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Medical Service, 經國路168號, Taoyüan.

過去一直在白色巨塔幫助病人的我
總覺得很少有時間去了解自己的感受

然而隨著我生命中的體驗變多
漸漸地我開始感悟到
用心生活 擁抱健康 快樂自然俯拾即是
於是在2024年的春天 我也開始記錄起自己的生活與職涯
---------------------
敏盛綜合醫院高壓氧暨傷口治療中心主任
敏盛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敏盛綜合醫院再生治療暨疼痛中心主治醫師

運動醫學/骨科醫療/再生醫學/高壓氧治療/專業傷口照護

💉不用超音波導引,打關節就不準嗎?骨科醫師這樣說很多人會問:「醫師,不用超音波導引就會打針打不準嗎?」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其實答案是:不一定。許多資深骨科醫師憑藉多年臨床經驗與對人體構造的熟悉,的確只用觸診與解剖定位,就能八九不離十地完成...
07/11/2025

💉不用超音波導引,打關節就不準嗎?骨科醫師這樣說

很多人會問:「醫師,不用超音波導引就會打針打不準嗎?」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其實答案是:不一定。

許多資深骨科醫師憑藉多年臨床經驗與對人體構造的熟悉,的確只用觸診與解剖定位,就能八九不離十地完成注射治療這就好比說老工匠不靠尺,也能雕出完美的線條。
不過,隨著醫學影像技術進步,我們多了一雙「可以透視的眼睛」—— 超音波導引。

超音波導引治療不是要完全取代經驗,而是把經驗變得更可視化、更安全。在診療的過程中,我們能從畫面即時看到針尖進入的角度與深度,避開血管、神經,確認藥液是否真正抵達病灶。

而對一些結構較深、空間狹窄或病灶位置不明確的部位(例如髖關節、滑囊炎、肌腱附著點發炎),這項技術更能大幅提升治療精準度。

因此,不用超音波導引並不代表醫師不專業,也不表示治療就無效。只是有了超音波導引,醫師能更確定局部治療的位置、病人能更放心,風險更低、效果更穩。

甚至在有些情況下,我們甚至能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原本以為是關節問題,其實是鄰近肌腱或滑囊的發炎,如此可以讓診斷更明確、治療更對位。

對我來說,超音波就像是另一種形式的「聽診器」,放在診間就像讓醫師的雙手多了一雙透明的眼睛,注射治療不只是「把針打進去」,而是「讓治療效果確實發揮出來」。

此外,超音波檢查有影像呈現的「便利性」與「再現性」,在治療前或治療後回診時,醫師都可以在診間透過超音波讓患者即時看到病灶的位置與影像學變化,這樣可以讓患者對治療更瞭解也更放心。

超音波導引注射絕非只是醫師炫技,而是一種讓醫師多信心、也讓病患多安心的治療選擇。

#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超音波
#增生療法

03/11/2025

🦴 預防骨質疏鬆,從日常就能開始做起!

想保護骨骼健康,兩件事最關鍵:飲食 和 運動。
🍽️飲食方面:記得補充足夠的鈣質與維他命D,能幫助骨骼維持密度與強度。
🏋️ 運動方面:重量訓練或阻力運動能刺激骨骼生長,是預防骨質疏鬆的最佳方式之一。

如果想知道自己的骨密度狀況,建議到醫院做骨密度檢測(DEXA),比一般腳跟檢測更精準,也能更早發現骨質流失的問題。

骨頭是沉默的器官,不會喊痛,等到摔倒骨折才知道太遲。
現在就開始行動,讓骨本跟著年齡一起增值吧✨

#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骨質疏鬆
#預防勝於治療

這次林醫師又應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TASM)邀請,參與“臺北城市盃跆拳道邀請賽”的醫護站工作任務。很幸運且順利地,這次賽事我們沒有遇到需要醫療後送的個案。今天來跟大家分享,從事運動賽事醫療支援,其實除了在賽場上評估治療受傷的運動員,駐場支援...
26/09/2025

這次林醫師又應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TASM)邀請,參與“臺北城市盃跆拳道邀請賽”的醫護站工作任務。很幸運且順利地,這次賽事我們沒有遇到需要醫療後送的個案。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從事運動賽事醫療支援,其實除了在賽場上評估治療受傷的運動員,駐場支援的醫護同仁還要事先上課以了解該專項運動的比賽規則(例如:非經裁判同意,否則醫護人員不得隨意進入場中造成比賽中斷),免得我們看到運動員受傷,求好心切地衝上去想幫忙,卻違反規則導致運動員扣分或甚至失格了!

