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晟生命禮儀公司

傳晟生命禮儀公司 親切服務 安心託付
24小時免費生命諮詢
服務專線:0800-038-992
03-3809689 生命關懷:提供臨終關懷流程諮詢
生命禮儀:提供各式宗教禮俗諮詢服務
專業誠信:依契約詳列服務事項服務並以協調制定收費
尊重服務:設有專屬女性生命禮儀專員

20/05/2025

「杖棺」也稱為「槓棺材頭」,就是白髮父母在兒子出殯時持竹杖在棺材上敲一下,這個動作是因為擔心死去的孩子未能善盡養老送終之責,死後被閻王責罰,因此假藉杖棺之舉扛下孩子早逝的責任。
「棺材貯死毋是貯老」這句話大家都懂,生死大事不是你我所能決定,面對無常到來何不單純面對處理,卻硬要把一些不合人性的習俗往身上套呢?跟大家分享一段真實的杖棺悲劇,或許能夠讓大家有更理性的選擇。
——————————————————————
《杖棺之痛》

清晨,空氣中瀰漫著哀傷氛圍,靈堂前緩緩升起一縷青煙,哀樂迴盪在靈堂內,像是無聲的哭泣,也像是阿仁還在屋內不忍離去。阿土站在靈柩前,手中握著那根沉重的竹杖,眼睛早已哭腫。他的兒子阿仁,才二十二歲,前途正要展開,卻在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中喪命。這個每天早出晚歸,放棄假日打兩份工賺學費、毫無怨言的孩子,如今靜靜躺在棺中,再也聽不見父親喚他起床的聲音。

「阿土,該杖棺了。」一位長者語重心長地說。

「不要⋯⋯!」阿土喃喃自語,像是在跟自己對話,也像是乞求著什麼,他知道阿仁是個孝子,全村的人也都知道。此時幾個村裡的鄉親們擠了上來,有人牽起阿土拿竹杖的手,有人則推著他向棺木靠近:「這是禮俗啊,不能不做,不然他在陰間要受苦的。」

這根竹杖,說是要替孩子「頂罪」,說是要父母承擔養老未竟的過失,向閻王表明不是兒子不孝,是我們命不好,孩子搶在父母之前先走了。可是,誰來承擔這杖下的肝腸寸斷?誰來回答一個拼命打工分擔家計的孩子,為什麼死了還要讓他背負不孝之名?

阿土顫抖著手舉起竹杖,望著棺木,彷彿看到躺在裡頭阿仁那似笑非笑無奈的面容。他清楚的記得,阿仁考試放榜那天衝回家中,從門外就高興得直呼:「爸,我考上了,第一志願T大!」那一天他們父子抱頭痛哭,以為陳家從此熬出頭了。阿仁說:「等我畢業就能讓爸好好休息,不必再去工地做粗工替人搬水泥了。」

然而這一切才剛開始,便已結束。

「啪!」竹杖落下,聲音清脆,卻像一把刀子劃破阿土的心;扔掉手中的竹杖他跪倒在地,一口氣提不上來,痛苦地撫著胸口,隨即倒下,眾人驚呼奔上前來,卻已無力回天⋯⋯。

那年夏天,阿土與阿仁父子雙雙長眠於村內的納骨塔,父子情深,卻活生生的被傳統撕裂了。杖棺這一習俗,表面上是孝道的延伸,實則是一種將父母與亡子情感再次拉扯的殘酷儀式,它不是對逝者的尊重,而是對生者的蹂躪,在最痛的傷口狠狠撒上一把鹽。

阿仁早已用他短暫的一生盡了孝道,他的存在是孝的典範,他的離去是命運的惡意,但世人卻選擇用迷信來評斷是非,將最沉重的罪責丟給了早已傷痕累累的父母。

傳統要尊重,但是真正該尊重的是人、是情感,是那份親情中的無常與痛苦。杖棺若真能讓亡者安心,為何會讓父母親心碎?若真是為了孩子好,為何不讓愛永留心中,而要讓一根竹杖擊碎美好的回憶?

