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oom 心療工作室

Enteroom 心療工作室 經由專業的心理人員,透過許多技術及媒彩、描繪出屬於你一切的個人的空間

歡迎來電找心理師預約一步的心理諮詢等服務。
陳重佑心理師簡歷:http://shorturl.at/tT015
預約諮詢:Fb訊息會有專人回覆

這邊提供的心理方面的服務取向有:

1.沙箱療法(日本稱:箱庭療法):
用兩個沙箱以及成百或成千的小物件讓自己把內在的世界呈現在沙箱中。這是一種創造性的治療方式。

2.夢的分析:透過夢(時間越近越好,也可以帶你想談的夢)所帶來的象徵,來做夢的分析。

可跟服務人員預約時間

Enteroom心療工作室地點為:
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90號20F之2

聯絡我們:enteroom2014@gmail.comchongyow0827@gmail.com

ㄧ不小心,就從一隻,變成一家人…..(剁手
30/07/2025

ㄧ不小心,就從一隻,變成一家人…..(剁手

《分析治療的現場:為什麼不能是免費的》在《葬送的芙莉蓮》裡,我很喜歡一段對話:芙莉蓮問欣梅爾:「你身為勇者,為什麼幫助人還要收錢?」欣梅爾說:「因為這樣彼此就不會有虧欠。我們不是為了被感謝才幫助別人,而是因為那件事本身值得做。如果對方覺得自...
03/06/2025

《分析治療的現場:為什麼不能是免費的》

在《葬送的芙莉蓮》裡,我很喜歡一段對話:

芙莉蓮問欣梅爾:
「你身為勇者,為什麼幫助人還要收錢?」

欣梅爾說:
「因為這樣彼此就不會有虧欠。我們不是為了被感謝才幫助別人,而是因為那件事本身值得做。
如果對方覺得自己欠了我們什麼,那反而會讓他們無法真正被幫助。」

這句話,竟無比貼近分析的核心。



心理分析,有時看起來只是談話。
但其實是一段極度親密、誠實、甚至赤裸的關係。
你把靈魂中混亂、無意識的部分拿出來,透過敘說,交給另一個人共同理解。

而那個人,不能是朋友或熱心網友,
而是一位——願意與你建立有界限關係的分析師。



我曾與一位個案剛開始工作時,她總是說:
「真的很不好意思,讓你聽我講這麼多……」
每次會談結束,她都會說:「謝謝你,不好意思,真的謝謝你。」

她把這段治療關係,當作是我給她的,而不是她為自己爭取來的。

直到有一天,在門口她又道謝時,我說:

「這是你為自己做的事。
就像去健身房練心理的肌肉。
你付費,不是為了我,而是讓你知道:
你值得花這個錢,也值得有人專心聽你說。」

「因為付費,是對自己的承諾。」

她沈默了一會,眼眶紅了。

從那天起,她不再說「不好意思」,
而開始練習說:「我今天想談一件對我很重要的事。」



付費,讓關係保持清晰,也讓成長成為可能。

治療如果是免費的,
個案容易陷入「我是被幫助的人」、「我應該感恩」的角色,
無形中失去了對自我負責的力量。

這樣的關係,其實並不平等。



欣梅爾說:

「真正的幫助,不該讓人覺得虧欠。」

分析也是:
不是慈悲、不是施捨,
而是雙方清楚、對等、有責任的關係。



你不是「接受幫助的人」,
你是「選擇為自己負責的人」。

#葬送的芙莉蓮 #葬送のフリーレン #心靈成長 #心理學 #心理諮商 #心理治療 #心理健康 #心理学

分析現場的語句:個案:「家人曾跟我說,不可以把這些事情說出來,因為說出來就會毀了我的家裡,所以不可以跟你說。」分析師:「所以如果不說出來,不就認同他們可以毀了你的人生嗎?」通常,分析師都「無意」毀了坐在對面「毀了他們的人」的人生,只是「選擇...
26/05/2025

分析現場的語句:

個案:
「家人曾跟我說,不可以把這些事情說出來,因為說出來就會毀了我的家裡,所以不可以跟你說。」

分析師:
「所以如果不說出來,不就認同他們可以毀了你的人生嗎?」

通常,分析師都「無意」毀了坐在對面「毀了他們的人」的人生,只是「選擇保護」了對面的個案。

一當這些不再是秘密,透過言語的表達說出,這一瞬間,「改變」已經開始。

分析現場的對話:灰姑娘的玻璃鞋在神仙教母施展魔法祝福下,灰姑娘穿上華麗禮服與玻璃鞋赴舞會。午夜鐘聲響起,魔法消失,她遺落玻璃鞋。王子憑鞋尋人,最終鞋子契合灰姑娘,改變她的命運。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灰姑娘故事,一個充滿象徵意涵的童話早已深植我們...
06/05/2025

