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聯合治療所 成人/兒童-語言治療、物理治療、心理治療

  • Home
  • Taiwan
  • Taoyüan
  • 福安聯合治療所 成人/兒童-語言治療、物理治療、心理治療

福安聯合治療所 成人/兒童-語言治療、物理治療、心理治療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福安聯合治療所 成人/兒童-語言治療、物理治療、心理治療, Physical therapist, 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195號, Taoyüan.

我們致力於提供專業的 成人與兒童物理、語言、心理治療,以全人全方位的專業服務,守護您的健康與幸福。
本所特色
🌟 專業整合服務:匯集物理治療、語言治療、心理治療等領域專業,量身打造個性化治療計畫,助您全方位改善身心健康。
🌟 嬋柔運動課程:透過身體放鬆與姿勢調整的動作訓練,提升柔軟度、平衡力及核心穩定性,適合所有年齡層。
🌟 重訓與復健融合:重訓區配備高規格器材,專注於復健後期或運動表現提升,協助逐步恢復肌力與靈活度。

《小河馬的安靜,底下躺著疲憊》|丁皓恩 臨床心理師 #孩子的安靜也需要被看見  #平靜的背後是壓下的情緒  #親子情緒練習 #你已經夠好了  #福安心理治療所 🦛 《原來,平靜是已經好累了》小河馬是大家眼中的乖寶寶。上課坐得直挺挺,下課也總...
05/11/2025

《小河馬的安靜,底下躺著疲憊》|丁皓恩 臨床心理師
#孩子的安靜也需要被看見 #平靜的背後是壓下的情緒 #親子情緒練習
#你已經夠好了 #福安心理治療所

🦛 《原來,平靜是已經好累了》
小河馬是大家眼中的乖寶寶。
上課坐得直挺挺,下課也總是輕聲細語。
每次活動時,他努力遵守規矩,不插隊、不搶玩具、不大聲說話。
別人說:「小河馬真懂事。」、「好乖的小朋友!」
小河馬笑一笑,點點頭,繼續當那個最安靜的自己。
可是啊,心裡卻覺得好累好累。
累到不想再舉手發表,累到不想再微笑回應,累到只想找個角落,靜靜坐著,誰都不要來問。
他不是沒情緒,他只是壓下太久,連說「我累了」的力氣都沒有了。

🌱 親子小提醒|平靜 ≠ 沒事,可能是孩子的疲累在說話
我們常以為孩子安靜乖巧,就是一切都好。
但有時候,那份「平靜」,其實是孩子的身心已經太疲累,不想再耗力表達。
請試著留意:當孩子看起來特別安靜時,不急著稱讚「真乖」,
而是輕聲問問:「你是不是累了?要不要休息一下?」
真正的平靜,是放鬆,不是壓抑。

孩子的「累」可能是什麼?
✅ 身體上的疲累
可能活動太多、外在刺激太多(吵雜、擁擠、跑跳過久),身體真的需要休息。
✅ 情緒上的疲累
一整天努力遵守規矩、努力表現好、壓抑情緒不吵不鬧,久了心裡也會累。
✅ 社交上的疲累
需要一直跟朋友互動、協調、配合,對某些孩子來說,這很消耗。
✅ 心智負荷累積的疲累
太多要求、太多要記住的事、太多不能做的事,孩子心裡其實早已覺得「不想再努力撐住了」。

《每一隻動物,都有想被聽到的心》|丁皓恩 臨床心理師 #親子一起學情緒  #大人也渴望被懂  #情緒語言練習  #你已經夠好了  #福安心理治療所 👨‍👩‍👧‍👦 《原來,我們都渴望被懂》孩子在學習怎麼表達情緒,我們大人,其實也一樣。我們以...
29/10/2025

