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爺講骨-骨科專科醫師杜家齊

杜老爺講骨-骨科專科醫師杜家齊 現代社會高齡化,同時也因此產生很多老年人的困擾,如退化性關節炎,骨?
(7)

25/01/2024

感謝各位對小弟的生日祝福,都收到嘍!!今年是我來到這個世界的第四個本命年,敖過了covid的三年,覺得恍如隔世,三年前根本不可能相信,世界的變化如此劇烈,好在,家人安好,朋友如故,此為幸福!感謝再感謝!
歲月流逝,也逐漸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不過,疑惑依舊很多,也很難真的知道天命長什麼模樣,好在,周遭的人,遇到的事,都沒有給我太多的考驗與磨難。期望來年再聚首,大家繼續平安喜樂!
祝福新年快樂!

21/10/2022

意外的疫情後遺症?
第一次看到他,是在急診室。
25歲年輕人,因為喉嚨痛,自己在家做快篩,準備好、深呼吸、插入棉棒,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結果突然手軟掉,伴隨著劇烈的疼痛,手就再也舉不起來了。只好送來急診。
照完X光發現是肩關節脫臼,而且以前也有過類似的經驗。當下疼痛難耐,我們急診團隊先幫他止痛,後於輕度麻醉下再幫他做復位手術。瞬時疼痛緩解,關節活動良好,不過仍然可以感受到肩關節的不穩定。
隨後安排門診追蹤,核磁共振發現為肩關節唇破裂,導致習慣性脫臼。隨即安排微創肩關節鏡手術,修補破損的關節唇。
手術後恢復極快,關節穩定性也明顯提升。一般而言,還是希望病人術後休養,接受良好復健,肩關節伸展,並增加肌力,才能再進一步減少脫臼再發生風險。
做快篩還是請人幫忙喔~~~尤其做快篩還打噴嚏,那是絕對不可以的!

手術中,我們最常用的工具,其實就是縫線了,不管是要修補韌帶、血管、神經、內臟器官,或者是最表淺的皮膚傷口,都躲不開最基礎的縫合技術,外科系醫師的基本功。那麼,到底要怎麼縫合傷口呢?這裡介紹有趣的縫合方式,有興趣的捧友可以自己練習看看,什麼是...
21/05/2022

手術中,我們最常用的工具,其實就是縫線了,不管是要修補韌帶、血管、神經、內臟器官,或者是最表淺的皮膚傷口,都躲不開最基礎的縫合技術,外科系醫師的基本功。那麼,到底要怎麼縫合傷口呢?
這裡介紹有趣的縫合方式,有興趣的捧友可以自己練習看看,什麼是surgical tie....

科普系列持續更新!訂閱GQ準時不錯過 ► https://smarturl.it/1c37tu創傷外科醫生 Annie Onishi 向 WIRED 編輯 Peter Rubin 展示了如何打各種形式的手術結。 Annie 使用不同類型的縫合線演示單手結背後的技術,這些縫合線通常用於人體的各個....

03/05/2022

最近疫情嚴峻,請特別注意交通安全與維持健康。急診因疫情擴散而太忙碌,將妨礙平時急診醫治能量,甚至阻礙緊急救護。接下來幾個月將是關鍵,再次呼籲大家,注意交通安全與維持健康!

多運動絕對是健康的不二法門,大家一起運動迎接夏天的到來吧!
06/03/2022

多運動絕對是健康的不二法門,大家一起運動迎接夏天的到來吧!

運動阻抗 (exercise resistance)

缺乏活動和/或久坐與肥胖、代謝問題、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風險密切相關,而且久坐的風險似乎與從事的「運動」量無關,這表示就算符合身體活動指引所建議的每星期150分鐘中強度有氧運動,但是如果平常的生活型態是長時間的不活動、久坐 (每日大於10-12小時) 和每日低步數,這樣仍然可能有較高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

要減少久坐的時間當然就是站起來活動,例如行走,因此評估每日行走步數是量化身體活動程度的實用方法。而且減少每日步數與VO2max降低、血管內皮功能不良、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瘦體重減少、和腹部脂肪增加有關。增加每日步數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和全因死亡的風險,研究顯示每日行走7500步可以達到最低風險。

身體活動和運動對於心臟代謝健康的立即益處,包括降低餐後血脂肪 (血漿中的三酸甘油脂) 和增加脂肪氧化,但是如果缺乏身體活動 (以每日步數來評估),則這種益處可能就不會產生,這種現像被稱為「運動阻抗」。

血脂肪通常會在餐後3-6小時達到峰值,然後持續升高長達10小時。研究顯示比起空腹時,餐後血脂肪濃度更能預測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並且與代謝症候群、第二型糖尿病、和動脈粥狀硬化等疾病有關。

每日行走少於5000步時,運動對於防止餐後血脂肪過度升高的作用就不會產生。這可能是因為缺乏身體活動妨礙了脂肪代謝,造成組織對於血脂肪攝取的減少和脂肪氧化的降低。而且缺乏身體活動不只會妨礙脂肪代謝,肌肉的蛋白質合成也會減少。