分析現場的對話:灰姑娘的玻璃鞋

在神仙教母施展魔法祝福下,灰姑娘穿上華麗禮服與玻璃鞋赴舞會。午夜鐘聲響起,魔法消失,她遺落玻璃鞋。王子憑鞋尋人,最終鞋子契合灰姑娘,改變她的命運。

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灰姑娘故事,一個充滿象徵意涵的童話早已深植我們的文化記憶,而其中的象徵,或許遠比表面故事更深刻。



在榮格分析取向的治療過程中,個案與分析師的對話裡,時常會有某個「瞬間」,像是被雷擊般,突然與某個神話或童話產生聯結。這種聯想,往往會讓**原型(archetype)**浮現,進而帶來某種療癒與覺察。

過去,有一位個案在感情中總是不順遂,向我抱怨她的伴侶似乎從不珍惜她的付出。

她提到,自己每週都會去男友家裡打掃,連浴室都清理得一塵不染。然而,時間久了,她發現男友的家不但沒有變得更整潔,反而越來越亂,廁所甚至髒得讓她難以忍受。

她試圖與男友溝通,詢問為何對方不自己整理,卻得到這樣的回應:
「因為你會主動打掃啊。」

個案對此感到極度挫敗。

「我身邊的男人,原本都很負責也有擔當。我希望透過關係獲得照顧,因為我渴望在親密關係中被呵護。」
「但不知為何,他們總是漸漸變成需要我照顧的孩子,開始對一切無能為力。」
「我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感覺所有努力都沒有成效。」

在一段的沉默後,個案繼續說:

「剛剛講一講,我突然想到,當我開始跟對方建立關係時,我會不自覺地做一件奇怪的事。」
「我把我的東西擺在他的房間,枕頭、棉被都留在他那裡,甚至主動幫他整理環境。我做這些,好像是在證明我的『存在』。」
「這其實是一種佔地盤的行為,就像在做標記一樣。」

聽到這句話,我瞬間聯想到灰姑娘的故事,便回應她:
「這就像灰姑娘在慌亂中『遺落』了一隻玻璃鞋,讓王子能夠時時刻刻想起她。」

她愣了一下,然後輕笑道:
「對啊,我把棉被和枕頭留在他那裡,他每天睡在上面,又怎麼可能會忘記我呢?」

這一刻,她意識到自己所做的,並非單純地「照顧」對方,而是透過付出來確認自己的「存在感。」

我回應道:
「一開始這樣做可能無傷大雅,但久而久之,對方可能會無意識地感受到,真正被照顧的並不是他,而是你的『存在感』。這或許讓他漸漸對你的行為『視若無睹』,甚至不再主動整理環境。」

個案沉思許久,沒有說話。

隨著分析時間結束,她緩緩起身,靜靜地離開。



結語

玻璃鞋的象徵,對於女性集體無意識而言,不僅僅是愛的人能夠找到自己的關鍵,更是能讓自身轉化為對方真正「公主」的「連結」。

當我們在一段關係中努力付出時,是否無意間將自己的玻璃鞋留在對方的世界裡,期盼對方以此記得我們存在的依據?

然而,真正穩固的關係,或許並不需要透過「遺落物」來證明存在,而是彼此之間真正的看見與回應與記憶。畢竟,如何分辨愛與照顧是否真正指向對方,而非自己存在感的投射,才是最重要的。

《改變是一瞬間的事情》最近,在分析的時候發現有趣的現象。就是有些人會陪個案來一起會談,當在跟個案分析時,她都會坐在外面安靜地等待。因為是在學校的諮商中心,我就把視為當好朋友來陪伴的概念。有一天個管主動邀請好朋友是否有想要談一些什麼,聊聊天也...
21/04/2024

