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藥局

漢藥局 我們是以健康 美麗 養生為主旨
打造專屬您健康管理的藥師團隊

服務項目?

07/06/2025

夏天來了,你的日常需要一點「安心感」
當蚊蟲肆虐的季節悄悄到來,我們為你準備了一份來自大地的溫柔守護——手作漢方防蚊包!
我們選用天然草本配方,以傳統漢方智慧,結合現代生活美學,不只驅蚊,更是你包包裡的一抹清香。
沒有刺鼻化學味,只有淡淡草藥氣息和一份安心。
放在枕邊、書桌、嬰兒車、隨身包,讓每個空間都少一點叮咬、多一點自在。

科學中藥(濃縮製劑)與水藥之差異!
09/05/2025

科學中藥(濃縮製劑)與水藥之差異!

來點專業文,科中vs 水藥

~科學中藥的誕生與崛起~

科學中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3年,當時許鴻源博士(1917-1991)創辦的順天堂藥廠,與日本長倉製藥合作,引進了濃縮中藥技術。這項技術將傳統中藥材濃縮成顆粒劑或錠劑,不僅方便保存與服用,還具備標準化的品質管控,開啟了台灣中藥現代化的新篇章。

~健保制度的推波助瀾~

科學中藥的普及與台灣的健康保險制度密不可分。以下是中醫納入健保的關鍵時間點:
•1975年:中醫醫療納入勞工保險。
•1988年:納入公務人員保險。
•1989年:納入農民健保。
•1995年:全民健康保險實施,中醫正式納入給付範圍。
健保對中藥的給付僅限於濃縮製劑(即科學中藥),這項政策促使科學中藥成為臨床主流。根據中央健康保險局於2008年3月4日更新的資料,健保給付的科學中藥包括310種複方與401種單方,涵蓋顆粒劑、錠劑等多種劑型。

~科學中藥的優勢~

科學中藥之所以能席捲台灣中醫臨床,主要得益於以下特點:
1.便利性:易於保存、攜帶與服用,無需自行煎煮。
2.規範化:標準化的製作流程與品質管控,確保藥效穩定。
3.患者接受度高:不像傳統水藥飲片需要煎煮,科學中藥服用簡單,味道也相對溫和。
4.健保支持:給付範圍廣泛,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負擔。
然而,科學中藥在製作過程中會加入如玉米澱粉等賦形劑,這些成分純粹為了成型而非增強療效,這與傳統劑型的設計理念有所不同。

~傳統水藥飲片的特色~

相較於科學中藥,水藥飲片更貼近中醫的傳統根基。它是將中藥材經過炮製處理後,製成適合煎煮服用的藥材,承載了數千年的中醫智慧。

~中藥材與水藥飲片的區別~

1.中藥材(生藥材):
o農夫採收的中草藥,僅經過簡單乾燥與去雜質處理。
o此狀態的藥材未經炮製,直接服用可能有毒或副作用,極其危險。

2.水藥飲片:
o生藥材經過炮製(如蒸、炒、炙、蜜製等)後,根據中醫辨證論治調整其性味與功效。
o炮製可去除毒性、減輕副作用,使藥材更適合特定病患。
o其性味歸經以炮製後的狀態為基準,是中醫處方的基礎。

~炮製的歷史與意義~

炮製是中藥加工的核心技術,歷史悠久:
•戰國時期: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記載了「治半夏」等炮製方法。
•漢代:《神農本草經》提出「有毒宜制」的理論,炮製方法已包括蒸、炒、炙、煅等。
•南北朝:《雷公炮炙論》問世,系統記載蒸、煮、炒等方法,對後世影響深遠。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專列「修治」,陳嘉謨則在《本草蒙筌》中闡述輔料作用,如「酒制升提,姜制發散」等。
炮製不僅改變藥材的性質,還能增強療效或降低毒性。例如,附子需長時間煎煮以減毒,而大黃後下則保留其瀉下功效。

~傳統劑型的智慧與現代轉變~

中醫歷史上,劑型選擇一直是因應病情的藝術。金元醫家李東垣曾說:
•湯劑:盪滌大病,適合急重症。
•散劑:快速散病,適用急症。
•丸劑:藥效緩和,適合慢性病長期服用。
傳統劑型如丹、膏、丸、散,不僅考慮便利性,還與療效密切相關。
例如,丸劑常加入蜜或糊,既助於成型,也能增強滋補效果。然而,科學中藥的賦形劑僅為成型,與療效無關,這是現代與傳統的一大差異。

