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料理與遊戲中療癒。楊格諮商心理師

在料理與遊戲中療癒。楊格諮商心理師 我是一名諮商心理師,也是一名廚師
我喜歡心理學,也喜歡下廚
我發現,結合兩者
也可以很有
療效

在一間諮商所的成立中除了行政團隊之外同樣重要的還有專業團隊童行的所有心理師陪您一同前行
20/11/2025

在一間諮商所的成立中
除了行政團隊之外
同樣重要的還有專業團隊
童行的所有心理師陪您一同前行

「最重要的是?」寫於開幕初期114/11/4在當心理師之前,我知道我一次只能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因此身為心理師的這些年,我的生活常常像一幅被切碎的日曆。早上在學校,下午在諮商所,晚上跑企業講座──我總覺得哪裡需要我,我就應該在哪裡。每當新的...
18/11/2025

「最重要的是?」

寫於開幕初期114/11/4

在當心理師之前,我知道我一次只能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因此身為心理師的這些年,我的生活常常像一幅被切碎的日曆。早上在學校,下午在諮商所,晚上跑企業講座──我總覺得哪裡需要我,我就應該在哪裡。每當新的合作訊息跳進來,我下意識還是會回:「可以喔,我調整看看。」好像只要拒絕,就對不起什麼;好像只有把自己塞得滿滿的,我才算得上值得被需要。

近期開了 童行心理諮商所。那本來是一個夢,一個想把更好的服務、更多溫度帶到不同地區的願望。可是現實的開幕與營運,讓我每天像一隻被緊急召喚的召喚獸——跑行政、跑裝潢、跑人力、跑合作,再加上原本就滿到邊緣的接案與講座,整個人像在高速運轉的機器裡,不斷追著每一個「應該」和「不能辜負」。

我以為自己撐得住,直到身體再也不願意配合。

那天早上醒來,我直接發燒、胃痛到站不起來,喉嚨像被鎖住,冷汗一直冒。我抓著手機,一邊道歉、一邊取消講座和個案,一邊心裡痛著:明明是我最喜歡的工作,怎麼會變成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

躺在床上的那幾天,我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但真實的事實:我一直教個案聆聽身體、照顧情緒、建立界線,但我自己卻把身體和界線丟得遠遠的。童行的誕生本來是希望讓我更靠近夢想,結果我卻把自己逼得離健康越來越遠。

真正讓我醒來的不是病痛,而是那句反覆浮現的念頭
「原來,我其實也可以不用那麼累。」

於是我開始練習把一些邀約溫柔地放下,開始允許童行的步伐慢一點,也允許自己慢一點。我不再把每一份合作視為「必須」,而是問自己:「這份工作會讓我更快樂嗎?會讓我更靠近我想成為的心理師嗎?」

因為我終於明白了:
要照顧好別人之前,我得先照顧好自己。
而一間心理諮商所的穩定,也不是靠一個過勞的心理師撐起來,而是靠一個願意好好活著、願意健康幸福的自己。
過勞的自己也拼不出像下面這個電塔一樣的積木。

這篇文章寫給那個曾經用力跑到忘了呼吸的我。
也寫給你——若你也累了,請記得:停下來不是退
後,而是讓我們能走得更長、更穩、更快樂。

14/11/2025

『童行。起源』

很多韓劇都有這個經典情節:

財閥會長坐在皮椅上,拍著桌子說:
「公司就像我的親兒子,怎麼可能交給好吃懶做的兒子?」

以前看還會覺得浮誇,最近卻意外有點懂。

不是因為我有個沒用的兒子。
是因為——
我突然多了一個「孩子」。
10 月底還在裝櫃子買玩具,11 月就正式迎來第一批個案的
「童行心理諮商所」,
正式向大家打招呼啦!

這是陪伴心理體系的「第三家」,也是第一次離開大安總部,往更遠的地方開枝散葉。
這種感覺就像家裡那個長大離巢的大兒子:
明明知道他該出去闖一闖了,但他偶爾還是會回家蹭飯、問問爸媽:「欸這個怎麼做?」
然後再拍拍屁股自信滿滿地走出去。

童行,就是那個要去闖天下、偶爾會回家蹭飯的大兒子。

開一間諮商所,不是拼拼裝潢、放張沙發就能開始了。(其實也可以啦)
中間有太多需要靠經驗、眼光、現實判斷來做的決策。

所以我真的、真的很感謝
會長老爸 ——蔡百祥臨床心理師
從選址、動線、空間安全,到行政、人力、法規,他每一項都親自帶著看、帶著做。
那種「不用多說你就懂」的陪伴,
真的像是心理專業界的老爸,
手把手帶著孩子學走路。

然後還要特別感謝
前蹺家青少年 黃閎新 臨床心理師
以及棠爸的育兒隨筆。
兩位的一系列幫忙,不管是組裝櫃子、捐玩具、買測驗、借兒子等等,都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開幕後,人事行政、空間調整、備品採買,一件接著一件處理。
而今天童行正式
多了一台咖啡機。

沒錯,就是棠爸夢想中
「要把休息室打造成咖啡廳」 的那台。

他超認真,
連豆子怎麼烘、咖啡香味會不會壓掉諮商室精油味、
來談的爸媽喜不喜歡美式還是拿鐵都在研究。

所以以後來童行,
不只可以讓孩子找到安全、讓自己獲得支持,
還可以聞到咖啡香。

童行對我來說不是「事業拓點」,
而是心理工作者這條路上,
又一個願意跟我一起並肩的孩子。

希望未來的每一位爸媽、孩子、老師、上班族,
走進童行時,都能感覺到:

「啊……我終於找到一個可以放下防備的地方。」

童行心理諮商所,
很高興從今天起,
正式加入我們想陪伴你、支持你、與你一起走一段路的大家庭。

來喝咖啡喔 ☕️🌿

蔡百祥臨床心理師
情緒覺察筆記 余佳容心理師 情感關係 禪繞課程 台北心理諮商 陪伴心理體系
前蹺家青少年 黃閎新 臨床心理師
棠爸的育兒隨筆

睽違一個月的羽球團終於又開打了But….三缺一
14/11/2025

睽違一個月的羽球團終於又開打了

But….三缺一

18/10/2025
我看著天花板上的雲朵燈⛅️感覺到了樓上蹦蹦跳樓下的震撼! #諮商所開幕倒數中
25/09/2025

我看著天花板上的雲朵燈⛅️

感覺到了樓上蹦蹦跳

樓下的震撼!