《改變是一瞬間的事情》
最近,在分析的時候發現有趣的現象。

就是有些人會陪個案來一起會談,當在跟個案分析時,她都會坐在外面安靜地等待。

因為是在學校的諮商中心,我就把視為當好朋友來陪伴的概念。
有一天個管主動邀請好朋友是否有想要談一些什麼,聊聊天也無妨。

隨著時間推演,從漫無邊際的聊天,到家裡的事,到同學間的人際關係。

「有時候會為了解決一些問題,而來問問看該怎麼做會比較好。」是這孩子給我的回饋。

隨著學期逐漸步入尾聲,她也準備畢業離校了。

我們在倒數第二次談到說了真話被誤會、被排擠、自我否定跟過多的自我譴責,選擇把心靈鎖在高塔中的過程。

她瞬間痛哭而真實擁抱自己的脆弱,接受自己的需要。

在最後一次的會談中
「我覺得我好像改變了,並不是一切就變好了,而是開始有了面對的勇氣,真奇妙,明明才每週跟你見面一次而已。」

「這不是很有趣嗎?那不到百分之一的時光,改變了妳」我說。

她的臉部表情有些驚訝,隨即笑了起來,最後我們相視而笑,結束了這最後一次的會談。

對於精靈的芙莉蓮來說,與勇者欣梅爾的一行冒險的十年非常的短暫,就像諮商師與個案的一週一次或兩週一次的會面一樣的短暫。

但也造就了這百分之一改變的契機。

#葬送的芙莉蓮
#葬送
#葬送のプリーレン

關於談到理解就像,十幾年前,有人說我沒生小孩 怎麼跟父母做諮商,怎麼同理他們。也有人說,你沒結過婚,怎麼知道想離婚的感覺。雖然,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能做到理解 。就像最近有一部漫畫提到,強者能讓一般人,獲得理解嗎?好像不能。有時候就是一種差距,...
24/09/2023

關於談到理解

就像,十幾年前,有人說我沒生小孩 怎麼跟父母做諮商,怎麼同理他們。
也有人說,你沒結過婚,怎麼知道想離婚的感覺。

雖然,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能做到理解 。
就像最近有一部漫畫提到,
強者能讓一般人,獲得理解嗎?好像不能。
有時候就是一種差距,就像你能欣賞一朵花,但你會讓花去理解你嗎?其實不可能,因為是決定性的不同。

這也是身為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限制。

所以我有時候覺得,我只能盡力去理解 ,容忍這個限制,
這是我唯一能做的。

之前有一個死掉的日本第一位榮格分析師說過「有時候在聽個案說話時,是需要豁出去一切去聽的,這樣才可能接到對方想要表達的意思」

我想,這是真理吧,應該。

#咒術迴戰
#河合隼雄

【充滿殘破受傷打結的靈魂】最近有本極受到矚目新書《我的骨頭知曉一切》,書中主角史蒂芬妮被諮商師診斷為患有「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原文為 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
14/04/2023

【充滿殘破受傷打結的靈魂】

最近有本極受到矚目新書《我的骨頭知曉一切》,書中主角史蒂芬妮被諮商師診斷為患有「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C-PTSD(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原文為 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是一種因長期反覆的人際創傷(如:霸凌、家暴、戰爭等)經歷而形成的心理疾病。

大約在七八年前,有名個案帶了一個夢,前來與我晤談。他說:
「我夢到我到達一處充滿血池的空間,那裡有許多骨頭與屍體漂浮著。我很害怕,同時發現我長髮底下的頭皮,變成長滿了肉球及一堆團塊。」

其實,「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若單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V)的翻譯,會忽略了一個很基礎的單字,就是Complex。

從精神分析與榮格分析心理學取向的角度來看,Complex並不僅單純地用「複雜」就能解釋,它是一個重要且基礎的觀點,而且是一切的治療方向的基礎。

所謂的Complex,在分析學派的觀點,是叫做「情結」。
也就是,應該稱作為「情緒的結」,或更徹底地說,就是「帶有情緒、創傷的結」。

為何要稱作「結」呢?這其實也有一種「隱喻」。
「結」是人類所發明的,是種人類人工的創作物,所以也隱喻暗示了,這樣如同「死結」般的創傷,其實是「人為」所造成的。

造成這樣的結果,對象可能是你我的父母、可能是親戚家族的創傷,也可能是學校、職場霸凌或社會案件的傷害,甚至可能是天災。這不是一次性,而是大量且長期累積的創傷情境。

創傷受害者為了避免過大的情緒所造成的傷害,在無意識下,他們「親手」將「情緒能量」打了「結」,將這些過於龐大的創傷內容,以及傷害造成的情緒,封印在這個「結」裡頭。

-
回到本書身上,主角史蒂芬妮就是一名長期受到家暴的創傷受害者。
當她被診斷為C-PTSD,同時也開啟了她走向治癒自己之路。

書中五個章節完整呈現了創傷療癒的階段,我在閱讀過程中一再深感「這根本就是我陪伴個案共同走過、經歷的諮商過程呀」,邊閱讀的同時,其實也等同於我目擊了一段療癒之旅,在在都讓我多次放下書本來深思。