《每一隻動物,都有想被聽到的心》|丁皓恩 臨床心理師

#親子一起學情緒 #大人也渴望被懂 #情緒語言練習 #你已經夠好了 #福安心理治療所

👨‍👩‍👧‍👦 《原來,我們都渴望被懂》
孩子在學習怎麼表達情緒,
我們大人,其實也一樣。
我們以為自己長大了,就該什麼都懂、什麼都能忍,
但有時候,我們也會累、也會害怕、也會想大叫。
只是長大以後,很多感覺藏在心裡說不出口,
因為害怕被說脆弱、因為擔心被說不夠好。
當我們陪孩子學習說出「生氣」「難過」「害怕」時,
其實也是在陪自己,把心裡的話慢慢找回來。

🌱 給家長的提醒|情緒語言,也是大人的練習
情緒不是孩子專屬的功課,
大人也還在學習,不被「應該」和「要撐住」綁住。
當我們開始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也就是在教孩子:
表達情緒,不是丟臉,而是讓彼此更靠近。
願這七週的故事,陪你和孩子一起找回情緒的語言,
一起學會在混亂裡,看見愛的樣子。

【一次治療就好?還是多次療程才有效?】最新研究指出:「單次物理治療介入」在某些情況下,從 成本效益 的角度可能比多次療程更有優勢 🌱 但重點是 —— 單次+衛教+適當運動訓練,才是真正讓療效確實落地的方法。✔️ 治療師指導你正確動作✔️ 衛...
08/10/2025

【一次治療就好?還是多次療程才有效?】
最新研究指出:「單次物理治療介入」在某些情況下,從 成本效益 的角度可能比多次療程更有優勢 🌱

但重點是 —— 單次+衛教+適當運動訓練,才是真正讓療效確實落地的方法。
✔️ 治療師指導你正確動作
✔️ 衛教讓你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
✔️ 持續訓練才能維持改善

⚠️ 如果只做「一次」,卻沒有跟進訓練與衛教,那就像種下一棵樹,只澆一次水就不管了。

最理想的是:在有限資源下,用最少的治療次數 + 有效的衛教與運動訓練,來取得最大的長期效益

✨ 倒過來想:
治療師給你的運動處方,不是「額外負荷」,而是讓你「把治療延續到日常生活」。
若你或親友正為背痛、腰痛而努力,記得問自己:

「這次治療後,我有真正練習嗎?」

#物理治療 #成本效益 #衛教加運動 #脊柱健康

Lafrance, S., Watson, J. A., Valenzuela, T., Zadro, J. R., & Traeger, A. C. (2025). Cost-effectiveness of single versus multiple sessions of physiotherapy care for adults with spinal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55(2), 63–72. https://doi.org/10.2519/jospt.2025.13468

【臨床隨筆】-談喪親-晤談中我特別關注個案的自責與悔恨這兩種情緒。為什麼這麼說?有些朋友可能知道悲傷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等狀態。自責與悔恨之所以會成為工作重點,是因為親人的離世是一種「不可控」的失落事件,而人是需要掌控感...
01/10/2025

【臨床隨筆】-談喪親
-
晤談中我特別關注個案的自責與悔恨這兩種情緒。為什麼這麼說?
有些朋友可能知道悲傷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等狀態。自責與悔恨之所以會成為工作重點,是因為親人的離世是一種「不可控」的失落事件,而人是需要掌控感的生物,因而要給予這個現象一個解釋,簡單說就是替自己找一個說法。所以為了找回控制感,人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認為「如果當初自己能多注意親人的身體狀況就好了」、「如果可以在親人離開前多和她說幾句話就好了」,這就是「討價還價」的一種。這樣的想法會讓個案陷入無止盡的自我檢討與苛責。
與這樣狀態的個案工作,除了需要協助他表達對親人離世的哀痛外,陪伴他一起整理與逝者生前到往生階段的互動也是重要的。過程中會陪伴個案看見自己做了什麼、沒做什麼。這看起來像只是在陳述事件,但其實一方面也在幫個案重新釐
清自己當初為何這麼做的「原因」。這可以幫助他了解,當時的自己其實有當時的時空背景考量及各種為難,甚至不知道親人快要走了。而現在對自己的責備、罪惡感,其實只是以結果論的角度,用上帝視角來看待與逝者的過去。問題是我們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要怎麼知道不久後親人會在何年何月何日、因為什麼問題離開呢?這個回顧的目標是理解當時的自己的侷限,包含可做到的事與做不到的事,並與過去的自己慢慢和解。允許自己感到悲傷、痛苦,但不必將一切的發生都歸因於自己