這世界有太多我們無法抗拒的悲劇,但至少我們能選擇不讓悲劇變得更殘忍。或許有一天,當人們在出殯時放下那根竹杖,改以一朵花、一首歌,或一段話來送別所愛之人,才是真正的慈悲與理解,因為愛不該以敲擊來告別。——————————————————
後記:

最近有個案例跟大家分享。話說有個兒子72歲過世,他的老父親今年95歲,身體還很硬朗。出殯當天左鄰右舍七嘴八舌討論要不要讓老父親在棺木上敲一下,人多嘴雜,當然有贊成也有反對,後來大家問我的看法;這個山芋挺燙手的,於是我把山芋扔給老人家,轉而請問老父親的意思。

這個老父親雖然年紀很大,但是思想開化,他很幽默的說:「是我活太久,不是我兒子死太早,為什麼要敲?」

賓果,重點就在於「為什麼要敲!」

易春秋2025/5/20

分享至“易春秋”老師臉書

傳晟生命禮儀113年慶讚中元普渡法會
01/09/2024

傳晟生命禮儀
113年慶讚中元普渡法會

:國保遺屬年金給付的請領資格有哪些呢? 被保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1.參加國保期間(未滿65歲)死亡2.領取老年年金或身心障礙年金給付期間死亡3.年滿65歲未及請領老年年金給付前死亡 依下列順位的遺屬如符合請領條件,就可以請領遺屬年金給付(1...
13/07/2023

:國保遺屬年金給付的請領資格有哪些呢?
被保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
1.參加國保期間(未滿65歲)死亡
2.領取老年年金或身心障礙年金給付期間死亡
3.年滿65歲未及請領老年年金給付前死亡
依下列順位的遺屬如符合請領條件,就可以請領遺屬年金給付
(1)配偶及子女
(2)父母
(3)祖父母
(4)孫子女
(5)兄弟姊妹
每個順位遺屬的請領條件都不大一樣喔!
詳細資訊:https://www.bli.gov.tw/0013616.html
#國保

05/03/2023

轉貼

一個真實的故事:
老外嘲笑十二生肖,國人反問讓人深思!

有一次,一群中國人參加接待一個由歐洲貴族組成的參訪團的活動。
這些歐洲人中的大多數跟王族有親戚關係,非常有學問和修養,待人彬彬有禮,但他們的修養背後隱藏著一種傲慢。

參訪最後一天聚餐,可能是酒喝多了,這些貴族的言談舉止變得比較率性。

席間,一位德國貴族站了起來說:「你們中國人,怎麼屬什麼豬啊,狗啊,老鼠啊! 不像我們,都是金牛座,獅子座,仙女座...... 真不知你們祖先怎麼想的! 」

眾人聽了哈哈大笑,還互相碰杯,先前的優雅完全不見了。

按理說,人家在罵你的祖宗了,你即使想不出話反擊,起碼可以掀桌子啊!

但是,所有在場的中國人都不吭聲,也可能是沒有反應過來。

這時有一個中國人站了起來,用平和的語氣說:「是的,中國人的祖先很實在。 我們十二生肖兩兩相對,六道輪迴,體現了我們祖先對我們的期望和要求。 」

這時,現場氣氛慢慢安靜了下來,不過,貴族們的臉上還是一幅滿不在乎的神情。

這位中國人說:
「第一組是老鼠和牛。
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奮。 智慧和勤奮一定要緊緊結合在一起。
如果光有智慧,不勤奮,那就變成了小聰明;
而光是勤奮,不動腦筋,那就變成愚蠢。
這兩者一定要結合。
這是祖先對我們第一組的期望和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組。

第二組是老虎和兔子。
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謹慎。 勇猛和謹慎一定要緊緊結合在一起才能做到膽大心細。
如果勇猛離開了謹慎,就變成了魯莽,而沒了勇猛,就變成了膽怯。 這一組也非常重要。」

這個中國人看著這些貴族,補上一句:

「當我們表現出謹慎的時候,千萬不要以為中國人沒有勇敢的一面。 」

看著大家陷入沈思,中國人繼續說:
「第三組是龍和蛇,龍代表剛猛,蛇代表柔韌。
所謂剛者易折,太剛了容易折斷,但是,如果只有柔的一面就易失去主見,所以,剛柔並濟是我們的祖訓。

