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和心理諮商與訓練

亞和心理諮商與訓練 亞和心理諮商所成立於2015年,提供個人諮商與團體課程,服務對象包括成人兒少、伴侶,多次獲北市心理機構督考優等。
創辦人姚以婷心理師是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的少有高級導師,引進正向教養在亞洲各地推廣多年。

🎉【鼓勵諮詢師第三天 · 後勁十足的成長】2025/9/10-12第三天的課程像一股清風,吹散心裡的迷霧。透過記憶地圖,我們與內心小孩對話,放下長期的自責;用啓發式提問,引導來訪者自己找到力量。學生們笑說:“姚老師今天又功德無量!”因為她總...
12/09/2025

🎉【鼓勵諮詢師第三天 · 後勁十足的成長】2025/9/10-12

第三天的課程像一股清風,吹散心裡的迷霧。
透過記憶地圖,我們與內心小孩對話,放下長期的自責;用啓發式提問,引導來訪者自己找到力量。

學生們笑說:
“姚老師今天又功德無量!”
因為她總能在關鍵時刻點亮心燈,讓學習的後勁十足。

目標設定的練習讓夢想更清晰可行,侯老師的細心安排與姚老師的無私分享,更像一場靈魂的充電站。大家都說:“本來快沒電了,現在感覺電量充到300%,看誰都可愛,看世界都充滿意義!”

而今,又一批鼓勵諮詢師已經準備好啓航,把所學投入助人的道路上,帶著希望與勇氣走向自己的專業旅程。

😃每人都獲得姚老師導讀序和親筆簽名的《理解生活》書籍-阿德勒原著!

#正向教養 #鼓勵諮詢 #講師認證 近期課程連結在下方

【在青島的勇氣與敞開】鼓勵諮詢師認證班 第二天學員們展現出更大的勇氣與敞開。在彼此支持的氛圍裡,我們一起走進幾個重要的練習:透過「早年回憶PHIC」與內在小孩對話,透過「感受愛」體驗伴侶諮詢的溫度,在「王牌」中學習如何面對自尊受威脅時的反應...
11/09/2025

【在青島的勇氣與敞開】
鼓勵諮詢師認證班 第二天

學員們展現出更大的勇氣與敞開。在彼此支持的氛圍裡,我們一起走進幾個重要的練習:

透過「早年回憶PHIC」與內在小孩對話,
透過「感受愛」體驗伴侶諮詢的溫度,
在「王牌」中學習如何面對自尊受威脅時的反應,
並藉由「人生的行李箱」探索潛意識裡的私人邏輯與信念。

在這些練習裡,許多學員不僅獲得覺察,更受到鼓勵去採取實際行動——
有人決定嘗試更真誠地表達感受,有人準備在家庭互動中實踐新的方式。

鼓勵,像光照亮我們敢於改寫舊有模式,帶著新態度走向生活。

#鼓勵諮詢 #正向教養 #講師認證 下方有報名連結

【與姚老師同行,遇見內在小孩】鼓勵諮詢認證班(青島課第一天)在鼓勵諮詢裡,我們相信:人不是由問題定義的,而是由力量與潛能定義的。今天課堂的第一天,我們帶著學員回望童年,看見那個曾經渴望被愛的小孩。當我們願意真誠地傾聽、接納、並以鼓勵回應時,...
10/09/2025

【與姚老師同行,遇見內在小孩】鼓勵諮詢認證班
(青島課第一天)

在鼓勵諮詢裡,我們相信:人不是由問題定義的,而是由力量與潛能定義的。

今天課堂的第一天,我們帶著學員回望童年,看見那個曾經渴望被愛的小孩。當我們願意真誠地傾聽、接納、並以鼓勵回應時,那個無助的自己就不再需要用防衛、爭奪或逃避的方式來生存。

鼓勵諮詢告訴我們:
• 問題背後,其實是渴望被理解的訊號。
• 私人邏輯雖然限制了我們,但勇敢覺察,就能開啟新的行動可能。
• 人生不必被過去推著走,而是能被未來的目標吸引。

學員們分享到,當他們學會用鼓勵的眼光看待自己與他人,心裡就多了一份自由與勇敢。

💡當我們開始鼓勵自己,也才有能力去鼓勵身邊的人,讓關係更溫暖、讓生命更有力量。

近期台北課程 9/24-26
報名連結在下方

【阿德勒心理學工作坊 圓滿落幕】2025/9/8-9在青島的兩天,我們一起走進阿德勒的世界:從家庭星座、出生順序,到自卑感與優越感,再到早年回憶與人生任務。每一個理論都不再只是抽象名詞,而成為貼近生活的體驗與反思。有學員分享:「姚老師用溫柔...
09/09/2025

【阿德勒心理學工作坊 圓滿落幕】2025/9/8-9

在青島的兩天,我們一起走進阿德勒的世界:從家庭星座、出生順序,到自卑感與優越感,再到早年回憶與人生任務。每一個理論都不再只是抽象名詞,而成為貼近生活的體驗與反思。

