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04/2025
中醫有“藥食同源,寓醫於食”的食療觀,如能“審因施食,辯証用膳”,則食物也可作藥;中醫所使用的藥材,可以一般的食材,“藥療不如食療”,因此食物與藥物其實是一體,也是養生保健的膳食原則。
而物理治療,據維基百科所云,是以一種預防、治療及處理因疾病或傷害所帶來的動作以及疼痛問題的治療專業,實證醫學之非藥物以及非侵入性治療,跟中醫食療養生保健的觀點非常符合,人每天都需要攝食,為了獲取食物則身體需要動,例如打獵、農耕或現代人上下班賺錢工作;攝入的食物是否合適,會影響一個人的健康狀態;而攝食行動的動作方式,會影響一個人是否能有效率的獲取食物;如果在獲取食物的過程中受傷,例如打獵受傷、或是現代人用電腦工作造成的頸椎病等等,則獲取的食物可能折衷,然後導致可產生的運動變得更受限,這是事關生存問題的惡性循環。
如懿傳中,富察皇后為了求子調養身體,用了許多大補之物,反而造成身體的問題,富察皇后的貼身宮女素練,問齊太醫說這些都是大補的好藥啊?問題不在藥不好,而是沒有審度使用;用一樣的概念來看「動作」,很多人覺得膝蓋沒力氣,因此想練股四頭肌,但是若膝彎曲伸直的動作型態不甚理想,但又一直使用這個動作型態去反覆對股四頭肌進行增加重量的訓練,反而在這些額外的負荷下,會更早累積出問題。
上述情況我們可稱之為邏輯出問題。我們來分析一下,富察皇后的目標是求子,膝蓋無力的人目標是恢復膝蓋有力的感覺:
🔹目標:求子vs膝蓋恢復有力的感覺
富察皇后採取的做法是吃大補之物,膝蓋無力的人做法是鍛鍊股四頭肌:
🔹做法:吃大補之物vs訓練股四頭肌
富察皇后的結果是身體出問題(劇中是流鼻血、更不易懷孕),膝蓋無力的人的結果是膝蓋更容易痛&提早退化。
🔹結果:更不易懷孕vs膝蓋更不好
在這個流程裡,缺乏了探究的過程,直接跳到執行做法,因此邏輯有缺。邏輯思考著重的是確立因果關係:富察皇后難以懷孕是因為憂思過度壓力太大,並非缺乏補藥,因此齊太醫看過富察皇后,給的建議也是請皇后娘娘放鬆心情不要過度勞神;而膝蓋無力是主觀的感覺,原因是關節(股骨與脛骨、腓骨組成膝關節)在彎曲伸直時動態排列不良,因此股四頭肌收縮時需耗費更多的力氣關節才動得起來,導致動作中主觀感覺比正常膝蓋側更容易疲勞無力,如果是這個情況,應該要排查造成關節動態排列不良的原因,而非加練股四頭肌肌力,就像已經工作超時的人還要他加班,當然會很疲倦無力。
在動作分析這一塊,應要非常強調邏輯推理,亦即確立因果關係的能力,尤其是想發展運動治療這個方向的物理治療師。「因」動作的消耗(例如上述關節動態排列不良),「導致」感覺膝蓋無力以及提早出現退化;當膝蓋提早退化,就更影響整體生活品質。
膝蓋是日常生活一直在使用的部位,光在這些日常動作當中所累積的破壞,都足以在日積月累之後產生在影像上看得到的損傷,除了已經較嚴重到影像上看得到的病灶,一定還有許多目前照不出來、但是跟動作問題有關的病灶正在累積,只是時間問題。
因此就如同中醫的概念,很多病是吃出來的,因此在慢慢累積成「病」之前,用食療養生保健;肌肉骨骼的無力甚或疾病,很多時候是起源於過於消耗的動作型態累積成的,因此可用動作治療來延緩惡化,也就是說動作治療可以是預防手段,也可以是疾病治療手段,換句話說,不管這個人到底「是剛開始累積」亦或是「累積成病」,要接受的動作治療都是一樣的,差別僅是在動作治療中,仰賴物理治療師細緻的個別化調整,就像食療,可以是食物亦可作藥,哪有人硬去區分生病了才可以治療呢?
#物理治療 #動作治療 #養生保健 #健康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