#諮商所開幕倒數中

心理師今日不接諮商尚未完工但也接近了!
12/09/2025

心理師今日不接諮商

尚未完工
但也接近了!

【脫胎換骨】我一直很喜歡看「翻新」的影片。像是老屋翻新、舊車修復,總是特別打動人心。一邊是想保存記憶的人,一邊是用專業與巧手讓老物重現風華的人。常常,背後還有著動人的故事:爸爸珍藏的老保時捷、爺爺的舊賓士、外公的老爺車……在歲月與情感的交織...
05/09/2025

【脫胎換骨】

我一直很喜歡看「翻新」的影片。
像是老屋翻新、舊車修復,總是特別打動人心。
一邊是想保存記憶的人,一邊是用專業與巧手讓老物重現風華的人。
常常,背後還有著動人的故事:
爸爸珍藏的老保時捷、爺爺的舊賓士、外公的老爺車……
在歲月與情感的交織下,翻新不只是修補,而是一種延續。

新諮商所的空間,也有著類似的故事。
它原本是一間承載著一家人數十年生活記憶的老公寓。
直到屋主的兒女都已長大成家,才決定讓這個家休息下來,
好好陪伴自己進入退休生活。

而當它化身為新的諮商所,這不僅是一次「空間的翻新」,
更像是一段生命故事的延續。
重要的並不是牆面如何設計、家具用了多少預算,
而是這個地方能否溫柔地承接每一個走進來的人

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無論帶著什麼樣的課題,
都能在這裡找到笑容、汲取力量,
最後輕輕、卻也堅定地走出大門,
帶著一點新的光,繼續前行。

*請幫我P掉垃圾

「諮商最需要的是什麼?」請問諮商的時候最需要的是什麼?1)經驗豐富的心理師?2)自我覺察能力高的個案?3)豐富的玩具?4)小孩在大廳跳跳跳不會抗議的鄰居?5)流程順暢的行政?答:以上皆是,也以上皆非除了上面這些選項之外最重要的是「冷氣」新諮...
24/08/2025

「諮商最需要的是什麼?」

請問
諮商的時候最需要的是什麼?
1)經驗豐富的心理師?
2)自我覺察能力高的個案?
3)豐富的玩具?
4)小孩在大廳跳跳跳不會抗議的鄰居?
5)流程順暢的行政?

答:以上皆是,也以上皆非

除了上面這些選項之外
最重要的是「冷氣」

新諮商所的裝冷氣啦!
感謝水電師傅!

「報告:新家進度」每次去大安接案時打招呼的第一句話:什麼時候完工? 還要多久? 什麼時候可以去參觀?好吧!稍微用幾張照片分享一下目前進度其中的空位都是一體式傢俱距離完工大約一個月!(我猜的)
21/08/2025

「報告:新家進度」

每次去大安接案時

打招呼的第一句話:

什麼時候完工? 還要多久?
什麼時候可以去參觀?

好吧!
稍微用幾張照片分享一下目前進度
其中的空位都是一體式傢俱

距離完工大約一個月!
(我猜的)

《各自為政互相攻擊 V.S. 一起合作溝通》今天的諮商現場,就像一場樂高大戰。孩子和我合力拼了一個作品,還幫它取了一個超酷的名字——「鸚鵡動物園」!他還很擔心只有兩隻鸚鵡會不會沒有遊客!前幾次上課時,孩子的風格比較像「單打獨鬥」:各自拼各自...
16/08/2025

《各自為政互相攻擊 V.S. 一起合作溝通》

今天的諮商現場,就像一場樂高大戰。
孩子和我合力拼了一個作品,還幫它取了一個超酷的名字——「鸚鵡動物園」!
他還很擔心只有兩隻鸚鵡會不會沒有遊客!

前幾次上課時,孩子的風格比較像「單打獨鬥」:
各自拼各自,最後再來一場 PK 賽,看看誰比較厲害。
身為一個能拼四千片樂高的大人,我當然是輸不了的。
於是孩子就發揮絕招——不是用手,而是用「嘴」來攻擊我!
(這也是我們在諮商中需要慢慢處理的課題)

但今天不一樣!
孩子竟然主動邀請我:「老師,我們一起拼吧!」
這一刻,就像發現樂高裡藏了一顆彩蛋。
很多時候,孩子的轉變不是突然天降奇蹟,而是經過一次又一次議題的處理,然後在某個平凡的瞬間「冒出來」。

今天,我們邊拼邊討論,還有分工合作:
「你拼地板,我拼鸚鵡樹。」
「好啊,那我們顏色要不要配一配?」
小小的對話,其實就是人際合作的練習。

看著孩子願意放下「對抗」,開始「合作」,
我也對他之後參加人際團體更有信心了。
畢竟,如果能和心理師和平共處,不靠嘴巴攻擊取勝,
那和同學相處起來,應該也會越來越順利吧!

喔對了,樂高是跟同事心理師「借」的

Address

Taipei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在料理與遊戲中療癒。楊格諮商心理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在料理與遊戲中療癒。楊格諮商心理師: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