撰:許韡礪諮商心理師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身體與情緒的聲音。😣 失眠、焦慮😣 全身疲憊😣 肩頸僵硬、胸口悶😣 下腹不適這些徵兆,檢查可能沒有明顯異常,卻真實影響著生活品質。其實,這些訊號有時候不是「病」,而是能量失衡的提醒。🌈 脈輪(Chakra) 是...
29/09/2025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身體與情緒的聲音。
😣 失眠、焦慮
😣 全身疲憊
😣 肩頸僵硬、胸口悶
😣 下腹不適

這些徵兆,檢查可能沒有明顯異常,卻真實影響著生活品質。
其實,這些訊號有時候不是「病」,而是能量失衡的提醒。

🌈 脈輪(Chakra) 是來自印度瑜伽的古老智慧,指人體七個主要能量中心,從脊椎底部一路到頭頂,每個脈輪都對應著不同的生理器官與心理課題:
🔴 海底輪 → 安全感與穩定
🟠 肚臍輪 → 情緒與創造力
🟡 太陽神經叢 → 自信與行動力
💚 心輪 → 愛與人際關係
🔵 喉輪 → 表達與溝通
🟣 眉心輪 → 直覺與洞察
⚪ 頂輪 → 靈性與整合

當能量流動順暢,我們會感到安定、有力量、充滿活力;
但當脈輪受阻或失衡,可能會在身體上出現不適、在情緒中感到混亂。

✨ 脈輪療癒能如何幫助我們?

穴位按摩+芳香療法 → 放鬆緊繃能量、釋放情緒

身體律動(如嬋柔 Gyrokinesis)→ 啟動脊椎與核心,讓能量自由流動

靜心冥想 → 轉換腦波頻率、調整自律神經、恢復內在平衡

這些方法並不是外在的「強迫控制」,而是幫助你 從內而外重新連結自己。

💡 特別適合:
✔️ 長期疲憊、睡眠品質差
✔️ 容易焦慮、情緒受環境影響
✔️ 覺得自己「卡住」沒有方向
✔️ 身體疼痛反覆卻檢查無異常
✔️ 想提升覺察、獲得更深的身心整合

🌸 脈輪療癒不是替代醫療,而是一種輔助性的支持。
它提醒我們:身心靈是一體的,只有能量流動順暢,生活才能回到平衡與自由。

讓我們一起,回到中心,與自己重新連結 💕

#脈輪療癒 #身心靈整合 #能量平衡 #情緒療癒 #自我覺察

《小小象的溫柔,不代表豪不在意》|丁皓恩 臨床心理師 #溫柔不是沒界線  #孩子體貼也需要被尊重  #父母也是孩子的模範  #親子情緒練習  #你已經夠好了  #福安心理治療所🐘 《原來,溫柔是期待被尊重》大象一直是大家口中的好朋友。不管玩...
23/09/2025

《小小象的溫柔,不代表豪不在意》|丁皓恩 臨床心理師
#溫柔不是沒界線 #孩子體貼也需要被尊重 #父母也是孩子的模範 #親子情緒練習 #你已經夠好了 #福安心理治療所

🐘 《原來,溫柔是期待被尊重》
大象一直是大家口中的好朋友。
不管玩什麼遊戲,他都先問別人想玩什麼;
分享點心時,總是最後才拿;
有人借他的東西,牠也總是笑笑說:「好啊。」
有一天,同學拿走了牠最喜歡的小背包,還說:「你不會生氣吧,你最好了。」
大象的心突然酸了一下。
「我真的不會生氣嗎?」牠愣住了,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這一次,小小象用力抱住背包,大聲說:
「這是我的!不要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親子小提醒|溫柔不等於沒底線
孩子的體貼,不代表什麼都不介意。
有時候,只是因為不想破壞關係,所以選擇忍耐。
但溫柔太久沒有被看見,也會變成傷心。
陪孩子學會說「這是我的」「我不喜歡」,就是在幫助他保護自己的界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也給父母的提醒|不只是孩子,我們也是
不只是孩子,我們大人也一樣。
我們常常努力成為「太好的父母」,怕孩子失望、不開心,對孩子的要求沒有限制,規則也容易轉彎妥協。
但孩子真正需要的,不只是無限的好玩伴或好朋友,
更需要我們成為他們的模範——用清晰的規則與價值觀,
讓孩子學會尊重,也學會保護自己。

