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診所基因營養功能醫學門診

菁英診所基因營養功能醫學門診 自2015年8月6號成立功能醫學抗衰老中心 由百大名醫劉博仁醫師在此提供服務。 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在此提供營養諮詢門診 (非健保)全面化的健康管理方針,從遺傳基因、環境因素、飲食習慣、生活型態、壓力等面向深入探究,找出致病根源,提供專屬於您的營養醫學處方,打造個人化精準醫療,讓您真正有效管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失智 l 基因功能營養醫學🧠記憶力卡卡只是健忘?還是腦子真的在退化?別小看這個警訊!台灣已有超過30萬人罹患失智症,而在這之前,更高比例的人口正處於「輕度認知功能退化」的階段。這集『Dr. 劉的健康週報』 ,菁英診所兩大醫師 : 劉博仁醫師...
15/09/2025

失智 l 基因功能營養醫學

🧠記憶力卡卡只是健忘?還是腦子真的在退化?

別小看這個警訊!台灣已有超過30萬人罹患失智症,而在這之前,更高比例的人口正處於「輕度認知功能退化」的階段。
這集『Dr. 劉的健康週報』 ,菁英診所兩大醫師 : 劉博仁醫師 X 黃柏堯醫師,為大家一次解開對記憶力退化的所有焦慮!

影片中,醫師們深入分析了記憶力下降的各種原因,不只是單純的老化,還可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 如何分辨「健忘」與「失智前兆」?
醫師指出,許多人的記憶力問題其實與壓力、獨居、社交隔離、憂鬱、睡眠不足等生活因素有關,並非是大腦結構上的退化。

💡 腦部保養,從哪裡開始?
想護腦,你可以這樣做!
✔ 營養:多攝取Omega-3、B群、鋅、鎂等關鍵營養素,並建議遵循「地中海飲食」原則。
✔ 運動:規律的有氧運動能有效刺激大腦血液循環。
✔ 睡眠:充足且高品質的睡眠是修復大腦、提升記憶力的重要關鍵。

💡 失智能提早預防嗎?
答案是肯定的!醫師強調,嚴格控制三高慢性疾病,
以及遠離環境毒素,都能有效延緩大腦老化。

👉現在就開始養腦抗老,讓你的記憶力不打烊!
完整影片中還有更多護腦秘訣,趕快點進去看看吧!

#記憶力 #失智症 #護腦 #健康 #大腦保養 #地中海飲食

🧠✨「記憶力卡卡」只是健忘?還是腦子真的在退化?別小看這個警訊!📊 台灣已有超過30萬人罹患失智症,而在失智前端的「輕度認知功能退化」比例更高,很多人其實早就在不知不覺中出現徵兆。本周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

自體免疫 I 基因功能營養醫學🛡️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的「友軍誤擊」免疫系統就像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平時負責清除病毒、細菌,守護身體健康。但當這支軍隊「失控」,開始攻擊自己的組織,就可能引發自體免疫疾病。📍 常見自體免疫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
08/09/2025

自體免疫 I 基因功能營養醫學

🛡️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的「友軍誤擊」

免疫系統就像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平時負責清除病毒、細菌,守護身體健康。
但當這支軍隊「失控」,開始攻擊自己的組織,就可能引發自體免疫疾病。

📍 常見自體免疫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

紅斑性狼瘡

乾燥症

皮肌炎

🧐 造成原因?

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基因差異

心理壓力

環境毒素

腸道健康失衡

🏥 治療

多依賴類固醇與免疫抑制劑,雖然能控制病情,但副作用不容忽視。

🌱 功能醫學觀點

更強調整體調理:
✨ 腸道修復:降低滲漏性腸道,避免免疫反應過度
✨ 營養介入:補足微量元素、抗氧化物
✨ 心理支持:緩解壓力,降低發炎因子
✨ 排毒計畫:避免塑化劑、重金屬等環境因子

🔬 免疫基因檢測:提前保護

提前發現免疫失衡風險

設計個人化保健方案

幫助自己與家人降低未來疾病威脅

不只被動治療,更能主動守護健康!