每日行走少於5000步可以當作是「靜態生活指標」,因為這種「非運動的活動缺乏 (non-exercise activity deficiency)」會造成明確的健康問題,就算在勞力工作者和注重運動者身上也不見得能完全避免。

所以要防止「運動阻抗」,獲得最佳的脂肪代謝,即使有從事其它的中強度有氧運動,也要維持每日行走8500步。

參考資料

Daily Step Count and Postprandial Fat Metabolism
https://journals.lww.com/acsm-msse/Fulltext/2021/02000/Daily_Step_Count_and_Postprandial_Fat_Metabolism.10.aspx

🔹️🔹️🔹️🔹️🔹️🔹️🔹️🔹️🔹️🔹️🔹️🔹️

日行一萬步,健康有保固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1050745585779306

第二區心率訓練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1073530796834118

運動指引建議的運動量只是最低標準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780556059464928

體重正常而過著靜態生活,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肥胖的人差不多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343052643215274

31/12/2021

2021的最後一天,就在醫學會中度過啦,來看看朋友同事,聽聽前輩老師們經驗與新想法,也看看廠商動態與新醫材,學無止境,順便吃吃小點心(這是重點嗎🤣🤣)。期待明年也如此充實,也期許自己臨床工作與學業更上層樓!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初見這位89歲阿公,因為跌倒被送到急診室,阿公虛弱地躺在床上,臉上遍佈的皺紋透露著疲憊與疼痛。回朔他的生活情況,雖然行走不是那麼順暢,有兩側髖關節疼痛與無力,但是日常生活都還可以自理,X光檢查發現是左側近端股骨轉子間粉碎性骨折,又合併有嚴重...
04/12/2021

初見這位89歲阿公,因為跌倒被送到急診室,阿公虛弱地躺在床上,臉上遍佈的皺紋透露著疲憊與疼痛。回朔他的生活情況,雖然行走不是那麼順暢,有兩側髖關節疼痛與無力,但是日常生活都還可以自理,X光檢查發現是左側近端股骨轉子間粉碎性骨折,又合併有嚴重兩側股骨頭壞死。
是個複雜的骨折。而且高齡。
所幸,在我們醫療團隊的努力下,很快的幫病人做術前評估檢查,並在最短的時間內安排全人工髖關節置換,以及鋼絲固定骨折,盡可能保留更多的骨頭,以加快恢復速度與減少長期後遺症。
術後第二天,病患已經拔除尿管,開始下床復健訓練,看的出來,阿公真的很努力嘗試恢復正常生活。
這類手術,最複雜的因素是骨折的不穩定,再加上手術中因骨折造成的出血問題,尤其有點年紀的病患。因此,術前的評估工作就很重要,充分準備,事前規劃手術方式與可能遇到的麻煩,甚至需要在腦中預演『萬一』的狀況,有備無患。
手術後,仍然需注意復健進程,我們的經驗是,儘早下床負重活動,以維持肌力與關節活動度,惟還是要注意髖關節的活動範圍,不要蹲太低坐太矮的椅子,也不可以翹腳外轉,以避免手術後的人工關節脫臼問題,並且需拿助行器以避免跌倒。
期待阿公早日康復!!

12/11/2021
確實,良好的肌力,才是保護關節的關鍵因素之一。提高活動量的運動應為低衝擊性,依據運動生物力學研究,行走、跑步或跳躍時,著地時關節受力最大,肌肉若無法吸收衝擊力,容易導致受傷。因此,對於體重較重者,可選擇衝擊力較小的運動,例如騎飛輪取代跑步機...
10/05/2021

確實,良好的肌力,才是保護關節的關鍵因素之一。

提高活動量的運動應為低衝擊性,依據運動生物力學研究,行走、跑步或跳躍時,著地時關節受力最大,肌肉若無法吸收衝擊力,容易導致受傷。因此,對於體重較重者,可選擇衝擊力較小的運動,例如騎飛輪取代跑步機,或於水中運動,利用水的浮力減少衝擊。
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大肌群應每周訓練2-3次、休息間隔48小時。運動前,建議應讓關節周邊肌肉進行數次的收縮作為暖身,伸展運動可維持關節活動度,也可減緩關節僵硬。拉筋時,拉到關節感覺緊的位置即可,不要過度拉伸,以避免造成拉傷

運動是許多人保持身體健康的秘訣之一,近來網路上有謠言指出保持運動會讓關節受損,增加罹患關節炎風險;對此,國健署表示,運動可以保護關節,不運動反而更不好。國健署表示,近日網路上謠傳,女性進入中年之後常感...

Address

Taoyüan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杜老爺講骨-骨科專科醫師杜家齊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杜老爺講骨-骨科專科醫師杜家齊:

Share

Category

Nearby clinics


Other Orthopedists in Taoyüan

Show All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