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活.聚落 Essential Living

活活.聚落 Essential Living 在這紛擾的都市叢林中,活活・聚落提供一個讓心靈休憩的空間。 成為。真實的自己
Just be.

Your authentic self.

真實,是完整的活出生命的潛能。無論對你來說這意味什麼;也許是健康平衡的身心,也許是在關係中真正的活出愛,也許是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也許是找回失落的自己或是回歸內心的平靜…

在最自然的狀態下,大自然有其法則,生長、更新、循環,持續的朝向平衡與整合。人類亦是如此。如果人類依循著自身的真實之道,自然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成長與綻放。然而現今的世界早已失去真實與自然,整個社會偏向某些特定的價值觀,人們已經遺忘了自己本來的樣子,那種原來就一切具足,喜悅與滿足的狀態。

《活活.聚落》的夥伴們期許,去提供一個園地,讓人們有機會紓解源於外在的壓力,放掉不屬於自己的束縛,活出真實而自然的生命。透過一些適合現代人的療癒方式,以靜心(Meditation)為基礎,我們讓全新的生活態度來蛻變生命。

放慢腳步,停止追尋。
所有的珍寶,都在你自己裡面。

 #奧修譚崔 之所以沒有特別把做愛視為通往譚崔的單一途徑,是因為它的目光不只限於性解放,而是靈魂的解放、生命本質的解放。對奧修譚崔來說,性是生命中無法迴避的議題沒錯,也是困住我們的眾多阻礙之一,但它不是終點、也不是工具。靈魂解放了、生命本質...
14/09/2025

#奧修譚崔 之所以沒有特別把做愛視為通往譚崔的單一途徑,是因為它的目光不只限於性解放,而是靈魂的解放、生命本質的解放。對奧修譚崔來說,性是生命中無法迴避的議題沒錯,也是困住我們的眾多阻礙之一,但它不是終點、也不是工具。靈魂解放了、生命本質解放了,性也自然不再會是個議題。就像我經常說的:譚崔不會解決你早洩(或沒有高潮)的問題,但它會讓你不再覺得早洩(或沒有高潮)是個問題。

沒錯,奧修譚崔也廣泛地處理性能量,但性能量並不侷限在性行為中,它的本質是生命能量,所以性行為也不是唯一的途徑,更重要的是,奧修譚崔並不運用性行為去修煉性能量,而只是讓你學習在之中觀照。

這就連回到奧修譚崔與密宗修煉的另一個重大差別之一了,奧修譚崔的重要核心是接納、放掉控制以及回到當下,但所謂的「修煉」則是設定一個在未來能達到的具體目標,且必須透過極大的控制和努力來達到,同時創造出此時此刻這個修煉不足、有待改善、不被接納的我,而這些完全是非譚崔的。

— Antar Kumar,荷瑪與穆多資深譚崔助教 庫瑪譚崔能量按摩靜心工作坊 Kumar Ta**ra Energy Massage Meditation Studio

࿐ ࿐ ࿐ ࿐ ࿐ ࿐

2025台灣5日工作坊:
https://www.esliving.org/2025tantrataiwan

2026峇里島國際訓練:
https://www.esliving.org/2026tantratraining

「譚崔」是把一般戀人蛻變成靈魂伴侶的科學​在東方,我們已經發展出一種科學:如果你不能找到一個靈魂伴侶的話,你能創造出一個。而那種科學就是『譚崔』。找到一個靈魂伴侶意味著找到這個你的全部七個脈輪可以自然地與他會合的人。​那簡直不可能。偶爾才出...
13/09/2025

「譚崔」是把一般戀人蛻變成靈魂伴侶的科學

在東方,我們已經發展出一種科學:如果你不能找到一個靈魂伴侶的話,你能創造出一個。而那種科學就是『譚崔』。找到一個靈魂伴侶意味著找到這個你的全部七個脈輪可以自然地與他會合的人。

