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0/2025
👶🧒 從婦產科醫師的角度,看少子化
我們在門診第一線,常看到一個兩極的現象——
年輕時懷孕了不敢生;等到有能力想生時,卻錯過了黃金生育年齡。🤰
💖 打造友善生育環境,鼓勵員工生育
有些人想生卻生不出來,試管嬰兒療程要錢也要時間。除了政府擴大的補助,也希望企業能一起打造「友善生育職場」:提供彈性工時、產檢假/陪產檢假、公托公幼與購屋補助,都是實質的支持。
💖 給努力求子的家庭更多實質支持
也呼籲企業能夠提供友善的✨助孕環境✨,對於這些想要進入人工生殖的求子族群,試管療程本身就辛苦,除了政府的補助外,也期望企業能提供友善的彈性工時或「人工生殖假」。
💖 晚婚晚育時代,別忘了生育選擇權
對於尚未考慮婚嫁、專注職場發展的單身女性,鼓勵企業提供凍卵補助,為女性保留生育機會;同時也要讓現在想生育的女性,擁有同樣友善的職場環境。
💖 單身或同志伴侶也能夠獲得支持
不論是單身女性或同志伴侶,我們期盼有更開放的人工生殖政策,讓他們能在台灣安心接受人工生殖,讓想生的人都能生育。
生育從來不只是個人的選擇,而是整個社會共同的責任。
當制度、企業與社會都能友善生育,少子化的問題才有真正的解方!
#少子化 #友善生育環境 #凍卵補助
#職場友善 #試管嬰兒 #生育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