有學員分享:「姚老師用溫柔又有力量的方式,把看似抽象的概念,轉化成一個個真實案例,不僅影響了我今後的育兒觀,也對我的職場管理產生了啓發。」
也有人說:「這些年參加過很多課程,但這個團體的開放、包容與爽朗,讓我感受到難得的安全與溫暖,更願意敞開心扉,直面自己。」

心理學的價值,正在於此——不只是知識,而是讓我們在親子關係、伴侶互動、職場挑戰中,活出歸屬感與價值感。

這份精神也將延續到明天的【鼓勵諮詢師認證班】。鼓勵,不是單純的安慰,而是幫助彼此看見力量,在困境中仍能選擇希望。這是阿德勒精神的生活實踐,也是我將帶領大家去體驗的旅程。

邀请您一同参与
——姚以婷 亞和心理諮商所所長|亞洲阿德勒協會理事長|美國密西西比大學專業心理諮商博士生|正向教養和鼓勵諮詢導師

[聯合報採訪姚以婷心理師]第2-1篇 2025/8/21 刊出。安全依附助孩子情緒調節「溫柔堅定」成教養主流亞和心理諮商所所長、阿德勒心理學專家姚以婷指出,強調擁抱、眼神交流與即時回應需求的親密育兒,這些細節能培養孩子的安全感與自信心。這並...
21/08/2025

[聯合報採訪姚以婷心理師]第2-1篇 2025/8/21 刊出。

安全依附助孩子情緒調節「溫柔堅定」成教養主流

亞和心理諮商所所長、阿德勒心理學專家姚以婷指出,強調擁抱、眼神交流與即時回應需求的親密育兒,這些細節能培養孩子的安全感與自信心。這並非單一家庭的選擇,而是一種社會趨勢。

姚以婷分析,過去社會對「效率與紀律」高度需求,隨著腦科學、依附理論普及,父母逐漸理解「情感連結」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重要基石❤️

上一代的父母常以「命令者」角色自居,要求孩子聽話、忍耐;新世代父母則展現不同的樣貌,更願意蹲下來與孩子對話,用討論取代命令,用鼓勵取代獎懲。

姚以婷指出,教育程度提升,使得父母更容易接觸心理學、親職教育與正向教養的新知。他們也願意嘗試民主化的家庭模式,例如讓孩子參與作息安排或家務分工。

「這不僅是尊重,更是一種學習。孩子在被傾聽中,學會表達需求;在參與規則時,也獲得秩序感。」姚以婷強調,這樣的親子互動,讓家庭更像是一支合作的隊伍。

「親密」非溺愛 家長需防過度保護剝奪孩子探索

不過,親密育兒常被誤解為「無條件滿足」。姚以婷提醒,真正的親密是「溫和而堅定」:傾聽需求,但不等於全盤接受。例如,孩子吵著要玩遊戲,父母可回應:「我知道你還想玩,睡覺時間也到了,你可以抱著小熊睡或是聽音樂睡。」

#正向教養 #鼓勵諮詢 #講師認證 #學前教育 #班級經營

🎉亞和【正向教養學校講師認證班|結課誌】2025/8/15-17三天的課程結束了。我帶著最用心的準備,他們帶著最真誠的投入。每一天,我們都笑到嘴巴發酸,也都在深思與演練中感受到知識的厚度與挑戰。那是一種「彼此全力以赴」的氛圍:我傾盡所能給予...
18/08/2025

🎉亞和【正向教養學校講師認證班|結課誌】2025/8/15-17

三天的課程結束了。
我帶著最用心的準備,
他們帶著最真誠的投入。
每一天,我們都笑到嘴巴發酸,也都在深思與演練中感受到知識的厚度與挑戰。
那是一種「彼此全力以赴」的氛圍:我傾盡所能給予,他們百分百吸收,我們深刻的充實與連結。

這幾天,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創造一個平等、尊重的教室,讓孩子在其中找到歸屬感,並能夠貢獻自己的價值。阿德勒所強調的「社會情懷」,在每一個練習中逐漸被體驗和實踐。

課堂花絮裡,有人因為推手活動笑到全身沒力,有人因為模擬孩子的「錯誤目的」而忽然驚醒——原來學生的不當行為背後,都是在呼喊:「老師,你看得到我嗎?我有價值嗎?」有人在體驗中紅著眼眶,因為重新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曾渴望被理解。

許多學員在心得中說,
❤️正向教養不只是一套技巧,而是一條需要反覆練習、浸潤生活的長路。
❤️有人驚訝於原來「幽默感」能在幾秒間化解衝突;
♥️有人體會到「溫和與堅定」的界線沒有標準答案,而是一種活在自己言行中的態度;
❤️有人則因為班會流程、錯誤目的表等學習,看見了孩子潛藏的能力與希望。

更讓我感動的是,
♥️有些學員已經上過家長班、學前教育講師班,再次來到這裡,仍然用「驚艷」來形容。因為當正向教養被放入學校現場,它不只是家庭教育的延伸,而是能帶動整個班級、甚至整個教育系統的思維轉換。這樣的震撼與啟發,也再次印證了我們共同努力的價值。