那簡直不可能。偶爾才出現,一位克里虛那和一位若妲,一位濕婆和一位沙克蒂。而當它發生時這真是無比的美妙。但是它就像閃電般──你不能夠依靠它。如果你想要讀你的聖經,你不能依靠在當閃電發生時你將可以讀它。閃電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不能依靠。如果你等待你天生的靈魂伴侶來與你會合,你就只會像是在等待著閃電想利用它來讀你的聖經一般。而你也不能夠讀很多。有一個片刻它就在那裡,但是當你打開你的聖經時它就不見了。

因此,譚崔便被創造出來。譚崔是一種科學方法。譚崔是煉金術;它可以蛻變你的中心,它可以蛻變他人的中心,它可以在你和你的愛人之間創造一種韻律與和諧。那就是譚崔的美。它就像把電能引進你的房子一般。那麼無論何時你想要時就可以打開它或關掉它。而你可以用它千百次;它可以讓房間變涼快,它可以讓房間變溫暖。它就是一項奇蹟。在你身上的這些七個脈輪就只是身體電能的中心。所以,當我在談論閃電時,不要認為它只是一種象徵──我的確是這個意思。

在你的身體裡,存有一種細微的電流,非常細微。但是它愈細微,它就進入愈深。它並非肉眼所能看見。科學家說在你身體裡的所有電能,如果集合在一起的話,可以被用來點亮一個五燭光的燈泡。它並沒有多少。以數量來說它並沒有多少,以數量來說原子並不大,但是以質量來說…如果它爆炸,在它裡面有非常巨大的能量。

這七個中心,自古以來瑜伽和譚崔一直在談論的這七個中心,只不過是你身體電流的五個結。它們能夠被改變;它們能夠被重新安排。它們能夠給予一種新的形狀、形式。兩個戀人能夠被深深地蛻變,這麼一來他們的所有七個中心就能夠開始會合。

譚崔是把一般戀人蛻變成靈魂伴侶的科學。而那就是譚崔的雄偉之處。它能夠蛻變全球;它能夠把每對伴侶蛻變成靈魂伴侶。——Osho

࿐ ࿐ ࿐ ࿐ ࿐ ࿐

2025台灣5日工作坊:
https://www.esliving.org/2025tantrataiwan

2026峇里島國際訓練:
https://www.esliving.org/2026tantratraining

「 #譚崔」是讓你從依賴中獨立、自由出來,兩個人的生命能量,在內在很深而且強烈的點上相遇。這樣的融合跟滿足,也會在外在的生活上展現,這是一種非常具有療效、而且深刻的愛。​近些年來只要提到「譚崔」,好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些沒有約束、甚至可能傷...
12/09/2025

「 #譚崔」是讓你從依賴中獨立、自由出來,兩個人的生命能量,在內在很深而且強烈的點上相遇。這樣的融合跟滿足,也會在外在的生活上展現,這是一種非常具有療效、而且深刻的愛。

近些年來只要提到「譚崔」,好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些沒有約束、甚至可能傷風敗俗的性關係或性行為。如果你上網搜尋一下,你會看到一些不堪的影片與照片跟這兩個字連在一起。這實在很冤枉,這跟我多年前所了解的,真是大相徑庭。

二十多年前,當我第一次讀到謙達那翻譯的《奧祕之書》時,很深刻的感受到一股來自內心深處對愛人的尊重、呵護、以及全然、無條件的接納。甚至還會感受到一種親密愛人之間,那種超越性、彼此靈魂陪伴的崇高力量。我相信不只是我,我想這應該是每個人心裡對親密關係最深切的渴望。在那之前,從來沒有過任何一本書或任何一位長輩讓我覺得親密關係是神聖、偉大的。當時我了解的譚崔,加上我多年來的靜心經驗,那絕對跟一般時下的解讀完全相反。

「譚崔」這兩個字是從梵文Ta**ra 直譯過來的近代用語,它還有一個較為傳統的翻譯叫「怛特羅」,那是一種精神性修煉的獨特系統,其根本核心是幫助人達到與世界存有合一的狀態。由於它的歷史太過久遠,解說的人因不同的歷史社會背景,便有各吹各調的現象。這種修行密法可以追遡到四、五千年前的印度河古代文明,是人類最為古老的生死學問,也是一種走向開悟的生命解脫之道。