~水藥飲片的煎煮與服用~

水藥飲片的煎煮與服用講究頗多,體現了中醫的精髓:
1.煎煮工具:首選砂鍋,因其傳熱均勻且不與藥物反應。鐵鍋不可用,因其可能與藥材中的鞣質或有機酸反應,影響療效。
2.浸泡:煎煮前需用常溫水浸泡0.5-1.5小時,讓藥材組織膨脹,有利於有效成分釋放。
3.火候:先用武火(大火)煮沸,再改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煎煮時間因藥材性質而異(15-60分鐘不等)。
4.特殊要求:
o先煎:如礦物類(石膏)或有毒藥材(附子),需煎煮30-60分鐘。
o後下:如芳香藥材(薄荷),在煎煮末段加入,避免藥效揮發。
o包煎:如車前子,需用紗布包裹,避免糊鍋或刺激喉嚨。
o烊化:如阿膠,需溶於熱藥液中服用。
5.服用溫度:
o溫服(約40°C):適合大多數湯劑,尤其是對胃腸有刺激的藥物(如黃連、細辛)。
o冷服:適用於熱證或上消化道出血等特殊情況。
o熱服:適用於寒證,服後可輔以熱粥或覆被取汗。

~科學中藥的服用方式~

科學中藥的服用相對簡單,通常每日3-4次,依症狀在飯前或飯後服用。劑量標準化,無需煎煮,但也因此缺乏傳統水藥飲片的靈活性。

*服藥注意事項*
無論是科學中藥還是水藥飲片,服用時都有一些通用原則:
1.飲食禁忌:避免生冷、油膩、腥臭食物,以免影響藥效。
2.西藥間隔:與西藥服用時間錯開至少1-2小時。
3.特殊藥物:
o蘿蔔:其種子(萊菔子)能降氣,與補氣藥(如人參)同服可能抵消療效。
o茶葉:補益藥(如人參)與安神藥(如朱砂)不宜與茶同服,因茶中的鞣酸可能與藥物成分反應。
o加糖:未經醫師許可,不建議在藥液中加糖,因糖可能影響藥性或加重濕熱症狀。
4.噁心嘔吐:可先服少量生薑汁或採取少量頻服的方式,緩解不適。

~傳統與現代的平衡~

科學中藥的崛起無疑是中醫現代化的里程碑,它以便利性和標準化滿足了現代人的需求,尤其在台灣健保制度的推動下,成為中醫臨床的標配。然而,水藥飲片承載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其靈活性和個性化在某些急症或複雜病例中仍不可替代。
未來,科學中藥與水藥飲片或許能在臨床中找到更和諧的共存方式,讓中醫在現代社會中既能發揚傳統智慧,又能擁抱科技進步。無論選擇哪種劑型,關鍵仍在於中醫的核心——辨證論治,以患者為本,精準施治。

28/01/2025
千萬不可忽視!
09/01/2025

千萬不可忽視!

麻疹Measles是一種傳染力十分強大的呼吸道病毒傳染病

1.傳染力極高,是新冠的6倍!一人感染可以傳給10幾個人

2.可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是直接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而感染

3.距離病人2公尺內皆是飛沫傳染範圍,而且病毒可以在空氣中停留2小時,只要「走過」,就可能被感染

4.當你還不知道它是麻疹以前(一般人都是在身上出現紅疹,才會懷疑),它就具有傳染力(出疹前後4天皆具有傳染力)

5.潛伏期:從被感染,到出現紅疹大約需要7-18天(一般是14天),所以,接觸後,要觀察18天沒發病,才算過關

6.被匡列為接觸者,必須自主健康管理18天,早晚量體溫,出現疑似症狀時,「切勿自行就醫」,應撥打1922轉介就醫

7.症狀很難與一般感冒區分,包括發燒、咳嗽、鼻炎、結膜炎、紅疹

8.在出疹前的症狀有一個記憶口訣叫「3C」: Cough咳嗽, Coryza流鼻水, Conjunctivitis結膜炎,3~4天後開始出現紅疹(左圖)