這是一場充滿歡樂與哲理、深刻又溫暖的旅程。它讓我再次相信:當老師願意放下控制,與孩子一起建立民主、合作、尊重的氛圍,教育就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而是人格的養成與靈魂的滋養。

謝謝每一位全情投入的夥伴,謝謝我們一起創造的這段難忘經驗。願這份熱情,持續流動到更多的教室與孩子的生命中。
#正向教養 #家長增能 #班級經營 #學前教育 #姚以婷

【亞和,正向教養家長課273期課後分享】2025.7.26結課正向教養家長課當中,恆逸老師覺得最令人深刻省思的地方,孩子的行為,我們是直覺式的反應,還是願意多花點時間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訊息。有位想要好好照顧孫子孫女的阿公阿媽,問孩子總是說不...
15/08/2025

【亞和,正向教養家長課273期課後分享】2025.7.26結課

正向教養家長課當中,恆逸老師覺得最令人深刻省思的地方,孩子的行為,我們是直覺式的反應,還是願意多花點時間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訊息。

有位想要好好照顧孫子孫女的阿公阿媽,問孩子總是說不知道,我不會!大人有時很疑惑是真的不會嗎?在今天正向教養課程中,分享了書中的錯誤目的表,就指出有時候我們會浮出無能為力的感覺,就意味著孩子正在自暴自棄,同時他的背後正傳遞一個訊息「不要放棄我,帶我一小步一小步的作」。

大人其實需要回應的不是在孩子的問題行為上,而是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訊息,願意慢下來,陪著孩子一步步的前進,而不是急著要求孩子做到或是放棄溝通。

當然我們也會思考孩子是否「會」,在看過的案例中,也有的確是不會做。但有時候,是孩子擔心「做錯」、「做得不夠大人滿意」而直接說不會。但我想不論是哪一個詮釋,家長願意與孩子一步步的作,鼓勵與陪著孩子看到他的能力,都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想進一步了解正向教養課程的朋友,歡迎報名課程,讓我們一起學習~

#正向教養 #線上教學 #講師培訓

【亞和,正向教養家長課272期課後分享】2025.7.29結課在這四週的線上正向教養旅程中,媽媽們帶著育兒疑問來到課堂。有些困惑來自孩子行為,有些則來自對母親角色的不安。每一次的活動中,我們不只是聽講或體驗,而是真正地說出來、討論交流彼此的...
12/08/2025

【亞和,正向教養家長課272期課後分享】2025.7.29結課

在這四週的線上正向教養旅程中,媽媽們帶著育兒疑問來到課堂。有些困惑來自孩子行為,有些則來自對母親角色的不安。

每一次的活動中,我們不只是聽講或體驗,而是真正地說出來、討論交流彼此的育兒經驗。

這些溫暖的連結,讓大家發現——原來我們不是孤單一人在育兒路途裡跋涉。在這裡,有人傾聽共鳴,也有人給予鼓勵與力量。那些因為困惑而動搖的時刻,也逐漸找到了穩定與方向。

謝謝方老師帶領,也謝謝每一位願意分享、願意學習的媽媽。🌸
亞和會繼續陪你走在這條愛與理解的教養路上。

如果你跟我們一樣,想了解更多在生活中實踐的方法,趕快報名!!千萬別錯過囉~

#正向教養 #線上教學 #講師培訓

【亞和,正向教養家長課271期課後分享】2025.6.28結課如何教導生活技能?透過尊重同理的方式去跟孩子溝通來解決生活問題,把控制權還給孩子,讓他們掌控自己的生活,請聽並給予情感支持和認可,而不是解救或貶低。透過角色扮演,放手讓孩子幫忙做...
10/08/2025

【亞和,正向教養家長課271期課後分享】2025.6.28結課

如何教導生活技能?透過尊重同理的方式去跟孩子溝通來解決生活問題,把控制權還給孩子,讓他們掌控自己的生活,請聽並給予情感支持和認可,而不是解救或貶低。

透過角色扮演,放手讓孩子幫忙做家事,而不是擔心孩子做不好,從中體驗孩子的感受與想法。

鼓勵的語言是有能量的,讚美沒有不好,但長期結果呢?鼓勵通常會讓孩子想做出改變,在孩子們感受到愛與支持的時候,信念的改變才會發生。

錯誤目的,幫助家長了解因為孩子行為而引發的感受,是用來了解孩子錯誤目的的第一個線索,進入孩子的世界,了解導致錯誤行為的四種不同感知。

如果你跟我們一樣,想了解更多在生活中實踐的方法,趕快報名!!千萬別錯過囉~

#正向教養 #線上教學 #講師培訓

Address

中山區長安東路二段189號7樓之 8
Taipei
104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7:00
Tuesday 09:00 - 17:00
Wednesday 09:00 - 17:00
Thursday 09:00 - 17:00
Friday 09:00 - 17: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亞和心理諮商與訓練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亞和心理諮商與訓練: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