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2025
💉不用超音波導引,打關節就不準嗎?骨科醫師這樣說
很多人會問:「醫師,不用超音波導引就會打針打不準嗎?」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其實答案是:不一定。
許多資深骨科醫師憑藉多年臨床經驗與對人體構造的熟悉,的確只用觸診與解剖定位,就能八九不離十地完成注射治療這就好比說老工匠不靠尺,也能雕出完美的線條。
不過,隨著醫學影像技術進步,我們多了一雙「可以透視的眼睛」—— 超音波導引。
超音波導引治療不是要完全取代經驗,而是把經驗變得更可視化、更安全。在診療的過程中,我們能從畫面即時看到針尖進入的角度與深度,避開血管、神經,確認藥液是否真正抵達病灶。
而對一些結構較深、空間狹窄或病灶位置不明確的部位(例如髖關節、滑囊炎、肌腱附著點發炎),這項技術更能大幅提升治療精準度。
因此,不用超音波導引並不代表醫師不專業,也不表示治療就無效。只是有了超音波導引,醫師能更確定局部治療的位置、病人能更放心,風險更低、效果更穩。
甚至在有些情況下,我們甚至能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原本以為是關節問題,其實是鄰近肌腱或滑囊的發炎,如此可以讓診斷更明確、治療更對位。
對我來說,超音波就像是另一種形式的「聽診器」,放在診間就像讓醫師的雙手多了一雙透明的眼睛,注射治療不只是「把針打進去」,而是「讓治療效果確實發揮出來」。
此外,超音波檢查有影像呈現的「便利性」與「再現性」,在治療前或治療後回診時,醫師都可以在診間透過超音波讓患者即時看到病灶的位置與影像學變化,這樣可以讓患者對治療更瞭解也更放心。
超音波導引注射絕非只是醫師炫技,而是一種讓醫師多信心、也讓病患多安心的治療選擇。
#林殿閔醫師的健康新視界
#超音波
#增生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