👉 想知道你的免疫系統基因?
https://www.eliteclinic.com.tw/tw/f/analysis/446-immune-genes

#自體免疫疾病 #免疫基因檢測 #功能醫學 #免疫力平衡 #健康預防

免疫系統是我們的「防禦軍隊」,負責抵禦細菌、病毒,保護身體不受傷害。但有些人因基因差異,免疫系統可能過度敏感(攻擊自己)或反應不足(防禦減弱),容易引發自體免疫疾病、慢性炎症或感染。

氫分子 I 基因功能營養醫學📢 【氫分子療法:在癌症扮演的角色】✍️ 文 / 劉博仁醫師氫分子(H₂)曾被視為「不活潑」的惰性氣體。直到 2007 年 Nature Medicine 的研究證實:氫分子能選擇性清除毒性最強的自由基(•OH)...
05/09/2025

氫分子 I 基因功能營養醫學

📢 【氫分子療法:在癌症扮演的角色】
✍️ 文 / 劉博仁醫師
氫分子(H₂)曾被視為「不活潑」的惰性氣體。
直到 2007 年 Nature Medicine 的研究證實:
氫分子能選擇性清除毒性最強的自由基(•OH)。

從那之後,氫分子療法的臨床應用快速展開。
2023 年最新系統性回顧指出:
氫分子在癌症、運動醫學、抗衰老等領域展現多重潛力。

🔹 癌症治療輔助正向效果

改善生活品質與疲勞

降低化療相關肝毒性

免疫調節與部分患者生存期延長

🔹 跨領域應用

運動醫學:減少肌肉酸痛、縮短恢復時間

抗衰老:保護粒線體、減少發炎性老化

慢性病管理:改善胰島素阻抗、保護心血管

🔹 安全性與臨床前景

無明顯副作用,放療合併也不影響療效

不取代標準療法,而是提升生活品質的輔助選項

期待更多大型臨床試驗驗證其長期效果

隨著研究深入,
氫分子療法有望在精準醫療與功能醫學中,
成為癌症與慢性病患者的全新希望。

#氫分子療法 #癌症輔助治療 #功能醫學 #抗衰老 #臨床研究 #劉博仁 #氫水

氫分子(molecular hydrogen, H₂)過去被視為惰性氣體,直到 2007 年 Ohsawa 等人在 Nature Medicine 發表研究,證實 H₂ 能選擇性清除最具細胞毒性的氫氧自由基(•OH)後,氫分子醫療逐漸成為國際研究焦點。近年來,氫分子不僅應用於...

失智 I 基因功能營養醫學📰 布魯斯威利確診額顳葉型失智症,正式入住療養院妻子坦言:「這是我一生中最艱難的決定。」這則新聞,再次提醒我們——失智症不是突然發生,而是長期累積的結果。🌱 失智不是名人的專屬故事它可能發生在我們的父母、伴侶,甚至...
02/09/2025

失智 I 基因功能營養醫學

📰 布魯斯威利確診額顳葉型失智症,正式入住療養院
妻子坦言:「這是我一生中最艱難的決定。」
這則新聞,再次提醒我們——失智症不是突然發生,而是長期累積的結果。

🌱 失智不是名人的專屬故事
它可能發生在我們的父母、伴侶,甚至自己身上。
等到記憶消失,治療黃金期往往已錯過。

🧠 失智症有哪些早期警訊?
記憶力明顯下降
找詞困難、語言表達變慢
情緒、性格出現異常改變
注意力不集中、失眠

🧩大腦保健 3 大關鍵
動腦習慣:閱讀、學習、遊戲挑戰
飲食營養:地中海飲食+補充 B 群、D3、Omega-3
生活作息:規律運動、好睡眠、保持社交

💡 基因檢測,讓風險提前現形
✔ 找出阿茲海默、巴金森等疾病基因
✔ 提早調整飲食、運動、心理健康
✔ 幫助醫師做更精準的健康規劃
✔ 守護自己,也守護家人

✨ 一次檢測,終身參考
基因結果不會改變,但你的生活方式可以改變未來的健康。

❤️ 早一步知道,才能守護記憶一輩子

#失智症檢測 #阿茲海默症 #基因檢測 #失智 #阿茲海默症

大腦是全身的指揮中心,掌管思考、記憶、情緒與行動。許多神經與精神相關疾病,往往在症狀明顯前,已經悄悄影響生活,像是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以及部分發展障礙,如自閉症、妥瑞氏症和情緒疾病。一旦進展,往往...