人類一直以來,對性事的熱情不減,這等東方古老的神密性學,讓西方人趨之若鶩,長年下來,幾經各方各派大師解讀,自相矛盾的論調在所難免。怛特羅在過去幾千年裡,已經滲透到印度的各種修行體系裡,其中包括佛教、耆那教、濕婆教等等。中國人有時稱之為密法、密教。西方人雖然對性觀念比較開放,但如果要談到兩個親密愛人要從性愛中得到更大的滋養這件事,我覺得東方人的機會更大。因為,東方人有更深的靜心傳統作為根基。

文獻上說這是一種極度重視生命以及性道德的修煉,首先看起來好像在追求男女合一,但精神合一才是他們最崇高的追尋 。由於對生命極大的關懷,於是修行者投下畢生的精力希望能夠對人的生殖能力有更深的研究跟瞭解。希望透過天人合一,為分離的個別自我尋求最終的棲息替,以達到最高的精神喜樂。
當我專訪親密關係教導者荷瑪與穆多,問他們是否為親密愛侶時,他們異口同聲的說:以前是,但現在他們是一起工作的親密夥伴。看著他們之間的互動,的確可以感受到一種很深、自在的友誼。現在,我們就來聽聽他們怎麼描述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 圖文摘錄自專訪親密關係教導者荷瑪與穆多:《魅麗雜誌》允許事情發生,讓生命校正到該去的方向 | 賴佩霞

࿐ ࿐ ࿐ ࿐ ࿐ ࿐

2025台灣5日工作坊:
https://www.esliving.org/2025tantrataiwan

2026峇里島國際訓練:
https://www.esliving.org/2026tantratraining

 #為自己的生命而活你要的是什麼?這是我在譚崔訓練中,深深深深體悟到的。​跟著 Homa & Mukto 一起上課也兩年了從一開始認為譚崔是跟性能量、情感關係有關到現在深深體會到,原來 Homa & Mukto 所教導的譚崔的不僅於如此,透...
10/09/2025

#為自己的生命而活你要的是什麼?
這是我在譚崔訓練中,深深深深體悟到的。

跟著 Homa & Mukto 一起上課也兩年了
從一開始認為譚崔是跟性能量、情感關係有關
到現在深深體會到,原來 Homa & Mukto 所教導的譚崔的不僅於如此,透過許多的靜心與跟課堂上夥伴的練習,一層一層的堆疊能量,一層一層的撥開無形中產生的框架與約束。

當這些框架與信念開始鬆動的時候,我們才正準備遇見真正的自己。從我自己這兩年的密集跟隨 Homa & Mukto上課的歷程來分享。剛開始,因為一直處於一段很不開心的關係中,同時也一直不太認同大部分人所認知的性,就是達到高潮然後就結束,總覺得性應該不只是這樣,所以當時對譚崔深感興趣,想去更認識性與更認識愛。

在譚崔的團體中,就像是一個實驗場所,男女比例平衡的狀態下,在團體會擦出什麼樣的碰撞都是無法預知的。

而當一層一層在外的框架開始鬆動時,會比較容易可以「覺察」到自己在碰到某些事故時所產生的反應與情緒。

透過大量的靜心與練習還有分享,慢慢地會看見原來自己有一些模式一直在重複著。而生命是自己的,你可以選擇跟以前一樣,一直重複同樣的模式一直碰到同樣的問題或是你也可以做一些改變,看看生命會帶來什麼驚喜給你!

我第一次的譚崔團體中,沒開始幾天就被一個異性同學一直騷擾,我內心雖然覺得很煩,但我通常都不會直接跟對方說,而是用閃躲的方式。

然而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在我日常生活中,其實這樣的狀況還滿常出現的!我很常碰到異性的騷擾或一直跟著我,讓我覺得很煩,但是我總是不敢直接跟對方說,總是用逃的方式讓自己解困⋯⋯⋯

所以當時我就決定把我被騷擾的事情直接公開在團體中分享。
Homa & Mukto直接問了我對方是誰,並要我直接面對面跟他說我不喜歡這樣!嗎呀!心中緊張的要死

但同時心裡也有一個聲音說「你現在在團裡了不做,出了團體在外面的世界會更難」於是我就把想講的都講了!