《小猴子的開心,藏著分享與疑惑》|丁皓恩 臨床心理師 #開心也需要被引導  #情緒定位從小開始  #孩子的興奮是想一起快樂  #親子情緒練習  #你已經夠好了  #福安心理治療所🐒 《原來,開心也要適當暫停》小猴子今天好開心!他贏了比賽、得...
12/09/2025

《小猴子的開心,藏著分享與疑惑》|丁皓恩 臨床心理師
#開心也需要被引導 #情緒定位從小開始 #孩子的興奮是想一起快樂 #親子情緒練習 #你已經夠好了 #福安心理治療所

🐒 《原來,開心也要適當暫停》
小猴子今天好開心!
他贏了比賽、得到獎品,還被稱讚了好多次。
開心的牠忍不住又跳又叫,一直拉著朋友:「快看啊快看!」
聲音越來越大,動作也越來越誇張,連小鳥都被嚇得飛走了。
這時,朋友輕輕對他說:「你可以先停一下嗎?」
小猴子愣住了,眼神裡多了一絲困惑。
「為什麼快樂要暫停呢?我只是想跟大家一起開心呀……」
他低下頭,有點不懂自己做錯了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親子小提醒|情緒定位的練習
我們常以為:開心不需要調整,因為那是好情緒。
但事實上,當開心「過頭」,也可能讓孩子忽略周圍、動作太大,甚至因此受傷或撞到別人。
幫孩子學習調節快樂,不是澆熄他的興奮,而是協助他把開心變成「自己好好享受,也能讓別人一起開心」的狀態。
試著蹲下來對孩子說:「你真的好開心喔,我們一起深呼吸一下,讓快樂待久一點,好嗎?」
這樣的引導,既尊重孩子的感受,也幫助他學習界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情緒焦點:
• 主情緒:開心
• 附帶情緒:疑惑

🌿【嬋柔一日體驗課程】開放報名中!你有多久沒有好好聆聽身體的聲音了?從脊椎出發,延展四肢,開啟一場屬於你的身體覺醒之旅。嬋柔(Gyrokinesis®)是一套融合舞蹈、瑜珈、太極與游泳的動作系統,透過呼吸與流動動作,釋放身體緊繃、喚醒神經與...
08/09/2025

🌿【嬋柔一日體驗課程】開放報名中!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聆聽身體的聲音了?

從脊椎出發,延展四肢,開啟一場屬於你的身體覺醒之旅。

嬋柔(Gyrokinesis®)是一套融合舞蹈、瑜珈、太極與游泳的動作系統,透過呼吸與流動動作,釋放身體緊繃、喚醒神經與能量,讓你重新找回身心的平衡與自由。

🧘‍♀️課程特色:
✔ 一日完整體驗:椅子系列、墊上系列、有氧/站姿系列全包
✔ 專業物理治療師帶領,深度講解動作理念
✔ 體驗前所未有的脊椎延展與關節自由

📍地點:福安聯合治療所
🕙 時間:2025/11/16(日)10:00–16:00
💰 費用:NT$4,000/人(含一組脈輪滾珠瓶)
👥 限量名額,報名從速!