白血球偏低 I 基因功能營養醫學有人跟小編一樣嗎?白血球數值一直比正常低分享劉博仁醫師關於白血球偏低的知識😆白血球數值比正常低,就代表免疫力一定差嗎?其實不一定,但確實要小心感染、防護與營養。👉 劉博仁醫師幫大家整理了重點,想知道該怎麼做,...
28/08/2025

白血球偏低 I 基因功能營養醫學

有人跟小編一樣嗎?白血球數值一直比正常低
分享劉博仁醫師關於白血球偏低的知識😆

白血球數值比正常低,就代表免疫力一定差嗎?
其實不一定,但確實要小心感染、防護與營養。
👉 劉博仁醫師幫大家整理了重點,
想知道該怎麼做,快點進來看看 👇

紅色的是紅血球,右上角那是白血球,長得像星狀的是血小板喔。

膝關節退化,真的只能吃藥、打針嗎?劉博仁醫師的文章說了~👉 「運動」是根本,👉 「營養」是補強,👉 必要時再搭配治療,效果才完整。這篇文章整理了最新研究+功能醫學觀點,從運動、飲食到營養素,一步一步告訴你:如何讓膝蓋陪我們走得更遠、更自在。...
25/08/2025

膝關節退化,真的只能吃藥、打針嗎?
劉博仁醫師的文章說了~
👉 「運動」是根本,
👉 「營養」是補強,
👉 必要時再搭配治療,效果才完整。

這篇文章整理了最新研究+功能醫學觀點,
從運動、飲食到營養素,
一步一步告訴你:如何讓膝蓋陪我們走得更遠、更自在。💪

⚡ 而除了這些,
也可透過 再生醫療(如 PRP、增生治療),
進一步修復退化組織、降低疼痛,
幫助延緩惡化、提升生活品質。

#膝關節退化保養:從運動到營養醫學

在門診中,我常常遇到患者焦急地問我:「醫師,我的膝蓋退化了,是不是一定要打針、吃藥?」
我會告訴大家:運動是根本,但營養保養同樣不可或缺。好的運動+適合的營養素,就像在膝蓋旁邊多裝了幾道防護牆,幫助我們走得更遠。

2025 年一篇系統性綜述指出:
• ❇️幾乎所有形式的運動(肌力、有氧、平衡、太極、Pilates)都能減輕疼痛、改善功能。
• 沒有「唯一最好」的運動,✅重點是持續、規律。
• 運動對輕度退化者幫助明顯,嚴重退化者則能延緩惡化。
(Optimal exercise modalities and doses for 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Max Whitfield et al. Front Aging. 2025.)

🏋️ 肌力訓練:膝蓋的護城河
• 股四頭肌:是保護膝蓋最重要的肌肉,能減少上下樓梯時的卡卡感。
• 臀肌:維持骨盆穩定,避免膝蓋歪斜受力。
• 小腿肌:分擔部分壓力,讓膝蓋不再孤軍奮戰。

✅ 安全訓練建議:椅子起立、半蹲、彈力帶抬腿。
秘訣:不必大重量,持續就有效!