印象很深的是,對方當然會有情緒
但當對方情緒出現的時候,Homa & Mukto就把工作放到對方身上了。我記得Homa當時就跟對方說,萍在做她自己的功課,她已經做了,現在你有情緒出來,這是你自己要做的工作,跟萍無關」

⋯⋯⋯⋯⋯

總之這是第一次上團體我碰撞出的東西,之後幾次團體碰到類似事件,我就越來越學會拒絕別人!也不太會碰到被騷擾了!
但這只是我在譚崔課程了嗎所經驗到的1%吧!

Homa&Mukto也在能量上工作
常常我都不知道自己做那些練習是在幹嘛,但是他就是很有用。就是會讓我越來越接近真實的自己。

- #譚崔學員分享 ​ | Prem Komala(圖:國際譚崔訓練)


࿐ ࿐ ࿐ ࿐ ࿐ ࿐

2025台灣5日工作坊:
https://www.esliving.org/2025tantrataiwan

2026峇里島國際訓練:
https://www.esliving.org/2026tantratraining

「關係是面鏡子」​關係是面鏡子:在那裡能看到你的臉。總是記住關係是這面鏡子。如果你的靜心進入更深,你的關係就會變得不同──截然不同。愛會是你的關係中的主要旋律,不是暴力。目前的情形是,暴方是主要旋律。即使你看著某人,你是以一種暴力的方式注視...
08/09/2025

「關係是面鏡子」

關係是面鏡子:在那裡能看到你的臉。總是記住關係是這面鏡子。如果你的靜心進入更深,你的關係就會變得不同──截然不同。愛會是你的關係中的主要旋律,不是暴力。目前的情形是,暴方是主要旋律。即使你看著某人,你是以一種暴力的方式注視。但是我們對它習以為常了。

靜心對我而言並不是一種兒戲,它是一種深層的蛻變。要怎樣領悟這種蛻變呢?它反映在每個片刻。你試圖佔有某人嗎?那麼你是暴力的。一個人如何能夠佔有另一個人呢?愛不會控制,愛不會佔有。

所以你在做些什麼呢?保持警覺、觀照它,並且持續靜心。很快地你會開始感覺到變化。那麼在關係中就沒有佔有。漸漸地,佔有消失不見。當佔有不存在時,關係就有它自己的美。當佔有在那裡時,一切都變得醜陋、骯髒、沒有人性。

「但是我們是如此一個騙子以至於我們在關係中不會好好探討自己,因為在其中真面目會被看見。所以我們閉上眼睛不去看關係,我們一直不斷地認為某些事會在裡面被看見。你無法在裡面看見任何事。

首先在你的關係中你會感覺到你的內在蛻變,那麼你就會進入更深。唯有那時你才會開始感覺到某些內在的事物。但我們對我們自己有一種確定不變的態度。我們一點也不想深入探討關係,因為那樣的話這張毫無修飾的臉孔就會跑出來。——Osho

࿐ ࿐ ࿐ ࿐ ࿐ ࿐

2025台灣5日工作坊:
https://www.esliving.org/2025tantrataiwan

2026峇里島國際訓練:
https://www.esliving.org/2026tantratraining

「單獨的能力就是愛的能力」關係式的愛不是真正的愛。作為一種存在狀態的愛才是真正的愛。你的外圍有的只是情慾,而情慾被人們誤解為愛。發掘你的意識,然後你會發現什麼是愛。愛是唯一的蛻變希望。但是愛並不容易,它是這個世界上最困難的事情。每個人都以為...
07/09/2025

「單獨的能力就是愛的能力」

關係式的愛不是真正的愛。作為一種存在狀態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你的外圍有的只是情慾,而情慾被人們誤解為愛。