📩 報名請私訊或點擊以下連結:
🔗 https://forms.gle/MLNYcxy8NTZSnZ8A8
或搜尋 LINE ID:



讓身體流動,讓心回到平靜。
從今天開始,把嬋柔帶進你的生活🌿

#嬋柔 #一日課程 #身體修復 #福安聯合治療所 #身心療癒 #物理治療 #柔軟而有力 #身體覺察 #自我照顧 #限量報名

【親子溝通講座】開放報名中你和孩子有多久沒有好好說話了呢?明明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怎麼常常最後變成一場親子大戰? 親子間的溝通從「心」開始💕 「親子溝通」問題不只是您和孩子之間的對話這麼簡單,它涉及您和孩子的情緒、價值觀和成長經驗還有您過去...
06/09/2025

【親子溝通講座】開放報名中
你和孩子有多久沒有好好說話了呢?
明明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怎麼常常最後變成一場親子大戰?

親子間的溝通從「心」開始💕

「親子溝通」問題不只是您和孩子之間的對話這麼簡單,它涉及您和孩子的情緒、價值觀和成長經驗還有您過去未解決的原生家庭議題。

課程特色:
➢ 帶您了解影響親子溝通的元素
➢ 以心理學為基礎帶您一步一步拆解溝通中常見的誤區
➢ 以實際演練讓您體驗有效的溝通模式

📍地點:福安聯合治療所
🕙 時間:2025/09/14(日)10:00–11:00
💰 費用:NT$250/人(攜伴者每人200元) 歡迎爸媽們一起參加!
👥 限量名額,報名從速!
📩 報名請私訊官方Line

‼️請打‘’我要參加‘’‼️
會有專員與您聯繫!

不讓自我批評成為內心的牢籠「家人」本該是愛與支持的源頭。然而,並非每個人都可以成長在這樣的環境。實務工作中不乏看到 有些 民眾過去 長期 處 在一個不被認可、常被批評或否定的家庭環境 。而 那份傷害會悄悄內化,成為日後自我價值感低落、情緒困...
05/09/2025

不讓自我批評成為內心的牢籠

「家人」本該是愛與支持的源頭。然而,並非每個人都可以成長在這樣的環境。實務工作中不乏看到 有些 民眾過去 長期 處 在一個不被認可、常被批評或否定的家庭環境 。而 那份傷害會悄悄內化,成為日後自我價值感低落、情緒困頓的根源。

1.為什麼會出現「過度自我批評」?
當我們從小經歷「你這樣不行」、「你怎麼那麼笨」、「別人都比你好」這類語言,孩子會逐漸學會: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久而久之,這些語言變成內在對話──哪怕長大後外人未必再這樣說,你依然會對自己「補上那句批評」。這就是所謂的內在批判者( inner critic ):一種自動化、無意識的自我否定模式。

2.當內在批判者長期運作時,我們容易陷入以下模式:

懷疑自己做任何事情的價值,無法享受成功,總覺得還不夠好。害怕失敗,因為害怕再次被否定。開始退縮、逃避,逐漸失去動力。久而久之,感覺人生沒有希望。這些模式會逐漸導致心理耗損,進而可能發展為輕度到中度的憂鬱症狀,像是無法集中精神、對事物失去興趣、對未來感到空虛與無望,甚至出現自責與自我價值的崩解。

3.那我們可以如何開始自我療癒?
覺察內在批判者的聲音:試著觀察自己內心常出現的負面語句,例如「我怎麼那麼沒用」、「我又搞砸了,真是個失敗者」。這些話往往不是你真正的聲音,而是過去被灌輸的觀點。把它們寫下來,慢慢學習辨識:這不是事實,只是舊有的習慣性批評。
重新練習溫柔對待自己:當你發現自己又在自責時,可以試著問「如果是我朋友,我會這樣罵他嗎?」、「我能不能換句話說:『我已經盡力了』?」。這就是「自我同理」的開始。透過日常練習,你可以建立一個溫柔的內在語言。
尋求心理諮商或支持團體: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情緒狀況已經影響到生活,或無法自行中斷自我批評的循環,那表示這不是你的錯,而是你該獲得幫助的時候。心理諮商可以幫助你拆解過去的傷、重建自我價值。
最後想說的是:
很多人在家庭中沒有獲得應有的支持與愛,但這並不代表你不值得擁有幸福、被理解、或重新開始。 也不代表父母不愛你,只是他們礙於生活或他們的能 力有限。重要的是 你現在願意看見這一切,已是療癒的起點。人生不是只有一種聲音,你可以選擇開始聽自己的聲音。

