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感染症醫學會

  • Home
  •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 這是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的臉書專頁,一個分享感染症專業知識的園地。

22/08/2025

新冠確診後的治療方式因人而異,高風險族群應在黃金五日內啟用口服抗病毒藥物以降低重症風險。

康復後仍可能出現「長新冠」症狀,需持續觀察身體狀況並做好自我照顧。

病毒尚未遠去,請落實快篩、就醫與健康行動,守護自己與所愛的人。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 #劉旺達醫師 #新冠肺炎
#勤洗手 #戴口罩 #新冠疫苗 #快篩 #口服抗病毒藥物 #要篩不要猜

20/08/2025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王振泰提醒大家,面對新冠病毒,防疫意識仍不能鬆懈,Hold得住,才叫真的共存。

我們都以為日子慢慢恢復正常了,但日常生活中仍有許多小細節關乎防疫。從 #勤洗手、 #戴口罩、 #注意咳嗽禮節,到提醒家中長者或慢性病患 #接種新版疫苗,這些看似簡單的行動,其實都是守住病毒傳播的第一道防線。防疫從來不是「被提醒才去做」,而是每個人對自己與他人健康的主動責任。

若出現喉嚨痛、流鼻水、發燒等呼吸道症狀,請別輕忽為一般感冒。現在病毒種類多元,第一時間 #快篩並就醫確認,是避免錯失治療時機的關鍵。尤其是高風險族群,更要爭取5日內啟用 #口服抗病毒藥物,降低重症風險。此外,有症狀時應暫停上班上課,這不只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守護同事、同學和家人的行動力。

讓我們一起守護自己和身邊所愛的人,新冠病毒並未走遠,防疫,還不能鬆懈。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 #王振泰秘書長 #新冠肺炎
#勤洗手 #戴口罩 #新冠疫苗 #快篩 #口服抗病毒藥物
#要篩不要猜

18/08/2025

新冠防疫政策雖已鬆綁許久,但提醒大家,病毒並未遠去!
千萬不能忘記與病毒共存時代下的健康意識。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提醒,全球已步入與新冠病毒共存的階段,但共存並不代表病毒消失,新冠病毒仍在我們生活中潛伏,且持續產生變異。對於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者、癌症病友等 #高風險族群來說,感染後出現 #重症或併發症的風險仍在,每一次疏忽都可能帶來沉重代價。

即使生活逐漸回歸正常,基本的防疫習慣也不該鬆懈: #戴口罩、 #勤洗手、 #注意咳嗽禮節,這些看似微小的行動,其實是守護未來健康最有力的方式。

病毒仍在變化,防疫更需與時俱進,面對新的變異株、流行趨勢,民眾要持續關注、 #配合接種疫苗或遵守最新的防疫指引。

讓我們持續做自己的健康守門員,也守住所愛之人的健康。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 #張峰義理事長 #新冠肺炎
#勤洗手 #戴口罩 #新冠疫苗 #快篩 #口服抗病毒藥物
#要篩不要猜

11/08/2025

【新冠記憶故事募集】

新冠疫情曾是全民共同面對的巨大考驗。
在漫長的日子裡,每一位市民、醫護人員、防疫工作者,
都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彼此,撐過無數個不確定的日與夜。

如今新冠疫情威脅已漸漸趨緩,生活也逐漸回到正軌,
但我們知道,許多疫情間珍貴的片段仍深藏在每個人的心中。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誠摯邀請您:
寫下你在疫情期間最難忘的一刻——
也許是一段堅守醫療現場的經歷、
也許是一次深刻的家庭對話、
也許是你看見某人無聲為疫情付出的身影。

請進入Google表單填寫 150~300 字的故事簡介,
歡迎搭配照片或影片一併投稿,
精選故事將會分享到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及滅火器樂團臉書粉專
(FB搜尋:台灣感染症醫學會/滅火器 Fire EX.)