也許你對於何謂「創傷症候群」感到好奇,想進一步探討;或是你正好在陪伴著這樣的創傷者,甚至於可能你自己就是一名經歷創傷者,我都非常推薦閱讀這本書,希望能帶領你們迎向屬於自己的成長旅程。

▸ 活動訊息分享:查詢到4/22在台中誠品園道店將有一場新書分享會,滿可惜我不住在台中,但也分享給你們。

#我的骨頭知曉一切
#二十張出版

分析現場的對話:我跟我的個案已經分析將近七年了後來因為種種因素,包含她要去國外所以我們只好改為線上。剛開始個案非常的抗拒也不想要改變形式而且也不想要以這樣的方式進行後來隨著她要去的時間到來 我們也到了關鍵的決定的時刻最後我們繼續了有趣的是,...
02/04/2023

分析現場的對話:

我跟我的個案已經分析將近七年了
後來因為種種因素,包含她要去國外
所以我們只好改為線上。

剛開始個案非常的抗拒也不想要改變形式
而且也不想要以這樣的方式進行

後來隨著她要去的時間到來 我們也到了關鍵的決定的時刻

最後我們繼續了

有趣的是,我們沒有任何的差別,雖然有時候會斷訊,有時候會延遲,但其實真的沒有什麼太大差別。

直到有一天因為我過年確診還有後遺症,該死的咳嗽一直好不了,我就說:
「不好意思,我可能要關麥克風。因為,我怕咳嗽太用力吵到你。你說的時候我會靜音,那我會說話的時候我就開麥克風。」

她就說:
「沒有關係,但麻煩你還是不要關好了。」

「為什麼?」

「因為我覺得,至少我知道你在另外一側。我會一直聽到咳嗽,外面的狗叫聲,或是聽到你在喝水。我都知道你在旁邊,即便是視訊,至少我知道你在那裡。」

我突然覺得就像個孩子需要父親陪在旁邊吧。
我們都需要有一個人陪這麼旁邊,無論是物理上、形式上、精神上都是。
即使是在神聖的空間,也是。

這就是分析。

Pic from: Jen Roberts photographer
https://tinyurl.com/262z6xn2

所為分析跟治療,還是默默的放在心裡的深處就好。 #這是我被分析了這麼多年的想法 #希望事件告一段落
24/12/2022

所為分析跟治療,
還是默默的放在心裡的深處就好。

#這是我被分析了這麼多年的想法
#希望事件告一段落

學會用另一隻眼,觀看自己與他人的對話與合作。From
13/12/2022

學會用另一隻眼,觀看自己與他人的對話與合作。

From

分析現場的對話個案:「我不知道我做這件事情,是對還是錯的,即便我知道事情沒有對或錯。」我:「所以差在做決定的責任囉?」個案:「當我做這個決定,就變成我要扛所有的責任,我不知道我扛不扛得住,萬一做錯該怎麼辦?我怕我不能承受自己做錯事。」我:「...
06/12/2022

分析現場的對話

個案:「我不知道我做這件事情,是對還是錯的,即便我知道事情沒有對或錯。」
我:「所以差在做決定的責任囉?」

個案:「當我做這個決定,就變成我要扛所有的責任,我不知道我扛不扛得住,萬一做錯該怎麼辦?我怕我不能承受自己做錯事。」

我:「你覺得你做的事情正確嗎?」
個案:「算..是吧,恩,是啊。」

我:「你覺得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嗎?」
個案:「有,是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的。」

我:「這樣你就會越長大。每做一次決定,你會越長越大,大到像大人一樣,我講的是精神上的大人。」

一隅。
26/08/2022

一隅。

Address

南京東路二段88號20F之二(預約請透過粉絲團私訊)
Taipei
104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21:00
Tuesday 10:00 - 21:00
Wednesday 10:00 - 21:00
Thursday 10:00 - 21:00
Friday 10:00 - 21:00

Telephone

+88622521521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Enteroom 心療工作室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Enteroom 心療工作室: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