撰文:許韡礪 諮商心理師

《小烏龜的拒絕中,藏著擔心與害怕》|丁皓恩 臨床心理師 #害怕不是不勇敢  #孩子的依附是想被保護  #親子情緒練習  #你已經夠好了 #福安心理治療所🐢 《原來,拒絕是因為害怕》小烏龜今天不敢參加遊戲。大家都在玩跑步比賽,他縮在角落,連頭...
02/09/2025

《小烏龜的拒絕中,藏著擔心與害怕》|丁皓恩 臨床心理師
#害怕不是不勇敢 #孩子的依附是想被保護 #親子情緒練習 #你已經夠好了
#福安心理治療所

🐢 《原來,拒絕是因為害怕》
小烏龜今天不敢參加遊戲。
大家都在玩跑步比賽,他縮在角落,連頭都不敢伸出來。
「要是我跑得慢,被笑怎麼辦?」、「要是跌倒了怎麼辦?」
小烏龜心裡好多好多害怕,但嘴巴只說:「我不要玩啦。」
老師叫他,他低頭假裝沒聽見;朋友拉他,他小聲說:「我不想去。」
他不是不喜歡大家,他只是心裡那股害怕的聲音太大太大。
他最想的,是有個人蹲下來,拍拍他的背,說一句:「沒關係,我陪著你。」

🌱 親子小提醒
孩子在害怕的時候,常會黏著熟悉的人,不敢嘗試新事物。
這不是他不獨立,而是他正需要安全感。
請記得,依附不是壞事,是孩子學會勇敢前的必經之路。
我們的陪伴,就是他小小心裡最堅固的殼。

🎯 情緒焦點:
• 主情緒:害怕
• 附帶情緒:孤單感 + 害羞感

體名稱:專注力與自我調控團體孩子總是坐不住、講不停?遇到小挫折就爆炸大哭,情緒像雲霄飛車?⠀其實,這不一定是「故意」,而是他們的大腦正在學習「控制」與「調整」的過程中!⠀這是一個以認知行為治療取向,為有注意力困難、衝動控制與情緒調節挑戰 的...
09/06/2025

體名稱:專注力與自我調控團體

孩子總是坐不住、講不停?
遇到小挫折就爆炸大哭,情緒像雲霄飛車?

其實,這不一定是「故意」,而是他們的大腦正在學習「控制」與「調整」的過程中!

這是一個以認知行為治療取向,為有注意力困難、衝動控制與情緒調節挑戰 的中大班孩子打造的團體。
我們將透過遊戲與互動式活動,陪孩子一起練習:

🔸 專注力培養|練習平靜、安靜、專心
🔸 行為控制|學會「停一下、想一想」再行動
🔸 情緒調節|認識「生氣、挫折」怎麼來,怎麼處理
🔸 社交互動|和同伴互動過程學習輪流與合作

💡 團體資訊:
📆日期| 7/3、7/10、7/17、7/24、7/31、8/7、8/14、8/21、8/28
⏰時間|週四晚上19:00-20:00
👧🏻👦🏻對象|中班~大班、具注意力不足過動特質困擾的孩子
🔎特點|使用行為遊戲、繪本等方式,透過心理師引導幫助孩子練習專心、學會等候、調節情緒。
📌開班人數| 最少3人,5人滿班(入團前須先個別評估,評估過則不需再評估)
👩‍🏫帶領人|臨床心理師:詹淨伃
📍地點|福安心理治療所

✨如果你也希望孩子能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情緒管理能力,歡迎加入我們的團體行列!

📩 歡迎私訊官方line詢問更多細節
📲 掃描加入官方line報名!

Address

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195號
Taoyüan
119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21:30
Tuesday 09:00 - 21:30
Wednesday 09:00 - 21:30
Thursday 09:00 - 21:30
Friday 09:00 - 21:30
Saturday 09:00 - 21:30
Sunday 09:00 - 21:3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福安聯合治療所 成人/兒童-語言治療、物理治療、心理治療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