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07/2025
【永旭小學堂👨🏫】
今年5-6月依舊有不少流感、新冠確診病患。
流感偏高燒(39-40度)、四肢痠痛、咳嗽;新冠偏低燒(37-38.x)、四肢痠痛以及明顯的喉嚨痛。
前陣子因為一例A型流感合併橫紋肌溶解症的個案住院,最近確診流感個案的家屬詢問從
:「醫師,需要停課幾天?」
:「醫師,需不需要吃特效藥?」
變成
:「醫師,我的小朋友會不會併發橫紋肌溶解症?」
其實橫紋肌溶解症發生在流感的病患並不常見。
在20年前還可以體罰的年代,被老師處罰交互蹲跳或是兔子走路引發的橫紋肌溶解症都比現在更常見🤭
接下來就帶大家來認識什麼是橫紋肌溶解症🤔
橫紋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是一種由骨骼肌快速分解導致肌紅蛋白釋放到血液中的嚴重病症,可能引發腎臟損傷等併發症。
🌟其好發原因包括以下幾類:
🟡外傷或肌肉直接損傷:
o嚴重創傷、壓迫傷(如車禍、地震導致肌肉被長時間壓迫)。
o劇烈運動(如馬拉松、過度訓練),特別在未充分準備或脫水情況下。
🟡藥物與毒物:
o某些藥物,如他汀類(Statins,用於降膽固醇)、抗精神病藥、抗癲癇藥。
o毒品(如可卡因、海洛因)或酒精過量。
🟡感染與炎症:
o病毒感染(如流感、EB病毒)。
o細菌感染(如敗血症)。
🟡其他因素:
o高溫中暑或惡性高熱。
o癲癇持續狀態或嚴重抽搐。
🌟橫紋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的症狀因嚴重程度和病因不同而異,但常見症狀包括以下幾類:
🔵肌肉相關症狀:
o肌肉疼痛:通常為劇烈、廣泛的肌肉痠痛或僵硬,尤其影響大肌群(如大腿、背部、肩膀)。
o肌肉無力:受影響的肌肉可能感到虛弱或無力。
o肌肉腫脹或僵硬:嚴重時可能出現肌肉腫脹或觸痛。
🔵尿液變化:
o暗色尿液:尿液呈深褐色、紅色或「可樂色」,這是由於肌紅蛋白尿(myoglobinuria)所致,是典型症狀。
o尿量減少:可能因腎功能受損導致尿量減少或無尿。
🔵全身症狀:
o疲倦與虛弱:全身無力或極度疲勞。
o發燒:若由感染或炎症引起,可能伴隨發燒。
o噁心與嘔吐:常見於代謝紊亂或腎功能異常時。
🔵其他併發症相關症狀:
o電解質異常:如高鉀血症可能導致心悸、肌肉痙攣或心律不整。
o急性腎損傷:腰痛、浮腫、尿量減少等。
o分隔症候群:若肌肉腫脹壓迫神經或血管,可能出現局部麻木或劇痛。
🌟橫紋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的治療主要目標是防止腎臟損傷、矯正電解質異常、處理潛在原因並促進肌肉恢復。
🟣大量液體補充:
o首要措施:靜脈輸液以增加尿量,促進肌紅蛋白的清除,防止急性腎衰竭。
o目標尿量:每小時200-300 mL。
🟣電解質異常矯正:
o高鉀血症:若血鉀升高,需立即處理(如給予鈣劑、胰島素+葡萄糖、或透析)。
o低鈣血症:補充鈣劑,但需謹慎,避免過量。
o酸鹼平衡:若有代謝性酸中毒,可考慮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以鹼化尿液,減少肌紅蛋白對腎臟的損害。
🟣腎臟保護與支持:
o監測腎功能(如血清肌酐、尿素氮)。
o若出現急性腎損傷,可能需要透析治療(血液透析或連續性腎替代療法)。
看到這應該對橫紋肌溶解症已有初步的認識了吧☺️
快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好友,讓更多人了解橫紋肌溶解症吧!
#永旭小學堂 #橫紋肌溶解症 #流感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