# 駐場醫師的角色與職責
🥊賽前工作
• 醫療檢查:確認選手身體狀況是否適合參賽!
• 與裁判及工作人員溝通:了解比賽流程、場地動線,以利緊急時快速介入。
🏈賽中角色
• 即時傷害評估:當選手遭對手擊傷(例如:被擊中頭頸部選手)或自己不慎受傷時,能快速判斷選手傷勢是否能繼續比賽。
• 急救處置:處理常見傷害如流鼻血、擦挫傷等,必要時需聯繫進一步醫療資源(後送處理)。
⚽️常見處置情境
• 頭部被擊中後:評估意識狀況與腦震盪症狀,做出是否能留在賽場中的建議。
•傷口出血:即時止血、包紮,讓選手能繼續完成比賽。
•四肢扭傷或骨折之疑慮:固定患部,判斷是否需儘速送醫。
🏸賽後任務
• 傷害記錄:詳實紀錄選手受傷情況,提供教練與隊醫後續追蹤。
• 醫療回報:比賽結束後需提供主辦單位傷害統計與醫療處理報告。

#台北城市盃跆拳道邀請賽
#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運動
#跆拳道

💭除了開刀,我們還有別的治療選擇嗎?「醫生說我膝蓋退化嚴重,建議換人工關節,但我真的好怕開刀。」「腰椎突出壓到神經,骨科醫師建議手術,可是我才 50 歲,不想這麼快就開刀。」這是很多中年或銀髮族長輩常有的糾結與掙扎。我們常遇到這樣的病人:骨...
02/09/2025

💭除了開刀,我們還有別的治療選擇嗎?

「醫生說我膝蓋退化嚴重,建議換人工關節,但我真的好怕開刀。」
「腰椎突出壓到神經,骨科醫師建議手術,可是我才 50 歲,不想這麼快就開刀。」

這是很多中年或銀髮族長輩常有的糾結與掙扎。
我們常遇到這樣的病人:骨科確實判斷手術是最徹底的治療方式,但患者擔心恢復期長、副作用風險大,都想知道「能不能先不開刀?」

以目前的醫療來說,有些疼痛治療方式確實可以延緩甚至避免手術:
• 增生療法(PRP、羊膜萃取物):利用局部注射生長因子,幫助受損的關節或韌帶組織進行修復。
• 神經阻斷或高頻熱凝治療:降低因退化或局部壓迫引起的神經性疼痛,改善脊椎或肢體的活動度。
• 藥物與復健(運動)整合治療:藥物控制發炎,同時搭配漸進式運動訓練,能讓關節重新「活起來」。

不過,還是要叮嚀大家以下的重要觀念:
• 若已有關節嚴重變形僵硬 (例如膝關節軟骨磨損殆盡、已無間隙導致關節卡死) 或功能明顯喪失(例如脊髓神經受壓迫以致大小便失禁),手術仍是必要選擇。
• 疼痛治療並不是在變「魔法」,而目的是爭取時間、減少疼痛,幫助你延緩開刀時機或術後生活品質更好。

👉 最後的溫馨小提醒:開刀手術不是唯一的治療選項,疼痛治療的重要理念是能讓我們在面對疼痛困擾時,有更多的自主性可以去選擇當下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X 光沒問題,為什麼還是痛?腰酸背痛好多年,去骨科拍了 X 光,醫生卻說「骨頭看起來沒問題」,最後只拿到止痛藥,卻還是每天痛到影響生活。為什麼會這樣?其實疼痛不只有「骨頭壞掉」一個原因。影像檢查只能看到結構性的問題(骨折、嚴重退化、椎間...
31/08/2025

🗯️X 光沒問題,為什麼還是痛?

腰酸背痛好多年,去骨科拍了 X 光,醫生卻說「骨頭看起來沒問題」,最後只拿到止痛藥,卻還是每天痛到影響生活。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疼痛不只有「骨頭壞掉」一個原因。影像檢查只能看到結構性的問題(骨折、嚴重退化、椎間盤突出),但很多慢性疼痛其實來自:
• 肌肉與筋膜緊繃 → 影像看不到,但會造成長期僵硬與疼痛。
• 神經敏感化 → 神經被長期刺激後變得「過度靈敏」,就算骨頭正常,仍然感覺到強烈疼痛。
• 慢性發炎反應 → 關節或軟組織持續低度發炎,影像不一定能顯示。

這時候,運動醫學專科醫師或是疼痛專科醫師能幫上忙。
透過問診與功能性檢查,找到影像以外的疼痛來源,並提供:
• 神經阻斷術或增生注射治療,降低神經敏感。
• 物理治療與復健,改善肌肉與筋膜的緊繃。
• 藥物與非藥物策略,幫助控制慢性發炎。