⚠️ 退化風險因子
• 體重過重
• 過度激烈或高衝擊運動(跑跳、重訓過頭)
• 舊傷未復健
• 久坐少動

🥦 功能醫學觀點:營養素的角色

除了運動,營養素是幫助關節修復與減少發炎的關鍵。以下是功能醫學常用、也有研究支持的營養素:

1. 葡萄糖胺 (Glucosamine) 與軟骨素 (Chondroitin)
• 幫助維持軟骨基質與關節滑液。
• 部分研究顯示能減少疼痛、延緩關節間隙縮小。

2. 膠原蛋白胜肽 (Collagen peptides)
• 提供軟骨修復所需的氨基酸。
• 與維生素 C 搭配效果更佳。

3. Omega-3 脂肪酸 (EPA/DHA)
• 具抗發炎作用,能降低關節內發炎分子。
• 深海魚油、亞麻仁籽油都是良好來源。

4. 維生素 D3
• 關節與骨骼健康必須,缺乏時更易退化。
• 研究顯示低維生素 D 3水平與膝關節疼痛加劇有關。

5. 抗氧化營養素:維生素 C、E、硒
• 幫助中和自由基,減少關節發炎與軟骨破壞。

6. 薑黃素 (Curcumin)、乳香萃取物 (Boswellia)
• 在功能醫學中廣泛應用,臨床上能減少關節疼痛與腫脹。

7. 玻尿酸 (Hyaluronic acid, HA)
• 可經口補充或注射,幫助關節潤滑。

💊 其他治療與輔助
• 物理治療
• PRP 再生療法 + 運動 → 研究顯示效果可維持近兩年
• 護膝輔具 → 減少日常壓力

✅膝蓋退化不是只能「聽天由命」。
從功能醫學的角度來看,運動是基礎、營養是補強、治療是輔助。

✨ 肌力訓練讓膝蓋更穩定
✨ 抗發炎飲食與營養素,降低發炎、保護軟骨
✨ 必要時搭配治療,達到最佳效果

只要我們「動得正確、吃得健康」,膝蓋一定能陪伴我們走得更久、更自在。💪😊

大家早安❤️

重金屬 I 基因功能營養醫學🧪 枸杞驗出重金屬,你的身體安全嗎?這兩天的新聞~台灣消保協會最新調查發現——市售枸杞產品,竟然 100% 驗出鉛、鎘等重金屬!即使是標榜「有機」的枸杞,也無法倖免。📊 不小心攝取鎘或鉛,可能會:👉 鎘可能導致:...
19/08/2025

重金屬 I 基因功能營養醫學
🧪 枸杞驗出重金屬,你的身體安全嗎?
這兩天的新聞~台灣消保協會最新調查發現——市售枸杞產品,竟然 100% 驗出鉛、鎘等重金屬!即使是標榜「有機」的枸杞,也無法倖免。

📊 不小心攝取鎘或鉛,可能會:
👉 鎘可能導致:骨質疏鬆、腎臟損傷
👉 鉛的危害更大:干擾神經系統,影響兒童智力與孕婦健康

那我們體內呢?

其實,這不只是枸杞的問題。
重金屬早已無所不在 —— 來自環境、飲水、食物與中藥材,會逐漸累積在身體裡。
人體代謝重金屬的時間長達數年甚至十年以上,因此風險往往是「慢慢堆疊的」。

如何確認自己是否已經暴露?

✅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進行重金屬檢測,可以明確知道:

體內是否累積鉛、鎘、汞、砷等有害金屬
哪些超標、需要特別留意
能依據檢測數據,調整飲食與生活方式!

🎯日常自我保護建議

孕婦、兒童、腎功能不佳者,謹慎選擇及食用量
飲食多樣化,避免長期吃同一種食物
多喝水、多運動,幫助代謝

如何排重金屬
• 藥物螯合劑:DMSA、DMPS、EDTA,這需要由醫師評估與監測
• 營養素加強:可透過硫氨基酸、維生素 C、α-硫辛酸(ALA)等營養素,來加強腸道、 肝臟與腎臟排毒
• 飲食調整也是相當重要,不要一邊排毒又一邊攝取進去。