接下來是馬和羊,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和順。 如果一個人只顧自己直奔目標,不顧及周圍環境,必然會和周圍不斷磕碰,最後不見得能達到目標。
但是,一個人光顧及和順,他可能連方向都沒有了。
所以,勇往直前的秉性,一定要和和順緊緊結合在一起,這是祖先對我們的第四組期望。

再接下來是猴子和雞。
猴子代表靈活,雞定時打鳴,代表恆定。 靈活和恆定一定要緊緊結合在一起。
如果你光靈活,沒有恆定,再好的政策也得不到收穫。 一方面具有穩定性,保持整體和諧和秩序,另一方面才能在變通中前進,這才是最根本的要旨。

最後是狗和豬。
狗代表忠誠,豬代表隨和。 如果一個人太忠誠,不懂得隨和,就會排斥他人。 反過來,一個人太隨和,沒有忠誠,這個人就失去原則。
無論是對一個民族的忠誠,還是對自己理想的忠誠,一定要與隨和緊緊結合在一起,這樣才容易保持內心深處的平衡。」

解釋完畢,這位中國人說:
「最後,我很想知道你們的水瓶座,射手座等星座體現了你們祖先對你們的哪些期望和要求? 希望賜教。 」

這些貴族們很長時間都沒有說話,全場鴉雀無聲。

慚愧的是,這也是我第一次瞭解十二生肖的意義。

這位說話的中國人,就是徐志摩的大舅子張君邁。

現今社會已是資訊發達,可以從網路找到許多資訊,而殯葬行業也從過往禁忌的話題,躍上檯面,然而市面上的禮儀公司網頁是多到不能再多,這也讓殯葬行業逐漸透明化,但卻有些許公司,利用主家不懂的狀況下,將網頁上的服務價格壓低,等到接案服務時,卻發現這樣...
02/03/2023

現今社會已是資訊發達,可以從網路找到許多資訊,而殯葬行業也從過往禁忌的話題,躍上檯面,然而市面上的禮儀公司網頁是多到不能再多,這也讓殯葬行業逐漸透明化,但卻有些許公司,利用主家不懂的狀況下,將網頁上的服務價格壓低,等到接案服務時,卻發現這樣沒有,那個沒有,而需要一樣樣的增加金額,本公司在服務內容,將一場喪禮所需要的最基本內容規劃成不同服務內容,讓需要的人可以參考比較,並依照政府訂定殯葬定型化契約,製作契約,服務內容之項目,依照定型化契約條文之規定,未使用之項目,依照項目之金額扣除費用退還家屬或更換同等值之商品或服務,保障家屬的權益,讓家屬在治喪期間,能無後顧之憂,圓滿親人最後一哩路!

https://chuancheng.heartdesign.site/

11/02/2023

葬法

有回演講結束後的提問時間有人問了:「請問老師,哪一種葬最環保?」
這道題目顯而易見就是陷阱題,於是我反問:「你覺得電動車跟汽油車哪個環保?」

假如完全不經過科學驗證,單憑平日所接收的環保觀念而直接回答問題,那麼這兩道題目的答案就是:
「樹葬海葬最環保」
「電動車最環保」
然而真相真的是如此嗎?

有得必有失,有失才能得,環保不一定十全十美,而所謂的不環保也並非十惡不赦,大家不妨回頭看看歷史,昨是今非、今是昨非的案例比比皆是。

咱不逃避,實打實的面對問題:「到底哪一種葬法最環保?」
正確答案是:「天葬」。
想想,多美好的境界,將死者的肉體變成禿鷲的餐點,不浪費一根柴薪,不佔用一寸土地。
聽到天葬或許你忽然清醒了,睜大眼睛問:「那不是藏區才有的嗎?台灣哪有可能這麼做?」

答案就在這兒:「任何葬法都是因應當地的既有資源、地理環境、風俗民情而產生的。」假如硬要把不適合的習俗搬到家裡來,那肯定會顯得綁手綁腳。

有位朋友事親至孝,遵照父親遺願採取海葬。
父親喪事圓滿後他將父親的骨灰研磨後裝袋「放著」,為啥放著?
嘿~~你以為一艘船就載你一個啊?
你以為天天風平浪靜等人去海葬啊?
好不容易耗了三個多月接獲通知可以出海了,拿著那包油紙袋裝著的骨灰上船,一路暈船,到了海標點聽從交代把整包骨灰丟下海,然後再一路暈船回來⋯⋯。
納悶了,原本期待遨遊大海的浪漫呢?
朋友問:「偶像劇不是都把骨灰灑向大海,還可以說幾句思念的話,怎麼會連油紙袋一起丟進海裡?很不浪漫很不環保ㄟ⋯⋯」
我說:「電視不要看太多,會影響智力!」