9.發燒3-4天後,口腔下臼齒對面內頰側黏膜上出現柯氏斑點(Koplik spots)
如右圖箭頭處

10.感染後,1/1000的機率會發生嚴重的併發症包括肺炎、腦炎

11.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療,主要靠疫苗預防。(註:還是會給予症狀治療、支持性療法、治療併發症)

12.在還沒疫苗以前,每個人一生中幾乎(超過99%的人)都會被感染,而且感染後,終身具有免疫力。所以,在台灣,在1981年以前出生的人(43歲以上),幾乎都有免疫力

13.疫苗: 國內自1981年開始推動MMR(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三合一疫苗)疫苗注射,出生後12至15個月、國小一年級各接種一劑

14.疫苗有效期約15-20年(小一生在28歲後,保護力會下降,約10至30%的人沒有保護力)。所以,現在28-43歲,小時候有打過疫苗的人,和那些43歲以下從未曾注射過疫苗的人,比較會被傳染。
(補:44歲以下未得過麻疹且未打過疫苗者,或28-43歲曾打過疫苗者,如果要出國到流行區、準備要懷孕、在國內出現疫情時,可以考慮注射疫苗)

15.孕婦要特別注意: 感染後會增加流產、死胎、早產風險。生產前感染的話,baby(特別是早產)易有嚴重感染,出生6天內需給予免疫球蛋白。

沒打過疫苗小於44歲的人、有打疫苗28-43歲的人、免疫抵抗力差的人、孕婦需要留意,一般民眾不必過度恐慌

圖來自: 紅疹(美國CDC), 柯氏斑點(維基百科)

吃中藥真的會洗腎嗎?可以看看下列文章喔!
27/12/2024

吃中藥真的會洗腎嗎?
可以看看下列文章喔!

【慢性腎臟病防治與透析之政策研議】
病患A阿伯:「我最近小便有很多泡泡,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我腎功能不太好,是不是我最近看腰痠吃的那個中藥害的??」
 
病患B阿嬤:「我聽那個拉笛歐(Radio/收音機),顧眼睛的藥丸很棒,醫生阿,我可不可以買來吃啊??」
 
病患C阿姨:「人家西醫說,叫我不要吃中藥,吃中藥會敗腎ㄟ,醫師!真的還假的啊!??」
 
「醫生,我這樣一直吃中藥會不會傷肝傷腎啊?不是很多人說會吃到洗腎嗎?」這一類的問題在診間是常被問到的,甚至有些病人會自行停藥一段時間,理由是因為害怕中藥的傷害[1]、[2]。
 
■總是有人說:「吃中藥會洗腎」。這是錯的!
❈ 吃“合格中醫師”開的"合格中藥"可以保護腎臟,才是有根據的說法!
多年來中草藥被視為惡化腎病的原因之一,然而,愈來愈多研究發現,吃對中藥能保護腎臟、延緩進入洗腎時間,已有醫院開風氣之先,中西醫共同會診治療腎病,改善水腫、疼痛、失眠,或直接走進洗腎室為患者針灸、開藥,緩解皮膚搔癢、低血壓,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簡稱高醫附醫)黃尚志 副院長的一篇腎病研究[3],登上國際期刊,徹底翻轉了台灣多年來中、西醫界對峙的僵局。
 
該研究分析2000至2005年健保資料庫共24971例個案,發現有些中藥可能對腎臟病癒後有幫助。「我以為結論寫錯了,不敢發表,」研究負責人—黃尚志教授猶記得當(2011)年的震驚。
 
因為台灣洗腎率高,中藥被強烈懷疑是傷腎主因。尤其2003年發現馬兜鈴酸可能與腎癌病變有關後,衛生主管機關即宣布全面禁用含馬兜鈴酸中藥材,致使西醫對使用中藥態度更趨保守。
 
黃尚志教授把這份研究報告壓了4年,帶領團隊不斷修正、反覆驗證,發現結論還是一樣:使用某些科學中藥對於腎臟具有顯著保護作用。這篇研究發表在2015年知名的《國際腎臟(Kidney International)》醫學期刊(「但這是指科學中藥,也就是經由GMP藥廠製造的中藥粉劑,並非所有中草藥」) [4]。
 
