要受惠族群。
✅ 不是替代一切:sultiame 展現劑量依賴的實質改善,但仍屬臨床研究階段(此試驗為 2 期),不等於人人都可直接以藥物取代 CPAP。
✅ 下一步:結果支持針對不同表型(上氣道塌陷機制、對 CO₂ 反應度、BMI、性別/年齡等)的精準分層研究,找出最佳反應族群與合併治療策略。
【給讀者的 3 個小提醒】
🔹 這是國際期刊發表的 2 期試驗:數據亮眼,但真正在各國核准與臨床指南定位,仍需 3 期證據與監管審查。
🔹 用藥需專業評估:碳酸酐酶抑制劑易出現感覺異常、味覺改變、腸胃不適等;特定族群(如腎功能不全、腎結石體質等)更需醫師把關。
🔹 綜合管理才是王道:維持體重、避免酒精與鎮靜安眠藥、側睡與固定作息,與 CPAP/牙托等機械輔助,仍是 OSA 全人照護的基石。
【一句話總結】
sultiame 每日睡前口服,於《The Lancet》FLOW 2 期研究中讓 AHI 與夜間缺氧事件顯著下降(最高約 30–47%)、並改善白天嗜睡與睡眠片段化;在 CPAP 依從性不足 的龐大族群中,這顆老藥的新適應症值得期待,但臨床常規使用仍需後續更大型的 3 期證據與監管核准。
---
**關於藥時事**
醫藥商業投資分析領先品牌,提供深度醫藥商業、投資分析、諮詢服務,做醫藥、投資公司最好的分析師。
歡迎加入我們的 “100+醫藥菁英 專屬圈”:
https://vocus.cc/salon/Drugnews
--
#醫藥 #藥物 #創新藥 #醫療 #健康 #養生 #減肥 #健身 #商業分析 #投資 #新聞 #醫生 #醫院 #癌症 #癌 #腫瘤 #瘤
---
參考資料:
1. 公司官網&公開資料
2. DOI: 10.1016/S0140-6736(25)01196-1
3. DOI: 10.1016/S0140-6736(25)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