發掘你的意識,然後你會發現什麼是愛。

愛是唯一的蛻變希望。但是愛並不容易,它是這個世界上最困難的事情。

每個人都以為它是最容易的事情,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在愛。父母親認為自己愛孩子,孩子認為自己愛父母,妻子們認為自己愛先生,朋友們認為自己友愛彼此。然而,這種認為「自己知道愛是什麼,我們已經在愛人了」的想法──就是一種障礙。它阻礙了人們知道愛是什麼。

愛不是生理上的,它是心靈上的。沒錯,愛也可以透過生理來表達,但是它不是源自於生理。愛是從你的本性存在裡升起的,它朝著你的外圍散布出去,而不是從外圍所升起。在你的外圍有的只是情慾,而情慾被人們誤解為愛。情慾是容易的;它是一種下坡式的行為。而愛是一種上坡式的任務:你需要提升到某種高度。

我們要如何在愛裡,仍然保持自由。只有那些擁有單獨能力的人才擁有愛的能力,分享的能力,能夠進入對方核心深處的能力,但卻不占有對方,不依賴對方,不把對方物化成物品,也不對對方上癮。他們允許彼此絕對的自由,因為他們知道如果對方離開的話,他們的快樂跟現在會是一樣的。他們的快樂不會因為對方而消失,因為那不是由對方所賦予的。

這麼一來,人們為什麼會想要在一起呢?它不再是一種需要,而是一種享受。他們享受分享:他們擁有這麼多的喜悅,他們想要傾注在某人身上;而他們知道如何像獨奏樂器一樣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 ࿐ ࿐ ࿐ ࿐ ࿐

2025台灣5日工作坊:
https://www.esliving.org/2025tantrataiwan

2026峇里島國際訓練:
https://www.esliving.org/2026tantratraining

「如果在愛中有激情,那麼愛將會變成地獄。如果在愛中有依戀,那麼愛將是一個監獄。如果愛是冷靜的它將會成為天堂。如果愛是沒有依戀的那麼愛本身就是神聖的。​​愛有兩個可能性。你可以在愛中有激情和依戀:那麼它就好像你將一塊石頭綁在叫做愛之鳥的脖子上...
06/09/2025

「如果在愛中有激情,那麼愛將會變成地獄。如果在愛中有依戀,那麼愛將是一個監獄。如果愛是冷靜的它將會成為天堂。如果愛是沒有依戀的那麼愛本身就是神聖的。


愛有兩個可能性。你可以在愛中有激情和依戀:那麼它就好像你將一塊石頭綁在叫做愛之鳥的脖子上使它不能飛翔。或者就好像你將愛之鳥裝進金絲籠裡。無論那個鳥籠有多珍貴 ── 它也許是用鑽石和珠寶裝飾的── 籠子就是籠子,它將破壞鳥飛翔的能力。


當你從愛中除去激情和依戀,當你的愛是純粹的,純真的,無形的,當你在愛中給予並不索求,當愛只是一個給予,當愛是一個國王而不是一個乞丐;當只是由於某個人接受了你的愛,而你沒有以愛作交易,你不要求任何報答,你就是幸福的,那麼你正在放開這只愛之鳥讓它飛向敞開的天空。那你正在強化它的翅膀。這隻鳥就可以開始飛向無限的旅程。


愛曾讓人們摔倒,愛曾讓人飛得很高。這都取決於你對愛做了什麼。愛是一個很神秘的現象。它是一扇門 ── 門的一面是受難,另一面是狂喜;一面是地獄,另一面是天堂;一面是輪迴,生與死的輪迴,另一面是解放。愛是一扇門。


如果在愛中有激情,那麼愛將會變成地獄。如果在愛中有依戀,那麼愛將是一個監獄。如果愛是冷靜的它將會成為天堂。如果愛是沒有依戀的那麼愛本身就是神聖的。


如果你只知道充滿激情和依戀的愛,那麼當耶穌說,『上帝是愛』你將不會懂它的意思。當薩哈鳩(Sahajo)開始唱愛的歌時,你將變得很心神不寧:『這毫無道理!我也曾經愛過,但我只得到了痛苦。以愛的名義我只收穫了荊棘,從沒有鮮花為我開放。 ’另一種愛看上去將會像是想像的。那個成為奉獻,成為祈禱,成為解放的愛,將會看起來只是一個文字遊戲。