👉 換句話說,「X光影像沒問題 」不等於「疼痛找不到原因」。

世界壯年運動會如火如荼展開,壁球也是現代熱門的運動項目之一。就連台北市長蔣萬安也親自下場參與比賽。我們除了多動多健康,也要特別注意每項運動特定的”傷害區”,壁球尤其需要留意「膝關節」與「腳踝」的損傷。由於壁球講求瞬間加速與急停、頻繁變向與蹲...
27/05/2025

世界壯年運動會如火如荼展開,壁球也是現代熱門的運動項目之一。就連台北市長蔣萬安也親自下場參與比賽。

我們除了多動多健康,也要特別注意每項運動特定的”傷害區”,壁球尤其需要留意「膝關節」與「腳踝」的損傷。

由於壁球講求瞬間加速與急停、頻繁變向與蹲伏擊球,特別容易造成以下代表性傷害:
• 膝關節傷害:如前十字韌帶拉傷、半月軟骨損傷,常因劇烈啟動、煞車與轉身時產生。
• 腳踝扭傷:快速橫向移動與不穩定踩踏動作是導致扭傷的主因。

這些部位也正是壁球選手最常進行防護與復健訓練的重點。運動前的熱身、穿著具支撐力的球鞋,以及訓練核心與下肢穩定性,是預防傷害的關鍵。

#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壁球
#世壯運2025
#運動

我上週去世壯運支援壁球醫護,對於壁球一直挺好奇,因為是個可以一人完成又有趣的運動!對於現在忙碌的上班族,可以省去找朋友、喬時間打球的力氣,一個人就可以打打球了😆下篇來跟大家介紹關於壁球會常運用到的關節、該注意什麼樣的運動傷害,希望能幫助大家...
26/05/2025

我上週去世壯運支援壁球醫護,對於壁球一直挺好奇,因為是個可以一人完成又有趣的運動!
對於現在忙碌的上班族,可以省去找朋友、喬時間打球的力氣,一個人就可以打打球了😆

下篇來跟大家介紹關於壁球會常運用到的關節、該注意什麼樣的運動傷害,希望能幫助大家健康之餘,也能避免運動傷害!

#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壁球
#世壯運2025

最近看到世壯運的一則新聞:一位88歲的奶奶跑100公尺只花了27秒!想想看,這年紀很多人可能行動不便,但她卻像風一樣衝刺,這完全打破我對「年老」的想像。我們總以為老了就會肌肉退化、動作遲緩,但這些活力十足的爺爺奶奶證明了一件事:體力不是年齡...
23/05/2025

最近看到世壯運的一則新聞:一位88歲的奶奶跑100公尺只花了27秒!
想想看,這年紀很多人可能行動不便,但她卻像風一樣衝刺,這完全打破我對「年老」的想像。

我們總以為老了就會肌肉退化、動作遲緩,但這些活力十足的爺爺奶奶證明了一件事:
體力不是年齡決定的,而是「持續自律的生活方式」累積的結果。

那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老了也能這麼有活力?
我整理了幾個關鍵習慣,現在開始培養還來得及:
1. 規律運動:每天動一點,讓自己的身體記得怎麼正確使用肌肉去發力,包括下肢腿力、核心肌群和平衡感的訓練。尤其是核心,所有的運動項目都需要用到核心肌群,所以適度的重量訓練是很必要的!

2. 營養補充:吃對蛋白質,攝取足夠維生素D與鈣,讓骨頭與肌肉能維持戰鬥力。平常訓練中要定時吃補給品,讓自己的腸胃去習慣在運動中吸收碳水化合物。

3. 保持好奇心與參與感:定期參加社團活動、運動訓練或比賽以及志工活動,可以讓自己的精神狀態保持開放、不讓自己被社會邊緣化。

我想,真正的健康老化,不是延長壽命,而是延長「可以自己走、自己玩、自己決定生活」的年限。

最近我有參與世壯運的醫療支援,也決定除了定期健身以外,開始為自己定下目標報名明年的鐵人三項競賽~

大家一起動起來,從今天開始好好練,未來的我們也可以成為那個馳騁在賽道上的“噴射機阿公(嬤)”!

🔗遠見時事連結:https://www.gvm.com.tw/article/121369

#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世壯運2025
#短跑
#鍛鍊

88歲的「噴射機阿嬤」潘秀雲(林潘秀雲)5月18日參加世壯運100公尺短跑,以27秒10的成績奪得金牌!72歲獲得100公尺、200公尺及跳遠三面金牌;75歲拿下跳遠金牌及三級跳遠銀牌,破大會紀錄,「噴射機阿嬤」名號不脛而走。接下來...