💡 健康不是「完全不吃」,而是 了解自己身體的數據,做出正確選擇。

👉 重金屬檢測 : https://www.eliteclinic.com.tw/tw/f/analysis/111-heavy-metals

#枸杞重金屬 #鉛中毒 #食安警訊 #孕婦兒童須注意 #鎘風險 #食安台灣

生活 I 基因功能營養醫學🍩 愛吃甜,真的只是胖而已嗎?事實上,糖對身體的傷害比你想像得更多!🍬 糖化反應 = 讓你老得快、病得早吃太多精緻糖,會產生 AGEs(糖化終端產物),它會破壞蛋白質、膠原蛋白和血管彈性,造成:❌ 皮膚老化、鬆弛、...
13/08/2025

生活 I 基因功能營養醫學

🍩 愛吃甜,真的只是胖而已嗎?
事實上,糖對身體的傷害比你想像得更多!

🍬 糖化反應 = 讓你老得快、病得早
吃太多精緻糖,會產生 AGEs(糖化終端產物),它會破壞蛋白質、膠原蛋白和血管彈性,造成:
❌ 皮膚老化、鬆弛、皺紋增加
❌ 血壓升高、血管硬化
❌ 動脈粥樣硬化、阿茲海默、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上升

🩸 高血糖 + 高胰島素 = 癌細胞的「五星級養分天堂」
長期血糖高、胰島素分泌旺盛,會:
1️⃣ 刺激 IGF-1、mTOR 讓腫瘤長更快
2️⃣ 促進腫瘤血管新生,輸送更多養分
3️⃣ 抑制免疫細胞(NK cell),防禦力下降

😰 壓力大 + 免疫差 = 癌細胞趁虛而入
長期壓力會讓皮質醇飆高,免疫系統變弱,還可能影響腸道菌相,讓全身發炎更嚴重。

👩‍⚕ 女性注意!多囊卵巢症候群(PCOS)與糖有關
PCOS的根源就是 胰島素阻抗,不只影響月經與生育,還會增加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 想要「戒糖」可以這樣開始
✅ 先減一半糖量
✅ 多吃天然原型食物
✅ 閱讀食品標籤,避開隱藏糖
✅ 喝足夠的水
✅ 用運動、冥想代替壓力性進食

🍀 適時補充營養素
鎂、鉻、Omega-3、硫辛酸(ALA)等營養素,有助提升胰島素敏感度、穩定血糖,減少高糖環境對細胞的傷害。

📌 關鍵提醒:
糖不只是讓你變胖,更可能成為癌症、心血管病、內分泌失調的溫床。
從今天開始,少一口甜、多一份蔬果、多動一點,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

胰島素阻抗 I 基因功能營養醫學🔍 糖尿病的無聲前兆你可能不愛吃甜食,但血糖危機卻早已悄悄發生。很多人早已「胰島素阻抗」,卻渾然不知,直到三酸甘油脂飆高、脂肪肝找上門、血糖異常才驚覺事態嚴重。🔍 什麼是胰島素阻抗?胰島素是一把「鑰匙」,負責...
11/08/2025

胰島素阻抗 I 基因功能營養醫學
🔍 糖尿病的無聲前兆
你可能不愛吃甜食,但血糖危機卻早已悄悄發生。
很多人早已「胰島素阻抗」,卻渾然不知,直到三酸甘油脂飆高、脂肪肝找上門、血糖異常才驚覺事態嚴重。

🔍 什麼是胰島素阻抗?
胰島素是一把「鑰匙」,負責把血糖送進細胞產生能量。
當身體對它失去敏感度,血糖就會被困在血液中,
長期下來,不僅血糖飆高,還會傷害血管、神經和器官——
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全都可能找上門!

⚠ 這些狀況,可能代表你正在邁向胰島素阻抗:
三酸甘油脂過高、好膽固醇偏低

脂肪肝、腰圍持續增加

常感疲倦、情緒波動

便秘、腹脹、頻尿

睡眠呼吸中止症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

亞洲人更容易中標的原因很殘酷——
我們更容易囤積「內臟脂肪」,讓胰島素阻抗更早發生!