你也曾經知道愛── 但無論何時你所知道的愛都只是一個充滿激情和依戀的愛。你的愛並不是真正的愛。你的愛只是一幅隱藏激情、依戀和性的幕布。在外面你稱它為愛,在裡面它其實是另一回事。當你與一個女人或男人墜入愛河時你渴望的是什麼? ── 你的渴望是性,愛只是外表的裝飾。 」

࿐ ࿐ ࿐ ࿐ ࿐ ࿐

2025台灣5日工作坊:
https://www.esliving.org/2025tantrataiwan

2026峇里島國際訓練:
https://www.esliving.org/2026tantratraining

「愛」你不知道愛是什麼,你只是看到某一張漂亮的臉,或是某一個漂亮的身體,你就認為:「我的天啊!我戀愛了!」這種愛是不會持久的,因為兩天之後,每天十四小時看著同樣的臉,你將會感到厭煩。同樣的 身體……你已經探索過了所有的形體,現在已經沒有什麼...
05/09/2025

「愛」

你不知道愛是什麼,你只是看到某一張漂亮的臉,或是某一個漂亮的身體,你就認為:「我的天啊!我戀愛了!」

這種愛是不會持久的,因為兩天之後,每天十四小時看著同樣的臉,你將會感到厭煩。同樣的 身體……你已經探索過了所有的形體,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探索的了。一再一再地探索同樣的地形地勢,你會覺得像一個白癡,有什麼意義呢?

這個愛情事件,這個以愛為名的婚姻正在失敗,它已經失敗。那個原因就是你不知道如何等待,好讓愛能夠發生。

你必須學習一種靜心狀態的等待。那麼愛就不是一種熱情,也不是一種欲望。那麼愛就不是性的,愛是兩個心以同一個韻律在跳動的一種感覺。它不是漂亮的臉或漂亮的身體的問題,它是某種很深的東西,它是和諧的問題。

唯有當愛是由和諧產生出來,我們才能夠達到一種成功的生活、一種滿足的生活。在它裡面愛會繼續加深,因為它並不依靠任何外在的東西,它是依靠某種內在的東西。它不依靠鼻子或鼻子的高度,它依靠 一種兩個心在同一個韻律之下跳動的內在感覺。那個韻律可以繼續成長,可以有新的深度和新的空間。

性可以是它的一部份,但它並不是性的。性可以進入它,也可以在它裡面消失,它遠比性來得更廣、更大。

所以不論你所愛的那個人是年輕的或年老的都無關緊要。
——

࿐ ࿐ ࿐ ࿐ ࿐ ࿐

2025台灣5日工作坊:
https://www.esliving.org/2025tantrataiwan

2026峇里島國際訓練:
https://www.esliving.org/2026tantratraining

你們越深情,就愈不可能出現任何關係。「當愛變成一種關係的時候,它變成一種包袱,因為有了期待,有了要求,有了挫敗,而且雙方努力想要主導。它變成一種權力鬥爭。兩個人能夠非常深情地在一起。他們越深情,就越不可能出現任何關係。他們越深情,在他們之間...
03/09/2025

你們越深情,就愈不可能出現任何關係。

「當愛變成一種關係的時候,它變成一種包袱,因為有了期待,有了要求,有了挫敗,而且雙方努力想要主導。它變成一種權力鬥爭。

兩個人能夠非常深情地在一起。他們越深情,就越不可能出現任何關係。他們越深情,在他們之間就存在有更多自由。他們越深情,就越不可能出現任何要求、任何操控、任何期待。自然地,就沒有任何挫敗的問題產生。」

——Osho

࿐ ࿐ ࿐ ࿐ ࿐ ࿐

2025台灣5日工作坊:
https://www.esliving.org/2025tantrataiwan

2026峇里島國際訓練:
https://www.esliving.org/2026tantratraining

02/09/2025

在譚崔團體中,你能一步步地學習如何更親近另一個人,如何允許自己表現出脆弱,如何跟另一個人相遇,如何在能量上持續循環,如何賦予對方生命力﹍﹍,如此一來,性就可能成為和另一個人在一起時,還能安然臨在於這個世界的一個機會。