世壯運這週如火如荼的開始了,無法閒下來的我,當然是報名了好幾場醫護支援!雖然在場邊總是看得緊張兮兮,但有別以往的競技比賽選手,從他們的精神中,我也被感染了新的活力! #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世壯運2025 #飛盤比賽 #活力
21/05/2025

世壯運這週如火如荼的開始了,無法閒下來的我,當然是報名了好幾場醫護支援!

雖然在場邊總是看得緊張兮兮,但有別以往的競技比賽選手,從他們的精神中,我也被感染了新的活力!

#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世壯運2025
#飛盤比賽
#活力

今年NBA季後賽,球星傷退成了慣例,Damian Lillard才剛中鏢,Tatum也緊接著倒下,傷的都是阿基里斯腱。這不是普通拉傷——阿基里斯腱是人體最大、但血液循環最差的肌腱之一。一旦斷裂,復原極慢、不易癒合,不像肌肉那樣有強大修復力。...
16/05/2025

今年NBA季後賽,球星傷退成了慣例,Damian Lillard才剛中鏢,Tatum也緊接著倒下,傷的都是阿基里斯腱。

這不是普通拉傷——阿基里斯腱是人體最大、但血液循環最差的肌腱之一。一旦斷裂,復原極慢、不易癒合,不像肌肉那樣有強大修復力。更慘的是,運動員長年高強度使用,肌腱早已疲乏老化,傷了幾乎等同於職業生涯被按下暫停鍵,甚至是終止鍵。

所以每次看到球星阿基里斯腱受傷,醫生、球迷、老闆都捏一把冷汗。這不是「休息幾週」就能回來的事,是能不能重返巔峰的賭注。

幸好現代微創手術與復健技術進步,恢復的可能性提高了,但挑戰依然不小。

#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阿基里斯腱

我每年都會到全中運支援醫療救護任務,為了不讓救護行動影響比賽,行前需要學習該項競賽的規則(避免求好心切衝上去救護,而破壞比賽規則導致選手失分)今年一樣很開心選手們能盡情揮汗,而我能成為他們身體的守護者! #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2025...
12/05/2025

我每年都會到全中運支援醫療救護任務,為了不讓救護行動影響比賽,行前需要學習該項競賽的規則(避免求好心切衝上去救護,而破壞比賽規則導致選手失分)

今年一樣很開心選手們能盡情揮汗,而我能成為他們身體的守護者!

#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2025全中運
#醫療
#運動

昨天看到新聞,健保擴大給付抗骨鬆藥品!骨鬆一直也是我很關注的議題,畢竟骨基底不好,就會為萬惡之源。尤其是有長期服用類固醇、過瘦節食者,更容易提早面臨骨質疏鬆,所以健保局針對下列幾個條件放寬✅ 糖尿病且使用胰島素者✅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長...
08/05/2025

昨天看到新聞,健保擴大給付抗骨鬆藥品!骨鬆一直也是我很關注的議題,畢竟骨基底不好,就會為萬惡之源。

尤其是有長期服用類固醇、過瘦節食者,更容易提早面臨骨質疏鬆,所以健保局針對下列幾個條件放寬

✅ 糖尿病且使用胰島素者
✅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 長期使用類固醇(如治療氣喘、自體免疫疾病)
✅ 曾發生遠端橈骨(手腕)骨折者
✅ 曾發生近端肱骨(肩膀)骨折者

骨頭無聲無息在流失,等到骨折就來不及了,再說一次,補充鈣(小魚乾、豆腐、乳製品)+曬太陽很重要!

📍原本給付條件如下
(實際依健保署發布為主)
減少骨質流失藥物健保給付條件
(保骼麗、福善美、骨力強、鈣穩等)
1.骨質密度T值≤-2.5 且有1處髖部或脊椎骨折。
2. 骨質密度T值介於-1至-2.5,且有2處或2次以上髖部或脊椎骨折。

促進骨質生成藥物(骨穩)健保給付條件,須符合以下3個條件:
1.骨質密度T值≤-3.0
2.脊椎或髖部多於2處骨折
3.無法耐受其它骨鬆用藥副作用,或使用12個月後仍產生新的骨折

🔗新聞連結:

[周刊王CTWANT] 有鑑於此,中央健康保險署自今年3月1日起擴大抗骨質疏鬆症藥品給付,首度將尚未骨折但具高風險族群納入保障對象,包括糖尿病使用胰島素、類風濕性關節炎、長期使用類固醇者。根據統計,骨鬆性骨折後,一....

Address

經國路168號
Taoyüan
168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