💡 專業醫療介入:ALA 硫辛酸靜脈注射
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 ALA) 是強效抗氧化劑,臨床研究證實可以:

提升胰島素敏感度

改善血糖代謝、降低糖化血色素

促進粒線體功能、抗老化

修復神經、對抗慢性疲勞

減少氧化壓力與重金屬傷害

特別適合:
✅ 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前期與第二型糖尿病
✅ 代謝症候群、脂肪肝
✅ 神經損傷(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化療後神經退化)
✅ 慢性疲勞、認知功能下降

💉 由專業醫師評估後採 靜脈注射,藥物直達細胞,補充快速、效果顯著。

🔄 胰島素阻抗,是可以逆轉的!
除了靜脈ALA點滴,日常也可以這樣做:

✅ 降低精緻碳水、控制升糖負荷

✅ 補充鉻、鎂、Omega-3 等輔助營養素

✅ 保持規律作息、提升睡眠品質

✅ 每週進行肌力與有氧訓練

✅ 修復腸道菌相、降低慢性發炎

📌 提醒
胰島素阻抗是糖尿病的前兆,及早檢測(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HOMA-IR等),配合飲食與生活型態調整,才能逆轉風險!

#胰島素阻抗 #糖尿病前兆 #糖胖症 #硫辛酸 #靜脈注射 #提升胰島素敏感度 #血糖控制 #代謝症候群 #脂肪肝 #糖尿病保健 #神經修復 #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 #健康管理 #功能醫學 #醫學點滴 #台北功能醫學

胰島素阻抗已被視為第二型糖尿病的前身,而肥胖則是助長胰島素阻抗的主力推手。臨床研究顯示,硫辛酸可降低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同時降低三酸甘油脂、提升胰島素敏感度,對於提升整體代謝健康極具幫助。

🔬【基因檢測?掌握風險,才是真正的預防】你可能聽過「基因檢測」,但市面上的檢測百百種,究竟該選哪一種才真正適合自己?基因就像是寫在你體內的「使用說明書」,若能提早了解自身的基因體質,再搭配正確的生活習慣,就有機會遠離癌症與慢性疾病。但你知道...
07/08/2025

🔬【基因檢測?掌握風險,才是真正的預防】

你可能聽過「基因檢測」,但市面上的檢測百百種,究竟該選哪一種才真正適合自己?

基因就像是寫在你體內的「使用說明書」,若能提早了解自身的基因體質,再搭配正確的生活習慣,就有機會遠離癌症與慢性疾病。但你知道嗎?超過 3% 的台灣人,其實帶有「癌症風險基因突變」,卻從未察覺。

許多人會想:「我家族裡沒人得癌症,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事實上,癌症風險往往不只來自家族遺傳,還包括基因與生活習慣的交互影響。

🔍 舉兩個常見的例子:

👉 BRCA1 / BRCA2 基因突變
這是國際公認與乳癌、卵巢癌高度相關的基因。帶有這類突變的女性,其乳癌終生風險可高達 87%。

👉 ALDH2 酒精代謝基因缺陷
這是亞洲人常見的代謝基因異常。當你帶有這個基因型時,飲酒後體內無法有效分解乙醛,長期下來將顯著增加罹患食道癌、口腔癌與肝癌的風險。即使家族從未有人得癌,也屬高風險族群。

這兩種基因的差異也提醒我們:
一種是「癌症風險基因」直接提升罹癌可能性,另一種則是「代謝基因」在特定生活習慣下引爆風險。真正該重視的,是基因體質 × 生活方式的交互作用。

這正是現代預防醫學的關鍵。不是看你「有沒有家族史」,而是要看你體內藏著什麼風險,並提早採取行動。
🧭 把握能預防的時間點,為自己與家人建立健康的未來藍圖。

#基因檢測 #癌症預防 #個人化醫療 #精準健康 #功能醫學 #健康新趨勢 #菁英診所

黴菌毒素 I 基因功能營養醫學🧴【知名品牌也中標!黃麴毒素潛藏你最愛的抹醬裡】📢 近期新聞 : 新竹知名顆粒花生醬多批產品被檢出黃麴毒素超標 !💥你每天吃的早餐抹醬、點心堅果、甚至即溶咖啡,都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讓你吃進「慢性毒素」!🔍 黃麴...
31/07/2025

黴菌毒素 I 基因功能營養醫學
🧴【知名品牌也中標!黃麴毒素潛藏你最愛的抹醬裡】
📢 近期新聞 : 新竹知名顆粒花生醬多批產品被檢出黃麴毒素超標 !