࿐ ࿐ ࿐ ࿐ ࿐ ࿐

2025台灣5日工作坊:
https://www.esliving.org/2025tantrataiwan

2026峇里島國際訓練:
https://www.esliving.org/2026tantratraining

譚崔,一串神祕的鑰匙 |  #譚崔學員分享 N​六年前,我逃離了幾近瘋狂的家前往普那,在奧修社區找回純真與愛。今年初,我再度前往普那,回味真愛滋味,卻無意中撞見了自己的潛意識。 兩次前往奧修社區,都是動了念頭,資金足了就前往。沒有課程表,不...
01/09/2025

譚崔,一串神祕的鑰匙 | #譚崔學員分享 N

六年前,我逃離了幾近瘋狂的家前往普那,在奧修社區找回純真與愛。今年初,我再度前往普那,回味真愛滋味,卻無意中撞見了自己的潛意識。
 
兩次前往奧修社區,都是動了念頭,資金足了就前往。沒有課程表,不曾詳細計畫,沒有預設立場;沒有地圖,沒有隨行同伴,也未預訂住宿。我任憑生命之流推著我,帶著一口破英文,迎向未知的旅程。六年前,我在維塔.馬諾的「情緒釋放工作坊」裡找回純真與愛,今年初,我在荷瑪與穆多的「譚崔工作坊」裡,首度與潛意識底層的悲傷、恐懼正面相遇。奇怪的是,雖然沒有特別的計畫,但是自從去年以來,我陸續接觸的都是譚崔有關的事物。奧祕之書,譚崔經驗,譚崔工作坊……開始踏入譚崔的門檻,慢慢瞭解譚崔的堂奧。譚崔的精神,以目前粗淺的瞭解,若要我用簡單的幾個字形容,就是「接納與包容」。接納一切,包容一切,對生命說是。
 
說起來簡單,做到卻很難。難,不是難在它真的很難。難是難在我們已習於「難」。對於顯而易見的真理,我們視若無睹;對於簡而易行的事物,我們嗤之以鼻。我們的制約與惡習──我們的心鎖,導致了心盲。「譚崔」像是一帖古老醫藥,幫助我們重見光明;又像是一串神祕鑰匙,幫助我們打開重重心鎖。它讓整個沉重而死寂的生命,重新燃燒而鮮活起來。
 
雖說譚崔本身與概念,是極其簡單的;然而譚崔方法在你身上所下的工夫,卻是極其複雜的。那個複雜在於,師父必須使用各種各樣不同的方法與技巧,逐步引導,才有辦法一一化解從小到大在社會化過程中累積的重重心鎖與層層心病。然後,你方能夠從沉甸甸的烏雲間,忽然瞥見隱藏在背後,那浩瀚的天空。於是 ,你才首度從經驗裡真正明白,經典中所謂的「解脫」與「自由」。
 
荷馬與穆多所帶領的「譚崔工作坊」,就是這麼地神奇。
 
在普那七天課程中,令我印象中最深刻也最難以理解的經驗,就是在兩次的激烈呼吸活動之後,像是內心底層的盒子首度被打開一般,我連續經歷了兩種完全不同,但同樣令我驚異的陌生狀態。我首度與潛意識底層的悲傷與恐懼,一一碰面。那可不是一般的悲傷與恐懼。在第一次激烈的呼吸活動後,我無端地悲從中來,那種衷心的悲痛,彷彿可以讓我連續嚎啕個三天三夜……我的身體反應就像印度乾枯的老婦人一般,哭得不可自抑;然而我的意識,卻像是在外冷靜地看著這一切正在發生……彷彿正在哭的並不是我,好像是另外一個人,或者另一個人格在哭……我已經分不清楚是我在哭,還是另一個人藉由我的身體在哭;是為了這輩子的痛苦而哭,還是為了上輩子的傷慟而哭……這並不是催眠,我意識非常清晰,我知道我可以隨時停止這一切……然而這深深悲慟的流瀉,卻自然得讓你不會想要去停止它……經歷深層悲傷的流淚之後,彷彿大雨過後的晴空,卸下了身體與潛意識的重擔,整個人都輕鬆起來。
 