■慢性腎臟病的中醫照護
在台灣傳統社會觀念裡,總認為有罹患腎臟疾病的病友,就應該要避免吃中藥,其來源已難以考據,但這種觀念卻使得中醫難以介入幫助腎臟疾病的照護。
 
2015年,當時黃尚志教授在國際知名腎臟醫學期刊《Kidney International》發表了一篇針對健保資料庫進行分析的結果,其內容指出,經過提煉濃縮的科學中藥對腎臟疾病是有幫助的,甚至某些科學中藥對腎臟具有保護作用。由於現代醫學科技的支持,民眾逐漸瞭解原來腎臟疾病是可以透過中醫藥照護而獲得改善[5]。
 
■有九成台灣人不知自己有腎病
台灣腎臟病發生率居高不下,根據全民健康保險統計資料顯示,透析人數每年以3-4%逐年成長,整體費用已增加至650億,對健保財務造成重大負擔,再不採取有效因應措施,將會影響到健保的永續經營。
 
雖然洗腎率高可歸因於人口老化及糖尿病人日益增多,不過「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國衛院論壇」許志成執行長,長期觀察台灣洗腎狀況,發現除去老化及慢性病因素,民眾對腎病認知太差是最大問題。
 
根據國健署超過6000人的大調查發現,高達九成以上的人不知自己已進入慢性腎臟病第三期,飲食、用藥稍不留意可能就進入洗腎階段。
 
許志成執行長說,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要謹慎使用,以免造成腎臟傷害,國衛院的研究卻發現有一成的人在洗腎前一年使用這類藥物超過30天以上,「這代表疼痛並未緩解,應該要好好找出痛的原因去處理,而不是猛吞藥丸,」許志成執行長對於無法及時挽回洗腎悲劇,深深感嘆[4]。
 
■防堵慢性腎臟病
❈醫:改掉吃太多、太油壞習慣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黃尚志表示,隨著台灣人口結構老化嚴重,進而讓慢性病人口增加;再加上飲食習慣不良,吃太多且吃太油, 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 三高人口逐年攀升,同時也間接讓自己處於罹患腎臟病的風險下。
 
對於腎臟病防治,『台灣腎臟醫學會』也呼籲,國人應遵守三少(少鹽、少油、少糖)、三多(多纖維、多蔬果、多喝水)、四不(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以及一沒有(沒有鮪魚肚)的原則,才能有效防堵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的產生[6]。
 
■凝聚共識提出慢性腎臟病的防治策略建議
慢性腎臟疾病已經成為許多國家的重要健康議題,根據統計,全世界大約有8.5億的人受到不同類型的腎臟疾病影響,且全球高達十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慢性腎臟病。根據研究顯示,預計到2040年,慢性腎臟病將成為全球壽命縮短的第五大最常見的原因。
 
造成慢性腎臟病的原因 有很多,其中糖尿病、高血壓、尿酸、年齡、肥胖、吸菸等,是慢性腎 臟病的起始危險因子及加速腎功能惡化的危險因子。
 
在臺灣,慢性腎臟病也已經造成龐大的社會負擔,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目前因病程進展至腎衰竭而需要透析的病患,已經超過9萬人,且2019年慢性腎臟病年花費健保高達533億元,慢性腎臟病已經成為臺灣重要的醫療與公衛議題。
 
近十年來針對慢性腎臟病,健保署陸續推行了「全民健康保險末期腎臟病前期(Pre-ESRD)之病人照護與衛教計畫」以及「全民健康保險初期慢性腎臟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Early-CKD)」,希望藉由醫療團隊提供完整且正確的照護,監測腎臟功能,提供治療及衛教措施,以預防、降低或延緩腎功能惡化,進而提升慢性腎臟病患的照護與生活品質,同時減輕健保醫療負擔,達到三贏的目標。
 
過去已經有不同機構針對慢性腎臟病或是透析治療相關的議題進行檢討,也有報告可以參考;本計畫主要是透過彙整國內與國際文獻,並邀請相關專家進行深度討論,聚焦於政策方向的研擬。經過會前的規劃與專家建議,本計畫將相關議題分為四個部分來討論,包括「慢性腎臟病的預防策略」、「慢性腎臟病患透析費用管控政策」、「提升腎臟移植比例」、以及「末期病患的無效醫療」。
 