💥你每天吃的早餐抹醬、點心堅果、甚至即溶咖啡,
都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讓你吃進「慢性毒素」!

🔍 黃麴毒素是什麼?
它是黴菌毒素的一種,由黃麴黴在高溫潮濕環境中產生,
廣泛存在於花生、堅果、玉米、豆類與穀物中,
是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與肝癌、高肝指數、免疫失調密切相關!
而且——它無色、無味、耐高溫,煮熟也殺不死!

🌡你是否出現以下狀況?

吃得健康卻總是疲倦、頭昏、肝指數偏高?

腸胃敏感、皮膚反覆紅癢卻找不到原因?

常吃堅果、醬料、乾貨或外食族?

📌別輕忽這些訊號──可能是體內黴菌毒素已悄悄堆積!

🔬想知道自己是否已「吃進毒素」?
【黴菌毒素分析】
https://www.eliteclinic.com.tw/tw/f/analysis/436-mycotox-meta
✅ 評估體內是否已累積黴菌毒素(如黃麴毒素、赭麴毒素等)

🔍肝臟解毒很重要,你吃的每一口,都是肝臟的負擔
當毒素進入體內,解毒與代謝的重責全落在肝臟:
👉 Phase I 代謝 :還原水解
👉 Phase II 解毒 : 接合反應,增加親水性排出
若這兩個階段失衡,毒素無法完全排出,
就會在體內累積,引發肝細胞受損、慢性發炎、甚至癌變。

🔬想知道自己解毒能力?
【肝臟解毒能力分析】
https://www.eliteclinic.com.tw/tw/f/analysis/142-detoxification-capacity
✅ 了解個人肝臟排毒基因(Phase I / II)功能

🔔 黃麴毒素「短期無感、長期致病」,
尤其對慢性病、高肝指數、兒童與長輩來說,是看不見的風險!

#黃麴毒素 #黴菌毒素檢測 #功能醫學 #花生醬風險 #肝癌風險 #肝臟排毒 #食安警覺

藥物基因 I基因功能營養醫學🧬【藥物基因檢測|用藥安全新未來】你知道嗎?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其實藏在「基因裡」。有些人吃了藥容易出現副作用,有些人吃再多都沒效,有些則對特定藥物代謝很慢這些情況可以在「藥物代謝基因」找到端倪!🔍 藥物基因檢測...
30/07/2025

藥物基因 I基因功能營養醫學
🧬【藥物基因檢測|用藥安全新未來】
你知道嗎?
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其實藏在「基因裡」。

有些人吃了藥容易出現副作用,
有些人吃再多都沒效,
有些則對特定藥物代謝很慢
這些情況可以在「藥物代謝基因」找到端倪!

🔍 藥物基因檢測能提前預測:
✔ 哪些藥物你代謝得快、效果弱
✔ 哪些藥物你代謝太慢、風險高
✔ 哪些藥物你可能過敏,應該避開

📌這項檢測特別適合:
- 長期服藥者(如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科用藥)
- 有藥物副作用或過敏史者
- 曾嘗試多種藥物但效果不佳者
- 希望為家人用藥多一份保障的

🔬讓精準醫療不再是未來,是現在。
了解自己的基因,就是對健康最好的投資。

#藥物基因檢測 #精準用藥 #基因醫學 #用藥安全

Address

行忠路58號2樓
Taipei
114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18:30
Tuesday 10:00 - 18:30
Wednesday 10:00 - 18:30
Thursday 10:00 - 18:30
Friday 10:00 - 12:00

Telephone

0287917515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菁英診所基因營養功能醫學門診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