第二次激烈的呼吸活動後,我的頭腦開始暈眩,冥冥之中隱約來到了一個點,意識似乎就快要跨越鴻溝進入某個黑暗的未知……那個「未知」嚴格說起來,並不是「已知」或「未知」這種層次,而是「知」已經來到一個無法產生作用的點……自我意識已經來到一個懸崖,彷彿只要縱身一躍,自我意識就不再產生作用。雖然心告訴我,我可以信任,大膽地跳出去,然而對那個懸崖般的恐懼,卻把我硬生生拉了回來。自我意識面臨死亡,深深地顫抖著,這種打從潛意識顫抖上來的恐懼感,怕只有肉體的死亡差可比擬。
 
在經歷了這個經驗之後,我忽然特別能夠理解奧修說過的故事寓言:一個終身找尋解脫的修道士,當他無意間發現了解脫之門,卻把門偷偷關上,躡手躡腳地離開,假裝從來沒有遇見那道門,然後終其一生繼續求道,卻終身不願意再接近那道門……。
 
我想,我終於能夠從經驗上理解這個寓言……那樣的恐懼來自於,跳出去以後,我的意識會不會從此消失,灰飛煙滅?正如跨出懸崖的那一步,誰知道會不會粉身碎骨?身體死亡,也許意識還會在;然而意識死亡,誰知道還會剩下什麼?
 
當然,這些都不是當初一瞬間的想法。電光火石之際,只感到一陣深度恐懼把自己驚醒,如此而已。不過如果沒有加以詳細描述恐懼的背景,也許你並不會明白,那種莫名的恐懼,究竟來自何處…… 我想,我不願像寓言裡的那位修道士,也許第一次被懸崖嚇到,也許第二次,第三次還會再被嚇到,再退回來,我還是願意一再地回到懸崖旁邊,直到我能夠有信心跳出去為止……所以,這次的譚崔課程,我還是回來了……我想面對自己深層的恐懼,深層的悲傷……還有、還會遇上潛意識的什麼? Who knows?Just do it!

࿐ ࿐ ࿐ ࿐ ࿐ ࿐

2025台灣5日工作坊:
https://www.esliving.org/2025tantrataiwan

2026峇里島國際訓練:
https://www.esliving.org/2026tantratraining

Address

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172巷5弄2號1樓
Taipei
106

Opening Hours

Tuesday 11:00 - 19:00
Wednesday 11:00 - 20:00
Thursday 11:00 - 19:00
Friday 11:00 - 19:00
Saturday 11:00 - 19:00
Sunday 11:00 - 19:00

Telephone

+886227371395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活活.聚落 Essential Living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活活.聚落 Essential Living: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Our Story

成為。真實的自己 Just be. Your authentic self. 真實,是完整的活出生命的潛能。無論對你來說這意味什麼;也許是健康平衡的身心,也許是在關係中真正的活出愛,也許是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也許是找回失落的自己或是回歸內心的平靜… 在最自然的狀態下,大自然有其法則,生長、更新、循環,持續的朝向平衡與整合。人類亦是如此。如果人類依循著自身的真實之道,自然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成長與綻放。然而現今的世界早已失去真實與自然,整個社會偏向某些特定的價值觀,人們已經遺忘了自己本來的樣子,那種原來就一切具足,喜悅與滿足的狀態。 受到印度成道師父奧修的啟發,《活活.聚落》夥伴們的期許,是提供一個園地,讓人們有機會紓解源於外在的壓力,放掉不屬於自己的束縛,活出真實而自然的生命。透過一些適合現代人的療癒方式,以靜心(Meditation)為基礎,我們讓全新的生活態度來蛻變生命。 放慢腳步,停止追尋。 所有的珍寶,都在你自己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