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2025
【節氣簡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通常落在 8 月 7 日或 8 日。
它標誌著秋天的開始,雖名為「秋」,但實際上天氣仍然炎熱,甚至經常是三伏天中的中伏或末伏,暑氣未歇,仍需留意熱傷害。
然而,在農業節奏上,立秋卻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從這一天開始,日照開始遞減,萬物逐漸進入收斂與轉化的狀態。農人開始為秋收做準備,自然界也默默寫下季節轉換的序曲。
【相關冷知識】
1|「立秋三候」,預告了天地轉變的細節:
《禮記》記載立秋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也就是說,從此時開始,晚風會變得微涼,早晨會有些許露水,而蟬聲中也帶著清寒的訊號。秋意是從細節裡慢慢滲透出來的。
2|「貼秋膘」其實是應對寒冬的民俗智慧:
在中國北方地區,有「立秋貼秋膘」的習俗——吃肉進補,為即將到來的寒冬儲備能量。這不只是對身體的準備,也是一種生活節奏的調整訊號:辛苦的農忙要告一段落,身體與心,也要開始學會「慢下來」。
【立秋與死亡、生命節奏有關的隱喻】
靜靜地,季節換了…
立秋不是一個「冷」的節氣,而是一個「轉」的節氣。
天氣仍舊炎熱,蟬聲喧鬧,行人還撐著陽傘走在熱浪裡,但在天地之間,節氣已經翻頁。這種「看不見卻已改變」的時刻,就像死亡有時也是這樣靜靜地發生。
一些生命的離別,常常是在「看起來沒什麼」的日子發生的。有些往生者,是在一切「都處理好了」的時候離開,甚至前一天還吃了自己愛吃的東西,跟家人聊了幾句家常,他們也許不是突然離去,而是靈魂已經做完準備,在世界裡悄悄完成了告別。
生命的轉折,最大的圓滿不是喧囂或突然地來,而是在日常中靜靜滑過,離別也希望能如此:最好不是突然來臨,而能讓自己默默做好準備。
作為生命工作者我們面對的不只是突如其來的劇烈悲痛,還有那些延後出現尚未消化的告別與情緒。
有些離別,來得太安靜,別忽略那些「還撐著」的人。
陪伴悲傷的人,也該學會察覺那些「還來不及表達」的情緒。
傾聽不只靠耳朵,也靠心的體溫。 期望與各位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