讓我們一起用心記錄這段屬於全民的真實記憶。
【投稿表單連結】https://forms.gle/yTJA4AdoAdndRNti7
【投稿截止日】即日起至2025/09/01 (日)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 #滅火器樂團 #新冠故事募集計畫
#新冠肺炎 #勤洗手 #戴口罩 #要篩不要猜

炎炎夏日出門旅遊不只防中暑,更要防病毒!近期新冠疫情升溫,確診人數增,加上夏季腺病毒同步流行,成為呼吸道病毒高峰期。三軍總醫院感染科主任林德宇提醒,別以為只有冬天才需要防疫,真正的關鍵在於「人群聚集」,暑假期間補習班、親子活動、旅遊頻繁,都...
09/07/2025

炎炎夏日出門旅遊不只防中暑,更要防病毒!
近期新冠疫情升溫,確診人數增,加上夏季腺病毒同步流行,成為呼吸道病毒高峰期。
三軍總醫院感染科主任林德宇提醒,別以為只有冬天才需要防疫,真正的關鍵在於「人群聚集」,暑假期間補習班、親子活動、旅遊頻繁,都是病毒傳播溫床。
新冠與其他呼吸道病毒症狀相似,難以自行分辨,免疫力佳的族群對症處理並多加休息即可,但若是 #高風險族群,如高齡長者、慢性病患、孕婦等,出現喉嚨痛、咳嗽、發燒症狀,建議先 #快篩確認,及早辨識感染源、盡速就醫、正確用藥,才能 #把握黃金治療期。
此外,高風險族群出遊前更應完成 #新版疫苗接種以加強保護力。
防疫不分季節,只要多一分警覺與準備,就能讓旅途更安心。

#呼吸道疾病 #林德宇醫師 #新冠肺炎
#勤洗手 #戴口罩 #新冠疫苗 #快篩 #口服抗病毒藥物 #要篩不要猜

過了端午之後,炎熱的夏季正式來臨,潮濕高溫的氣候加上暑期群聚活動增多,讓許多病毒開始活躍了起來。三軍總醫院感染科主任林德宇提醒,除了每年夏季大流行的腺病毒之外,今年還須特別留意新冠疫情的升溫,如有症狀...

五年了!新冠的威脅並未離去!根據疾管署資料,近半年內仍有逾百人因新冠併發重症不幸身亡,平均每月奪走近20條性命。亞東紀念醫院感染科廖俊星醫師提醒:「曾經施打疫苗不代表永久免疫,有效防護需定期補強追加劑!」醫師也指出,現今醫院仍不時收治新冠重...
16/05/2025

五年了!新冠的威脅並未離去!根據疾管署資料,近半年內仍有逾百人因新冠併發重症不幸身亡,平均每月奪走近20條性命。
亞東紀念醫院感染科廖俊星醫師提醒:「曾經施打疫苗不代表永久免疫,有效防護需定期補強追加劑!」醫師也指出,現今醫院仍不時收治新冠重症甚至死亡患者,呼籲民眾切勿鬆懈,並指出防疫三寶缺一不可: #接種疫苗預防(高風險族群尤其重要)、 #有症狀快篩、 #抗病毒藥物減少重症。
面對不斷變異的病毒株,民眾的心態應 #化被動為主動,#加強自我健康管理,勤洗手、戴口罩等基本習慣不能鬆懈。除了肺炎,新冠也可能導致腦炎、心肌炎、甚至長新冠等後遺症,千萬別讓輕忽讓小病變成重症,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呼籲大家:疫情未終章,防護要上場!
讓我們持續建立防疫韌性,共同守住台灣的健康防線。

#呼吸道疾病 #廖俊星醫師 #新冠肺炎威脅
#勤洗手 #戴口罩 #防疫三寶 #疫苗 #抗病毒藥物
#要篩不要猜 #化被動為主動 #自我健康管理

五年前,台灣出現了第一位新冠肺炎案例,當時,病毒的傳散比想像中更快,在有限的資源與醫療量能下,整體社會都對這未知的改變人心惶惶。近年,雖然疫情已逐漸普及化,但對於免疫力不佳的族群來說,仍具有一定威脅。...

《最重要的事》一首屬於我們的疫情記憶之歌,上線了!從第一聲警報響起,到彼此隔著口罩眼神鼓勵,我們一起走過了許多不能擁抱的日子,在這段回憶裡,有害怕、有堅持、有失落,也有溫柔的守候與無數微光。《最重要的事》這首由滅火器 Fire EX.與台灣...
12/05/2025

《最重要的事》一首屬於我們的疫情記憶之歌,上線了!