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我們參考其他國家的政策作為,加上臺灣本土的體制與經驗,凝聚共識並提出明確的政策建議,希望能引導政府單位對於慢性腎臟病防治的方案規劃與執行;透過衛生主管部門在制度面與管理面的精進作為,可以減緩慢性腎臟病的發生,也能控制腎臟病透析費用的成長,有助於臺灣健保與醫療體系的永續經營[7]。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中醫師曾子澄|胃什麼皮在癢)「吃中藥傷腎臟嗎?錯!吃中藥還能改善腎功能!」:https://bit.ly/3puNLyt
[2](台灣中醫網)「吃中藥會傷肝洗腎嗎??」(作者:「維心中醫診所」黃俊平中醫師 ):http://www.tcm.tw/articleview.php?id=2599
[3]Lin MY, Chiu YW, Chang JS, Lin HL, Lee CT, Chiu GF, Kuo MC, Wu MT, Chen HC, Hwang SJ. Association of prescrib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use with risk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Kidney Int. 2015 Dec;88(6):1365-1373. doi: 10.1038/ki.2015.226. Epub 2015 Aug 5.
[4](康健雜誌)「中西醫聯手顧腎」: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74077
[5](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慢性腎臟病的中醫照護」:http://web.csh.org.tw/web/222010/?p=2890
[6](良醫健康網)「防堵慢性腎臟病 醫:改掉吃太多、太油壞習慣」: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98294
[7]「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慢性腎臟病防治與透析之政策研議】—議題召集人序:https://forum.nhri.edu.tw/book-110-2/
  
➤➤照片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慢性腎臟病防治與透析之政策研議」:https://forum.nhri.edu.tw/109-pp-2/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出版品【慢性腎臟病防治與透析之政策研議】
https://forum.nhri.edu.tw/book-110-2/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慢性腎臟病防治與透析之政策研議 #慢性腎臟病 #少鹽 #少油 #少糖 #多纖維 #多蔬果 #多喝水 #不抽菸 #不憋尿 #不熬夜 #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 #沒有鮪魚肚 #糖尿病 #高血壓 #尿酸 #年齡 #肥胖 #吸菸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醫)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21/12/2024

12/22 星期日 藥師休息 所以藥局沒開!!!
星期一照常營業 記得別撲空呦!!!
寒流來襲 要注意保暖喔!!!

12/12/2024
根據「生物醫學雜誌」綜整多項國外研究後發現,大豆類食品非但不會提高乳癌風險,反而可以降低乳癌患者復發的機率,建議大家可以放心的多吃大豆類食品。
07/12/2024

根據「生物醫學雜誌」綜整多項國外研究後發現,大豆類食品非但不會提高乳癌風險,反而可以降低乳癌患者復發的機率,建議大家可以放心的多吃大豆類食品。

很多人都聽說過罹患乳癌的人,不該吃太多豆腐和豆漿因為大豆類含有植物性雌激素。但是根據「生物醫學雜誌」綜整多項國外研究後發現,大豆類食品非但不會提高乳癌風險,反而可以降低乳癌患者復發的機率,建議大家可以

21/11/2024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 藥師實習生中藥實習 漢藥局 參訪感謝 藥劑部 #雷才萱主任 的帶領參訪#中藥實習#藥師實習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漢藥局
20/08/2024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 藥師實習生中藥實習 漢藥局 參訪

感謝 藥劑部 #雷才萱主任 的帶領參訪

#中藥實習
#藥師實習生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
#漢藥局

感謝這次 #中藥暑期實習生 #台北醫學院藥學系 劉恬君 同學的影片製作 #八仙果#烏梅八仙果#台北醫學院藥學系#中藥實習
18/08/2024

感謝這次 #中藥暑期實習生 #台北醫學院藥學系 劉恬君 同學的影片製作
#八仙果
#烏梅八仙果
#台北醫學院藥學系
#中藥實習

想知道八仙果怎麼切嗎? 看完一分鐘的影片就能學會(但是還是需要練習🤣)特別感謝 「漢藥局」 協助拍攝🎬歡迎大家到漢藥局參觀走走😉漢藥局地址:112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115號By 不專業剪片的中藥實習生🤣

Address

中央南路一段115號
Taipei
112058

Opening Hours

Monday 08:00 - 21:30
Tuesday 08:00 - 21:30
Wednesday 08:00 - 21:30
Thursday 08:00 - 21:30
Friday 08:00 - 21:30
Saturday 08:30 - 21:30
Sunday 09:00 - 13:30

Telephone

+886228236598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漢藥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