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6/2025
【孩子放假了!是父母忙碌的開始嗎?】
文/陳建佑 諮商心理師
隨著結業式結束,孩子正式迎來長達兩個月的暑假。對許多家長而言,這段假期可能並不輕鬆,甚至是一場親子關係的挑戰。
孩子一整天待在家,手機幾乎成了他們的「黏著劑」,連吃飯時也不願放下,或出現一些大人難以忍受的行為。這些本在學期中因相處時間有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能略過的小事,到了整天密集相處的暑假,往往成了引爆衝突的導火線。
那麼,面對這段親子「長時間共處」的時光,我們該如何調整心態與方法,讓關係不至於劍拔弩張,反而更靠近彼此呢?
🌱讓孩子參與過程,找到親子互動的鑰匙:
許多家長為了效率,常常一手包辦孩子的大小事。但當孩子習慣於「被做決定」與「被處理好一切」,久而久之容易出現消極、被動的態度,甚至覺得自己不被信任、不被看重。
其實,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讓孩子參與、負責自己的任務,即使做得不完美,也能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信任與支持。「可以試著自己做做看」、「做錯沒關係,我們一起想辦法」這樣的態度,能培養孩子的主動性,也讓親子互動變得更有溫度。
🌱用「我」訊息,邀請孩子參與而非命令:
「你為什麼不趕快把手機收起來?」
「你連這件事都做不好!」
這些語句聽在孩子耳裡,往往像是指責與否定,讓他們只想防禦或逃避。如果我們能轉換方式,從「我」的角度出發,例如:「我擔心你一直看手機會影響睡眠」,或「我希望我們可以一起完成這件事」,不但能減少對立,也能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邀請」的語氣比「命令」更容易被接受,雙方才能真正展開對話,而不是一方命令、一方反抗的拉鋸。
🌱善用暑假時光,陪孩子走出手機世界:
暑假是孩子放鬆身心的黃金時段,也是家長重新連結親子關係的好機會。不妨安排幾次輕鬆的親子小旅行,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到彼此都感興趣的地方走走;即便只是找間有氛圍的咖啡館,聊聊孩子對新學期的期待、回顧這學期的收穫與挑戰,也是一種深度交流。
轉換環境與節奏,有助於跳脫日常的緊張互動,讓親子彼此看見對方在忙碌之外的另一面。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真誠地陪伴與傾聽,許多平日難以處理的溝通問題,也有機會在輕鬆氛圍中被化解。
🌱暑假不是誰的負擔,而是重新靠近的契機:
暑假不僅是孩子的假期,也能是家長與孩子重新靠近、了解彼此的黃金時刻。只要保有彈性、願意傾聽與信任,就能讓親子之間的互動,不再只是「管理」與「服從」,而是陪伴與成長。
祝福每一個家庭都能在這個夏天,找到彼此最自在的相處方式,創造屬於你們的美好暑假回憶。🏕️
暑假快樂,親子同行,心更靠近!💛
#象家園心理諮商所 #陳建佑諮商心理師 #親子 #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