從第一聲警報響起,到彼此隔著口罩眼神鼓勵,
我們一起走過了許多不能擁抱的日子,
在這段回憶裡,有害怕、有堅持、有失落,也有溫柔的守候與無數微光。

《最重要的事》這首由滅火器 Fire EX.與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共同創作的歌曲,
想用音樂記錄那些平凡卻不平凡的防疫日常,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邀請您戴上耳機,靜靜聆聽,
看這首歌是否也觸動了你心中,那些關於防疫、關於家人、關於自己的記憶。

雖然疫情趨緩,但我們的習慣,仍能保護彼此,勤洗手、戴口罩、 #施打疫苗,一旦 #出現症狀仍應立即快篩,若快篩陽性應立即就醫,並把握 #5日黃金治療期 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是你我每天能做到的「最重要的事」。

點這裡聽歌:https://streetvoice.com/fireex168/songs/813966/unpublished/

#滅火器樂團 #最重要的事 #遠離新冠肺炎 #接種疫苗 #要篩不要猜 #確診把握黃金5日治療期 #維持良好生活習慣

在你們心裡,新冠疫情是怎麼樣的存在? 在新冠五週年之際, 滅火器 與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 推出《最重要的事》, 一首屬於新冠疫情記憶的歌。 這些年,我們戴著口罩、彼此保持距離, 但也在困難裡,看見了人與人之間最堅....

近期呼吸道疾病擠身熱門話題!而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如:新冠肺炎、流感、腺病毒、RSV、麻疹等,從傳染途徑、預防方式到症狀都很相似。林口長庚感染科主任  #謝顯森醫師 詳細說明了各疾病的差異比較,也提醒民眾除病毒感染外,也別輕忽像是黴漿菌、肺炎...
04/03/2025

近期呼吸道疾病擠身熱門話題!而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如:新冠肺炎、流感、腺病毒、RSV、麻疹等,從傳染途徑、預防方式到症狀都很相似。
林口長庚感染科主任 #謝顯森醫師 詳細說明了各疾病的差異比較,也提醒民眾除病毒感染外,也別輕忽像是黴漿菌、肺炎鏈球菌等細菌感染,在細菌和病毒夾擊之下,可能形成「續發性感染」而導致肺炎,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謝顯森醫師也提醒,新冠肺炎的威脅仍在,高風險民眾會因感染引發重症。民眾應固定接種疫苗,發生疑似症狀時,也務必要主動就醫才能對症下藥;日常也應養成勤洗手、戴口罩的好習慣,才能遠離疾病。

#呼吸道疾病 #謝顯森醫師 #新冠肺炎威脅
#接踵疫苗 #主動就醫 #勤洗手 #戴口罩
#本篇報導為輝瑞大藥廠教育贊助

大S、骨科名醫猝逝!醫急喊流感、新冠「威脅仍在」勿輕忽 2025/3/4 陳麗茹 追蹤訂閱 前陣子知名藝人大S、骨科名醫吳明峯皆因流感併發重症猝逝,使呼吸道疾病擠身成新聞頭條。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呼吸道疾病成為社會關.....

年節將至,正值流感及新冠肺炎大爆發,新冠肺炎爆發以來,逐漸被民眾忽視,但依疾管署統計,重症及死亡人數都高於流感,新冠疫情全球感染人數已突破七億人,死亡人數更超過七百萬,威脅不可輕忽!感染症醫學會副秘書長  #王永志醫師  提醒,在年節出遊或...
23/01/2025

年節將至,正值流感及新冠肺炎大爆發,新冠肺炎爆發以來,逐漸被民眾忽視,但依疾管署統計,重症及死亡人數都高於流感,新冠疫情全球感染人數已突破七億人,死亡人數更超過七百萬,威脅不可輕忽!

感染症醫學會副秘書長 #王永志醫師 提醒,在年節出遊或參加聚會前,應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日常防治,若出現咳嗽、流鼻水、發燒等疑似症狀,應盡早快篩,若快篩陽性醫師就能給予抗病毒藥物,避免併發症的發生。

#新冠肺炎威脅 #王永志副秘書長 #呼吸道禮儀 #即早快篩
#本篇報導為輝瑞大藥廠教育贊助

近期冷氣團來襲,氣溫驟降,正值流感及新冠肺炎大爆發,醫師提醒民眾,必須作好自身防護。根據疾管署統計,從去年9月至今年1月...