後來朋友的媽媽死了,既然海葬會暈船又不浪漫,這次就用樹葬,此時眼前浮現了漫天飛舞的櫻花以及黛玉葬花的影像,浪漫啊!
到了樹葬區工作人員早已在地上挖了個不深不淺的洞,用手一指:「倒進去!」
骨灰倒進去後工作人員在上頭覆蓋泥土,然後收工閃人。
朋友問:「阿不是會有玫瑰花瓣舖在上面?偶像劇裡還有現場演奏大提琴⋯⋯!」
我說:「你明天再來看看,運氣好的話你會遇到野狗在上面尿尿,也挺浪漫滴⋯⋯!」

目前大家對於樹葬與海葬所掌握的資訊來源有三處:
其一是政府部門的宣導。
其二是電視與電影劇情演出。
其三是聽說與想像融合後的憧憬。
事實上原始的樹葬與海葬並不是為了環保而產生的葬法,這是從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而且與環保無關。

現在慣稱的「海葬」是因為必須搭船出海把骨灰拋入海中所以才稱為海葬,可是並非每個地方都有海啊,因此以前並不是叫做海葬,而是稱為「水葬」。
再者水葬並非將骨灰灑入水中,而是把屍體揹到河邊後予以肢解,然後投入河中餵魚。
以前水葬是屬於較為卑賤的葬法,一般是用於夭折的孩童或是死於傳染病的貧民。

至於樹葬這個名詞更是被誤用了。
樹葬以前被遊獵民族所使用。比如說一群獵人進入深山林內打獵,這一次入山可能三個月或半年後才回家,而在行程中獵人可能因為生病死亡或者被野獸咬死,甚至因其他意外死亡,同行的人不可能放棄打獵行程而特地把屍體送回家,也不可能帶著屍體往前走。
此時獵人們會找棵大樹,在樹杈上用樹枝搭築平台,然後把屍體放在平台上。
有的連平台也不搭,直接將屍體懸掛在樹上。這些屍體在樹上腐化後等回程時再把骨頭取下掩埋或帶回給死者家屬,這就是所謂的樹葬。

「葬」這個字很有意思,上頭是「草」,下面也是「草」,中間的「死」代表亡者,由此可知古代是把死者遺體放在草堆上,然後再覆上一層草,這是最環保的自然葬法。

咱再回到現今來省思台灣的葬法。
早期台灣100%採取土葬方式,那個年代的子女膽敢把父母親送去BBQ肯定犯了十惡不赦之罪。但是請問土葬就真的不環保嗎?美英這些國家不是都用土葬嗎?難道他們就是落後國家嗎?

慢慢地台灣人口多了,寸土寸金,活人與死人爭地,套句俗話說:「慢死揀無好地理」,於是政府開始推動火化進塔,十年、二十年過去了,火化成了主流,現在的子女堅持土葬反而被譏為跟不上時代。

時代繼續進步,一座一座的靈骨塔成了「視覺公害」,很多人打拼一輩子也買不起一間房子,因為土地貴了。
雖說土地與房價不斷上漲,但是人還是一直死,死了總要處理,那該怎麼辦呢?於是政府又推動了樹葬與海葬,再把環保的帽子給戴上,這下子好像用火化又成了環境破壞的兇手。

或許再過一段時間發現海洋被污染了,魚吃骨灰人吃魚;又或許發現到公園散步時是踩在先人的骨灰上頭⋯⋯!
土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那咱就來個嫦娥奔月,把骨灰載往外太空吧!
萬一外太空的漂浮物數量又多了呢?別急,水星、火星、冥王星、海王星⋯⋯,再不濟也還有派大星。

到底哪一種葬法最好?
我依然會問:「電動車跟汽油車哪一種比較好?」

節錄易春秋老師2021/7/1

Address

桃園市大溪區員林路三段155巷56號
Taoyüan
33551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傳晟生命禮儀公司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傳晟生命禮儀公司: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