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0/2025
🌿 當心太累時,讓自己慢一點——從正念開始。
生活裡的壓力,像是一條看不見的線,悄悄地勒緊我們的心。工作、家庭、人際、甚至是對自己的期望,讓人喘不過氣。當憂鬱、焦慮或無力的感覺悄悄浮上心頭,也許,我們可以用「正念減壓(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的方式,學著和自己重新相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什麼是正念?
正念不是要讓情緒消失,而是「帶著覺察,活在當下」。
它是一種不批判、不逃避,只是單純觀察的態度。當我們願意停下來,看見自己此刻的呼吸、身體、心情,我們就能從混亂的思緒裡,找到一絲清明的空間。
正念減壓(MBSR)是一套由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發展的練習,透過呼吸、身體掃描、正念伸展、靜坐與日常覺察,幫助我們減輕壓力與憂鬱情緒,恢復內在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何開始正念減壓?這裡有幾個簡單的方式:
🕊️ 1. 正念呼吸練習(3分鐘)
每天找一個安靜的時刻,坐下,輕輕閉上眼。
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感受空氣進入鼻腔、流經喉嚨、進入胸口。
當思緒飄走,發現自己又在想事情時,不需要責怪自己,只要溫柔地說:「我回來了。」然後再把注意力帶回呼吸。
你會發現,即使只有幾分鐘,心也能慢慢穩下來。
🌿 2. 身體掃描(Body Scan)
這是正念減壓中最經典的練習之一。
找個安靜的空間平躺或坐好,將注意力從頭到腳慢慢移動,觀察身體的每一個部位:
額頭是否緊繃?肩膀有沒有壓力?胸口是否沉重?
不急著改變什麼,只是「看見」它、感受它。
這樣的覺察,會讓你重新與身體連結,也讓心更安定。
🍃 3. 正念走路(Mindful Walking)
走路時,不急著到達目的地。
感受腳掌觸地的瞬間、地面的支撐、空氣的流動。
如果腦中湧出雜念,輕輕把注意力帶回腳步。
每一步,都是一個「我正在這裡」的提醒。
🌼 4. 正念飲食(Mindful Eating)
在吃飯前,暫停片刻。
看看眼前的食物,聞聞它的香氣,感受咀嚼時的口感。
讓每一口都成為一種感恩與覺察的練習。
當我們專注於吃的過程,心也會慢慢靜下來。
💫 5. 正念覺察情緒
當你感到悲傷、焦慮或疲憊時,不要急著壓抑或改變。
試著對自己說:「我現在感覺到難過。」
只是觀察、允許它存在。
有時候,情緒不需要被解決,只需要被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念練習與憂鬱症
研究發現,正念練習能幫助憂鬱症患者減少復發機率,因為它讓我們更早察覺情緒的變化,不再被負面想法拉著走。
當我們學會在壓力出現時停下來,觀察、呼吸,而不是立刻反應,憂鬱的情緒就不再那麼強烈。
正念不是逃避痛苦,而是溫柔地面對它、理解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後,請記得
正念的練習,不是一次就會有效,它像是每天灌溉的小小動作。
你不需要完美,只要願意開始。
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覺察,都是一份對自己的善意。
若你在練習中仍覺得心情低落或難以獨自面對,也請記得尋求專業協助:
📞 安心專線 1925(24小時)
📞 生命線 1995
📞 張老師專線 19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你可以慢一點,沒關係。
正念讓我們回到此刻,學會與情緒共處,讓心重新有空間呼吸。
在每一個「願意停下」的瞬間,你都離平靜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