💡新冠未退,兩大感染學會聯合呼籲:  #新冠防護不能鬆懈!雖生活逐漸回歸常態,但新冠疫情仍反覆,隨著病毒株持續變異,感染風險仍高,特別是  #65歲以上族群,應特別注意防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  #張峰義理事長、台灣感染管制學會  #王復德理...
02/12/2024

💡新冠未退,兩大感染學會聯合呼籲: #新冠防護不能鬆懈!

雖生活逐漸回歸常態,但新冠疫情仍反覆,隨著病毒株持續變異,感染風險仍高,特別是 #65歲以上族群,應特別注意防護。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 #張峰義理事長、台灣感染管制學會 #王復德理事長 聯合呼籲,民眾應保持警惕,維持良好防護的習慣。更提醒,我國在防疫體系上可 #超前部署、 #強化醫療資源,是持續守護社會健康的關鍵👨‍⚕️

兩位學會理事長分享道,將善用感染科專業,持續與民眾分享正確的防疫認知,推動政策制度更完善,一起往防疫模範國家前進。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9/post/202409180071/
#遠離新冠肺炎 #呼吸道禮儀 #接種疫苗 #有症狀即快篩 #確診把握黃金5日治療期
#本篇報導為輝瑞大藥廠教育贊助

今周刊持續揭露第一手的財經資訊與產業動態。從國際趨勢、政治經濟情勢、產業動態到理財規劃及社會文化資訊。

爭取了很久、很久、又很久的抗生素管理計劃終於定案!!113年6月1日開始通關密碼是P8301B計劃含1. 量表 2.獎勵大家記得幫醫院跟同仁申請!此案是這輩子最大的願望、願景。還未竟完整、先求有再精進!
20/05/2024

爭取了很久、很久、又很久
的抗生素管理計劃
終於定案!!
113年6月1日開始
通關密碼是P8301B
計劃含1. 量表 2.獎勵
大家記得幫醫院跟同仁申請!
此案是這輩子最大的願望、願景。
還未竟完整、先求有再精進!

自SARS以來,感染症醫學會就站在最前線為台灣擋下傳染病引發的疫情。而2021年新冠疫情來襲,學會也同樣嚴陣以待,由  #王復德理事長 帶領全台感染科醫師,扮演著與政府、民眾溝通的橋樑。疫情期間,學會與政府部會密切溝通、專家們相互交流臨床經...
25/03/2024

自SARS以來,感染症醫學會就站在最前線為台灣擋下傳染病引發的疫情。而2021年新冠疫情來襲,學會也同樣嚴陣以待,由 #王復德理事長 帶領全台感染科醫師,扮演著與政府、民眾溝通的橋樑。

疫情期間,學會與政府部會密切溝通、專家們相互交流臨床經驗,促進防疫政策不斷調整及修正。對於民眾的衛教溝通更不遺餘力,除架設新冠衛教網站、舉辦醫院衛教展覽外,更打造巡迴衛教專車深入全台各地,落實全民共同防疫的精神。

目前各類傳染病正在盛行,而新冠病毒的威脅依然存在。提醒民眾 #新冠尚未遠去,防疫仍需提高警惕! 一旦 #出現症狀仍應立即快篩!民眾若快篩陽性立即就醫,並把握 #5日黃金治療期 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

未來,學會仍會在台灣的防疫路上持續耕耘,持續維護傳染性疾病的安全網,守護全民健康。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9640
#遠離新冠肺炎 #接種疫苗 #有症狀即快篩 #確診把握黃金5日治療期 #維持良好生活習慣
#本篇報導為輝瑞大藥廠教育贊助

感染科,一個大眾過去不是那麼熟悉的科別,自 SARS 以來就站在最前線為台灣擋下傳染病引發的疫情,在新冠疫情中更成為「防疫英雄」。背後則是不到千人的感染科醫師,肩負全台醫療院所感染管制的重責大任。由感染科醫師...

Address

台北市石牌路二段201號

11217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

  • Want your practice to be the top-listed Clinic?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